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绝世坑


这个问题我很有发言权,哈哈,我就是2017年虚岁35岁时考上的。

大学毕业后5年多在地市级的国企中国联通工作,搞市场,做到了三级机构主任这个位置上。每月两千多工资,公司提倡5+2、白加黑的变态工作强度,三家通信公司竞争白热化,动不动罚款扣工资,骨干纷纷离职,对通信行业极度失望,我也是这个时候离开的。

14年时,政府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腔热血开始了创业。合伙投资50万搞了三年茶庄,操心得厉害。2015年开始对公款消费开始严管、对公勤人员进娱乐场所消费开始打击,生意急转直下,三年创业也没赚到多少钱,内心也不愿意跟太多的社会人和派出所打交道,直接就转让了。

一段时间很痛苦和迷茫,父母也不理解,有时甚至怀疑自己31岁从国企辞职是不是错了。

16年底买的新房交房了,开始专职装修,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准备了公务员考试,报考了17年初的市直单位联考。其实当时主要目标是湖南省考,市考只是练练手的想法,毕竟那么多年未参加过正规考试了。市直联考报的是三不限岗位,年纪快35岁了,没有多少岗位可以选择,也只能报三不限岗位。当时,本岗位报考人数最多,录取比150:1,还上了当地的新闻。没想到,我居然笔试第二,随后面试,二选一,我又以84点多的面试第一的成绩反超了笔试第一名,最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地市级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准备时间总共不到5个月,每天大概学习4个小时左右,一次就考上了。没有太多的惊喜,只是从体制外又回到体制内了。但还是很欣慰,也感觉幸运,感叹自己宝刀尚未老,还能与更年轻的小伙子竞争,对事业单位之行充满期待!

看了很多朋友的公考之路,考了多次不能上岸,很辛苦,那自己为什么能在那次竞争最激烈的岗位脱颖而出呢,我想说几点,希望对一部分人有帮助。主要是自己的个人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包括文字能力较强、喜欢浏览网站看新闻知识面较宽、当过企业的市场主管语言能力反应能力较强、心态也很好。这就不难想象一些高手裸考也能上岸了,公考考的是综合能力,不是看几本书就有了,那是各方面的厚积薄发,特别是语言文字能力。

毕业11年来,自己经历过企业、创业和事业单位,35岁高龄才参加行政事业单位考试,觉悟不高。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性等等方面,感叹也多,我总认为“生活在于经历”,经历过,不后悔,这就是生活。同时,随时保持学习的习惯和心态总没错,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与君共勉!


CZ智慧视点


我就是35岁最后一次机会考上的事业编制,之前考过很多次了,进过面试4次,但是每次都第二,而且由于个人面试水平不行,形象也不行,之前几次都没考上。最后是在2016年笔试面试都第一考进去的。我之前在另外一个政府单位做了临时工八年,深深的感受过临时工的低人一等的感觉,年终奖是正式的百分之四十,平时工资也低,还没有公积金,保险也只是按最低的买。当看到笔试成绩是第一的时候非常兴奋的,毕竟我考过多次,也知道现在这种考试还是比较正规的,而且基本上笔试第一的话基本面试成绩也不会低,一般都是笔试第一的最后被录取。考上后等了大概半年才入职,工资待遇是之前的一倍,公积金单边1200,由于是省会,年收入很不错,目前我快40了,接下来打算考副高职称,这样工资还能多1000一个月。没办法,本人学的计算机专业,思维跟不上年轻人了,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创业,只有这么点出息,图个稳定心安。


妹妹你大胆的往后走


我是幸运的!自考的大专,在城市打工十年,如今已35岁,找工作找不到,连应聘保安员人家都嫌弃我年龄大了,三年前听说自考大专也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抱着试试的心态考了三年当然能报的岗位少之又少,社区干部国企也考,四川,重庆,贵州都考!逢考必上!没有退路!公务员进面试一次,事业编进面试一次,都是第二名哎恼火!2019年已经是我最后考试的年限了,9月求稳报了个事业编工勤岗,成功上岸,工人身份,有编制,到手4000左右!心有不服啊!太特么辛酸了……



重庆小红莓商贸公司


本人76年1月,2005年起就一直属行政单位编制外员工,活不少干,工资是在编人员的三分之一,考过多次公务员(一直没资格考事业编),进过两次面试,都以失败告终,一直考到35周岁为止,感觉这辈子再也没机会了,没想到2016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年龄放宽到40周岁,在五年多没接触公考这方面知识的情况下,复习了一个月,终于抓住了这唯一一次事业单位考试的机会,成功上岸,考入山东一个县级市的事业单位。2016年8月入职,12月考出中级职称,2017年5月考出高级职称,同年12月聘上副高职称,2018年12月成功由7级晋升为6级。回望过去不堪回首,展望未来珍惜感恩。[祈祷][祈祷][祈祷]


夜空中最亮的星际迷航


首先,这有点像我当年考上大学,再也不用在地里干脏活累活了,大学毕业好去坐办公室了,搞不准还可以弄个一官半职干干呢!

