新冠病毒原子圖

2月19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宣佈,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冷凍電鏡技術,創建了首個新冠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

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

美國科學家利用中國公開提供的病毒遺傳密碼,開發了一個病毒刺突蛋白的樣本,然後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對刺突蛋白進行成像。

2月19日,美國科學家證實宣佈,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棘蛋白是吸附和感染人體細胞的蛋白質構造,這朝加速研發疫苗跨出重要一步。

此外,該團隊還通過冷凍電鏡Cryo-EM解析出新冠病毒首個S蛋白的近原子分辨率結構,發現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體的在多數時候其三個受體結合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s,RBDs)中的一個發生了旋轉,使得其更容易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相互作用。

它能夠對蛋白的多種構象進行成像,幫助科學家們推斷蛋白的功能,未來會成為解析蛋白結構的主流選擇,會成為結構生物學的主流。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揭示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三聚體的高清結構,建了S蛋白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

本論文通訊作者,UT奧斯汀分校分子生物學副教授傑森·麥克萊倫(Jason S.McLellan)博士對鈦媒體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疫苗、抗體和小分子抗病毒藥物。

論文中表示,麥克萊倫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獲得了S蛋白的3D結構,分辨率達到了3.5埃(1埃=0.1納米),並且,他們發現這些特徵都同樣存在於SARS病毒和MERS病毒中。

這項研究成功的關鍵在於這項冷凍電鏡技術,可使研究人員創建細胞、分子和蛋白的3D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