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你的第一份工作,是自己喜欢的还是为了生活?

ai分享小Jely


2019届毕业生前来报道[捂脸],正处于第一份工作当中[灵光一闪]

我是一个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大四的整整一年找工作就是重点工作[笑哭]。大四上半学期经历秋招,坦白说在秋招之前,对找工作还是很担忧的,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是大学生普遍认可的事实。

可参加秋招,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仅仅通过校内的招聘宣讲会就可以接触到很多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参加面试也不是很难,顺利收到很多offer。收到offer时,感觉得到了认可,紧随其后就有些膨胀,感觉找工作也不难。

秋招过后,我并没有选择任何一家给我发了offer的公司,当时喜欢的人还在考研,如果考研成功,我就去她所去的城市找工作,如果考研不顺利,我就打算和她去一家公司。因为对我而言,本没有规划好的未来,不知道喜欢什么工作,甚至有些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别提向别人那样有指定的公司企业作为目标了。我认为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工作。(虽然我们并没有在一起[捂脸])

考研成绩出来了,她没有考上,也投入了找工作大军。可春招着实令人意外,远没有秋招那样,给你很多offer让你选择。春招和秋招很大的不同就是,春招过没有过四级成为一个硬性指标,而秋招有没有四级只与工资挂钩。这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无奈吧。

很遗憾我就是无奈的一员。我很不争气的没有过四级。而她选择了一个三资企业,对于英语水平是真实有需求的。于是,临近毕业答辩,我也没确定下来工作意向。当时也实属算上就业困难群体了,但出于对我的信任,院里还真没有对我有什么过多的催促(本人优秀毕业生兼就业团团长一枚)。可自己内心确实过意不去,后来经过院里渠道,参加考试,来到一个陌生县城的事业单位工作。

可以说这份工作并不是为了生活,确是因为生活。我一手促成自己的万般无奈。[泪奔]

同期招入六个年龄相仿的大学生,算上新招入的六个,整个单位也才13个人。可以说这是一个并没有竞争的工作环境。同事融洽,工作欢乐,还有特别好的领导。工作期间得了一次病,体验到了同事的温暖和领导的关爱。我是真心喜欢上的这份工作,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份工作带来的未来的局限。相信当我离开时会百般不舍吧[委屈]


凉君科技


说起来都是泪啊,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就去了深圳打工。跟着我姐夫去的,到了深圳领着我逛了一圈,他去上班了,他的厂我进不了,自己胡乱进了个黑五金厂,工资低,打气摩,那厂的产品都是铝合金的,打出来的灰直往身上喷,上班带着棉制的口罩。等下班后口罩一寨,脸上就是黑乎乎的。小厂,房顶盖的蓝色的铁皮,夏天热的像锅炉,冬天冷得直打抖!工资一个月就900多,干了一年多才走。



农民小黑


大学生是很傻的,我刚毕业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对工作类型更是没有什么概念。

16年3月份开始到公司实习,工作岗位是商超业务经理吧,实习期与经理没有任何关系,被公司的人糊弄着跑到超市当了三个月的促销员。不是说看不起这个工作,而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和一群40多岁的大妈在一个环境里工作那种感觉非常别扭,尤其是超市那种环境还会互相争抢客源,其实非常影响顾客购物体验的。那时候人傻乎乎的虽然不觉得自豪吧干的还挺带劲,一个月2800的工资对没毕业的应届生来说也不算少了。

毕业之后就去工厂报道嘛,去了企业总部实习。说是实习其实就是去看看当地的工厂长什么样,接受一下企业价值观的改造,企业的目的自然还是把我们培养出相对有用的人的,毕竟是年轻的大学生可塑性还是挺强的。实习期也没太大问题,实习完了定岗的时候出问题了。

我被分到了上海分公司但是派驻在济南,写日报给上海领导写平时听济南领导指挥,这个就很难受。不是嫡系加上自己傻乎乎的不会讨好人,那关系处的自然就不那么融洽了。定岗之后就分店了,分店的时候呢名义上给我实际上给其他人先带着,这种情况就把人搞得很懵逼啊,自己完全不知道做什么,平时也缺乏人一对一的教,再加上那时候刚毕业不久人傻乎乎的不会混日子,干着干着觉得自己没什么用就辞职了,算是非常失败吧,或者叫落荒而逃。

现在我还时常回想起这段日子,让现在的自己回到那时候的状态,肯定是不怀疑人生的。管他干的好不好呢,就在那混着,日子混久了也就会干了。不过跑超市这活确实不是特别时候我干,那时候离职也不是错误的决定,不多尝试怎么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呢。


