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和焦晃都演过康熙,从演技角度来看,谁对康熙这个角色把握的更好?你怎么看?

戏娱9527


陈道明和王志文是我最喜欢的大陆演员!但康熙这个角色,明显焦晃演得更好


诺贝尔奖评委


康熙千古一帝,陈道明演的康熙霸气外漏,演出了帝王的独有气质。

有人说焦晃演的康熙,要比陈道明的好看,陈道明演康熙有种演过了这种感觉,不得不承认焦晃老师演的康熙也是入木三分,但是焦晃老师演的是雍正王朝里的康熙,可以说男一号并不是他,焦晃老师演的也是晚年的康熙,没有演康熙如何灭鳌拜了,裁撤三番了等等,而演的是九子夺嫡时的康熙,所以这个时候的康熙不需要太多的霸气,毕竟九子夺嫡,是面对自己的儿子们,太多的霸气,和帝王之气,会让人觉得康熙面对自己的儿子太过于冷酷无情,是个冷血动物,而焦晃老师演的康熙刚好都,完美诠释了这些,面对九子夺嫡的状态,康熙对儿子,对江山社稷,不应该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所以焦晃老师在剧中得表演就显得沉稳老练,耐看。

《康熙王朝》中则的康熙而是康熙的一生,从最开始的,孝庄太后垂帘听政,再到在孝庄的辅佐下,扳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平葛尔丹,驱逐沙皇,可以说这是为了歌颂康熙千古一帝的,所以在这部里的康熙,则是从一个莽莽撞撞的康熙,到一个沉稳老练,做事影刃有余的康熙。而陈道明老师刚好都演出了些这些,当裁撤三番失败,吴三桂起兵造反,康熙感觉自己受到被骗,被戏弄,的那种屈辱感,那种气急败坏的感觉,陈道明老师都演出来了。还有当得知自己的儿子被葛尔丹俘虏过,陈道明老师,那段简直可以当教科书了,面对儿子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作为观众的感觉的真真切切。再到面对葛尔丹的儿子,自己的亲外孙,自己仇敌的儿子,那种又爱又恨,很特别的一种感觉,陈道明老师演绎的特别传神。再到康熙看到,李光地扳倒,明珠,索额图后在呈上来的奏折中有写索额图企图勾结朱三太子,要杀自己时,那种气愤,愤怒不为别的,自己要做千古一帝,不能承认有要杀自己的国丈,所以他愤怒,陈道明歇斯底里喊出来的那段,堪称经典。再到千叟宴时,那种豪迈,骄傲,自豪的感觉,陈道明老师可以说是完美得诠释了康熙的一生。





影视斯耐客


个人喜欢的康熙。

从角色的境界和深度上,焦晃的康熙甩陈道明的康熙至少三条街。

剧本就差着。雍正王朝的本子和康熙王朝的本子,就像三国志与三国杀、拉菲与美年达、红楼梦与肉蒲团、胡锡进与、徐峥与吴秀波、论语与于丹论语心得……看着差不多,实际完全不是一个质量和层次。要不是陈道明演,差距还得大。

雍正王朝是一部探讨中国古代权力运作的正剧,主题比较深沉,技术上也讲究。剧中要求康熙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既是君王,也是父亲。百官臣僚要对付,一帮儿子不省心,天下苍生还得顾着,故事千头万绪,人物必须得复杂多面……而且由于他不是第一主角,叙事并不是由他的视角展开,所以他的很多内心活动和行为动机都是隐藏着的,直到后续结果出来观众才能理解,这就更使角色平添了深邃和智慧的光环。

这方面陈道明的康熙比较吃亏,他是绝对第一男主,叙事都是由他的视角展开,他的行为动机如果不明确,观众就会犯糊涂。于是编剧就很没技术含量的让角色在做完一件事后,马上自己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观众倒是看明白了,但同时也会感觉这剧不高级……人都是如此,理解不了的才觉得深刻,你把话讲的太明白易懂,他就觉得你不够高级。

康熙王朝整体走的是网络爽文的路子,男主自带光环,一路所向披靡,终成千古一帝……男人版延禧攻略。主题就是一个爽字,于是陈道明就专注于表现帝王的霸气。他演的很好,那会陈道明四十来岁,正在颜值与演技的巅峰末尾,清瞿俊美的相貌,削瘦挺拔的身材,磁性洪亮的叔音,没有任何中年人的油腻,就像S细细的皮鞭,轻轻打在M观众的身上……观众爽了,陈道明红了。

