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NBA聯盟抱團?

力哥談球天下


NBA代表著世界男籃的最高水準,近些年來它給球迷帶來印象比較深刻的,或者說能引起球迷熱議的現象,莫過於它的“巨頭抱團”模式。所謂的"巨頭抱團"是指,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超級巨星扎推出現在一個球隊裡。憑藉著巨頭們合體的能力,大大增加了球隊奪冠的可能性,當年靠一人帶領球隊拿下總冠軍的現象幾乎不再存在。

從詹姆斯離開騎士加入熱火,和韋德、波什形成熱火三巨頭後,"巨頭抱團"就開始拉開了大幕。先後出現了綠衫軍凱爾特人三巨頭,金州勇士隊引進杜蘭特形成的四巨頭,快船組建的超強三巨頭等等。這一系列的巨頭組建引爆了話題,更是讓NBA的球場上增添許多巨星配合拿分的精彩畫面,讓球迷大飽眼福。

抱團自然也給球隊帶來了不錯的成績。詹姆斯憑藉熱火三巨頭拿到了人生第一個總冠軍戒指,並且隨後他回到克利夫蘭騎士重新組建騎士三巨頭,幫助騎士奪得總冠軍。凱爾特人在三巨頭皮爾斯、雷阿倫、加內特的配合下,於2008-2009賽季總決賽上,4比2擊敗洛杉磯湖人,奪得總冠軍。雖然如今不能說巨頭們在一起一定能夠奪冠,但可以說沒有抱團的巨頭是肯定奪不了冠。

至於為什麼NBA如今會出現大規模的"巨星抱團"現象,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首先很多巨星已經到了快要退役的年齡,他們知道憑藉自己已不是當打之年的能力,去帶領球隊奪取總冠軍已經變得不太現實。為了爭取最後一次拿到總冠軍,他必須選擇去搭配其它超巨,聯手才能事半功倍。其次,對於球隊來說,NBA新勞資合同下工資帽大幅上漲讓球隊有容納三四個巨星的空間。因此,球隊為了擴充實力,下重金搶奪超巨,各隊上演了一場"巨頭抱團"的大戲。

回看以前NBA球隊的格局,"巨星抱團"現象也存在,但絕不是像現如今這麼盛行。像最早火箭隊的三巨頭奧拉朱旺、巴克利和滑翔機克萊德,也是赫赫有名。但當時更多的是個人單打獨鬥,比如喬丹憑藉自己超強的能力,硬是將公牛一次次推上總冠軍的寶座。更是在後喬丹時代,出現了一人一城的場面。

後喬丹時代,各球隊擺脫了喬丹的統治,紛紛發展各自的實力,誕生了一個個優秀的球員。當年的四大分位科比、艾弗森、麥迪和卡特嶄露頭角,飄逸的球風讓他們俘獲了一大批的忠實球迷。他們也憑藉著自己個人能力,代表了所在的城市。費城之子艾弗森,凌晨4點的洛杉磯科比,休斯頓35秒13分的麥迪,多倫多卡特這4人和這4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那個群雄逐鹿、狼煙四起的時代,沒有球員會故意為了總冠軍而選擇抱團,他們更在於自己能力的展現。

雖說"巨星抱團"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但也失去了百舸爭流的局面,而且也很容易埋沒一些新秀。對於新秀來說,進入一支滿是超巨的球隊並不是好事。可能他本身具有一些能力,可以在普通的球隊擔當起核心球員的地位,但是進入超巨球隊,就會變得毫無閃光點,進而變得默默無聞。


猿攀網籃


在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我們印象中的NBA是極具“英雄主義”的NBA,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是邁克爾·喬丹,艾倫·艾弗森·,科比·布萊恩特,德克·諾維斯基。

我們喜歡這些籃球明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厲害,而是他們總是在球隊有危機、需要他們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地站出來,並且,站出來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他們,在關鍵時刻,把球隊扛在身上,我們喜歡英雄主義,我們喜歡球星的個人魅力,我們喜歡看著一個人統治一場比賽。

這是我們球迷的角度。但是我們來看一看球星的角度。

作為一名NBA巨星,都知道每個賽季要打長達82場的比賽,為的是什麼?


