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网络作协会员创作发表平台

【春天的记忆16】小辑作品目录

【诗会】

■淄川 玉静心明/那个春天

■张店 赵自鹏/二月春

■博山 王宏伟/春色

■临淄 王纪强/七绝 早春

■吉林 王玉孚/早春漫城

【随笔】

■张店 大街北平/春风杨柳万千条


【诗会】

▋那个春天

■淄川 玉静心明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山那边

连翘的黄

浓的不能再浓

禅房打坐的人

背对一坡

杏粉梨白桃花红

庙宇深远

禅衣素简

木鱼的轻吟

穿过指纹

一朵花

开在掌心


新燕

穿过古老的弄堂

黄莺

在樱花树下听香

指间染过的流年

不痛不痒


如今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一些念想

终究躲不过

一场花事

从预谋到荼蘼


▋二月春

■张店 赵自鹏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槛内应知二月春,

新风无意绣春痕。

只缘华夏天生疫,

困我今朝几时昏。

窗近远看杨柳色,

野岭迎春梦中寻。

但待桃花照春水,

人间何处不逢春。


▋春色

■博山 王宏伟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春风吹来寒衣减

枝间绿芽噌噌窜

阳处有猫进梦乡

麻雀草坪叽喳欢


▋七绝 早春

■临淄 王纪强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草色朦胧近却无,

故乡山水一蓝图。

悠扬柳哨声音好,

百味人生是坦途。


▋早春漫城

■吉林 王玉孚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塞风宁解冻,

草木未扶疏。

避疫无邀酒,

寄怀时作书。

岁回春尚远,

酒醒梦仍初。

农事何须问,

杜门吟旧庐。


【随笔】

▋春风杨柳万千条

■张店 大街北平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早晨看了一下燃气表,还有不到20立方。我家取暖用的是壁挂炉,一天大约用六七立方的天然气,购买天然气成了今天首当其冲的任务。销售天然气的服务点不算远,骑自行车只要十几分钟的路程,这竟成了近一个月来的首次“远行”。

碧空如洗,阳光灿烂。骑上自行车,像一只自由的鸟,惬意极了。清新的空气弥漫着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二月风光浓似酒”,我不由得一路欢歌而行。

路边绿化带的几株垂柳,吸引了我的目光。远远望去,泛着翠青,像一缕缕绿烟青雾,该是发芽吐翠了吧?我停下车来,走到它们身边,果然那纤细的垂条上已布满了柳芽,翠绿翠绿的,犹如长袖飘飘的仙子,用优美的舞姿欢迎着春姑娘的到来。

迎春花和柳树,这一花一树是春的信使。“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如果说迎春花开是春的初始,那么春风杨柳则意味着春姑娘真正的到来了。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柳树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一个树种,种类很多。我国的主要种类有垂柳、旱柳、白柳、紫柳、长叶柳等。春天里,柳树是最为迷人,最为潇洒的树木,春风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欣欣向荣之感,永远是人们颂扬不已的题材之一。“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一个“惹”字让李商隐的“柳”灵动可爱极了。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那句著名的诗句。一个“春风惹柳”,一个“红杏闹春”,二位诗词大家真是写活了春意。不过在咏柳的众多诗词中,写的最妙,最受大家推崇的还是贺知章的那首《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又有谁会想到过将春风比喻为剪刀,把春风写的如此神奇灵巧,把大自然活力写的如此活灵活现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因“柳”与“留”谐音,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柳树含有着离别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伴路人。”“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遗柳条青。”、“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等,这些诗句中无不寄托着亲朋好友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相牵相挂的心情心意。古时的人们为什么会用折柳的方式送别亲人,又以“柳”为载体写出众多情感至深的送别诗?除了“柳、留”的谐音之外,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应是有二:一是那时交通极不方便,亲人的远别很可能成为永久的离别。正所谓“相见亦难别亦难”;二是柳树吐翠发芽的时候,正是返工高潮之时。春节回家团圆过年,立春之后开始离(送)别亲人返程去工作学习,去远方经商做买卖等。这“返工潮”“打工潮”古今应是类似相同的吧。所以,每次离别总是那么难舍难分,那么揪人心扉。还是让我们从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更加细细的体会一下古时候那种生死离别的情感吧:“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咏柳的诗句中,我最喜爱的是毛主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句诗。我们这代人对这句诗的来历、背景都很熟悉,是我们引用最多的赞美祖国赞美春天的诗句之一,那时我们很多文章的起笔总是以这句诗为开头。这句诗出自毛主席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诗之二。其背景是:血吸虫病,自古是南方常见的地方病之一。建国初期,广东三水县血吸虫病泛滥,得病的有几十万人,许多家庭消失,许多村庄灭亡。1956年,党和政府调动千军万马,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围歼血吸虫病的战役。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奋斗,取得了巨大胜利,血吸虫病基本得到了根除。毛主席得知这一喜讯后,欣然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诗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心随遇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诗歌展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人民、关爱人民、歌颂人民、崇敬人民的殷殷赤诚之心和赞美祖国、颂歌祖国的拳拳爱国之情,彰显了战胜瘟神,人定胜天的大无畏乐观主义精神,闪射出了光辉灿烂的艺术光芒。而在当前“新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民参战、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再次读到这首诗,愈加增添了我们战胜疫魔的信心和斗志。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和景明,鸟语花香。春天来了,带着温暖的阳光来了,带着柔和的春风来了,带着隆隆的春雷来了,带着绵绵的春雨来了,带着无限生机和希望来了!

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一年春娇娆。

「春天的记忆16」文学现场:2020年第50期总89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