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按照雍正版《連平州志》,序言之後是州志的目錄,接著是《重修連平州志》。這篇《重修連平州志》比較長,第一部分是《凡例》,接著是莆田進士林一柱撰寫的《舊志敘》,然後是連平首任知州牟應受撰寫的《舊志敘》,最後附有撰修連平州舊志,及重修連平州志的編者的姓氏。為避免古文的枯燥和長篇大論,照牛排把它分開來註釋,穿插一些典故和科舉方面的有趣內容。以下是凡例的內容,繁體版請移步照牛排的微信公眾號(

iZhaoNiuPai)——

 |寰宇郡邑各有志載,例言人殊,繁簡互異。茲編悉遵憲頒格式,倣照通志分類校輯,期於不支不漏,用備採錄。

 |志稱纂修非同著作。舊志成書創自牟守,迄韓令繼軌,頗號精詳。但制器不㤀權輿,繪畫原由素地,茲論敘多引二志。義主於述不為剿襲,至於事物閱時增新並非臆測。

 |志以傳信貴核實也,時勢沿革、增損逓異。如方域或隸州而隸縣,城池或初修而再修,學校風俗或比昔而今盛,貢賦則有裁舊增新,兵防則有刪汰添設,壇祠橋渡昔有而今無,古蹟物產昔晦而今顯,職官選舉之日新月盛,人物藝文之蔚起增華。依類考證,典質詳明,庶貽後足徵,開卷瞭然。

  倣【fǎng,同“仿”】,㤀【同“忘”】,權輿【起始】,剿襲【ChāoXí,同“抄襲”】,閱時【經歷時日】,逓【dì,同 “遞”】,貽【yí,贈送、遺留】,徵【zhēng,證明】。

  通過徵字,照牛排搜到一條典故,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人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人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古代有興滅繼絕的傳統,周天子封夏之後代於杞國以奉夏之祭祀,商朝滅亡後周封商之微子於宋國以存商湯之祭祀。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

 |志載事蹟務在虛心延訪,直筆記錄。寧博採而約收,求言簡而事該。是編難辭固陋,必正體裁。凡明季官銜科貢,非崇正年者不列及;國初官宦,非奉部選者不載。謹遵定例,非由師心。

 |志源於史第,史兼彰癉、垂戒、示勸。志專闡揚,惟取風世。大行大名、小行小名,恃乎品評之當,或阿好而失於狥,或執是而鄰於矯,均非定論。茲則有聞必察,得實乃書,毋敢譭譽,恪遵王章。

 |鄉賢節孝,欽奉恩㫖崇祀,旌表千古曠典。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巾幗之中每多賢烈,是以深山窮谷往往未及題達,然僅臚姓名既病其簡,多采事蹟又病其煩。茲惟核實確據、鄉評洽服者,編入人物門類,既昭懿行於今日,並俟公舉於他年。

  延訪【廣為訪求、請教】,明季【明朝末年】,部選【中央各部考選官吏】,師心【以心為師,自以為是】,彰癉(dān,彰善癉惡,表揚好的,斥責惡的),風世【勸勉世人】,狥【xùn,同“徇”,迎合】,臚【lú,陳述】,俟【sì,等待】。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

 |選舉文武並重,首登進士尊殿試也,貢士必錄重明經也,監生例照通志,惟出仕受職者列名文。自巡尉武始,千把均一命之榮,至鄉飲冠帶身,與盛典例可並書,今仍之。

 |人材大小譬如制器良工,收採各有所宜,所以聖人論士仍稱其次,一鄉之善大賢不遺。茲編博訪精考,論歸平X,凡德義可尊、與夫一行獨優者,俱登簡端,於以鼓勵風俗,庶使頑廉懦立。

 |史猶闕文見於論語,夏五郭公春秋並載。連平荒昧偏陬,老成凋謝,如職官籍貫失傳者止存其名,仙釋影響者姑記其事,人物隱德無稽者難憑實錄,疑而慎之未敢專斷。

 |現在人物雖有嘉言懿行,仍俟身後論定,詳列傳記,所愧作史三長未有一得,見聞疏淺掛漏奚辭,惟有矢公矢慎參酌確當,不枉是非之真而成一州實錄而已。

  千把【清代對武官千總、把總的並稱】,一命之榮【受任一官的榮耀】,頑廉懦立【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闕【quē ,同“缺”】,陬【zōu,山腳】,老成凋謝【年高而有德的人去世了】,矢公矢慎【發誓為公,慎重辦事】。

  “闕”字可引出孔子的一段話:“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孔子周遊列國,可以見到史官們沒有收集到的文獻資料、聽到正統史冊中遺缺不載的史料,比如有馬的人借給別人乘騎,今天沒有了啊!”另一說是,古代史家記錄歷史奉行“信則書之,疑則闕之”原則,對於事實模糊不清或存疑之處,通常寧可空闕之以待考,或雖書而明言其疑。

  夏五郭公【在《春秋》一書中,“夏五”後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於曹。無冰。夏五。”《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於曹。郭公。”】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

  明經進士都是選拔官員的主要科目,明經即“明習經學”,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多次規勸昌邑王(海昏侯)劉賀的龔遂,以及河南上蔡縣的歷史名人翟方進,皆以明經入仕。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裡,通過最高一級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進士考的是詩賦,考試地點在京城甚至是皇宮。

