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宴席尤其是农村宴席时,有没有令你印象比较深,至今还非常怀念的菜?

在下只吃肉


在我们这里,无论是娶嫁丧还是立房子请月子客,都要宰大肥猪。要是办丧事, 还兴宰羊,在以前的农村,宰羊是最高级的待客方式,舍得,有钱人家才宰,并不是每家都宰的。

所以坐客宴席上吃到最多的是用猪肉做成的各种各样的菜,譬如一开始宰猪那一天就有猪血,炒猪肝,酸菜炒猪大肠,豆腐煮心肺,凉拌猪头肉等等。

这些菜中,我最中意的是那碗酸菜炒猪大肠,因为在以前,这道菜一年只可能吃到一次,而且是在过年的时候家里宰猪才吃得到。

这道菜有嚼劲,酸辣可口,咸中带甜,越嚼味越浓,我比较喜欢吃, 所以,在做客的时候,只要看到有这道菜,我都会偷偷的坐在那道菜的旁边。

记得有一次到邻村做客,我感冒发烧,看到油腻的东西都会发抖,打了一支小针后,妈妈用背衫背着我,我软遢遢的靠在靠在她的背上,妈妈时不时用筷子夹起一块肉问后背上的我要不要吃。

我都是拒绝吃,到后来,妈妈用猪大肠炒腌菜的汤拌了一碗饭喂我,可能是针水的作用,烧退了,当时我觉得肚子挺饿,一连吃了两小碗,觉得这是最美味的。

在我们山寨里做客,吃饭时通常是松毛宴,因为没有餐厅,都是在自个儿家里办,只要是空地,撒上青松毛就成了席。

青松毛配补着一碗碗菜,有酒香,有花生的香味,有菜的香味,还有松毛的清香味,这些在我的童年里是最难忘的。

我们这里请客 ,还兴“看酒”,“看米线”,就是亲戚朋友提前和主人说好要“看”的东西,看就是请,买来的意思,这个“看”的东西有好几十斤,可以让众人吃上一二天。

其实也就是待一道菜,让主人家少破费一点,这个是很亲的人,朋友才舍得这样做的。 上这道菜时,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会大声的说,上某某家看的米线,上某某家看的酒。

一听到这吆喝,我是最高兴的一个,米线是我们最爱吃的,因为这碗米线只有赶集的时候才可以吃到,我们又经常不去赶集,几年都吃不到一碗。

以前农村人看米线,宴席上都是每人一碗,白生生的米线,浇上高汤, 舀上哨子,上面撒着绿绿香菜,还有一大坨红油油的辣椒,只是看看就让人咽口水。

现在米线可以天天吃,腌菜炒大肠也不贵,但吃时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已吃不出当年的那个味了。


吃货蛋炒饭君


在笔者的记忆里,七十年代我们这里山村物质都很缺,那时候在乡镇只有合作社,买盐要粮票,买布要布证。根本就没有小卖部之类的店。吃的只有农家里自己种的菜跟养的鸡鸭鱼这类。所以结婚、嫁女等方面做宴食的时候,几乎都是围绕自己种的菜跟自己养的下厨做菜式,那个时候宴食中的菜品也不多,(只有:红烧猪肉、釀豆腐、清炖鸡鸭、白切鸡鸭、炸鱼块跟一些小炒的青菜)很多延续到现在都还很普通,常常可以吃到,也就没有那么怀念。在我印象中,至今留恋的有三个菜,几乎都会失传了,很难吃到了!

第一:蛋菇(我们这里叫蛋卷)

在我们农村,做蛋菇是把猪小肠洗净刮干净,把打散的鸡蛋液灌进去,然后用锅烧水煮熟,等肠子里的鸡蛋熟了之后拿出来过凉水,最后把肠子切段,配入肉汤吃。也可以配上自制的调料淋上面吃。(蛋菇的做法很有技巧的,笔者在我妈指导下试过几次才成功。)

现在我们这里做宴食都是在酒店里了,是没有这个菜的。

第二:蒸肉圆 (听名字很普通,但质料有异)

<strong>虽然现在猪肉圆、牛肉圆等什么圆都有,但我留恋的蒸肉圆是完全不同的,特别的清香滑口。

听我妈说,做这个肉圆全程是不接触铁器东西,肉选用猪的前肋肉,用木棍棰烂,然后按比例和上野生葛粉跟糯米粉。然后揉成圆的,铺在竹子做的筛上或者蕉叶之类的叶子上面,大火蒸出来。

这是我妈做的,现在野生葛粉很少。加上平时很少人杀土猪,所以不是常常可以做来吃

第三:懵懂蛋炒鸡杂

现在很少很少这道菜了,因为蛋是杀鸡的时候还没有生出来的。

以上三道菜有几个吃过的。


山农大叔


我家是重庆市璧山区的。

小时候很喜欢去吃酒席,因为我爷爷会去帮厨或者掌厨,我爷爷年轻时候的手艺真的很好。所以我免不了会去提前偷吃,哈哈。

以前都是提前一天准备第二天中午的酒席,所以他们会把食材在前天晚上准备得差不多。这时候我就喜欢去吃炸好的酥肉。这个酥肉第二天会做成两种菜,一种是外面裹层糖衣,当饭前甜点,第二种就是会拿去做酥肉汤。

