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書法最大的忌諱是什麼?

書法影響力


練習書法最大的忌諱是什麼?這個問題能回答透徹的話恐怕書法技術也會突飛猛進了。這是個宏觀的“識”的問題,著眼點應該是涉及學習者的學書目的,專業路徑,及最後的臻於化境等相關問題。如非這樣,對一個一般的書法愛好者來說,像阿Q的生活一樣“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就算是練習便練習,休息便休息也大無不可,修身養心,陶養性情,鍛鍊身體,以玩的心態來面對也就最好不過了。



如果涉及到以此為業,最終做個名副其實的書法家或者開宗立派的大師,那麼最大的忌諱的說法就變得越來越有意義。


這最大的忌諱可以多峰並峙,你很難說哪個才是最忌諱的事。反過來說,最應該踐行的你不去踐行就最大的忌諱了。

第一、忌諱不選帖而跟隨江湖書家瞎折騰

這個可以說是非常致命的。很多專業老師寧願教一個零基礎的學生也不願教一個跟隨江湖人士瞎折騰的半調子。因為糾正錯誤比新學東西更難。選擇不正確,方向便錯了,用功越勤離題越遠,南轅北轍,還怎麼學,所謂走火入魔是也。

第二、忌諱不堅持

堅持是建立在選擇正確的基礎上,路子正,方法對頭就要堅持到底,有始有終,持之以恆。勤奮努力是彌補天分不足的唯一良策,多寫寫“天道酬勤”“勤能補拙”“持之以恆”之類的箴言來鞭策自己堅持下去。用功力度自己掌握,你想進步快收穫大就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氣與決心。因為年青時候不學習,我曾經被我的姐姐鞭撻過,她說你要努力學習不要怕勤奮努力會要了命,世界上還沒有哪個人因為太用功讀書死了的。 話很粗糙但有足夠的催促和鼓勵作用。我真試了一試,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背單詞,居然真沒死掉。第一天很難熬,餓得前胸貼後背,晚上熬夜睜不開眼,第二天就開始適應了,凌晨以後更加的清醒,第三天精神更加振奮。我試過後就第四天吃飯了。得出的結論是不要怕,努力讀書死不了人,努力練字也死不了人。

第三、忌諱只練技術不讀書

書法是個文化含量極高的藝術活兒,你整天練技術也有收穫,但終究會遇到瓶頸,練到一定時候真的無法進步無法突破。腹有詩書氣自華,想突破就有了資本。很多人取得一點成就又整天應酬喝酒,最後泯然眾人,想要突破又沒有突破口,於是“醜書”來了。 你看看他們的書論文章就知道了,思辨沒思辨、辯證沒辯證,要麼失之宏觀,要麼失之深刻,枉稱大家,被人商榷反駁又不知悔改,自以為是,一句話懟死所有人————你們不懂藝術!



情棋書畫


我是一名自由職業者,自2014年起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跟隨求泉齋王斌老師學習書法。在此之前,我曾經自學過幾年書法,走了很多彎路,後來有幸找到明師指點,終於走上正途。

根據我自己的坎坷經歷,我認為書法學習最忌諱的是方法不正確,尤其是筆法不正確,臨帖時不是用正確的筆法將字寫出來,而是塗描成帖中的樣子。

如果筆法不正確,就好比你往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練得越多,錯的越深。將來即使遇到明師傳授正確的筆法,也要花時間先改掉之前的壞習慣。反之,如果方法正確,即使進步慢一些,那也是在前進。

所以,我真心希望每位熱愛書法,或對書法有傾慕之心想要親近的朋友,都可以掌握正確的筆法,因為這是對你所投入的練習時間的最大公平和回報。


Karen的書法世界


練習書法,我從個人的學習過程來談談個人的體會。


最大的忌諱是打基礎的時候,換臨摹字體,不能定心。練習書法最大的忌諱是在最基礎的楷書練習時,沒有完全領會精髓的時候,變換臨摹的字帖。


我開始小學五年級正式學習毛筆書法的時候,參考了歐體、顏體、趙體、柳體,最後我決定選擇柳體作為我的基礎練習臨摹,大概堅持了2年多,上了初中的時候,看到一個同學寫的字很好看。經瞭解,他練習的是龐中華的硬筆書法(鋼筆字),那個時候龐中華的字是非常的火。