其次,当今,能考上编制,基本上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了,再也不要过着到处漂泊、朝不保夕、惶惶不安的打工(或者随时有倒闭可能的小个体经营者)生活了。

第三,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老婆(有修养的)会变得比以前温柔了,父母亲在小区里(或村里)会逢人就眉开眼笑,有的没修养的甚至开始大吹特吹、盛气凌人了。


站高点2


35岁考上公务员,肯定有欣喜庆幸,但也要有以下几点觉悟。


一、首先肯定有上岸的欣喜。35岁的年龄,正好卡在末班车上岸,应该值得欣喜庆幸,再晚一年就不能考了。而且这个年龄应该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公考,也算是付出终有回报,所以无论怎么说都是可喜可贺。

二、应该有领导比自己年轻的觉悟。公务员刚上班是科员,35岁的科员在机关单位已经属于大龄了,正常来说这个年龄至少应该副科级了。如果毕业就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话,可能这会能正科级甚至副处级了。所以刚上班很可能领导比自己年龄要小好几岁。


三、应该有将来进步空间有限的觉悟。35岁的年龄进入公务员队伍,1年试用期,在满三年才有被提拔副科级的可能性,这时候就快40岁了。体制内工作职务晋升虽然没有特别死的规定,但是有默认的年龄段,相应的年龄段没有晋升到相应的级别,将来就基本没机会了。而40岁应该是晋升正科、副处级的年龄段。

四、应该知道工作稳定,但不一定轻松。公务员工作稳定有保障是肯定的,不用有后顾之忧,但并不一定轻松。现在很多公务员岗位工作量都挺大,也会常有加班,个别岗位甚至会五加二白加黑,并不是如很多人想像的一杯茶一份报纸混日子的状态。


总之,不管怎么说,能够上岸都是可喜可贺的,工作当中的体会只能自己感受,有欣喜,也要做好有落差的准备。

独善者众也,1年创业、2年企业、7年体制内工作经历,专注分享职场成长策略,解答体制内外工作困惑。

独善者众也


35岁通常是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最大年龄了,一般公务员报名都是要求年龄35岁以下的。

首先,能以35岁“高龄”考入体制内,值得庆祝,说明你的应试能力和初出大学校门的小年轻还是可以竞争一下的。

其次,35岁一般已经大学毕业十来年了,如果你深耕一个领域的话,想必也一定小有一番成就了。一般35岁来考公务员的都是在社会上混得不太好的,想改变自己当下处境的。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是早已实现财务自由来找个归属感的,这种人很少,都财务自由了,谁还在乎公务员这点工资呢?

然后,35岁你进入体制内以后,首先可能会感觉很安逸,相比较于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压力之大,体制内还是相对轻松稳定的。接着你发现你的领导都是比你小好几岁的小毛娃子,人生经验没你丰富,能力可能不如你,可是你得听他发号施令,得看他的脸色。你或许还会发现单位里总有那么几位老油条,聊天吹牛处处都在,干活时无影无踪,关键是还没人管他们。单位人虽多,干活的其实就你们几个老实人。

最后,如果你在中部地区就职,你会发现一个月下来,工资少得可怜,网传的年薪几十万根本没有,网传的高福利在哪里,网传的灰色收入与你无关,面对着当地高昂的房价和孩子的学费,你紧皱眉头,周末去跑个滴滴还是送个外卖贴补家用呢?

最最后,你叹了口气,这样安慰自己:心态很重要,比他们多活几年,多拿点退休工资吧。


太行山下花盛开


唉,说到体验,我觉得送你一声叹息,最为合适。35岁,不大也不小,这个年龄段进入体制内,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该怎么总结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01

终于上岸了,不用再考拉啦,以后的生活有保证啦。

相信对于每一个有过公务员考试经历的人来说,公务员考试是一个多么让人胆怯,让人又爱又恨,通过这个苦难的考试,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辉煌。真是让人可喜可贺,可是其中的过程真的很苦很苦。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当然了,只要上岸了,考上了以后的工资保障福利待遇,甚至一辈子的工资都有着落了。这真的是一个令全家人都高兴的事情。

02

35岁的年纪考上公务员,优势还有吗?