當然是:總冠軍!!


眾所周知,很多的NBA巨星或者進入了名人堂的成員,有很多都沒有拿到總冠軍戒指,例如:艾倫·艾弗森、姚明、麥迪,我相信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一定非常想得到總冠軍的榮耀。因為這是大家夢寐以求的!

但是,很多的NBA巨星就算拿遍了NBA所有個人榮譽(常規賽MVP、得分王、全明星MVP、扣籃王),如果沒有一枚總冠軍戒指,心理肯定是會留下遺憾的。


並且,球員的職業生涯是有限的,巔峰的時候,其實就那麼幾年。當在聯盟裡已經證明了自己能力之後,拿到一枚總冠軍戒指就成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在15年前,如果一NBA巨星個球員加入了另外一個具有NBA巨星的隊伍,我們喜歡把這種行為叫“組成了XX組合”,例如:OK組合,姚麥組合。

而在擁有韋德、詹姆斯、波什的熱火,以及後來擁有的湯普森、庫裡、杜蘭特、考辛斯、格林的勇士,才被人成為“抱團”


站在球員的角度,與其說是“抱團”,我更願意稱為:為了總冠軍!!


小咖籃球


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你的問題。

1:巔峰報團奪取總冠軍。07-08賽季之前的凱爾特人,皮爾斯獨自帶隊,表現差強人意,這顯然不符合老牌強隊凱爾特人的身份,於是乎,管理層大手一揮,幾乎用半支球隊換來了加內特和雷阿倫,打破了東部乃至整個聯盟的平衡,接下來的一個賽季,結果顯而易見,凱爾特人在東部完成了崛起,神擋殺人,佛擋殺佛,一路高歌猛進挺近總決賽,並且戰勝了常規賽mvp科比率領的湖人隊,奪取總冠軍。雖說雙方比賽激烈,有來有往,但是明顯科比獨自帶隊的湖人隊的實力在整個系列賽中都是處於下風,表現掙扎。正是有了凱爾特人隊在07-08賽季的報團這一舉動,也為後來詹姆斯把天賦帶到邁阿密埋下了伏筆,更是為後來者們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2:nba聯盟的風格變化。如今的nba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一隊一星的聯盟,當年的季後賽,那是真刀真槍的幹,哪場比賽不出點血,搞出點衝突,觀眾都會覺得他們在打假球,球星們在場上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好不精彩,你讓他們去抱團?抱著幹一架我倒是信。而當今nba為了迎合觀眾,提倡進攻,強調的是比賽的延續性和觀賞性,沒有了防守強度,比賽失去了火藥味,各個球星你來我往,比賽好不精彩,觀眾開心了就行。於是乎,場上是對手,場下是好朋友,有空還能一起吃吃飯喝喝酒,一起暢談未來,可不就有了抱團之氣?

3商業聯盟驅使。說白了,nba也是一個商業聯盟,球隊要成績,球星要榮譽。球星是有了,可是年年戰績慘不忍睹,沒有觀眾,球票賣不出去,你當老闆你怎麼辦?那麼花錢買球星提高成績是不是就是最直接的方法呢?一個人一座城堅守了數十年,不出成績,到頭來領個老將底薪,再給你扣上一個忠誠的標籤,到了退役之時,拿著老將底薪流浪聯盟,錢沒賺到不說,要榮譽沒榮譽,要影響力沒影響力,給你你願意麼?球星不傻,背後的經紀團隊更不傻,那不如趁著當打之年,找幾個得力的助手來幫助自己,搞幾個拿得出手的個人榮譽,提高影響力,日後名垂青史,萬世流芳,豈不美哉?

