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出行記……

懷著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赴滬的行程,之前看了一些資料,知道在非常時期的旅行,是很麻煩的,除了頻繁的測體溫之外,還有煩瑣的各種登記,檢查……

總之,雖然理解防疫嚴峻形勢下的各種措施,但是還是擔心行程能否順利,尤其是還帶著小孩……

早上通過誡備森嚴的小區出來時,大街上依然空無一人,車輛寥寥無幾,沿街店鋪也是大門緊閉,儘管春日的陽光溫暖嫵媚,卻安靜得與溫馨的清晨有些不相宜,原本的清晨應該是晨煉身影飄逸,上班車輛急促,早點味道飄香,小鳥枝頭歌唱……

疫中出行記……


但現在除了小鳥依然歌唱外,別的皆無蹤影,而小鳥的歌聲除了單調以外,還有一些無奈……

毫無疑問,此時人們還躺床上刷手機,看最新疫情報告,發朋友圈清晨祝福,或慢條斯理烹飪早餐——反正有的是時間,總之,大家都是呆在家裡為國作貢獻……

高速路儘管疫期執行免收通行費,還是難覓車影,通過ETC通道時,醒目的屏幕顯示通行費0元。工作人員手持測溫槍,堅守崗位,不敢怠慢。

一路暢通來到貴陽機場,雖然眼下應該是返城高峰期,但機場冷冷清清,人們戴著嚴嚴實實的口罩,排著稀鬆的隊辦理登機手續,只露出兩眼的口罩內,看不到任何表情,言語的溝通也是簡短、小聲……

疫中出行記……


警察全副武裝,昂首挺胸佇立警車傍,與機場冷清的氛圍一起,組成了對新冠病毒的圍剿之勢。

托運行李之後,工作人員照例提醒,不要忘了掃臺上的二維碼,登記行程詳情。

掃碼之後,出來的來滬健康雲平臺登記表除了身份,交通工具,行程之外,還有是否到過湖北,武漢等敏感欄目,有沒有發燒,咳嗽,乏力等填寫項——登記表也瀰漫著疫情的陰影。

提交成功之後,會收到一份二維碼——出站憑證,否則只能呆在機場了。

去往停機處的擺渡車上,人人表情冷峻,寧願靠在車門旁,也不願伸手去抓扶手——病毒似乎無處不在。

飛機上服務人員仍然一如既往的熱情,所不同的是都戴了厚厚的口罩和手套。

疫中出行記……


機上的午餐也儘量簡單,除了一個麵包,一片灑其瑪和一個桔子,然後就是一小瓶礦泉水,人們匆匆吞下食物,立刻拉上口罩,唯恐病毒乘虛而入,然後儘量遠的遠離人,在座位上閉目養神,期待快點下機,好摘下這令人窒息的口罩。

小孩也在大人的一再叮囑中,不敢摘下口罩,戴著手套玩平板電腦——儘管不方便,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期間服務人員巡視除提醒系安全帶等外,還手拿一張二維碼,讓沒有成功提交健康登記的人掃碼,不然出站就有麻煩。

飛機在雲誨間穿雲破霧,勇敢向前,望著碧波萬傾的世界,心想:病毒肯定到不了這個高度……

飛機準時坻達——只晚了2分鐘,廣播:浦東機場天氣晴,地面溫度9攝氏度。

乘地鐵到行李提取處前,果然有一卡口,全副武裝的小姑娘守持,一一查驗手機上的健康雲回執與身份證是否相符,否則只能手寫登記表了——登記桌前人影湧動,可見補登記的人還是不少。

出站後未見手持測溫槍的人,自動測溫裝置不動聲色地完成了使命,上海天氣明朗,路上依然是車馬稀疏,高樓大廈間又空曠了不少。

上海小區的門口仍如往常,不同的是車輛放行杆抬起之前,保安會上前對車內人員依次測溫——沒有貴陽那樣森嚴壁壘。

疫中出行記……


晚飯後憑窗遠眺,街上燈光閃爍的車流較之白天熱鬧多了,打開手機,已收到浦東政務的返滬人員登記表完成回執,打開電腦,網上雷神山醫院院長說,疫情的拐點已到。

查了18日的疫情報告:上海:確診病例171,治渝161。

貴州:確診病例79,治癒66……

—— 遂道的盡頭真的看見光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