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句名言,像是一位老朋友,再次与之相遇,让人倍感亲切,不觉让人联想起童年时的很多记忆和梦想。

还有一句话与之类似,读来朗朗上口,也是初学孩童耳熟能详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虽然它们出自于不同时代,一位是唐代诗人,一位是清朝学者,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理念,发出了相同的声音:“求学者的功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多晦暗之处即可不言自明。”

《广雅》中说:“达,通也。”

反之,未达者,即受阻碍、不通。所以,无论人们生活在哪个地方、求学什么知识和技能,如果积累的程度,还不足以突破“临界点”,自然得不到通透的领悟和心境。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观中国古今人物,成就者不胜枚举,但有二人,并列来看却别有一番意味。

一人被人们尊称为书圣,头顶上被各种光芒环绕,让人们更多的认为他的成就,归功于天赋异禀,可谁又曾想过,他是趟过“墨池”、越过“笔山”成就过来的!

另一人,即便后来有了很高的成就,被人称为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但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钝拙之人。

达者为尊,不论你曾经付出过多少艰辛和努力,只要未突破原有程度,结果都是一样的。上述二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轨迹中,完美突破了自身的桎梏,使心灵变得更为通达,进入了人生的高阶层次。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书圣王羲之

北宋政治家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他的《墨池记》中写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东晋时期,王羲之钦慕张芝的书法,并仿效他在池边练字。每天王羲之练完字之后,都会将毛笔和砚台在池水中清洗。这样练习书法的日子经历了数年,本是一池的清水竟然被染成了墨色。

而曾巩的《墨池记》也因此而得名。那么,王羲之的书法路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王羲之幼年练习书法时,就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对书法的热爱,说是痴迷也不为过。他平时吃饭练、走路练、坐着练、躺着练,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无时不刻不在练习书法。

走着、躺着怎么练呢?他在身体衣服上用手指划写,据说衣服都被划破了,可见其忘我练习书法的痴迷程度。

日复日、年复年,笔耕从未断绝,他将用坏的毛笔扔到一处,时间久了竟堆成了一座小山状,人们戏称它为“笔山”。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关于王羲之还有一则趣谈,成语“东床快婿”就出自于此。

一天,东晋当朝太傅稀鉴派人来到宰相王导家选婿,王家是大门大户,年轻公子不在少数,而王羲之是宰相王导的侄子,也是被考察中的一位。

但王羲之却浑然不把它当回事,依旧窝在自己的床上,全身心沉浸在练习书法上。其他的兄弟们都穿上了光鲜的衣服,用心地对待着。

稀家小姐可不是等闲,据说德贤、貌美。太傅稀鉴听了家人回报考察的情况,得知那窝在床上的公子,就是在书法上有些名气的王羲之。

当时给了他八个字评价:“内含不露,潜心学业。”随后就敲定了女婿的人选,所以“东床快婿”被人传为一则美谈。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王羲之成婚后,对书法的热情依然如顾。如果丫环不将饭送过去,他就不会主动去吃饭。有一次,王羲之的新婚妻子看到他如此用功不懈,特意做了他爱吃的馍馍占蒜泥。当他的妻子去书房看他时,却看见正在吃着馍馍的王羲之满嘴乌黑,原来他将墨汁当蒜泥占了。

热爱书法、态度严正、用心专一、积累丰厚,在王羲之练习书法的过往中,充分展现了这四条16个字。

王羲之在书法造诣上的“极致”,是他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自然而然得到的一种成果。

之所以称它为极致,因为它在世间太稀少,甚至是人们梦想中才能获得的。

从物理层面来讲,其实它只是一段与我们所处位置的距离而已。蜗牛的移动也是距离,事实上,这寸点的前进也是在与极致缩小着差距。

所以,“达”者的路,或者说王羲之"书圣"之路,又何尝不是那丁点前进的距离,不断重复后的水到渠成呢。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尚拙”曾国藩

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清朝政治家、理学家曾国藩

不同时代的两位大家,观点、理念不谋而合。聪明、巧妙向来是人们认同和崇尚的对象,但在求学的事情上,却被两位大家一致否定,而他们崇尚的是“至拙”之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来自于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曾国藩回忆说:“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