我受到了動搖,但練習龐中華的字是不可能,我就又分別練習了顏體、歐體、趙體,這樣,我的字根就沒有扎穩。以後因為讀書和工作的原因,沒有在堅持練習書法。


現在我的字體,還是有柳體的影子在裡面。工作的時候,又不斷的學習了盧中南、田英章。


建議,練習書法,選定名家字體,紮根基礎,練習至少5年以上。在有了深厚的楷書基礎,可以同步練習隸書、篆書。紮根之後,在練習行書、行草。


成長新視點


我可以回答個真實想法嗎?我覺得最忌諱的就是沒有耐心,因為我爸還有我哥的書法都特別好,但是的話我就很沒有耐心去練習和學習這一塊。我覺得書法跟釣魚很像,但需要一個人很靜下心來,然後去感受每一個細節,這樣的話才能真正的有情感的寫出好東西,所以像我這種沒有耐心的人的話,就很難有在這一塊的突破


湘歌舞小白龍


練習書法有三大忌諱,這三大忌諱是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會碰到的,這三大忌諱分別是:臨摹不繫統;只臨帖不讀帖;忽視書法史和理論的學習。具體情況下面我們分別說明。

臨摹不繫統

  1. 不臨古帖,自己瞎寫。或者是今天看到李某某的一幅大字覺得很好,回家就照貓畫虎寫一通;明天看到趙某某的幾個字寫的不錯,回家又練一通;大後天又看到張某的行草書不錯,回家就跟著人家又開始寫了起來。心裡沒有一個清晰的歸化,我先學誰的,再學誰的,是臨摹今人的還是古人的,心中沒有一點譜,太隨意了。


  2. 不會選帖,人云亦云。很多人不懂臨帖一定要去學習古人的法帖,而是看網上誰出名就去學習誰的字帖。或者是對一個名家缺乏瞭解,不懂該選哪本字帖,例如趙孟頫的楷書字帖很多,代表作有《膽巴碑》、《妙嚴寺記》、《三門記》等,那麼要學趙字就要學他最成熟的代表作,這樣一來《膽巴碑》和《妙嚴寺記》就優於《三門記》。

  3. 不懂臨摹,只臨不摹。很多初學書法的都看不上“摹”,“摹”就是把比較透明的紙覆蓋在字帖上,描著寫。但很多人覺得“摹”有點太LOW,所以只是臨帖。其實如果把“摹”和“臨”學習的時候結合起來練習,一定會事半功倍的。

  4. 急於求成,只是抄帖。很多人學習書法臨帖好像是在完成任務一樣,覺得我對照著寫一遍就算是臨完了。其實這只是抄帖,不能算是臨帖。臨帖的時候,要一個字一個字的過關,一個字直到臨的逼真了才算完成,再臨下一個,而不是從頭到尾抄一遍,也不管寫的像不像。

  5. 過於求穩,不求上進。有的人練書法,聽到人說“書無百日功”,於是就認為學習書法要“慢慢來”,於是就不著急不著慌的慢慢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每天臨帖的時候臨一遍要總結一次,寫一字要進一步,不斷否定自己,不斷前進,打破那種“慢慢來”的思想。樹立一種“日日有所進,字字有所進”的信念,才能用較少的時間換取較大的進步和收穫。

臨帖不讀帖

臨帖不讀帖,到老一場空。古人學習書法的時候,一般都是先把先賢的字帖張掛於牆壁間,先看。觀察琢磨它的用筆、結構、取勢、章法等等。

古往今來歷代書法家都很重視讀帖。學會了讀帖,就等於得到了開啟書法之門的鑰匙。宋朝書法家黃庭堅說:

“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三入神,則下筆隨人意。”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提出:

“先能察,後能擬。察進一分,擬近一分,終身不復止。”

讀帖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我們在臨帖的過程中通過反覆的讀帖、理解、摹仿,再讀帖、理解、摹仿…… 從心理學角度看,在人的感覺器官中,視覺器官所得到的形象是比較具體、確定、深刻的。因而充分運用視覺的作用,對於學習書法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們在讀帖的時候,雖然手中無筆,但眼和心中卻在揮毫。同時也告訴我們,在臨帖之前要對帖有一個清晰而周詳的瞭解,在思想上要對字帖先“臨”上幾遍,在腦海裡留下印象,再來臨摹,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下筆不慌。

忽視書法史和理論的學習

學習書法,不是僅僅就臨摹個字帖那麼簡單,要讓自己擁有點書法文化,這種書法文化的薰陶可以放大你的視野,提升你的格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我們學習一些書法史的知識和古代一些名家的書法理論。

通過學習書法史使人能夠從歷史的高度考察書法的演進與流變,同時瞭解各代各家所處的歷史地位,以及當今發展的動態,廣收博取,避免偏狹與盲目。

例如當代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對書史就有深湛的造詣,故能通古察今,卓然成家。我們在欣賞沙孟海的書法時,就能發現黃山谷的筆法、王鐸的墨法、黃道周的結體與吳昌碩的氣勢,加之篆隸意味與章草情態,使他的書法內涵豐富,氣勢磅礴。

