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掷弹筒一发炮弹报销一个机枪阵地,为何到了太平洋就没用了?

orsunny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很多优秀的武器装备在战火的硝烟中得到了实战检验,例如德军的虎式坦克,美军的潘兴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机等。在战争的发生阶段,优良的武器装备可以帮助士兵打赢一场攻坚战,减少军队的死亡率,以微弱的代价赢得正常战役的主动权!


今天就由诗涵果果来回答为何日军的掷弹筒在亚洲战场威力巨大,然而到了太平洋战场,发挥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呢?

首先果果想说的是,在二战的初期,日本的主要攻击方向在亚洲以及东南亚,德军则重在征服欧洲。在当时的亚洲战场上,处于主要抵抗日本的是中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基础基本上没有,所有的武器弹药和重型装备全部源于向美国贷款购买和租赁,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士兵的火力得不到保障,后勤得不到保障,在抗战的整个过程里,唯有以生命换取胜利!

那么日本呢?作为亚洲唯一的列强,日本的工业基础和设施非常完善,在一心向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靠拢的日本,其武器装备和军队的后勤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尤其是在面对中国军队火力不足的情况下,日本士兵的战术素养和强大的火力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的掷弹筒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受过太多影视作品的洗礼,自然知道,那是日本在进攻受挫,受到中国军队重机枪火力压制的情况下,由两到三人携带迫击炮抵近战场,用以压制和摧毁重机枪用的!对于只配备少数重机枪的中国军队,日军的掷弹筒可谓重机枪的克星。所以,日本的掷弹筒在中国战场带给了中国军队惨重的伤亡!

但是日军南下东南亚,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作战的时候,掷弹筒的效用微乎其微,因为它碰到了崇拜火力至上的美军,美军在当时的武器口径和射速上,远超日本,即使作为亚洲列强的日本在面对美国时,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美军的进攻采用的是炮火开路,摧毁地方的防御工事,再使用步兵占领。装备全自动武器的美国步兵在大口径火炮的压制下,可以迅速突进日军的防御阵地,日本的掷弹筒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在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掷弹筒并没有让美国士兵感到多么可怕!

总结:在军事武器的装备以及工业基础的完善上,真的应了那句: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