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雨水過,春耕忙。行至烏蒙腹地,刺梨樹迎風搖曳,張福瓊正在刺梨基地忙活著,她還請來十餘位當地農民到基地來幫忙,與往年不同的是,他們都戴著口罩。

  張福瓊是貴州軒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眼前這片地——六枝特區梭戛鄉沙子村500餘畝刺梨基地的“主人”,這片地他們已打理兩三年。

  走進基地,遠望近看,這個山頭,農戶剪枝、割草井井有條;那片林地,鬆土、施肥忙得不亦樂乎。基地內,他們彼此間隔兩米開外,手上動作不停,專注於眼前這“一畝三分地”的活路。

  “你看,這種分枝就要剪掉,不然樹形不好,果子的品質自然不高,樹木也像人一樣,要打理。”張福瓊領著記者在基地內穿梭,不時給記者普及技術要領。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在張福瓊看來,修剪分枝其實就是一次取捨,捨去眼前分枝長出的小果子,是為了贏得長遠的刺梨樹收益。這些,都是他們在農技專家指導下,一點點摸索出的小“竅門”。

  “經過前些年的發展,我們公司刺梨基地大數在33000畝,從量上來看,已能滿足企業需求,質現在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於軒轅農業而言,提質的“撒手鐧”是基地化管理。

  “以前,我們冬春管護只做鬆土和補植補種,去年刺梨初掛,效果不如我們預期。”吃一塹長一智,張福瓊多次將農林部門專家請到基地內現場培訓,自己也外出學習考察。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去年秋天,刺梨收穫後,張福瓊和同事早早謀劃,多次商討制定刺梨產業管護方案,明確時間節點、技術標準,對標對錶推進,為的就是——地裡結出更多更好的刺梨“金果果”。
  事實上,在涼都,秉持精耕細作理念投身農業產業革命,張福瓊並非個例。放眼這片沃土,從南到北,從山頭地塊到加工車間,處處春潮湧動,春意盎然。
  據六盤水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陶勇介紹,林業部門正從技術培訓、管理方式、資金扶持等多方面為刺梨提質增效助力,目前全市15萬畝刺梨產業提質增效正有序推進。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一個產業就是一面鏡子,映射出農業的整體形態。
  今春的涼都,小小刺梨果為著今年的好收成,暗自蓄力,農人管護繁忙。對於同屬“涼都三寶”的早春茶、獼猴桃而言,更精品質、更高效益從何而來?
  答案,早已呼之欲出——
  做優存量,向單產要效益,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實施2020年提質增效行動,鞏固六盤水農村產業革命豐碩成果,走深走實走穩山地特色農業之路。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從2月2日起,水城縣米籮鎮草果村獼猴桃基地內,經過體溫測量、登記、消毒等程序後,每天30多名工人有序進入基地內開展獼猴桃春季管護工作。
  水城縣宏興綠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草果基地工作人員王彥告訴記者:“基地現在每天工人上班都需測量體溫,每天測量四次,工作時,也實行分區域作業,並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春耕生產,並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單選項”,而是一個同抓並舉的“雙選項”。細而又細的基地管護方式,同疫情防控並不相悖,而是“涼都三寶”進階躍升的必然選擇。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草果村獼猴桃基地始建於2011年,掛果面積已達810畝,作為一個“老牌”獼猴桃基地,在這次提質增效行動中,不甘於後,也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基地,今年春季管護重點有兩點,一是保溼抗旱,觀測土壤溼度,二是播施萌芽肥,以為了更好的分化花芽,以確保今年的掛果量。”王彥介紹。
  為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努力著的不止有獼猴桃企業、合作社和勤奮躬耕的農戶,作為獼猴桃產業主管部門,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也給出了妙計良方。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去冬今春,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印發春季農業生產方案;開展冬季管護技術培訓43場次;落實獼猴桃產業發展20條任務;按照《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基地灌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方案》,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樁樁件件,指向一箇中心: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面對疫情,六盤水市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各類經營主體為刺梨、獼猴桃今年的一季豐收,攢足了勁、競亮實招。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田間地頭,戴著口罩,農人依然勤於躬耕,繞過座座大山的農技專家將“課堂”搬到生產第一現場,合作社為生產物資電話接打一通又一通……這是烏蒙大地上,漸次鋪開的春耕圖。
  將視角聚焦到座座茶山,茶農的忙碌,又有些許區別——去冬今春的精心管護,只為眼前這一刻:採摘茶青,賣個好價,讓更多人品嚐到舌尖上的這一抹春天。
  近日,六枝特區4.4萬畝春茶開採。在月亮河雙文茶園內,100多名茶農分散採摘茶青正忙,他們手指上下翻飛間,片片青葉即已落入簍中,每一片青葉,承載一份收穫。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生在高山上,長在雲霧中”,憑藉優良的品質,雙文茶園的茶葉斬獲了不少好評。茶葉剛剛開採,安徽、浙江等地顧客紛紛預購茶葉,即採即賣,供不應求。
  茶農在口罩下因“真金白銀”入袋綻放的笑顏,企業負責人手機上源源不斷的訂單,是疫情防控、春耕生產齊頭並進信心的彰顯,也潛藏著農業部門的深謀遠慮。
  2月6日,六盤水下發《關於抓好2020春茶生產的指導意見》,從茶園施肥方式改進、採茶工組織、茶青交易方式創新等多方面提出具體意見,為茶企生產提供重要參考。


六盤水:聚焦“涼都三寶” 發力提質增效


  時間再往前推,六盤水早春茶生產和茶園補植補種早早啟動,一組數據以證紮實作為:去冬今春,六盤水市共完成茶園補植補種4080畝,開展茶產業相關人員培訓989人次。
  將“小茶葉”做成“大茶業”,六盤水的舉措不止於眼前,今年該市將重點在“提檔、增產、全利用”上下功夫,提高茶葉加工水平和品質,提高管護水平和採茶效率,充分採摘和利用夏秋茶,既提高茶葉產量又增加產業綜合效益。
  田間果木在望,山上茶葉青青,今春的涼都,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雙線作戰還在繼續,一次次精耕細作,“涼都三寶”提質增效蹄疾步穩,產業革命縱深推進,農戶也在其間盼望著又一個豐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