  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科舉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中舉,參考鄉試(秋闈)中個舉人就能喜極而瘋,舉人的地位是縣級,有資格做官了。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到京城參加會試(春闈)可往上考取貢士,貢士參加殿試由皇帝重新排名成為進士並授職,是包分配的鐵飯碗。進士的地位、升遷速度和空間遠高於舉人,和高官厚祿掛鉤,最不濟的也是正縣級(知縣),嚴格來說中個進士比現在考上博士牛X多了。查閱相關資料得知,自1645至1904的260年裡,清代科舉共出過152100個舉人和25363個進士,平均每年585.3個舉人和97.6個進士(舉人和進士都是3年考一次),這裡沒有統計更底層的秀才人數,對比數據是2020年國考140萬人裡只錄取2.4萬人。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太學)讀書,稱為貢生,也就是把人才進貢給皇帝。明代有歲貢、恩貢、選貢和細貢,清代有歲貢、恩貢、拔貢、優貢、副貢和例貢。廩生經過歲試升歲貢生,有一定年限(比如一年、兩年、四年),這些依序出貢的貢生,便稱為“歲貢”。假如出貢的年份,朝廷恰有重大慶典或喜事,則這年的歲貢便稱“恩貢”,恩貢有一項歲貢所無的特權,即非有重罪,學政不能呈請革去科名。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連平上坪下田心屋南逸公祠拔貢生謝錫善的“拔元”牌匾

  拔元牌匾兩側的內容:“欽命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廣東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 倪文蔚,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 張之洞,翰林院侍讀學士、提督廣東全省學政三級記錄十次 葉大焯,為光緒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考選拔貢生第一名 謝錫善 立。”他應該是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編寫過《連平州鄉土志》的那個謝錫善。值得一提的是,上坪東南村下田心屋的俊芳公祠裡有此塊牌匾的複製品。

  清朝正途出身的貢生,另有“拔貢”、“優貢”、“副貢”三種。拔貢逢酉一選,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優選者以小京官用,次選以教諭用。至於優貢,相當於現在保送清華北大的,由地方教官保舉品學兼優生員,項目呈送學政會同巡撫考試,非常難得。副貢是由鄉試卷中,選取文極佳卻因額滿見遺,或極好卷中稍有瑕疵的落第者,稱為副貢。正途五貢之外,又有“準貢”、“廩貢”、“增貢”、“附貢”、“例貢”等名目,都由捐納而來,視其身份而有不同的名目。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地方官辦學校的各種生員:廩生、增生、附生、例生、庠生、秀才、童生。在研究連平上坪謝氏族譜和明清時期的墓碑時,照牛排經常碰到這些頭銜:監生、貢生、廩生、庠生。查閱《明史·選舉志》得知,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對中書省大臣說:“今京師(南京)雖有太學而天下學校未興,宜令郡縣皆立學”“其府學設教授一員,秩從九品,訓導四員,生員四十人;州學設學正一員,訓導三員,生員三十人;縣學設教諭一員,訓導二員,生員二十人。師生月廩【lǐn,指糧食或糧倉】食米人六鬥,有司給以魚肉,學官月俸有差。學者專治一經,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設科分教,務求實才,頑不率者黜之。”

  除了帝都的國子監以外,朱元璋要求各地政府開辦學校。以縣學為例,洪武年間規定縣學生員(既是學生又有員額限制,所以叫生員)二十人。這20名生員是由童生經過層層考試選拔進縣學的,他們可以不服兵役和徭役,可以不受笞刑和刑訊逼供,吃郭嘉皇糧,叫廩膳生員,簡稱廩生

  隨著經濟的發展,讀書要求進學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國家擴招,在定額之外增廣生員人數。到宣德以後確定了增廣的數額:兩京府學增六十人,在外府學增四十人,州學增三十人,縣學增二十人。增廣的生員出現後,為與初設的食廩生員相區別,於是稱原設生員為廩膳生員,稱增廣者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

  其後讀書人數一增再增,又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簡稱附生

  於是明代的府、州、縣儒學生員中便有三種不同的生員:廩膳生員、增廣生員和附學生員。因廩膳生員和增廣生員都有固定的數額,而附學生員沒有數額的限制,所以後來凡是初入儒學的生員,統統作為附學生員,再經過考試去補充廩生與增生。增廣生員和附學生員都無廩米。

  除了廩生、增生、附生外,還有例生,即通過向國家捐贈錢糧取得生員資格者,用上坪話來講就是買高價上連中的。

  照牛排(www.ZhaoNiuPai.com)有時還會在明清的墓碑上看到“州庠生”字樣,古代學校稱庠【xiáng,音祥】,故學生稱為庠生,俗稱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初中生或初中畢業,是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不包括府學),所以就讀的學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他們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凡士子未入學,通稱為童生,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生或小學畢業,童生通過童試方可入學。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連平上坪下坪石陂老屋舉人丘莊的“文魁”牌匾

  文魁牌匾兩側的內容:“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監督廣東廣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 覺羅巴延三,監臨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廣東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加一級 李湖,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科鄉試中式第二十一名舉人 丘莊 立。”牌匾兩側的黑色字跡,有可能是為了看著清晰而由丘氏後人塗抹的。

  文魁是幾品官?其實不是官職,只是古代科舉制度中對有資格做官的舉人的一種稱呼。清代的鄉試考場(貢院)設於各省城,八月考試九月放榜,新科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經魁,第六名稱亞魁,其餘稱文魁,均由國家頒給20兩牌坊銀和頂戴衣帽匾額。匾額懸掛在住宅大門之上,門前可以樹立牌坊。

  《連平州志》,牟應受、韓師愈、盧廷俊、何深、顏希聖,1639及1730年;

  《史記》,司馬遷,公元前91年;

  《明史·選舉志》,清代明史館,173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