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的“我執”和森田療法的”精神交互作用“是精神病的根源嗎?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佛學的“我執”和森田療法的”精神交互作用“是精神病的根源嗎?

佛曰:我執,是痛苦的根源。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2010年初公佈的數據:我國各類精神障礙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人數已超過1600萬。官方數據1600萬,占人口總數1%多一點。

根據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0精神疾病分為10大類、72小類、近400種,中國最新流調數據患病率17.5%,包括精神分裂症、痴呆、智力低下、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多動症、孤獨症、社交恐懼症、酒依賴(酒癮)乃至慢性疼痛、貪食症、厭食症等數百種精神疾病,又稱精神障礙。

而有個問題,究其根本產生精神障礙的原因腦科學和心理學一直在不斷探究,而且意見也不是很統一,不過根據臨床發現,很多神經症和精神障礙患者,他們對待事情異常執著

什麼是我執和精神交互作用

佛學的“我執”和森田療法的”精神交互作用“是精神病的根源嗎?

根據佛教的觀點,我執就是講一個人太看重自己了。比如對待一些自己根本無能為力的事情還是特別執著,關於這一點有心靈疾病的人,往往也是太過於自我中心,比如 一旦得不到認可,就覺得“他傷了我的自尊、侮辱了我的人格”……

很多負面情緒都是來自我執。通常一個人會執著貪慾、執著嗔恨,執著嫉妒,執著攀比,執著傲慢,執著“我的”錯誤觀念。

其實這個觀點和心理學中森田療法裡一個概念“精神交互作用”非常類似。

森田療法作為國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是否適應中國人群,關鍵是森田療法的治療原則同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否一致。

森田療法認為很多人產生心理疾病是因為有些人生存慾望很強的人,就把這些正常的東西視為不正常導致注意力過分的關注,從而引起病症。

比如一個人產生強迫念頭或焦慮情緒,本身這些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但是有強迫症和焦慮症的人會特別執著於消除這些,所以反而更加束縛其中。

這就是森田療法中所說的“精神交互作用”,其實本質上也是對自己情緒過度執著的表現。

如何破除我執和精神交互作用

佛學的“我執”和森田療法的”精神交互作用“是精神病的根源嗎?

關於佛教中破除我執的方法無外乎就是破除自我心胸的狹隘性。破除私慾就是破除私心所造成的心胸的狹隘性。人性生來自私,學會關愛別人非常困難。

而這一點佛教有個詞叫“慈悲心”,和心理學的共情能力很像,也就是要走出對自我的執著,人必須學會允許世界的多樣性,從自己的角度來說,就是允許自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建立這種平等心,而且對他人和自己可以能產生情感共鳴。

佛學的“我執”和森田療法的”精神交互作用“是精神病的根源嗎?

森田療法中,強調要患者接受症狀,承認現實

,這也就是為何森田療法總是講“順其自然”,“事實唯真”,一方面可以消除外界阻力,緩和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內心衝突,使變形的心靈得到恢復。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在治療細節上,森田療法認為,患者的症狀不過是情緒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主觀性的感受。治療注重引導患者積極地去行動,“行動轉變性格”、“照健康人那樣行動,就能成為健康人”。

所以從這一點上,佛學和心理學的有些觀點還是類似的。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