自我即宇宙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更多的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

我是学工民建的,我2009年毕业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走到工地现场,想要去证明自己学到的知识,记得那是2009年4月份,我来到了徐州开发区,进入了项目工地的现场,进入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的新鲜,没有见过的各种施工机械,没有见过的各种仪器,也被这里的一切给迷住了,就这样我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月时间。

刚进入社会的我是没有经验的,刚拿到图纸的我,面对领导的一句去把线放掉时,我立马蒙了,我非常紧张不知所措。我终于能够证明自己学习的成果,我那一刻自己是兴奋的,信心满满的拿上了图纸墨斗进入了属于我的现场,然而没有经验的我压根也不知道从何开始,最后还是经过老师傅的带领下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事情总是不那么的尽善尽美吧,我恍恍惚惚的在这里度过了三个月,给自己以后的工作算是打下了基础。

第一份工作我认为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谈不上喜欢,可能不是为了生活。



行走的脚印


我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从刚开始没有任何概念,慢慢地变成了喜欢,最后又为了生活,离开了那里。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跨越,面临着角色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过程却十分仓促。

记得找工作是大四上学期,当时都来不及思考,也不懂得如何规划,就伴随着各个招聘会,在频繁地简历投递中完成了就业。

那时,还未完全走出象牙塔的我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工作的认知还十分欠缺。对各个公司提供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都只停留在宣讲员的岗位介绍上。

最终我被当地的一家国有企业录取,应聘的岗位是销售,成为一名海外销售人员。当时宣讲员在台上介绍着这份工作的特点,其他的都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年出国9个月以上的话,加上各种补贴,有20万的收入。

我被这份超过预期数倍的薪资吸引,正好女友选择考研,报考的院校在另外一个城市。可以利用这三年时间,出去赚取第一桶金,待女朋友毕业后择一城而居。女朋友虽有不舍,但也是有长远考虑的人,让我消除了后顾之忧,交了三方,等待入职。

后来女朋友顺利考上理想的研究生,我也顺利入职。但是到达公司后,我才知道还有第二次分配,我被分配到技术支持部门,也就是说出不了国了,留在国内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起初,我十分懊恼。自己赚取第一桶金的梦想破灭,只能留在国内做好后方支持,这种落差是巨大的,刚毕业的我很难接受。最终还是女朋友开导,留在国内也好,起码能在周末和假期见一面,钱什么时候都能赚。我打消了再找领导沟通出国做销售的念头,准备安心在本部做好支持工作。

我喜欢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本就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尽管未遂了出国的愿,但调整好心态的我,依然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岗位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快就做得得心应手,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

就这样,在从未想过的技术支持岗位成为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认真负责的工作,积极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并不断深入学习相关技术知识。从对它一无所知,到同届入职的同事中出类拔萃的表现期间,我自己并没有感觉到,我对这份工作的感觉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真正知道我喜欢这份工作,是入职三年后。

三年后,我女朋友研究生毕业。我们都是恋家的人,想着能够多回家看望几趟父母,周末就可以开车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饭菜。

那时,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很有道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尽管我很舍不得离开这个熟悉的城市,离开我习惯了的工作岗位。可是,为了生活,我还是离开了。

父母在,不远游。

离开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以后

现在,我和女朋友已经结婚了。在这个城市定居,而且有了孩子,小日子过得很幸福。只是,偶尔还会想起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那里有我曾经努力付出的身影。在那里,我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和回报,难免不让人怀念。

当然,能有这样一份美好的经历,我很庆幸。毕业第八年,我已清晰地认知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曾经期冀的销售岗,我心知肚明自己并不合适。若没有当初的二次分配,成为驻外销售人员,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虽能够获得更多的薪资,但我该不会喜欢那样的工作。

现在的我,早已不再从事技术支持工作。对于现在的工作,我也很满意,并努力将它做好。只是很少能像第一份工作那样充满激情,也许是经过时间的历练后变得过于沉稳,也许是岁月消磨了我心中那份执着。

现如今,我对父母在,不远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来后,距离老家确实近了,一百公里的路程,想回就回,想来就来。但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如果年轻的你,能在异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许并不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只要你能过得开心,能自食其力。那就留下吧,毕竟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也始终愿意,为他付出你全部的激情!

