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这次疫情对很多企业来说,尤其是线下的实体经济来说,就是沉重一击,让很多企业晕头转向!

这场疫情,把很多企业的发展节奏彻底打乱了。

我公司是搞影视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作旅游相关产业,这次冲击比较大,真的不知道能够撑多久。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1:先来看看对餐饮造成巨大冲击!

近日三大餐饮巨头纷纷接受采访,吐露自己的危机!

最新消息,星巴克中国已临时关闭半数以上门店,海底捞也宣布暂停营业,酒店订单大面积退订......如何熬过这场疫情,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全国共有门店约200家,租金两三千万元,还有8000名员工,每月工资成本约为6000万元,相当于每天天一亮,就要支出250万元。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西贝共有2万名员工,一个月工资1.56个亿,现在全国400多家店基本都已暂停,预计春节这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亿元-8亿元。目前账上的现金加上贷款最多也只能再发3个月工资。

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全国有800多家直营店,16000多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支出差不多8000多万……据保守估计,过去六天的损失将超2000多万!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1,000万家餐饮业企业,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5%,这些餐饮企业该何去何从?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2:再来看看旅游市场受到的冲击

去年,也就是2019年整个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今年,如果没出疫情,应该保持约8%的高速增长,那就差不多是5550亿元的一个市场规模。现在呢?也没了。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本来国内旅游市场主要就靠3个时间段赚钱:春节/暑假/国庆,现在春节假期已经打水漂,等于全国旅游行业从业者直接损失了1/3的收入!

这对于很多酒店/旅行社等等来说,可以说是毁灭性打击。

3:再来看看对影视行业的打击!

刚刚过去的2019年,影视行业经历了税务风暴,开机率下降,古装剧受限,演员哭诉没戏拍,影院上座率持续走低,全年有2996家影视公司裁员倒闭(调查 | 2019年2996家影视公司关停,文企平均寿命不足2.6年)。

本来行业已经显现出些许复苏的迹象,但是2020年刚刚开春就经历了院线电影撤档,全国剧组停工,线下娱乐KTV、影院全部歇业,文娱股暴跌……

疫情之下,一个残酷的现实开始显现:有些企业还没等到复工,就已经摇摇欲坠,有的企业只能通过裁员、降薪等措施苦苦支撑,新一轮的倒闭潮和失业潮正在卷土重来。

先看看去年的春节档,国内电影票房59.05亿元,占全年票房9.2%。可以说,春节档期是国内电影全年票房的一个重要构成。

而今年的春节档,很多城市影院都停业了,大年初一全国所有票房收获只有181万元,而去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则有14.58亿元!约为去年的千分之一!

本来机构预计今年春节档期票房可以达到70亿元,占全年票房可能会达到10%,现在看来这70亿票房肯定打水漂了。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而那些影视公司更是叫苦不迭!

某影视剧总投资4500万元,拍摄周期80天,260人的团队,前几天该剧制片人陈益韬发了一条微博,声称每天亏损50万!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他这样说:以一个场景平均8000元~1万元的租金来计算,我们已经搭好的3~4个场景,一天的租金就将近4万元……850万元,这是我按照停拍15天估算的带给剧组的损失。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复工即失业


复工即失业,看似荒谬,但对于某些人却是残酷的现实。


2月10日,复工第一天,新潮传媒宣布减员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0%,而且所有高管集体降薪20%,危机期间不拿绩效工资,不用公款招待客户。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按照新潮集团的说法,此次减员是迫不得已“自救之路”,“新潮账上尽管还有近10亿现金,但如果收入归零,也只能活六七个月,要战胜此次疫情,必须踩死杀车,卡死现金流,降低成本,确保活着……”


作为一名成都的中年创业者,新潮集团CEO张继学说,自己曾带领团队战胜过2003年的非典,战胜过2008年的地震,但害怕败给2020年的新冠。


企查查数据显示,新潮传媒此前曾拿过6轮融资,百度、京东均是其背后股东。


像新潮集团这样复工即裁员的企业并非个例,早在2月7日,因疫情处于持续闭店状态的K歌之王,就下发了裁员“内部信”,打响了遣散裁员的第一枪。


按照网上流传的“内部信”显示,疫情影响持续闭店的状态,让公司现有的财务承受巨大压力,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后决定,将于2020年2月9日与全体员工200多人解除劳动合同。如有30%员工不同意则进入破产清算。


据悉,北京K歌之王位于北京三里屯,消费点评网站显示,其在北京娱乐会所热门榜排名第一,营业期间人均消费超2000元。网曝王思聪曾在此一晚消费250万。


桔子酒店创始人、魅KTV投资人吴海在公众号直言,“我就是个做KTV的没有文化的土鳖小老板,我觉得各地帮助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没有太大的蛋用,反正根据这个政策我们还是死路一条。”


按照吴海计算,魅KTV账上还有1200万左右,但每月经营固定成本需要551万。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以此计算,1200万÷5,515,411.07=2.176月,也就是说魅KTV在不营业没收入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撑两个月,按照目前的状况,4月份就将面临倒闭,除非投资人接着投钱。


