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句子从何而来?

啊水


木子幸燃来回答

通常喜欢有目的的读书,大部分喜欢的句子从看书中得来。当然,现在网络发达,网上很多词汇、段子等都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句子。

因为我是网络签约作者,好词好句是我的食粮,因此我有个习惯,每看一本书发现好句,就会记录在小本本上。为了查找快,我的小本本是分类的。


木子幸燃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回,今年今宵尽,明年明日来。这是我最最喜欢的句子,我曾经把它写成春联挂在自家门楣。这个诗句是我小时候从农村的一户人家柴门对联上看到的,我觉得这句子特别有春节的味道,也有山村的年的味道。

如今每每品读这诗句,似乎又回到那个烟雨山村,看见桃红柳绿的初春。


稽首哈萨尔的额尔古纳


我喜欢的句子从我妈这来。刚记下我妈一句语录,就看到这个问题了。

这段时间居家,和我妈一起看了好多部剧,电视剧、纪录片或电影,是从前几乎没有过的经历。没想到一起观剧的感觉特别好,我妈偶尔表达下看法,几个字的点评直入我心哪!我长大后,我妈很少跟我耳提面命地讲道理,估计是觉得说了我也不见得能听进去,但最近一起看剧时我妈说的这些话我都听进去了,触动很大。句子都不复杂,简单精减,说的时机合适,加上来自我妈,让我很受教育。

看《传奇大掌柜》时,有一段是栾学堂去找吴佩孚帮他救出关雅丽。当时栾学堂只是挑担串巷卖杠头的狗剩儿,吴佩孚赋闲居于北京也本不会插手这种事情,但最终还是出面了,一方面是为栾学堂“杠”的精神打动,另一方面是他们俩的相识就给吴佩孚留下了好印象:还不为人识的吴大帅吃饭忘记带钱,二掌柜厉秋辰寸步不绕,小伙计栾学堂帮着解了围。“人帮人总好”,我妈这时说了一句,好像这部剧的画外音,如果把这剧当作教育片,我妈在关键时刻来一句真是恰到好处。到了栾学堂和关雅丽结婚的剧情,栾学堂结拜的那几位兄弟热热闹闹地帮着办仪式,我妈又说了句“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帮就没有好汉”。“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听过,后面接的是“没有帮就没有好汉”吗?我是第一次听说,从我妈这听来的。

主持人倪萍出的一本书《姥姥语录》,记录了她姥姥的日常琐事。平凡的日子、朴素的话语,是一位普通人的生活智慧经历时间磨洗后沉淀出的句子,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每一个寻常家庭,出自家人的好句子,都会如春风细雨般润入后代的血脉骨髓。

好句子挺多的,老句子意蕴浓厚,有的出自民间,不讲究不啰嗦,话糙理不糙。有的出自典籍,有故事有讲究,古人的智慧还在发光发热。新句子更是不少,网络上各种流派的都有,抒情的、煽情的,有的细腻温婉,有的生猛奔放。我们听到、见到好句子的机会挺多,太多了反而有点嗡嗡入耳、眼花缭乱。但大家心里都有一两句常驻,或者会突然的被一两句打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际遇,让这些句子都有了不同的出处,不同的分量。






张晴柔


因为经常看书、电影和纪录片,所以能从中遇到很多喜欢的句子。多年来遇到很多不错的句子,或励志或警醒或感人肺腑或温暖或搞笑或洗涤人心,基本都一一摘抄到了记录本上,也能从中引用受益。但是它们几乎只是曾经让我喜欢了一时,没有一直牢记在心。一直到18年下半年,当时坐月子实在爱胡思乱想,为了避免瞎想得抑郁症就随便捡了一本书看。说来惭愧,我自诩爱书之人,但是有的书买回家就搁置了没看。随便选的这本就是《百年孤独》: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看过那么多经典名著,人物传记,政史书籍,哪怕是我最喜欢的书《红楼梦》里都没有哪句像《百年孤独》开篇的这句让我最喜欢。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整整想了十五年才想到这样的开头。据说莫言早年拿到这本书看了这个第一篇就说: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那是作家们的惺惺相惜,专业的角度觉得好和读者心中好的原因可能不同。鸿篇巨著,再现了拉丁美洲历史社会的图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甚至作者因此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些都没有打动我,仅仅这书开始的这一句让我深深的动容,多年来到现在都是最喜欢的。词藻并不华丽,语言并不震撼,手法只是简简单单的倒叙。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为什么,硬要说原因也许是想到了我自己的父亲吧。成长之路父亲的参与度远远不如母亲,唯有8岁时母亲因故去了大姨家,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了公园(公园里家里比较远,平时他们在也忙,不允许我们自己去)。也是许多年以后,我还牢牢记得那个场景。

我最喜欢的句子就是这样来的,你呢?


