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我們的照妖鏡(下)


很多投資者都困惑於如何閱讀財報,面對錯綜複雜的財務數據,究竟應該看什麼?如何透過財報瞭解到背後的企業。老唐的手把手教你讀財報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小白入門學習。

手把手教你讀財報2:資產負債表——我們的照妖鏡(下)

在昨天的上篇中已經介紹了貨幣資金、經營性相關的資產和生產相關的資產,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投資相關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以及怎樣快速閱讀資產負債表。


投資相關資產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以及投資性房地產。投資者主要應關注各種資產的計價方式以及如何影響利潤表的數據、資產價值的變動是否會影響以及如何影響當期利潤。

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公司把債券、股票、基金、權證等金融資產放進“交易性金 融資產”科目,證明公司是打算短期持有來獲取差價。公司的投資一旦放進這個科目,是不允許轉換到其他科目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特點是不需要計提折舊減值,直接以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作為該項資產的當期損益,進入利潤表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科目,影響公司當期利潤。買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產生的交易費用,作為當期費用,從利潤 表裡扣除。持有期間產生的利息或分紅,作為投資收益,加進利潤裡。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般是各類債券。有三種情況需要投資者警惕。其一是進行大額減值;其二是減值的轉回;其三是重分類。持有至到期投資可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互重分類。任何會計政策的改變,都必須高度重視。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司有些投資品,管理層還沒想好到底歸入短期持有的“交易性 金融資產”,還是長期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於是就索性放進另一個科目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是用買入成本加交易 費用當作初始成本。這裡和大家一起復習一下,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 本里不包含交易費用。購買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直接作為費 用從當期利潤表裡扣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一樣,採用公允價值計量。但不一樣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企業當期利 潤,而是計入權益科目下的資本公積的變動,其影響淨資產,不影響 利潤。

下面的表格展現了三種金融資產對利潤表產生影響的項目。

科目

對利潤表產生影響的項目

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股利或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

按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匯兌損益;股利或利息;減值損失

長期股權投資:對其他公司的股權投資可分為控制,合營,聯營和其他。

關係

持股比例

核算方法

所持股權對利潤表的影響

控制

大於50%

成本法

宣佈的分紅,進入利潤表

合營

合同約定

權益法

按持股比例確認持股對象的經營盈虧

聯營

20% -50%

權益法

按持股比例確認持股對象的經營盈虧

其他


按照可供出售或交易性金融資產對待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實質上就是一筆抵押借款。其交易的對象通常為票據、證券、貸款等。如果借錢的人違約了,到期沒有接受“返售”,那麼放款人有權擁有這些 抵押品。

投資性房地產:企業有些房產、地皮,可能不以自用為目的,而是為了賺取租金、 獲取升值。這些房和地就會被放進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內。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負債也是“權益”,是債權人的權益。債權人享受收回本金和按 約定收回利息的權利,沒有參與經營的權利,也沒有參與企業收益分 配的權利。所有者既具有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也具有參與收益分配的權利。

負債按照到期時間是否在一年內,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投資人看負債的角度至少可以有另外兩種:一是以負債的來源, 分為經營性負債、分配性負債和融資性負債;二是以是否承擔利息, 分為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

經營性負債是伴隨企業經營性活動而產生的,包括各類應付X X、 應交XX、預收賬款等。通常是無息負債。

分配性負債是伴隨企業的盈利而產生的,主 要指應付股利和應交所得稅。沒有盈利的企業,通常不會產生分配性負債。通常是無息負債。

融資性負債則包括各種形式的長短期借款。一般是有息負債。

所有者權益,也叫“股東權益”,由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得岀。所有者權益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 未分配利潤。