總結以上幾個觀點,球隊需要,球星需要,觀眾需要,那麼球星抱團自然就變得理所應當。


TeamBasketball


首先的來說近兩年來,乃至之前很多年,球星抱團在NBA中已經成為了常規操作,因為想要奪得NBA總冠軍真的太難了。或者他們被人成為叛徒、軟蛋,但是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抱團。就像上賽季加盟勇士的凱文·杜蘭特,雖然奪得了NBA總冠軍,但是杜蘭特卻被球迷稱為叛徒。

雖然抱團現象已經風靡NBA,但是仍有幾個人堅決不會選擇抱團或者躺贏來贏得“珍貴”的總冠軍戒指。就像已經41歲的文斯·卡特,卡特在上賽季加盟國王前接受過媒體的採訪,記者問卡特:“你有沒有想過加盟勇士或者騎士這樣有實力奪冠的球隊?因為這很可能會是你最後觸碰NBA總冠軍的機會了?”卡特的態度很堅定,老卡特說:“不是我打出來的總冠軍我絕對不會要。

所以說他們也是為了榮譽,為了總冠軍,球隊在合理合法的運營著球隊,球星在抱團。




籃球我只喜歡扣籃


首先,我們都知道單核帶隊拿冠軍實在太難了。需要其他更好的幫手,比如說2008年綠軍,組建三巨頭,直接成為那年的冠軍,直到2011詹姆斯加盟熱火隊,組成聯盟最恐怖的三巨頭,而且還是四年進入總決賽,稱霸東部,使得一些球員基本衝刺冠軍都無緣,當年年輕的雷霆就有機會拿冠軍,但是剛好遇上新組建三巨頭的熱火,後來杜蘭特加盟勇士,成為聯盟抱團成風一樣,像韋德說加盟騎士一樣,因為騎士隊有能力拿冠軍,重點在於爭上面,抱團的成風的問題不會太久,每支隊都不夠幾個賽季,持續的不久,目前的聯盟都是喜歡抱團拿冠軍,提高自己歷史地位。


廣漂小黃


最近幾天,NBA傳出很多球員流言,比如倫納德有意湖人,喬治去年就想加盟湖人,詹姆斯考察休斯頓高中等等,這些消息在說明一件事,那就是NBA球員都等不及要抱團了!

自從勇士奪冠後,NBA變化很大,由原本的陣地風格變成小球風,從杜蘭特加盟後奪冠,NBA球星抱團的風潮就一發不可收拾,而且想抱團的都是巔峰球員。過去也有不少球星抱團,但他們基本都是老將!

看看現在,威少,喬治,在一支球隊,湯普森,杜蘭特,庫裡,在一支球隊!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從勇士三奪總冠軍看,抱團的效果明顯!

所以賽季一結束,不管是不是自由球員,人人都按捺不住想找超級球星做隊友,雖然這樣比賽觀賞性更高了,但也缺少某種競技的樂趣。

過去艾弗森,科比,麥迪,卡特等人叱吒NBA,他們巔峰時從未想過要抱團,哪怕麥迪和卡特起初效力一支球隊,但麥迪還是執意要離開!

今年總決賽未開始前,所有人都預料到勇士會奪冠,最終騎士被勇士橫掃,總決賽甚至都沒有西決刺激,甚至不少球迷在西決結束時就不再看總決賽了。

過去球星們都割據一方,各自為政,如今抱團取暖,不知道各位球迷喜歡什麼風格?








木全說球


因為總冠軍啊,誰不是為了冠軍的榮耀。當年凱爾特人組建的雷阿倫,加內特,皮爾斯,在後來熱火波什,詹姆斯,韋德。再到後來的杜蘭特加盟勇士。都是效果很明顯,也都很成功。所以現在有些球星為了總冠軍,會放棄一些數據啊等東西。就是為了總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