宫商角徵羽哆瑞咪发嗦


相信“疫情”期间有很多人会选择在家读书,因为我平常也喜欢读书,也会做读书笔记,遇到喜欢的句子会做记录。我记录金句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读书后,做读书笔记

很多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为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加深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学习的闭环习惯,加速个人成长。

我读书的方式一般有:纸质书电子书阅读。

纸质书 读纸质书可以养成系统性阅读的习惯。所以,我每年都会购买阅读一定量的纸质书。

在读书的时候,边读边划,然后第二遍整理做读书笔记,记录重点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句子。

电子书 电子书相对于纸质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便捷,阅读速度更快。

除了阅读速度,电子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也可以划线。我一般的做法也是边读边划,读完之后将重点划线部分导出做记录。

02 观影视时,注意影视剧台词

以前也会看影视剧,但大多时候都是作为消遣,对自己的成长和学习没有多大作用。

直到后来我读到一本书,是日本精神科医生桦泽紫苑的一本《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作者在这本书中反复强调,多看电视无益,要少看电视,或者你进行视后的输出。

我相信很大一部分人也跟我一样,很难戒掉看电视的习惯。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有营养的影视剧,并抱着学习的态度进行观看、记录和输出。

例如,前段时间我在观影《鲁迅》时,记录的电影台词是这样的:

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灯前常常显得两样。

在夜里,人不知不觉地就会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面对赤裸裸的世界和自己。

这是鲁迅先生在跟两个革命青年谈及为什么“喜欢夜里写文章”的做答,一针见血,很有鲁迅的特点。

03 网友的评论——互联网中“藏龙卧虎”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互联网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可谓“藏龙卧虎”。

有时在图书大厦,经常看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读书,一边解决午餐。我有时在想,知识果然要经过无数的积累才可以做到“厚积薄发”。

所以,有些网友的评论,我也会有针对性的做收集。

比如,还是电影《鲁迅》,有网友评论道:

中国有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先生虽未能唤醒所有的中国人,

但还是有少数人在他的呐喊声中醒来!

还有,北大一教授曾说过,

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有两个人的书不能不读,不能不通读。

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毛泽东。

不了解这两个人,你就闭嘴不要谈中国。”

另外,网易云音乐也有很多网友走心的回答,也是收集的路径之一。

04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信息渠道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每天的压力压得我们有时都顾不上思考,于是很多人会出现颓废甚至抑郁的情绪。

这个时候,人最需要的是阳光,是正能量。那么除了日常学会自我调节,多接触正能量的人以外,还有一个小方法就是——寻找官方正能量渠道。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渠道,有时会推荐一些与时俱进的正能量语录,既能鼓励人们奋力前行,也能收集到正能量的语录。

例如:人民日报前段时间推荐过帮你开阔视野的36本好书。还有,

年前人民日报激励全民为梦想全力以赴的句子:

生活可能并不完美,但你的坚强、乐观、努力、勇敢却能让它熠熠生辉。

翻过心上的坎,才敢攀登脚下的山;跨过心里的沟,才能逾越眼前的河。

面对未知别害怕,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增加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网

好句子的收集,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知识面,拓宽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好的句子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在快节奏、压力重重的生活下,好句子有时甚至能帮助我们驱散心中的阴霾,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END-


小女子热爱生活


歌词里面,有好多很温暖人的句子,也有很多,历史感有内涵的句子,比如《爱在西元前》这首歌。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帝君的糖醋鱼


答、我喜欢的句子: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唐代李白《乐府·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而来。

将进酒·君不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指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我喜欢李白这种高度乐观,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体现他对人性道理的感悟。

《将进酒》是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张舒杂谈生活百科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r

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如来\r

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r

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翠之大观


自己对人文与历史领域的喜欢与关注,还得从自己的学生时代说起。小时候只知道喜欢阅读,除了记得读写并背诵毛主席诗词,其他读的是什么,都忘记了。初中的时候,不知道是兴趣使然还是时代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开始尝试着写些姑且叫诗歌的东西,往好说,是朦胧。往坏想,不过是一种不成熟的情感宣泄。但可能就是在那是时,找到了自己兴趣的一种发现和期待。高中的时候,毅然选择了读文科,开始更多地接触一种能融入内心的知识的熏陶,大学依然。从那时开始,自己经常在课外读物或喜欢的作品上面把自己认为的经典句子摘录到功课之外的笔记本上,现在这个习惯仍在坚持。

岁月无情地冲刷世界的每个角落,包括外在的风景和内在的情感,人们在时光中也在不断地寻找,寻找一种新的信解,坚持一种内心的扩展,甚至祈求一种愉悦。于是自己在人文这个大天地里试着去品味。从宗教类的书籍中,知古人智慧,思现实存在。从博大的历史洪流中,听滚滚风尘,阅郎朗乾坤。从文学大家的智慧与高风亮节中,品望尘莫及,懂望风仰景。在阅读与思考中,知道了人文与历史对自己的重要,并在细节中记录下值得思索并带来感动的话语,融入自己生活的每一天,去尝试能带来欢喜,能磨砺成长,能融入阳光!



知慧亭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并非出自一首诗,而是出自《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对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2、全联释义
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7cfd400d19e4882a07b279409f8473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