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为什么又叫晋阳?

Han-DaiJun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我们都清楚。赵氏孤儿这个名词我们也都知道,不过既然赵氏家族只剩一个孤儿,他们又如何发展为战国七雄的呢?

图-春秋时期的晋国

公元前583年,晋景公诏告天下,赵氏家族谋权篡位,弑杀国君,请天下英雄共同诛之。

晋国的卿大夫们,纷纷举起反赵的大旗,一起杀入绛都。一时之间,赵氏家族尸横堂户,血浸庭阶。

赵氏覆灭,宗主赵朔遇难,唯独其子小赵武不见了。当时程婴带着赵武,潜入盂山藏匿。赵武,就是赵氏孤儿。

这时候的赵氏,无论如何也与战国七雄联系不上,赵氏孤儿能活下去就算上天眷顾。

在韩、魏两家的帮助下,小赵武长大后,还是进入了晋国朝堂。

公元前548年,赵氏孤儿赵武出任晋国中军将,继祖父赵盾后,终于又到达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晋国六卿当中,只有赵氏家族曾经被灭族,赵武恢复赵氏的名分后,其他家族却只吐出一小部分曾经兼并的赵氏领土,赵氏家族的领土,肯定是六大家族中最小的。

晋国到了这个年代,国力虽然非常强大,但国君掌握的领土却非常有限,只剩下绛都、曲沃这几个地方,其他大部分土地都到了六大家族口袋里。

眼看晋国公室为数不多的土地,赵氏家族是很难分一杯羹了。赵武官职再高,也不可能直接从其他卿大夫手里抢土地。赵氏家族虽然恢复了名誉,但封地太少,这是困扰他们的首要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在群雄并起的晋国是很难立足的,更不用说发展为战国七雄了。

时间来到赵武的孙子赵鞅时期,这位赵氏宗主高瞻远瞩,作出将家族北迁的决定。

赵鞅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在晋国位居六卿之一,但赵氏家族的实力跟被灭族之前还有很大差距。赵鞅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害怕哪一天历史又重演,他下定决心把西北的晋阳打造成一座坚固堡垒,以备不时之需。

晋阳(今山西太原),在汾河上游,而汾河可以称为晋国的母亲河。晋阳北可以去代国,东可以翻越太行山去中山国,位置险要。只是在边疆地区,晋国卿大夫们也不和赵氏争。

晋阳城修好后,却严重缺少人口,怎么办呢?

公元前500年,赵鞅领兵讨伐卫国,这一战打得酣畅淋漓,卫灵公求和。

这次赵鞅与卫国谈判,并没有要求卫国割地。赵鞅开出条件,卫国给五百户人家,晋国撤兵。卫国复国已经一个半世纪,区区五百户,也就三千多人,卫灵公同意了。

晋阳城大人少,急需要大量百姓入住。后来赵鞅把这五百户卫国人拒为己有,他下令把这三千多人迁到自己的封地晋阳。

赵氏家族在三家分晋后定都晋阳,一直到东迁邯郸地区前,晋阳都是赵国的都城。赵国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与当时修建晋阳城,是密不可分的。

晋阳这个地方,后来一千多年都是坚城。唐朝的时候,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从晋阳起兵反隋,最后成功建立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唐朝大将李光弼依靠晋阳坚固的城防,生生把数倍于己军的史思明部抵挡住。

现在的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就是当初的晋阳。山西的简称晋,也是来源晋阳。


地图帝


简而言之,因为【晋阳城】是【太原城】的前身,且【晋阳城】在历史时期做过很长时期的【太原郡】、【太原县】治所,且曾经的【晋阳城】如今位于【太原市】辖下的【晋源区】,所以【晋阳】因其在历史上与【太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成为如今【太原】的别称。

晋阳城是太原城的前身

虽然【晋阳古城】的位置在今天的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附近,在具体位置上,并不与宋元明清时期基于唐明镇基础上形成的【太原城】相重合。但,晋阳城在太原盆地乃至整个山西中部地区(抛去晋北、晋西南、晋东南)的历史地位,大抵与明清以来的太原城相仿佛。

质言之,汉唐【晋阳城】与明清以来【太原城】都是控制山西高原中部地区乃至全山西高原的核心城镇,至少都是太原盆地北部重镇。明清【太原城】与今日【太原市】继承了汉唐【晋阳城】的历史地位与战略地位。

晋阳城曾经是太原郡郡治与太原县县治所在

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尤其是秦国设置太原郡(公元前260年)以后,晋阳城一直是太原郡郡治所在。在汉代,晋阳城一城身兼太原郡治、晋阳县治,东汉以降,并州刺史\\并州牧驻地也到了晋阳城。这是【太原】之名与【晋阳】之名在行政区划名称上的第一次正式交集,而且这一交集,就整整持续了一千多年,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印记。【下图为汉代太原郡辖县示意图】

公元590年,经过北朝末年的一番调整,汉代晋阳县之地,被隋朝划分为西部【晋阳县】、东部【太原县】的格局,从此,晋阳县与太原县共同成为了【隋唐晋阳城】的“双附郭县”,就像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大兴县与宛平县一样。

赵光义平灭北汉以后,虽然毁掉了【晋阳城】,但【太原县】的名号却反而留在了【晋阳古城】一带,并成为明清时期【太原县】之所在,直到1943年被日伪政府改为晋泉县,方才作罢。最近几年在古城营村附近新修的【明清太原县城】便是这个来头。【下图为明前期太原府所辖州县示意图】

注意,明清太原府虽然府治在太原城,但太原城是属于【阳曲县】的,【阳曲县】才是明清太原府城的附郭县,太原县与太原城相分离,且同属于太原府,这是明清时期太原地区的一个蛮有趣的现象,就像今天吉林省会为长春,却又同时存在一个吉林地级市一样。

晋阳古城位于今日太原市晋源区辖下

【晋阳古城】位于今日太原市晋源区范围内(晋阳湖南侧、晋祠镇北),晋源区作为区级行政区划,是属于太原市市区的,是太原市的市六区之一,在行政上要比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县级市、娄烦县等县级政区更从属于太原市一些。而且,晋源区与小店区同为太原市近年来南向发展的新城区,已然与现代太原市形成一个整体,晋阳之名号自然只能被太原所继承了。

【下图为位于长风商务区的山西省图书馆,长风商务区地跨太原市万柏林区与晋源区】

综上,无论是从历史视角看,还是现实视角看,【晋阳】之名与【太原】之名有着极为紧密的历史关系与现实关系,所以【晋阳】自然可以是【太原】的别称,虽然更严谨一些的说法其实是:【晋阳】是【太原市晋源区】的曾用名,但考虑到太原市南进的趋势以及晋源区曾经是太原县的史实,【太原】与【晋阳】早已融汇为一,是【太原市】曾用名还是【晋源区】曾用名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哦


寒鲲


古时候叫晋阳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时,晋国六卿分治,范氏、中行氏先行瓦解;知氏、韩氏、赵氏、魏氏主宰晋国朝政,最初知氏最为强大,但由于知伯的过分贪婪和霸道,一味地向韩赵魏三家索取土地和其它利益,还曾发生过水淹晋阳城的战争。最后的结局是知伯战败,知氏灭亡,韩赵魏三家分晋!


毅飞冲天


太原为什么又叫晋阳。

太原为山西省会,又称晋阳。晋阳一词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一直到宋太平兴国四年,毁于战火。

由于晋阳古城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的面貌。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艺术提供了资料。所以人们也把太原称为晋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