这不是演员能力有多大距离,是剧情需要他们演成这个样子。两位完成的都很好。当然我个人还是觉得焦晃更好一点。


爱历史的大小姐


这个得结合历史来评判谁的演技更好,康熙即位时尚且年幼,受多方挟制。是在太皇太后悉心调教,众大臣尽心竭力的扶助之下才坐稳江山。时当年轻气盛,难免有扬眉吐气之感,有点张狂合情合理,再怎么内敛也难免会霸气外露。帝王也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陈道明老师表演把握的康熙形象是最接近真实的。如果说他演得象焦晃老师那样多愁善感,柔怀天下,谁会觉得有真实感?一个虽然说不上风雨漂摇但危机尚在的王朝,没有一点霸气何以平定天下?所以窃以为陈道明老师扮演的康熙青中年时期可以说无懈可击,既显出了安邦定国之才华,又显出了普通人面对人事份呈复杂多变的事物时刚毅果敢的正常表现。但表演的老年形象就有点凌厉,霸气重了一些,如果稍微内敛一点就更完美。但事实上在当时的皇权背景下,表演的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只是与现代人的观念不是特别契合,所以显得有点过了。

而焦晃老师扮演的是步入老年的康熙,历经大风大浪看透人间百态的人,自然锋芒收敛了许多,更多的是仁慈宽厚。再英雄豪杰终免不了走那条路,人的心境大变自然而然流露出对儿女的疼爱和宽容。焦晃老师把握老年康熙的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引起人的共鸣。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相符,真正的康熙在老年后仍然十分刚毅,即使有仁慈之心也绝不会形于其表,只是处事时更柔和一些,不象年轻时的猛烈而已。所以说焦晃老师扮演老年康熙十分完美,符合现代人的观念。但根据焦晃老师的各方面条件来看,如果让他扮演青中年时的康熙,未必能及得上陈道明老师的表演。

综上所述,两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表演风格也不同,但演技都是一流,各有千秋。硬说谁更胜一筹,整体来看陈道明老师的表演还是更能体现一个千古大帝的风采。


农在天涯


陈道明演康熙,演出了康熙的帝王之气;焦晃演康熙,演出了康熙的内心世界。陈道明注意演了康熙的外,而焦晃注意演了康熙的内。

陈道明与焦晃演康熙,若论谁对康熙这个角色把握的好,我认为焦晃技高一筹。

康熙即是帝王,但他更是一位“人”,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如果只着重表现其帝王之气,那么很难使这个角色更圆满起来,只有把握好他的内心表演出来,才会使康熙这个形象更活灵活现,也是观众更信服。

使康熙这个形象更“活”起来,而不使人觉得康熙就是个帝王,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龙”,就应将康熙的内心世界表演出来,在这点上焦晃演的更好。


春日之虎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有人曾经将《康熙王朝》中陈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与《雍正王朝》中焦晃版康熙皇帝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有人认为陈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杀伐决断、霸气侧漏,让人看着十分过瘾,也有人认为焦晃版的康熙皇帝虽然没有太大的动作幅度,但是却让人越看越怕,实际上小编的观点是帝王心术不在杀伐决断,而在于举手投足是否能够传递出足够的帝王气息,焦晃版康熙少了一些锐气但是气场却非常强大,让人不得不折服在其魅力之下。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将帝王心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云淡风轻之处却处处暗藏杀招,既有对一生功绩的自信,又有对九子夺嫡的无奈,康熙皇帝在这部剧中的角色非常复杂,既是一国之君也是一个父亲,焦晃在这些角色之间的转换非常到位,能够炉火纯青驾驭这个复杂角色的演员非焦晃莫属。

康熙皇帝为了和儿子们斗法机关算尽,为了选定继承人,康熙有意磨砺胤禛,不仅暗示要让胤禛做一个真正的孤臣,而且还将胤禛的儿子弘历抱到宫里亲自教养,对这个儿子,康熙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培养,为了保护自己心中默认的继承人,康熙更是费尽心机,让胤礽为其做挡箭牌,将十三阿哥圈禁十年,防止胤禛卷入争斗之中,后来又假意向八爷党示好,作为一个君主,康熙治国理政雄才大略,作为一个父亲,康熙爱子心切,对儿子做到了仁至义尽。

