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看房地产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

冬去总有春来,疫情终将会过去。

笔者作为房地产业的一员,认为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后疫情时代的竞争上。

目前的一个新的迹象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选择了在家里通过网络办公,而网购更是登峰造极,连之前大家不愿选择上网买的生鲜类食品现在都大量在网上买了。

不得不感叹我们中国人的超强的适应能力!

未雨绸缪,看房地产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

开工喽!


这种网上办公的效果如何咱先不谈。起码大家的工作地点又多了一个,聪明的商家老早就嗅到了商机,不断完善办公软件,股市里的相关题材股票也跟着火了一把。

所以我认为房地产企业要考虑一下,一旦这种网上办公成为趋势,对于房地产要产生的影响。

宅在家里网上办公一旦成了趋势、网上购物的范围一旦向更深层次拓展,那么写字楼、网点房等商业地产类产品将受到影响,而对应的适应家庭办公的房产或者户型将受到推崇,同时物流仓储类地产也会有发展空间,物流产业园将加速发展。

另外,疫情也让大家看到了物业的重要性。好的物业在卫生保洁、安全防护管理方面措施到位,还隔三差五发布疫情注意事项,隔三差五打电话慰问各个业主,人文关怀十足。

差的物业呢,

那就看缘分了。

同时,笔者还觉得物业与物流配送有了结合的可能。

一些大家网购的生鲜类产品既不能入户也不能放到配送柜里,有些就只能放在小区门口交由物业看管。所以物业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商超物流结合,帮商超拓展客户,收集供求信息。

除此之外,物业甚至还可以与家政服务相结合。一方面提升口碑,增加业主粘性,另一方面拓展新的盈利点。

未雨绸缪,看房地产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


再回到咱们之前说过的资金资金链的问题。

经过这一疫,房地产将更加重视多渠道的融资。据了解,到不少房企股本结构里都有基金、保险或者银行参与。这些都为融资提供了便利,也为资金链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但我觉得资金链风险的根源在于高周转,在于资金不停地在各个地方堵窟窿,业内人士亲切的称之为"五个盖子十口锅"。

未雨绸缪,看房地产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


笔者依稀还记得大概是20年前,有一个"德隆系崩盘"的案例。

那会儿笔者还是个三好学生,不懂什么叫崩盘。觉得崩盘就像枪毙犯人一样,一枪把"盘"崩了,反正不是什么好事。

而对于德隆系的崩盘,专家给出的鉴定结果是"长投短融"惹的祸。不知道房地产的这种高周转算不算"长投短融"。

既然有风险那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我在想要是哪天我也当了房企的老总,我就拿出1/3的开发资金成立一个天使基金,专门搞投资,投资那些高科技公司、独角兽公司或者是像某酸菜鱼那样的实体公司。而且国家现在也鼓励他们融资,如果投资这样的公司,一旦成功,那么名利双收。

专家说房地产属于金融业。国家说金融业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讲,房地产也应该投资那些有前景的实体公司。

当然这更需要各家掌门有一双发现千里马的慧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