如果魅KTV破产,实际失业的人数在1500人左右,总的投资损失约4亿元。


KTV和影院一样,属于人口密集的场所。哭穷的西贝还能发展线上外卖,而KTV和影院,连外卖都做不了,只能等死。


魅KTV已经是全国最大的中高端KTV品牌,在这场停工潮中尚且如此狼狈,其他KTV和影院的境况可想而知。


目前所有影院均未营业,全国电影票房为零,影院建设属于重资产项目,一般光建设周期就得2年,不可能随随便便倒闭,但是疫情过后,会有多少人失业,依然是大家都在担心的问题。


刚刚入职某影视公司半年担任影视策划的王旭一直处于深深的裁员忧虑当中,“现在还没开工,但我现在整天提心吊胆,就怕接到裁员通知,关键是我刚刚续了一年的房租……”


据《2019年裁员分布图》显示,2019年文化传媒娱乐行业裁员21%,而2020年可能会创历史记录。


降薪50%-70%


一位小型影视公司老板告诉网视互联(ID:wxs360),“其实考虑过把公司停掉止损,那样我会过得比现在轻松,但想想十几号员工等着发工资,还是再坚持坚持吧,实在挺不下去再说。”


疫情之下,如果说大公司还有能力挺一挺的话,影视行业大量的小微企业虽然没有影院、KTV影响那么大,但也已经摇摇欲坠。


制片人担心融资困难,导演新片拍摄计划搁置,从业人员面临裁员危机,编剧看似是影响最不大的人群,但正在谈的项目莫名停滞,不了了之,开机少同样影响着编剧项目的进度和成功率。


“停工期间人员工资只发70%,CEO带头降薪,共克时艰。”一位营销人员透露,“这已经很好了,我闺蜜公司,老板直接在群里发信息说2月份没工资,本来聊得很热闹,突然就没了声音……”


也有不少影视公司人员表示,停工期间工资只发50%,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停工期间的损失。


“前年拍的网剧现在还没卖出去,有可能砸手里,去年一个项目都没开展,真的太难了。”制片人万盛感叹。


“裁员也能理解,只是希望公司能提前通知就好了。”某影视公司专职编剧不无担忧地表示,“编剧在公司本就个没啥存在感的职位,大不了再去做个自由编剧。”


“这个行业太难了,本来工资是6000,现在发一半只有3000,刚刚够交房租。只希望疫情早点过去,能找个有保障的工作。”营销专员李莉情绪低落地表示。


国企的还好,有五险一金,工资不拖欠,不用愁下个月吃不上饭,私企的


在这场疫情之中,恐怕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没降薪的担心被通知裁员,降了薪的反而落得个心安。比起裁员,“降薪”已经变成了一件能够被理解甚至值得庆幸的事情。

对于文娱企业来说,抵抗疫情的唯一办法,就是看好自己的现金流。


不管是影视剧组,还是其他文娱企业,现在首要任务是活到市场恢复的那一天,要活得久无非是开源节流,解决现金流问题。


通过裁员、降薪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节流”问题,但在全面停工的情况下,要想“开源”,只能靠借贷。

为现金流着急的不仅仅是华谊兄弟,华录百纳、当代东方、骅威文化、唐德影视的实控人股权质押率也都接近了100%,长城影视、慈文传媒、中南文化、华策影视、唐德影视、鹿港文化甚至引入国资救急。

大公司尚且朝不保夕,或靠国资救急,或靠借贷度日,或变相卖身,小公司项目的融资就更成问题,除了影院、KTV这种重资产公司外,大多数影视公司都属于轻资产企业,没有实体资产抵押,也很难贷到款。

拿不到融资,项目无法开展,中小型影视公司基本上就是名存实亡。而成千上万企业的命运背后,也是无数员工家庭的命运。

正如有人在微博说的那样,无论是否被感染,每一个人都在这场灾难里了。

什么叫共克时艰?就是当下的每个人,都很难。企业难,员工也难。

在这场漫长的灾难中,每个人都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煎熬,我们都是蝴蝶翅膀上的那里灰尘,被裹挟在龙卷风里,谁都晕头转向。


:坚持才有希望!

疫情之下,我们作为普通人

至少还有一份基本保障工资

而那些老板和创业者,真的焦虑无比

本来今年的环境就不太好

利润越来越薄,竞争越来越大

很多老板的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等等一身毛病

现在面对疫情,就更难熬了!

此刻的他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一刻也不能停止,到处找米下锅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在社会所有组织里,企业是最脆弱的

因为一旦员工拿不到工资,军心不稳

整个团队就会很快丧失战斗力!

这对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

简直就是彻骨的焦虑

他们还有一个致命困扰:

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们还可以撂蹶子不干了

他们只能咬牙坚持!

疫情之下,我的公司不知能够撑两个月吗

要知道

海难覆船的时候

最倒霉的是船长

船员可以逃命

但船长却舍不得他那条船!

最后,希望这次疫情能早一天结束!

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