还有就是烧白,夹沙肉。烧白我喜欢吃里面的咸菜,夹沙肉喜欢吃里面的馅儿。

粉蒸肉里面有土豆或者红薯或者芋头,好像都吃过,不过最好吃的还是红薯蒸的粉蒸肉。

还有一种黄金糕,小孩子们都很喜欢吃,不过好像这是广东这边的甜点,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那边也有,就是觉得好好吃哦。







包包宝宝抱抱w


记得小时候农村人一年到头都吃不几回肉的,只要谁家办酒席了,那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事,不但热闹还可以吃好吃的,(一般办酒席请的是老师傅做菜很好吃的)那要是一桌子坐上几个孩子那是没办法吃饭的,那时的小孩就跟土匪似的,简直是用抢的,只要菜一上桌就光盘了。那打仗似的吃饭至今难忘!





深山老林养土鸡


这个问题,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吃宴席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已经很遥远了。模模糊糊地有些记不清了。

那时候,谁家有事,首先是借桌子,板凳,椅子。甚至是锅碗瓢盆都是借来的。桌子是八仙桌,椅子是太师椅,板凳是双人坐的长板凳,现在很少看到这些玩意了。

来宾分辈分大小,也分年龄大小。上座两把太师椅,永远是给有名望有辈份的贵客准备的。左右两边板凳上各坐两个地位稍次的客人。下边有时只放一只凳子,是为主人或代替主人作陪的。

宴席的菜根据家庭状况分几种套餐。我记得好像有八八席,八六席,十全席等。

八八席即八碟八碗。那时候不像现在,菜是根据季节而定的。这个季节出产什么菜,就以这几种菜为主。但猪肉、豆腐、粉条子、海带,是必不可少的。

听老人讲,解放前,有钱的地主家摆席是少不了牛肉、猴头、鱿鱼、燕窝的,但是我记得的时候就没有了,那是因为穷,谁家都一样,谁也不笑话谁。

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盼望的两道菜,当然是烧肉和肘子了。实际上,这两种菜的作法基本相同。

厨师首先将猪肉用黄酱涂抹好,放到锅里油炸,捞出。烧肉切作薄薄的片状,而肘子切作方块状。尤其是肘子尤见厨师的功力。一块方肉中间各横竖两刀切成小方块,肉透皮连,是不能完全切下来的。然后,将片状的烧肉与块状的烧肉加上各种调料,摆放在定碗里上笼屉蒸好。上席时,再反扣在大碗中,烧肉由海带垫底,肘子由块状的山药蛋作陪。交上烧好的汤汁,就可以上席了。

那时候,人很纯厚。每碗九块肉,七个人每人一块,剩下的两块是给上座的长辈吃的。如果别人抢着吃了,当场没有人说什么,但背后会有人议论:“那人没教养,象个野种。”

大概,我要讲的就是这些了。话还很多,但再讲就离题很远了。谢谢阅读!


草田张


我自己是89年,江苏北部小县城的。印象里小时候经常出去吃宴席,那个时候农村还都是请师傅回来烧,或者小区楼下搭棚子。

我们那边攀比比较严重,记得以前说衡量宴席办的好不好就看他家有没有甲鱼,所以白果甲鱼汤几乎每场都有,算是我们那边的一道特色菜。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等最后几道甜汤,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热甜汤有藕粉圆、葡萄干糖水、蜜枣、桂圆糖水,冷汤就是喜多多或者一些水果罐头。小孩子一般坐不住,吃完几道菜就满场飞了,但是这几道菜一上就都归位了。虽然这些东西到处有,但是一桌小孩分着吃,真的特别开心,很多场景到现在也是回味无穷。

本来想说说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或者几道菜的,回忆起来,发现几乎每道菜都记得,有的上菜顺序都还记得,估计以前亲戚都住的不远,好多家都请的一样的厨子,菜单都差不多。

虽然现在吃的越来越贵,越来越精致,饭店也越来越高级,但是能记得甚至怀念的场景真的不多。以前吃完宴席亲朋好友还一起聊天或者打打麻将什么的,现在吃完了都立马散了,各回各家了。



在下只吃肉


笔者今年21周岁,小时候和大人们一起吃过不少的宴席,有农村的宴席,也有城里酒店的宴席,要说印象最深的当属一道叫做“海杂拌”的菜和一道叫做“geng汤”,汤食。这两道菜也是我们这个地区农村宴席最有代表性的两道菜。分别是我父亲家乡的菜,和我母亲家乡的菜,图为笔者周岁生日录像的截图,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清晰度并不是很高,但也代表了那个年代家乡的宴席。