焦晃版的康熙皇帝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显示出帝王心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就这样被焦晃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陈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虽然霸气十足,让人看着十分过瘾,但是话剧气息非常足,与生活还是有点脱节,而焦晃版的康熙皇帝表演的更加自如洒脱,没有过多的动作和语言,让人感觉康熙就是焦晃,焦晃就是康熙。

但是至于二人的演技孰高孰低,小编觉得似乎难以评价,因为《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这两部剧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风格,《康熙王朝》着重表现康熙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其雄才大略的一面,所以稍微夸张的演技更符合电视剧的基调,而《雍正王朝》中的康熙皇帝则要求演员更加内敛稳重,以展现老年康熙的成熟和高深莫测的帝王心术,从这个角度来说二人表演的都非常成功,不过焦晃版的康熙皇帝虽然表面和蔼,但是却让人越看越怕,越看则越觉得康熙的帝王心术运用的炉火纯青,让人十分敬服!


社会娱乐杂谈


陈道明版康熙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陈道明的康熙和焦晃的康熙。前者说功业名,后者说身后事。

陈道明版康熙是千古一帝,高瞻远瞩天下无敌;焦晃版康熙是九子夺嫡之上的老龙,已经被折磨到疲惫不堪。

要说功业名,陈道明版康熙必须密集地描述他如何英锐伟断。擒鳌拜平三藩定台湾对付索明二相剿平葛尔丹。

喜欢陈道明版康熙在千叟宴那番慷慨陈词,喜欢他廷叱群臣!因为那时他恼了,像个活人了,而非先前那样,低眉垂眼靠在榻上,一副“尽在我掌握,只要我用对一个人就能扭转乾坤嘻嘻嘻”的架势。

焦晃演的康熙,有一点取巧处:他出场时已经在巅峰了,不用再刻意描述他如何英明神武努,只需要刻画一个顶峰权力者的沧桑。帝王巅峰老来最寂寞,也最像个常人。

焦晃选剧本总是有他的则重点的。他演的人物性格都是很多面和丰富的。就如同他个人的修养。

焦晃总给人一种亲近却又疏离的帝王气质,仁慈是一种奖励,一旦你违背他,等来的只有毁灭

有一个对比觉得特别深刻,同样是训斥群臣,陈道明是在正大光明匾下一顿慷慨陈词,焦晃却是略带无奈地说:说什么好呢,说了这么多年,你们听进去了多少呢?镜头对着一个空空的龙椅。吏治从来不是皇帝一两句慷慨激昂的演讲,就能治得好的!

少年就能智擒鳌拜,就能说明康熙这个人的城府有多深,心智有多老到。皇帝的喜怒哀乐绝不可以外示于人,而陈道明把康熙演得神采飞扬口若悬河,过了。

焦晃的康熙,追查国库欠款魏东亭自尽后与老臣子交心,显示了他的仁;听到《百官行述》,立刻由发配到急杀任伯安,显示了他处事干脆果决;胤礽由立到废,再由废到立,然后再废,表现了康熙也是人,有感情,内心有纠结。

废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的时候,一纸诏书,全部剥夺亲王爵位。此处的严厉打压,却是已经属意胤禛,要把大位传给四子,但不能让胤禛成为众矢之地。焦晃老师演的含而不露,如果不是借邬思道邬先生的口道出此时康熙的真实想法,如果你恰恰又不了解历史,康熙的心思根本没法儿猜。

政治是王道和诡道的结合体,绝大多数演员在演帝王时,多半把帝王演成诗人、商人、小市民的样子,政治家不会是那些个样子。



星空浩瀚888


我觉得《康熙帝国》和《雍正王朝》都是非常经典的清宫剧,里面对康熙的塑造都非常的成功,但是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陈道明老师演的是康熙,而焦晃老爷子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康熙。

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以盛年的康熙来说,陈道明演的是到位的,但是就老年康熙而言,陈道明演的是不如焦晃老师的好,在老年康熙上,陈道明的演技有点过了,而焦晃老爷子真正演出了康熙大帝的不怒自威的感觉。

陈道明老师在《康熙帝国》中是从青年康熙演到了老年康熙。青年康熙刚刚除了鳌拜,年少气盛,风流倜傥,有一种天下我有,大权在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的康熙是自负的,是有点冲动的,和所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样,尤其还是一个年轻的皇帝。