書法理論對書法的實踐起指導性作用,理論上不去,書藝亦難臻佳境。

例如明代董其昌的書論《畫禪室隨筆》中他談論到用筆:

“字須奇宕瀟灑,時出新致,以奇為正,不主故常。”

談論到用墨:

“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用墨須使有潤,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礱肥,肥則大惡道矣。”

論神采:

“欲造極處,使精神不可磨沒,所謂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

他的理論見解與他清相秀骨空靈淡遠的書風互為表裡、渾為一體。

以上學習書法的三大忌諱,在書法的不同階段,重要性也不同,希望我們學習書法者,真正把書法當作門學問用心去學習。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播正統書法文化,感謝您的關注。

翰墨今香


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學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寧靜致遠;讓人延年益壽、精神煥發、廣見博識。



練習書法最大的忌諱是什麼呢?筆者從30多年的學書經歷中,總結出了幾個要點,歸結如下:



一,只重讀帖,不重臨摹。

二、讀帖不夠細,沒有真正領悟古人的用筆。



三、臨摹不刻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四、臨摹不重視比對,往往“差之毫裡,謬之千里”。



五、用筆不夠豐富,表現在藏鋒、露鋒、側鋒、中鋒、偏鋒、回峰、大小、粗細、長短、正斜、俯仰、向背、濃淡、扁圓、枯澀等方面的處理。

六、行氣不夠貫通,點畫的呼應不夠生動。



七、楷書要行化,行草書要楷化,力求生動不呆板!

八、楷書沒學好,就急於學行草書,以致於點畫、線條的力度不夠,缺少神韻和質感!



九、臨摹的範本太多,一家沒吃透,就臨另一家,最後變得事倍功半!

十、重用筆不重結字,或重結字不重用筆。



十一、字體不夠規範,“閉門造字”。更有甚者把醜書當成藝術,認為越是別人看不懂的字體,越是高水平的創作!

十二、重實踐不重理論,不向古人學習經驗。只有用理論去指導實踐才不致於偏離方向。



十三、不重視選筆。練習書法一般選擇尖、圓、健、挺的善璉湖筆,而且選用狼羊兼毫的毛筆最好!

十四、只重視坐著寫小字,不重視站著寫大字!

十五、行、草書連筆過多,“拖泥帶水”,“畫蛇添足”。



十六、墨色變化不夠豐富,加水過多,或者中途蘸墨的次數太多。

十七、收筆過快,點畫筆力沒有送到位。

十八、只重視字內功夫,不重視字外功夫。字內功夫指的就是書寫的技法方面。字外功夫指的是審美能力、道德修養、文學水平等等……



綜上所述,練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的,需要鍥而不捨的韌勁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耐得住寂寞,多向古人學習,才能繼承傳統,開拓創新!


廣州廖成文


說到書法的忌諱,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忌諱,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而言,要避免四個弊端。

1、甜

甜者,媚而無骨,膩而不清,纖而無力,柔而佻浮。學趙孟頫的字,若不得其法,就易寫得甜俗,乾隆就是一例,將趙字寫成了館閣體。


2、邪

邪者,任筆為體,聚墨成形,信手塗鴉,學道入魔。那些江湖書法家就是如此,不臨帖,不學習,信筆而書,完全背離書法。

3、熟

熟者,依樣描畫,但求形似,庸俗板滯,不能變化。熟是書法大家容易出現的問題,即使是董其昌,在他後期的一些作品中,也因過快過熟而表現出一些問題。


4、賴

賴者,胸無主見,依傍他人,臃腫穢濁,絕無意致。現在書壇的展覽體大行其道就是如此,亦步亦趨,人云亦云,追逐流行寫法,全無主見。

這四種弊端,都缺少內在美,需要在書法學習中努力克服。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一忌拜錯師

跟了一個有點小名氣但沒有真才實學的書法老師,不光浪費時間而且他會把你引入歧途。比如他會教你如何投機取巧,教你如何包裝自己,如何炒作。

二忌選錯帖

一些人放著晉唐大家的法帖不學,非要學趙孟頫,非要學蘇東坡,非要學白蕉。更可氣的是竟然有人學還活著的那些所謂書法家的字。起步錯了,方向錯了,一定會在書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三忌搞專業

有些人寫字寫出了一點小成績就弄個書法工作室把自己關起來,從此只寫字,不工作,不問世事。一般情況下,走這個路線的基本都會進入死衚衕。世間的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書法也不例外,書法無法脫離現實生活而獨立存在。王羲之如果不如參加朋友聚會,哪裡來的《蘭亭集序》。