實收資本也叫“股本”,就是營業執 照上的註冊資金。它等於股份總數乘以股票面值。

資本公積,是股東投入的 超過股本的部分,不是由企業利潤形成的。因而,資本公積可以用 來轉增股本,但不能用來分配。

盈餘公積是利潤裡留下來,繼續投入擴大再生產的錢。企業經營獲利以後,利潤的分配是有規定順序的。首先,要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若有);其次,要按照當年稅後利潤的10%計 提法定盈餘公積;再次,由股東自行決定是否提取及提取多少任意盈 餘公積;最後,決定是否向股東分配。

企業掙的錢,提取了盈餘公積後,剩下的就是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的用途由股東自己決定。


目前為止,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就已經講完了,但都是概念,投資者拿到企業報表是應該怎麼看可能大家還是不太清楚,接下來總結一下如何快速閱讀資產負債表。

針對負債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企業的負債率。通常教科書 會用“負債/總資產”來計算負債率,但這種方法參考意義不大。負債中的無息負債對企業而言沒有壓力,因此,有價值的負債率計算應該使用“有息負債/總資產”。企業的負債率,應該和同時期、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比較。如果有息負債超過了總資產的六成,企業算比較激進了。如果遇到宏 觀或行業的突變,企業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此,對於有息 負債比率比較高的企業,投資者應多一份小心。

針對資產項目主要看四個要點生產資產/總資產;應收/總資產;貨幣資金/有息負債;非主業資產/總資產。下面詳細介紹下這幾個比值。

生產資產/總資產:這裡的生產資產包括企業資產負債表裡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以及無形資產裡的土地。通過計算生產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我們可以評價這個公司的類 型。佔比大的一般被稱為“重資產公司”,佔比小的則被歸為“輕資產公司” 。輕資產公司優於重資產公司。劃分標準用“當年稅前利潤總額/生產資產”,得出的比值如果顯著高於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按銀行貸款標準利率的兩倍毛估),則屬於輕公司,反之則屬於重公司。通過財報看透行業看公司自身生產資產/總資產比例是如何變化的。然後將自己放在企業老闆的角度,思考為什麼變重,或為 什麼變輕?企業加大的是哪塊資產,減少的又是哪塊資產,利弊分別 是什麼?同樣,可以統計競爭對手相關數據,對比他們在年內變化的異同。

應收款/總資產:應收款一般用資產負債表的所有帶“應收”兩個字的科目 數字總和,減去“應收票據”裡銀行承兌匯票金額(銀行承兌匯票等於略打折的現金)。分析方法:

第一看是否過大,總資產裡過半都是應收款,這公司顯然有問題 (一般超過三成已經算嚴重了)。拿應收賬款餘額除以月均營業收入, 看應收賬款大致相當於幾個月的收入(應付賬款也可以這麼看),思 考是不是過大了。但究竟多大算“過大”,沒有一個標準的衡量原則, 要根據各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來定。有些行業普遍偏高,有些行業普遍 偏低。最好對比同行業其他公司數據,處於中位數以上的,可以暫時 認為是偏大了。

第二看是否有鉅變,正常來說,不應該發生超過營業收入增幅的 應收款增幅。

第三看是否有異常,所謂異常,如某些應收款單獨測試減值為零, 應收款集中在少數幾家關聯企業,或者其他應收款科目突然大幅增加,等等。

貨幣資金/總資產:這個比例主要看公司是否有債務危機。一個穩健的、值得信任的公司,它的貨幣資金 應該能夠覆蓋有息負債。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保證生存。至多可 以放鬆至貨幣資金加上金融資產,兩者合計能夠覆蓋有息負債。這個 比值,是個剛性標準,可以和歷史比較,看看企業發生的變化,但無須和同行比較。

非主業資產/總資產:這個比例主要看一個公司是否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


至此財務報表中最大的攔路虎資產負債表已經解決掉了,如果你一路順暢讀到了這裡,恭喜你,目前你已經是半個行家了。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期將介紹普通投資者最喜歡的表——利潤表,自利潤表起,後面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相信要不了多久, 財報就會成為你的商戰小說、休閒讀物。那麼敬請期待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