在曾国藩的回忆中看到,他对幼时的自己给了一个准确的定位,自己那时并不聪明,甚至有些愚笨。

虽然没有说他的父亲如何,但他的稳固扎实的学识根基,却离不开父亲的才智和眼光。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因为性格使然,曾国藩没有去想投机取巧的事,父亲的教学方法简单、直接,反而被彻底的贯彻执行。

教一句,学一句,没有学会不教下一句,再反复教习这一句。早上教、晚上教,吃饭教、睡觉教,不达到透彻地认识和领悟,绝不进行下一项。一本书吃透后,再学下一本。

这个方法看似无巧妙之处,却是大巧,有大力量。在《三侠五义》中有一句话:“一力降十会”。

知识学会、掌握了,熟练于心是最终目的,至于中间的学习方式和环节只是末节的事。这个教学方法虽然前期进展缓慢,但胜在根基扎实。就像推土机平整土地,所过之处皆是平坦。

曾国藩的这种学习方法也正应合了宋代朱熹的《读书之要》中所说:“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迁,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既其纯熟,则圣人之徒。”——曾国藩《送郭筠仙南归序》

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在《送郭筠仙南归序》中也有表露。

想要成就,即不想费力、还不想费时、还要走简单的路径,这种巧是绝对不存在的。如果想要获得成就,必须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做好出苦力、费笨功夫的准备,方能有收获的可能。

在前进的路上,不要贪图那些虚名,这些不过是成功自然就会带来的。

就像盖房子,将地基打牢,房子也能盖得高而坚固。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成就得比别人慢,但是一旦收获成就,就会是大成就、大成功。

所以,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当下的扎实积累才是关键所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人生的蜕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成长路上的基石

“六分钟,能够达到一个月的练习效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如果你是一个曾经努力过的人、足够细心的人、善于回顾总结心历路程的人,这个方法或许你并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再次在故事中看到这个方法的描述,仍然让自己欣喜不已。

一个20岁的男孩,在歌棚里录制歌曲。当他唱到高潮部分“爱情”二字的时候,需要转音技巧。但是跑调了,他又重唱了第二次,效果依然不好。

他停了下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待他再次开始唱的时候,这部分歌曲的节奏被他拉长和放慢了。

就像是一位老人发现书中的字太小看不清,于是戴上了花镜,变相的将字放大了数倍一样。

此时,这个男孩继续拉长着节奏练习,或是从高潮部分开始处练起,或是从错误处练起。他重复了多次后,突然发现他还原了原来的歌曲节奏,并达到了无瑕疵的效果,他成功地解决了遇到的问题。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故事中男孩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拆解(将问题部分单独拿出来);

2、放慢(拉长和放缓整个过程);

3、重复(重复练习、找出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4、感受(在重复练习中,细心感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点是有异于其它元素而独立存在的,就像正与反,问题总是相对而立,只要扩大、拉伸、放慢到一定程度,总会将它发现并解决掉。

有梦想的人拒绝和逃避问题,其实就是在拒绝成长的机会。因为人的成熟,是随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而发生的。

在生活中,每解决掉一个问题,就是在向着梦想目标迈进一步,当你有信心和能力将眼前问题,尽数解决的时候,成就之路也就顺其自然地为你打开了。

从书圣王羲之、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成就中,见证“达”的魅力

结语

“达,通也。”——《广雅》

一条马拉松长跑赛道,人们从起点跑到了终点,便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王羲之的成就之路,亦或是曾国藩的成就之路,远比马拉松长跑要艰难得多。

可能人们的想法,并不是要成为第二个书圣王羲之,也不是要成为第二个曾国藩。但他们的努力付出而走过路,却是每个想有成就的人都必须要经历的。

有些人停在了走向成就的路上,不是因为失去了创造奇迹的能力,而是因为热情被耗尽,对前方的路失去了信心,从而得过且过。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天努力做完的事,发现和昨天是一样的。自己的创造与发掘能力,没有半点寸进,你所做的事的意义在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