所以这一阶段的康熙皇帝,陈道明老师演的是到位的,气盛到有点轻佻,大权在握又不畏虎,陈道明老师完全演出了青年康熙皇帝的感觉。在没有经历过平三藩、收台湾、击败葛尔丹这些大事之前,康熙一定是和所有的年轻得志的俊杰一样的志得意满。

但是我觉得恰恰正是平三藩、收台湾这些风风雨雨让康熙受到了一些挫折,从而逐渐由一位明君转变为一代大帝,这个是一个心态的转变。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康熙,可能由于是从青年到老年,所以对康熙的演绎上依然遗留了青年康熙的痕迹,尤其表现在易怒易冲动,甚至怒到歇斯底里。

我觉得这就是陈道明老师的演技略有欠缺的地方。经过了那么多风雨,我们希望看到的中老年康熙是一个睿智而又权威,并且看透世事的帝王,对于一个已经在位几十年的帝王而言,帝国的风雨见的太多了,可以愤怒,但是不能暴怒,这里陈道明老师演的就有点过了,而焦晃老爷子演绎的刚刚好。

我记得有两个场景非常明显,一个是第一次废太子时圈禁大阿哥胤湜,还有一个场景是索尔图和太子谋反的事情,陈道明老师演绎的康熙都是怒到了要动手的地步,怒到了上气不接下气。而焦晃老师的康熙言语该平和中透着失望,愤怒紧跟着无奈,表情冷漠而威严,一瞬间的愤怒之后就是斩钉截铁的处理,这样演绎显然更接近于我们心中帝王心术的角色。

我们看焦晃老师演绎的中老年康熙,表情大起大落的非常少,都是细微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的心情,而且言语把握的非常到位,虽然基本上是平静缓慢的语速,但是从语气词和台词间隔的控制,你可以听出欣喜、悲哀、无奈、愤怒等多种意思,真正体现了一个历经世事老年帝王的不怒自威。

所以我认为,仅仅就中老年的康熙大帝来说,焦晃老师的演绎是更到位的。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帝,不能以歇斯底里的愤怒来体现,陈道明老师的不足可能就在这,有时候略微的“过”了一点。

当然,我其实根本无权评价两位老师的演技,两位老师都是真正的艺术家,演绎的康熙都是经典。我只是从我个人对康熙大帝不同时期的心态,勉勉强强对比了一下两位老师对康熙这个角色的把控。

当然,可能还有一点,《雍正王朝》里的所有重要配角都是老戏骨,八爷、九爷、十三爷、年羹尧、张廷玉都是绝对老戏骨,很多是国家一级演员,侧面也突出了焦晃老爷子演的要更好一些。


IT老菜鸟


演技论高低,细节见真章。

题主问的是从演技的角度,而且特别提到对康熙这个人物的把握度,那我们就先来切个题。

“演技”这事儿虽然虚无缥缈,但也是有迹可循的,而且还是一个不同人会有不同审美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演技比拼类节目出一个爆一个的原因。

《演员的诞生》《演员请就位》《演技派》虽然形式不同,但内核都是对演技的探讨,每一个争议,每一篇文章,都源于大家对某一个细节,某一个维度,某一种审美的探讨。

要从演技的角度来分析陈道明和焦晃中,谁对角色的把握度更高,咱们可以从这些演技类节目找到一些维度。

来,听若尘开撩:

一、台词功力

首先,焦晃和陈道明都是用的自己的声音,没有配音演员,两位在声音功力上都是响当当的。

1936年出生的焦晃,可以说是第一代培养起来的话剧演员,现在也是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扎实的台词功底,稳定的舞台表现,和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表演经验,让他即使退休以后接演雍正王朝的老年康熙依然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戎马一生的千古帝王,老年康熙的一生荣辱终将渐渐消弭,彼时的刚毅里带着柔软,虚弱中又带着倔强。

这些性格在焦晃时而断断续续,唏唏嘘嘘,时而又高声断喝,怒斥申责中展露无疑。

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则更为丰富复杂一些,因为在康熙王朝里,他是要从青年时代演到老年。

从台词角度来说,年轻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成年的壮志雄心,老年时的老辣深沉,在语气,语调,语速,语言表情,声韵等细节方面都是不同的。