现在新招录的公务员大部分都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稍微有一点情商高的,深受领导的欢心。而你35岁的公务员进入体制内,现在实行年轻化,很多领导或许都还比你小,以后怎么开展工作?所以我想问,35岁的年龄到底还有什么优势,有没有优势?所以你要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总之考上公务员是好事。但你也要慎重考虑以后要面对的问题。不要为了证明自己而考公务员,结果考上了又犹豫不决,上不上的问题。总之,既然考上了就祝你好运吧。


职场侠客


35岁是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年龄的临界点,在35岁之内,符合学历要求专业条件都可以报考,超过了这个年龄,报考资格都没有。因此,能在最后一年考上无疑是幸运的,但怎么来看此事,不同个体经历不同心态迥异。

对于一直坚持考体制单位的人来说,在体制大门关闭之前成功上岸,心情就和长期买彩票突然中奖那样,兴奋喜悦自不用说,没准还得摆上三桌庆祝庆祝。他们把毕生希望都倾注在此事上,对于他们而言,上岸意味着后半生有了着落,如同古人登科,哪有不高兴之理?

对于已经在江湖闯荡多年,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来说,在35岁这样的年龄考上体制单位,多数是他们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寻求稳定过日子的尝试罢了。考上了或许会高兴,但更多的可能是淡然,不会有太多的兴奋之感。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一种更稳定的职业而已,只是他们安定下来的一种寄托而已,并不像很多一心想进体制的人那样,把它当作跳板,当作升官发财的手段,那么寄予厚望。

无论是抱着那种心态去考,在35岁上岸,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多数会有落差感。抱以厚望的任,以为进了体制就能步步高升,每天喝茶看报还能拿高薪,殊不知,在这个年龄上岸,在前途上已经没有太大希望,想当“大官”已经不太可能,不仅如此,还可能非常忙碌,工资也不像想象的那么高,诸多因素汇集,从希望可能会变成失望。而对一心求稳的人来说,在外面过惯了相对自由没有拘束且更有挑战的生活,可能也会对体制的枯燥、刻板不适应,进而产生厌倦,不排除有想要逃离的冲动~~

人生就是这样,越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了越容易失望。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范进中举就是教训。


80后小公


35岁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经历的人对招录公告应该不会陌生,除了学历、专业、户籍等条件外,对年龄也多有要求。一般条件要求35岁以下,部分岗位甚至要求至25或28岁以下,由此可见,35岁已经是进入体制内的年龄上限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本属实。

一、过往阶段性总结

按照本科22、研究生25岁毕业的年龄来推算,在社会上的工作经验至少在十年以上。这么些年可能辗转不同地区、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多种岗位工作,就工作而言都有着刚毕业时的那种激情万丈,充满了理想,也渴望去实现这一切。从开始离开校园茫然之中步入社会,经历的多样的人和事,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的徘徊,在这期间应该也有了家庭,所有问题的考虑出发点不再像以前那般不管不顾,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豁达。也要陷入柴米油盐、教育、养老、医疗等问题的思考,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问题不得不面对,所有人都知道进入体制内意味着什么,所以在35岁这一节点时间综合考虑也做出了选择,意味着35岁之前的经历是时候做个总结了,或许透着些不甘、无奈,但人生阅历已经足够丰富。


二、站在新的起点

毕业之初,肯定有一些同学或朋友目标明确,离校前就积极准备,在不少人投生市场就业大潮中,他们免去这般求职的痛苦顺利进入体制内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浸润和深耕,多数想必走上了领导岗位,而作为35岁的新人,刚跨入体制,少有资历和威望,不会比刚毕业的应届生强多少。体制内工作,年龄是个非常重要的槛,这个年纪意味着提拔与自身无关,而且还会有自己年龄小不少的领导给你安排工作,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心态的调整和工作的融入。进入体制意味着躲避了风险,尽管收入微薄但作息规律、无业绩压力,这些也都是入职前考虑过的,那么对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个年纪来说,体制内工作真的是一份职业,不会承担艰难险阻的工作,也不会从事端茶倒水的杂事,一个工作与生活的均衡状态也许是最大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