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搭便車”的茅臺葡萄酒,怎麼做到利潤年增167%?

不“搭便車”的茅臺葡萄酒,怎麼做到利潤年增167%?

行業現狀與疫情之下,茅臺葡萄酒為何更具信心?

文 | 雲酒團隊

在葡萄酒行業有這樣一個品牌:茅臺葡萄酒。頭頂茅臺品牌光環,背靠茅臺強大的資本、渠道實力,在同行和渠道商看來,這就是“躺著掙錢”的“金字招牌”。然而,茅臺葡萄酒卻不搭“便車”,走出了自己可圈可點的道路。

日前,茅臺葡萄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司徒軍接受第七期雲酒夜話邀請,分享了茅臺葡萄酒的發展觀。在長達7000多字的分享中,司徒軍幾乎沒有過多強調茅臺品牌的背書,而是聚焦茅臺葡萄酒自身發展。

“茅臺葡萄酒的核心競爭力是‘茅臺基因,紅色傳承’,但茅臺葡萄酒不是茅臺酒,要依靠自身去發揚光大”,司徒軍表示。他在2017年已經表達過這一觀點,“只有茅臺葡萄酒自身做得好時,才能利用好茅臺優勢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我們是茅臺品牌,但不能拿過來直接用”

茅臺葡萄酒頭頂“茅臺光環”,這在司徒軍看來,是榮譽也是責任。

“茅臺葡萄酒做不好,人家就會說,茅臺還是算了吧,做茅臺酒可以,但是做紅酒的話不行,”司徒軍表示,“做成功了,人家才會覺得茅臺真牛,不光白酒也做得好,紅酒也做得好”。

不“搭便車”的茅臺葡萄酒,怎麼做到利潤年增167%?

▲茅臺葡萄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司徒軍

茅臺並不乏跨主品牌發展的案例。茅臺曾短暫涉足啤酒,推出了主打高端路線的茅臺啤酒,但最終託管給華潤雪花。在白酒領域,茅臺醬香酒和習酒也都曾是“老大難”,在茅臺支持之下“獨立行走”,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茅臺葡萄酒在很長一段時間發展並不順暢。作為茅臺最早的省外投資子公司之一,茅臺葡萄酒2002年即落戶秦皇島,歷經近20年的發展,但一直未能取得應有的市場地位,在2018年之前更是一度連續5年虧損。

在外人看來,搭茅臺“便車”可以讓茅臺葡萄酒“過得很滋潤”。從歷史發展來看,茅臺葡萄酒的確曾“搭過便車”,利用了茅臺酒的經銷渠道,在2012年達到了市場高峰,但最終又因緊隨其後的行業調整而“折戟”。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後來曾表示,如果把2000多個茅臺酒經銷商叫過來,每人都來銷售葡萄酒,很快葡萄酒就做起來了,但這不符合市場資源配置基本原則,嚴禁各子公司採取“搭售”方式。

司徒軍認為,茅臺葡萄酒一味“靠在茅臺這棵大樹上”也存在問題。“我們是茅臺品牌,但是不能拿過來直接用,否則人家會覺得很奇怪,茅臺是生產醬香型白酒的,生產的葡萄酒會不會醬酒味”,司徒軍表示,“我們必須去提煉,做出茅臺葡萄酒的獨特調性”。


“從包袱變財富”

李保芳對茅臺葡萄酒的發展一直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支持。

“茅臺葡萄酒是有希望有能力做好做強的,我們現在要大家一起努力,把茅臺葡萄酒從包袱變為財富”,“做好、做精、做特茅臺葡萄酒,是符合集團公司發展戰略,符合‘國酒茅臺’品牌形象的必經之路”……李保芳等多次表示支持茅臺葡萄酒發展,並在日常經營、國際化等工作中給予幫助。

在司徒軍的帶領下,茅臺葡萄酒在茅臺的支持下,從“自食其力”開始,已經“從包袱變為財富”。2016年,茅臺葡萄酒啟動“提質增效”,提升品質和調整產品結構兩手抓,次年即推出“老樹藤”為主的系列大單品。

2018年,茅臺葡萄酒按照“樹品牌、定模式、建機制”佈局,告別對茅臺渠道的依賴,重建消費渠道,制定新廠商共贏模式,並持續進行團隊和產品優化,建立起了市場價格監管體系和品牌傳播推廣體系,而全國化的市場推廣、戰略研討則彰顯了發展的信心。

不“搭便車”的茅臺葡萄酒,怎麼做到利潤年增167%?

“市場化”後的茅臺葡萄酒沒有出現業績下滑,反而越走越穩。2018年,茅臺葡萄酒實現扭虧為盈,銷量增幅達42.9%,利潤猛增5倍,實現了創立以來最快增速。2019年,茅臺葡萄酒實現業績增長39.5%、利潤增長167%的增速。

司徒軍認為,上述成績得益於茅臺葡萄酒實現了產品品質提升和產品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明確以及品牌文化的打造與傳播,最終實現了市場的“蝶變”。對於“後千億”時代的茅臺來講,茅臺葡萄酒是茅臺“做好酒文章,擴大酒天地”的重要增長極。

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人均消費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增長潛力巨大,而預計到2021年,中國將取代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葡萄酒消費市場。

在白酒行業競爭空前的大背景下,茅臺葡萄酒的確是茅臺的大“財富”。


行業現狀與疫情之下,茅臺葡萄酒為何更具信心?

對於國產葡萄酒來講,當下無疑是一個困難時刻。

從已披露的2019年1—12月國產葡萄酒數據來看,在連續數年產量下滑的背景下,此次突發的疫情更是直接衝擊了市場。

司徒軍認為,疫情將加速行業的馬太效應。從行業競爭來看,企業之間比拼的是綜合競爭力,轉型慢的企業會慢慢掉隊,但格局更高、競爭力強的品牌脫穎而出。茅臺葡萄酒正加速適應與調整,舉辦各類專題會議多達十餘次,以研究對策,排兵佈陣。

實際上,疫情未出現之前,司徒軍已經對茅臺葡萄酒2020年進行了預判,“2020年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繼續增大,葡萄酒行業仍然處於下滑通道之中,但仍將是將是茅臺葡萄酒公司崛起之年。”

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茅臺葡萄酒應對疫情衝擊的能力。

如今,茅臺葡萄酒按照“補短板,強機制,拓市場”的思路,強化提升經營能力,在產品上下功夫,按照“做好、做精、做特、做透”的要求,調結構、提品質、強基礎,持續不斷地打造提煉品牌和勢能,與經銷商共渡難關,並不斷擴建隊伍,讓更多的經銷商加入到行列中。

對於茅臺葡萄酒未來發展,司徒軍基於行業發展判斷表示極具信心。他認為,消費者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葡萄酒正具有這種屬性,疫情的影響只是暫時的,行業大趨勢會越來越好,觸底必然反彈。

“茅臺葡萄酒發展底氣十足,增長趨勢向好,逐漸走上了發展正軌”,在1月中旬的茅臺葡萄酒2020年工作總結大會上,司徒軍認為“彎道才能超車”,茅臺葡萄酒要緊盯龍頭企業的差距,力爭用五年時間,努力追趕進入第一梯隊陣營。

“不搭便車”,你怎麼看茅臺葡萄酒的崛起和前景?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