后面这句话是: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关注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职场践行者


设计师一枚,说说我个人经验吧,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2017年6月,我是准大四学生来杭寻找实习工作,最终在设计公司实习,整整就是待了将近一年时间,学习了基本功,和对设计更深度的理解,也学到了品牌之间的相互效应。2018年6月,我正式毕业,再次从学校来到杭州,因实习公司老板不诚恳,我换了一份工作,去了另外一家设计公司-设计师。说起这设计师,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我喜欢的也不是为了生活(我喜欢的是挣大钱[捂脸]),但却是设计师必经之路,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上更快的成长,为了以后在职业道路上走的更高更快更好。

所以整整待了半年多,经常加班,多次通宵,痛苦并且快乐着,然后到2019年2月,我选择换一份工作。满足在杭生活的同时,也继续保持学习和进步,一直到2020年2月,我继续坚持着,所以有点扯远了,我觉得工作不一定选择喜欢的或选择为了生活,我是在毕业前期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选择了学习和进步。当然,毕业第二年后,随着恋爱、结婚、买房、买车之类的种种压力下,金钱💰对我的诱惑更大,我因此会选择生活。[捂脸](不知道大家对我这样的选择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互粉]



李double格调


说起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感觉心酸的,总共毕业了四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小学毕业当然是没有工作了,原因是还小,只能干活家里力所能及的事情。初中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去我们镇上的一个沙场推沙子,抱石头,因为力气不后,当然是很累,自然不是自己喜欢的。初中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去金昌的一个砖厂搬砖头,把转头搬到砖窑中烧,拉一车砖头是六毛钱,由于没有经验,一天也就拉四十车,挣二十多块钱,前前后后干了二十多天,后来因为不小心砖头砸了脚,后来就没在干,也是一场心酸泪。当然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高中毕业后是去我们县上的一个纸箱厂场做箱子,这个干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箱子的重量是自己可以承受起的,所以还算可以。大学毕业后的一份工作是去一个广告公司做广告,还算是比较心意的一份工作,干的也比较顺利,可是后来由于自己的任性,感觉自己行了,和经理发生了点误会,所以就辞职了,干了差不多一年多点,还算比较满意的一个工作,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相信每个第一次都是难忘的吧!



姚哥走农村


我是为了生活而工作。

我当初在学校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我可以有一个好去处,我自己也被这种想法催眠了。但事与愿违,随着找工作碰了几次壁,几遭白眼,我开始怀疑我的能力和最初的想法了,就在快放弃的时候,突然接到一家还不错的单位的邀请电话,经过几轮面试,工作终于找到了,记得当时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去找工作,再看那帮人的脸了。

这一份工作,我前前后后换了几个部门,最后我换到了销售部,是自己申请调动。也因为销售,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开始的时候我很兴奋,也很喜欢,到后来慢慢的,出多问题也暴漏出来:同事间相互翘单的,客户放鸽子的,客户故意为难的,领导不批准价格的,其他部门不配合的……

我开始厌倦,开始想逃避,开始想跳槽,但是,我又舍不掉当时因为销售带给我的物质刺激,毕竟在这个城市,房贷、车贷、生活费、各种开销都大,如果换工作,需要时间寻找和适应,我不敢出现有收入断开的情况,所以,即便是我再厌烦,再想逃避,我承认,我还是离不开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工作,所以我一直坚持着,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7年,直到我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继续这个城市的时候,才开始寻找属于自己喜欢的工作做。现在的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很满足,也很幸福……

希望可以帮到你。



天边的羽


作为一个有十多年HR管理经验目前在创业的人来说说我的观点:

1、我当初学的是会计,然后我发现我压根不喜欢这个科目,后来又自修了其他科目。毕业后我首先去到北京一家建筑公司,下到项目部当了一名小小的行政助理,其实说是行政,其实啥都干,资料审核、外联沟通,当然我还是挺喜欢的,而且有多数时候为了赶文件应付检查也会几天通宵不睡觉的

2、会有很多人毕业后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且现在就业率也不高,大学学的不太好找工作等等,但我想说的是,首份工作还是会为了生活比较好,因为你只有体会过,你才能知道赚钱的不易,让你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的懂得责任和担当二字。毕业后会有一年时间可以给你不断的试错,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其实这中间就会有薪资给到你,而且在这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让你不断的磨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毕竟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是和校园完全不一样的,他会教你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

3、所以为了能做你喜欢的事情,你要先学会生存下来比较好,因为你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那又何谈喜欢呢?那样你自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外人也不会尊重你


梦想践行者大熊张强


我来聊聊我自己的经验。我是学工科的,2012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上海的国企。因为没有兴趣,干了不到一年,那一年每天都是混日子,结果是没有任何长进。随后换了一个感兴趣的工作,一直干到现在。每天都感觉很有意思,很有劲。奉劝楼主,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你才能做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