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网传消息: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团队联合广州海关首次从广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毒株。

鉴定结果:属实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权威解读:

  • 尿液出现病毒并不罕见。
  • 但这对于目前的疫情防控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新冠病毒在尿液和粪便中很难长时间存活,也很难继续作为传染源继续传播。
  •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一般卫生措施即可,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些,比如洗手一定要到位。

查证者:病原生物学博士 Vigorous Cooler



延伸阅读:

尿液出现病毒并不罕见,但第一步是病毒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淋巴)。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比如寨卡病毒通过蚊子吸血进入循环系统,再进入泌尿系统。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第一步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下呼吸道进行复制。

这些组织的细胞表面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ACE2,介导病毒入胞以后病毒进行复制。而机体会发出报警信号(分泌细胞因子),招募免疫细胞前来参战。

免疫细胞有在肺泡内定植的,也有感受到报警信号,而从淋巴结里通过循环系统长途跋涉过来的。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肺泡是发生气体交换的地方。

为了方便气体分子进出,这里细胞几乎只有一层,这层中就有毛细血管细胞,肺脏也是血液发生肺循环的地方。氧气耗尽的静脉血在这个地方重新变成动脉血,也就是氧气耗尽的血红蛋白在这里“充电”,满血复活重新上路的地方。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细胞会:

1) 穿透毛细血管壁,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

2) 吞噬释放的子代病毒颗粒,消化掉。

但是免疫系统的能力并非完美无缺,病毒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免疫系统造成的混乱,乘隙进入循环系统。

1) 血管通透性增加之后,可能游离的病毒直接进入肺循环,从而进入循环系统;

2) 免疫细胞(比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病毒并未死亡,而是处于"潜伏态",而免疫细胞归巢淋巴结想激活更特异的免疫应答(T细胞、B细胞)的时候,病毒通过这样的"特洛伊木马"进入了淋巴系统,并进入循环系统。

但是这个几率并不高,至少在以前SARS-CoV的研究中发现,免疫细胞内的病毒并不复制,而且患者血液中的病毒滴度很低,这一点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也是如此。

所以,能够进入循环系统的病毒并不代表就可以引起严重的病毒血症。

总之,第二步是病毒在肺部通过肺泡直接进入或者通过进入免疫细胞间接进入血液。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而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是紧密联系的,肾脏每日产生的原尿有180L,可以想象滤过多少循环系统的体液?所以,如果病毒在血液循环中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而肾脏组织又是受体ACE2高表达的器官,可能这就是病毒通过血循环到达的另一个靶器官。

病毒来到肾脏以后可能:

1)直接滤过;

2)病毒感染肾脏组织细胞,造成滤过能力下降,产生更多病毒。

只是后一种情况应该少见一点。但可能是这次广东分离到病毒的情况。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但这对于目前的疫情防控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理由如下:

1)病毒的滴度可能不高,这种情况下很难继续作为传染源继续传播;

2)新冠病毒的抵抗力是比较低的,在尿液和粪便这种要经历处理的液体中很难长时间存活;

所以一般卫生措施即可,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些,比如洗手一定要到位,按照七步洗手法去做,从下图可以看到,最容易可以通过改进洗手方法得到改善。

属实:钟南山团队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