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凡人善舉】② “疫”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戰“疫”中的凡人善舉】② “疫”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從未有過一個春節假期如此漫長,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令所有人始料未及。從未有過一個春節假期如此溫暖,逆行的白衣天使,奮戰前線的公安交警,堅守在崗的黨員幹部,奉獻愛心的普通市民……這些特殊時期的全力以赴,困難面前的挺身而出,平凡中的堅持,力所能及的幫助……聚起能量,匯成暖流,用愛溫暖著這座城。

“如果一線有需要,我還捐!”

31歲的李俊是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甘岸街道二郎村的種植戶,得知武漢蔬菜緊缺,他決定將自家種的50噸蔬菜捐給武漢。2020年2月1日,第一批30噸“愛心蔬菜”在志願者和愛心司機的幫助下已分別成功運抵武漢和咸寧。

【戰“疫”中的凡人善舉】② “疫”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種植戶李俊捐出自家蔬菜(平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2月12日,他又將3噸蔬菜送到了平橋區陸廟留觀點、區婦幼保健院和區委黨校集中醫學觀察點。提起捐贈的原因,李俊說:“2018年下暴雪,蔬菜大棚倒塌,損失嚴重,政府給予我們很大幫扶,我一直心存感激。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大家的幫助。雖然家裡並不富裕,但很想為抗擊疫情奉獻一份力量。如果一線有需要,我還捐!”

“我必須為家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周啟斌,平橋區洋河鎮人。身在廣東的他,為家鄉戰“疫”捐資助力,分別向信陽市、平橋區、洋河鎮三級政府捐助現金5萬元、捐贈消毒母液200公斤。

他給家鄉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作為一名在外打拼多年的信陽人和一名共產黨員,我必須為家鄉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希望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多保重身體,注意休息,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防控戰!

“你們不用知道我叫啥。”

1月30日上午,平橋區平西街道辦事大廳裡,一位阿姨把一封包裹著一沓錢的信交到工作人員手中,就準備轉身離開。

在工作人員的再三詢問下,阿姨最終只留下了自己的姓名:李秀華。在囑託工作人員幫她把錢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後,便匆匆離開了。“我們沒有來得及留下她的聯繫方式,也沒有來得及拿出相機拍下這動人的瞬間,我們能表達的只能是無盡的感謝!”見證了整個事情經過的工作人員張俊磊說。

她的捐贈款已經按程序交到了接受社會捐贈的官方渠道,並做了登記,捐款人姓名“李秀華”。

“口罩不賣了,全部捐給一線!”

1月28日,平橋區某藥房負責人程兵帶著5000餘隻口罩和大量的中藥飲液,贈送給平橋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事處、派出所、勤務大隊、環衛公司、社區居委會等單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

“大年初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要把口罩都買下的時候,我才知道基層一線的口罩這麼緊缺,當即就決定所有的口罩都不賣,全部捐給一線!現在疫情嚴重,國家遇到困難,我們都要盡己所能,為戰勝疫情貢獻綿薄之力。”程兵說。

“你們辛苦了,來吃口熱乎飯!”

“你們辛苦了,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為群眾的安全保駕護航,趕緊吃口熱乎飯。”爽朗的汪有財又來送餐了。

從1月27日起,在溮河岸邊福橋旁開了八年飯店的汪有財,每天把做好的飯菜準時送達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門口。在他送餐之前,工作人員常靠吃方便麵解決一日三餐。

【戰“疫”中的凡人善舉】② “疫”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汪有財為一線工作人員送去愛心餐。段正麗 攝

汪有財和妻子是“疫”戰中的“夫妻檔”。在他們的另一家飯店裡,妻子邱玉蘭則堅持每天為高速路口的執勤人員送去愛心餐。這對“疫”戰中的“夫妻檔”,每天送完餐都要視頻,他們說要比比誰做的飯菜更好更受歡迎。

“沒有大家,哪有小家。”

【戰“疫”中的凡人善舉】② “疫”路上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陳東昇為執勤人員送上口罩 (平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陳東昇是明港鎮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自農曆臘月二十六開始,他帶著同為鄉村醫生的妻子,在明港高鐵站、機場、公交站臺、加油站、執勤崗亭等人流密集區域,免費為工作人員與路過群眾發放口罩1000餘個。

每到一處,還為大家宣傳疫情防護知識。陳東昇說:“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我有抗擊非典的經驗,聽說武漢有疫情的時候,就聯繫供貨商購買了口罩。雖然不能奔赴前線,但希望用這種方式,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信陽市平橋區籍老鄉、愛心企業、愛心組織、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奉獻愛心,捐款捐物,支持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