回归正题,我们首先来讲讲海杂拌这道菜,由于父亲的家乡靠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家乡人独创的一道美食,并取名为海杂拌。海杂拌是由:鱼肉、鱿鱼、扇贝、蟹足棒、海参等材料制作而成,大体上是这样做的:首先将鱼肉去骨,再挑出鱼肉中的刺,裹上面糊,用油炸制表面酥脆。扇贝也是,裹上面糊微炸。鱿鱼切成花刀,用开水烫一下,鱿鱼会卷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鱿鱼花。之后放上调料调成汤汁,最后勾芡将所有材料倒入锅中翻拌,炖一会,出锅装盘。最爱吃菜里的鱼肉,鱼肉外酥里嫩,咬一口,鱼肉的汤汁混合着调料的香味,鱿鱼花裹着汤汁非常有嚼劲,吃一口真的是满口留香。

再说说geng汤:geng汤是我母亲家乡宴席上必有的一道前菜,在正菜上桌前会一人上一碗geng汤,浓浓的稠稠的,冬天喝到胃里即温暖,又顶饿,夏天即发汗又解暑。geng汤是由花甲、鸡蛋、紫菜、等制作而成,具体怎么做的笔者不太清楚,在印象中只记得每人一碗,不够再盛,喝的慢的再去就没有了。

记忆中的童年,农村宴席是最大的快乐,我们称之为“吃八碗”其实,农村的宴席吃的并没有多么多么的好,但是却最具家乡特色,时过境迁,吃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宴席,而令我难以忘怀的就只有“海杂拌”和“geng汤”这两道菜了。

坐标:辽宁省市大连长兴岛。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老虎屯镇磊子山村。





小小试客


第一个我们在大别山脚下的农村里面有一种菜叫做年糕。

这个年糕的吃法和很多地方的吃法还不一样。正因为他这个不一样,所以导致了我印象中间至今还念念不忘那个菜搬到眼前,搬到桌子上的那份场景。

我现在就隆重的跟你分享一下这道年糕。刚接到年糕,从蒸笼里面拿出来的时候。这个端菜的人哈,要拿一双手套这趟手套,因为温度高,那个晚上温度非常高,出笼里面的东西,蒸笼里面蒸年糕了,一层叠一层的,一般要跌到最高可以得到18层18层的年糕,相互交错的叠在这个碗的上面。就像是一座宝塔。

就是宝塔上面热气腾腾。这个宝塔的内部里面呢,就是一些菜和一些地瓜在里面把这个宝塔的肚子里面可以撑着这个宝塔的外面一圈呢,就是用年糕叠加围而成的一座18层的宝塔出来啊,其实在我们很多小孩子喜欢热气腾腾,这道菜真是托塔李天王来了这个菜非常的美妙。但是现在农村存在这样做的手工艺者太少了,大家都变成了能够便于快速化流水化生产的东西,现在都已经不见了这种打法,也没有人愿意来做这种打法的年糕了,所以这种年糕只能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和脑海中间。

二道菜,即使我们可能很多人都看见过的打糍粑。打糍粑它不仅仅是个体力活,还是个耐力活儿,用现在的话说,还要你久,还有你力气大。

当把一一蒸笼的那个糯米倒入到这个打糍粑的这个使石锅里面。三个年轻人轮流上阵,三个年轻人一人拿一把木棍在里面,把这个糯米要把他捅碎,慢慢捅慢慢捅,最后的那个糯米饭就变成了糯米糯米面团,慢慢的鞣花里面需要很大的力气啊,我们小朋友当时是爱好玩想过来弄两下,没想到弄两下之后就就弄不动了,弄不动了,但是农村的那些农民伯伯中壮年的这些,他们哈力气很大,而且能很持久的把一个词儿里面的每一家每户的这个糍粑都给他打好。但是现在这个东西已经慢慢被一个叫打糍粑的机器所取代,现在也没有了那种乐趣,现在也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体力活了,这是在我这个印象中间最最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菜啊,现在已经没有了。

本文原创于《三农创业坑》,三农创业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别谈梦想和情怀了,

小故事,大教训,少走弯路,不掉进坑里,是我们的初衷。

亲爱的三农回乡创业的朋友们,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给你一些帮助,给一个点赞吧,

如果觉得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就转发给他哦,这也就是《三农创业坑》的最初出发点,本文章原创,请监督版权,谢谢!


馒想你


有啊!记得小时候大人出去吃宴席,一般不会带小孩。

那时候,粮食最为稀缺,猪肉就不用说了。相对那时牛、羊肉买的人很少,价格也更低,但很少卖,又上不了席面。

大人座席时,先准备一张芭蕉叶,吃饭喝酒时,把每人一片的寇肉和各种带肉的干盘(当然是每人一片)輪到自己时夾来放在芭蕉叶里包着拿回家,再分给自己的几个子女吃。

唉!还是改革开放好。自从改革开放后,再也没有这种"包杂包″的有趣事了。


高楼避愁


小时候在徐州农村吃大席,丸子汤时最常见的菜。那时候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婚丧嫁娶大都用丸子汤来招待亲朋好友。厨师们会炸出藕丸子、萝卜丸子、大米丸子、山药丸子等,家庭条件好些的会炸鱼丸子和肉丸子……吃大席时,各种丸子汤一碗接着一碗,乡亲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津津有味。如今,农村人办喜忧事也大都去酒店包席了,不过大伙儿一起吃宴席时仍会时不时提起那些丸子汤,丸子汤已深深植根于这些人的记忆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