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大街上已經好多人了?

差點打光棍


1.有很多的工廠還有公司已經慢慢開始復工了,所以路上的人會慢慢多起來

2.一些地方已經開始解封了,雖然還會限制人出入,但是不會阻攔正常上班的人


一隻叫嘟嘟de貓


還記得去年八月的一條新聞,公交車即將啟動司機發現車尾有一位乘客跌跌撞撞想上車。

乘客摔倒了,又爬起,爬起來走了幾步,又摔倒在地,這樣摔了幾次,才踉踉蹌蹌趕上公交車。

司機見狀,趕緊把這位大姐扶上車,一問才知道,她是急著去上班。

大姐滿臉通紅,頭都抬不起來,還在掉眼淚,司機就勸她:

“你這個樣子還去上班?趕緊去醫院看看吧。”

大姐卻一個勁兒地往車廂裡走,一邊走一邊說:

“要去上班,不去就要扣掉300塊全勤獎。”

據大姐的家人介紹,她之前上完夜班後身體已經不適,在醫院打針。為了300元全勤獎,她剛打完針就趕著去上班,沒想到卻差點出事。

新聞一出,很快就上了熱搜,無數網友感慨淚目,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成年人的心酸,只有自己才知道。

但其中也有這樣的言論:

“真是要錢不要命,不就是300塊嗎?命都不要了?”

“這就是窮人,目光短淺,為了300塊連命都能拼掉。”

看到這些言論,不能怪他們無知,只能說你沒窮過,不懂窮人的事。不是就缺這300元,而是這300元賺得太不易了。

很多人為了幾百塊錢拼盡全力,並不是我們眼中的“傻”、“要錢不要命”,而是以自己卑微的生命當賭注,去抗衡生活的苦難和沉重。

幸福生活不在電視機裡,更不在手機裡

每天用手機瞭解世界,不但沒有打開視野,反而讓我們對世界的瞭解出現偏離。

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互聯網的“集聚效應”。

假設你朋友圈裡有100個好友,每個人兩年最多旅遊一次,發個一週照片,這些人哪怕都是錯開了,你也會在100周裡,看到的全是旅遊的照片。

朋友圈的這種錯覺,會讓你習慣性的以為,大部分人的生活光鮮靚麗,繼而認為社會就應該是這樣的。

打開手機,屏幕上全是《精緻的女孩就要對自己好一點》、《男生月入不超過2萬能嫁嗎?》、《學學畢業兩年月入五萬是如何做到的》的文章。

我們大概會覺得,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985、211是平均水平,月入過萬稀鬆平常……如果有些人會為了幾塊錢甘願付出生命的代價,一定是價值觀出了問題。

但事實上,我們14億人有10億沒有坐過飛機;有5億人從來沒用過馬桶;月收入超過5400元就打敗了80%的人……

我們的生活沒有那麼歲月靜好!


海龍日記


可能是在家裡憋太久了吧!其實我也很想出去轉轉,住在城裡很久都沒有下樓了,感覺腦袋裡面暈暈乎乎的,真的很想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氣,我想出去轉轉的朋友都是和我一個想法,但是大家還是要有自制力啊,都堅持了這麼久不能這麼著急的出去要不然到時功虧一簣就得不償失了!畢竟現在疫情還麼有解除,學校還沒有開課,外面還是很危險的!朋友們再加加油再堅持幾天我們就勝利✌了,中國就勝利了!



黑妹林林



我個人認為這是人們的麻木感在作祟。

大家被困在家中已經將近一個月啦。從最開始的震驚到後來的恐懼,使得我們為了生命安全而不得不窩在家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地對這個所謂的冠狀病毒產生了麻木感,再加之現在被確診的患者越來越少,被治癒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樣就跟人們造成一種疫情即將過去的假象。殊不知,現在這個時候,其實是更危險的時候呀!

原因是,之前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認識,所以造成了大面積的病毒傳播。現在專家預言病毒可能會在人體內存活14——24天,也就是說,現在治癒的或者是確診的應該是第一批被感染人,但是之後被感染的人誰也不確定,包括那些病毒攜帶者本人,他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否是病毒攜帶者,因為這些攜帶者在沒有發病之前自己根本就沒有感覺,所以一旦這些人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那麼後果可想而知,也許我們前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所以想勸一勸那些崩不住已經出去逛大街的人們,咱們能不能在咬咬牙,堅持一下等到國家真正下令解除警報以後咱們在出去放風咋樣呀。

堅持就是勝利。讓我們攜手起手來共同努力,堅決打贏這場阻擊戰!

待到勝利到來時,我們共飲一杯酒!


自己奮鬥掙生活


這次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性的封閉管理,很多人不適應,中國人平時趕熱鬧習慣了,突然連續一個月不準出門,確實很多人快逼瘋了,所以一旦解除封令,很多人就第一時間上街了。其次是國人的危機意識不強,認為此次疫情只是偶然事件,扛過去以後就天下太平了。


菜基基


人們在家裡待久了,總會有一顆想飛出去的心。當新聞裡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逐日下降,痊癒出院的人數逐漸增多,人們的緊繃的神經慢慢放鬆下來。

有些城市疫情不是很嚴重,連續幾日零增長。有些企事業單位也復工了,公共交通系統恢復正常。

人們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也開始放鬆下來,也自然會嚮往外面的世界,大家逐漸增多出門的次數和時間。

但我個人認為,大家還是不要放鬆警惕。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風險還是有的,大家儘量還是少出門。即使出門也要做好防護,萬不可粗心大意。





我的糯糯寶貝


在這次疫情前期,剛好是春節假期,所以感染擴散率比較高。
政府呼籲大家不出門,不聚會,勤洗手,避免聚集性感染。
我們在家已經呆了很長時間,有些是出來透氣的。
雖然政府通過各種宣傳工具手段大力宣傳,市民都響應遵守,但是時間太久了。
全國各地除湖北武漢地區疫情數字連續下降,形勢非常喜人,政府開展有序復工復產的系列措施,可以看出心態好很多。


確實長時間居家不出門很多天了,看到天氣轉晴氣溫上升,加之各省市要求不一樣。
在很多地方居民除了每天一次的外出,開始放鬆警惕出門透氣了。
今天,我和孩子就去了公園,人非常的多,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可以出門。
在戶外,看到好些人在挖野菜,薺菜,什麼的,現在對防範措施已經很瞭解了,只要不聚集,我感覺還是可以去戶外的。
現在拐點還沒真正的到來,真心地不要放鬆警惕,口罩😷一定佩戴。
勤洗手,做好防範,相信疫情會過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6d000217429424e417\

雜貨鋪子老單


因為這次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性的封閉管理,很多人不適應,中國人平時趕熱鬧習慣了,突然連續一個月不準出門,確實很多人快逼瘋了,所以一旦解除封令,很多人就第一時間上街了。其次是國人的危機意識不強,認為此次疫情只是偶然事件,扛過去以後就天下太平了。


歌手龍龍


國家也考慮到了如果不生產,很多物資都將匱乏,為了穩定社會的資源問題,肯定要一部分人先復工,不管在什麼時候解決吃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吃住問題不解決的話社會會動盪,會亂,所以街上人多了也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