从难度来说,陈道明版的一定更高一些,但因为要切换的状态太多,跨度太大,也会有些许不精准的地方。

从人物状态的专注度来说,焦晃的把握度更高一些。

二、表演的节奏

也正因为所饰演的康熙年龄段的不同,所以在表演的节奏上来说,难度也不太一样。

焦晃的对老年康熙的节奏把握适中,无论身形,还是在与其他演员对戏时的反应,基本上把握好那个时期康熙的环境状态和人物物理状态就好。

但是陈道明版的不一样,他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康熙给出不同的表演节奏,临场反应,以及人物经过心理揣摩之后,做出的一个个表演反馈。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道明整体的把握非常准确。

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在他的走路带风里,在他与孝庄说话时急急如许的焦躁里,

中年康熙的沉稳则掩藏他面对臣子时的铁面,刚直,急断中。

老年康熙的细思熟虑就在他多大事也照样一卧一坐,不抬眼,面不改色,深藏不露中可窥一二。

不得不说,陈道明的表演层次丰富,节奏分明,又急许有致,把握得更为深邃。

其实,无论是焦晃还是陈道明,都是观众喜爱的,拥有演技实力,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对康熙的塑造侧重不同,各有千秋,都是值得年轻演员们细细揣摩,学习的教科书级表演。


高度娱评


我每次都在虎牙直播看陈道明的康熙王朝,不停重播,不停的看,对剧情倒背如流,当时康熙王朝真的是同时期最火的剧,好的就是好的,不用刻意宣传。焦晃这个演员,抱歉啊,我有点先入为主,除了陈道明老师演的康熙王朝,我已经装不下任何任何其他康熙皇帝了。

陈道明老师是有颜值有品行有道德的一个演员,我第一次看道明叔的戏,就是他演的八贤王,出场的气势,震慑全场啊,是个自带光环的男人。温文尔雅,人又聪明,当时就被圈粉了,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康熙王朝里面有一段,他到坊间体察民情,把那个省所有管事不管事,只要是官名大的官都叫到一后院聊天。

有人迟到,有人战战兢兢,有人打着小算盘弥补谎言,但康熙就是记性好,坐在亭子里面,挨个和每个人谈了个话,哪年哪月的事都能说出来,然后逐一论功行赏或是处罚,那段演得特别自然流畅,朴实凝练,我把这段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我觉得吧,明叔啊,演技是有的,感情色彩处理也很到位,细节尤其好,就是印象里永远是一副正面高大上的形象,不过瘾,看多了都一个样。

陈道明老师的演技很强,完全可以自如地驾驭许多类型的人物,我个人感觉,好演员有两种,一种是永远只能演自己,角色跟着演员走。比如陈道明,唐国强,陈宝国,李幼斌,王志文,小李子,吕中,蒋雯丽,虽然演什么人都是一个套路,但就是好看,就喜欢这套路。另一种是演什么像什么,演员跟着角色走,比如周星驰,吴孟达,梁家辉,何冰,葛大爷,黄渤,张国立也算一个,陈道明是第一种,为什么剧本不能跟着演员走呢?大家喜欢看的就是好演员。

陈道明老师在一次访谈中曾说过,自己追求一种“深沉的状态“,因为他认为有一种观众,或者说大量的观众喜欢这种“深沉”。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陈道明在表现蒋介石、聂明宇(《黑冰》中官二代、董事长)时都符合这个状态,这些角色的成功与他对人物的判断正确都是离不开的。

陈道明作为演员肯定是出色的,但一样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魂断秦淮》中的多尔衮,《寇老西儿》里的八贤王等角色就不是很出彩。陈道明读书很多、很精,学识渊博,钱钟书甚至赞其”可以到北大带研究生“,这一点圈内共知,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推崇,这是其他大部分演员,尤其是年轻的明星、小鲜肉所做不到的,压根也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一点应得到肯定。

演不演得好一部戏,并不一定是评判一个演员演技的标准,有些演员天生就是适合某些角色,至少我不信什么整容式演技,我作为非专业人士,觉得陈道明演技已经是很出类拔萃了,看过的他作品中每个角色都感觉就应该是那个样子,个人理解,演员本身就很难,陈道明在如今演艺圈可谓是一个标杆,一个楷模,我听过很多关于陈道明敬业精神的小故事,为了演好每个角色精益求精的态度,非常让人敬佩,可是,敬业精神并不等于演技,中国式演员培育体系的最后一代人中,他是技术上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