四忌不讀書

面對學問的海洋,我們都是白痴。古往今來的大家,沒有幾個文化底蘊差的。書法藝術的提高很多一部分程度來自審美意識的提高。那些把“龍”字的尾巴寫的很長的人,那些把“馬”字寫的像一匹馬的人,肯定不知道“象形”是文字的原始階段,也是審美的低級階段,一點都不高尚。


水滴國學


有三,一是見異思遷,二是抄帖,三是臨摹過程不比較分析。



書法發展至今有今五千年的歷史,積澱著華夏深厚的文化和高度成熟的技法,要想專注的臨摹練習一家書法,需要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如果因各種原因見異思遷,其結果只能是半途而廢。學習書法,對書法技法的鍛鍊,有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到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有無我到有我的過程。切忌臨摹一家的過程中見異思遷,畏難而退,一定要堅持不懈,待對書法技法理解了,消化吸收了,成為自己的法,書法自然是水到渠成。然後才能遍閱百家。以免邯鄲學步。

二是抄帖問題。學習書法通過臨摹經典作品就是要把經典作品的技法變成自己書法的法。臨摹練習過程中如果抄題,反覆重複自己的錯誤,那就不是在練字。或許有一些大書法家臨摹練習有抄寫的情況,他們的做法和我們初學者的基礎不同,有經驗的書法家的讀帖能力不是我們初學者能夠做到。他們一眼獲得了書法信息量要豐富得多。而我們讀帖能力不夠,甚至還沒有學會讀帖。如果看著字帖抄上面的字而不是臨摹學習範字的技法和字形。這樣的做法就不是臨摹學習書法的做法。一天抄一千個字也沒有一天通過讀帖臨摹一個字收效大。因為關注點不同。



三就是臨摹過程中不進行比較分析。臨摹學習過程中雖然我們臨摹前已經通過讀帖做了臨摹前的準備工作。但在臨摹中,由於心手皆生,包括心理環境,筆墨紙硯的不同,或其他原因,往往臨摹結果和自己讀帖結果乃至原帖範字有非常大的區別甚至錯誤。這就需要我們在臨摹過程中要注意不斷比較分析。當然這是針對初學者在臨摹單字是採取的辦法。如果到了通臨階段,即便如此,在臨摹後也要與原帖進行比較分析。這種做法要一致達到形神俱似惟妙惟肖,並能夠背臨,然後就可以由入帖到出帖的自由境地了。就是這時候,也不能中段對經典書法作品的臨摹。就像吳昌碩,到了晚年,臨摹書法過程還有臨摹石鼓文一遍有一遍的收穫,一遍有一遍有的境界的認識。何況我們初學者。




翰墨書道


學習書法最忌諱什麼?其實最忌諱的無非也就是下面幾個方面。

一、學習書法不習傳統,直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致來,自己倒是書寫的痛快了,但是反觀作品,一點傳統的東西都沒有,這樣的作品經常被我們稱之為:江湖體。有些人要說了,我不臨習古人的法帖難道就不能直接創作嗎?這個問題很好,首先作為書法,是門藝術,它是有生命的、有規則可言的,並非隨便塗上幾筆就是書法了。如果這麼簡單,那麼藝術到處都是了。古人的書法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到了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證明古人的書法有過硬的東西在裡面包含、是有技術、優秀的筆法、結體及章法的。所以這些優秀的東西我們都不瞭解,都不知道,那麼我們從何談起創作?

二、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很多初學者一時興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臨帖時斷時續,學習什麼時候想起什麼時候搞一下,這樣肯定是不行的,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特別是書法,只有通過持續的學習、書寫、臨摹等。慢慢的增加我們手上的功夫,開闊我們的眼界,提高我們的欣賞能力。所以,學習書法,一定要長期堅持,而且這個過程是漫長的,甚至陪伴我們學書的整個過程。

三、學習書法一定邊學專業知識,邊進修我們的文化知識。很多人認為書法就是簡單的把字寫好,殊不知書法和我們的文化素養有著很大的關聯。我們自身的文化素養就是書法攝取營養的巨大水池。當水池枯竭的時候,我們的書法也很難再上升一個臺階,所以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四、學習書法不能殺雞取卵、急於求成。當代社會,很多初學者為把藝術快速的轉化為名和利,急於求成、殺雞取卵。殊不知,這樣的作品沒有過硬的基礎做支撐,便很快是曇花一現。所以,我們學習書法還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穩步前進。這樣我們會在書法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越攀登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