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在同一个时代,谁能做皇帝?

老板别加香菜


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而从秦朝到清末,中国一共有过422个皇帝。而如果在这422个皇帝中挑选出四个综合能力不错的皇帝,毋庸置疑就是:秦始皇、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假如我们脑洞大开,穿越时空,将秦始皇、刘邦、李世民和朱元璋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那么谁将是皇帝呢?

或许这个问题有点痴人说梦了,但小编还是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兴趣的,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先来说一下秦始皇。

秦始皇他结束了奴隶制社会。正是由于秦始皇的改变,才将中国进入到了封建时期,并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在他的统治下,国富民强。政治方面,他设立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和管理;经济方面采取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在文化方面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改革,将原来的大专简化为小篆,钱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在军事上,他修建长城。可以说秦始皇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小的功劳。

其次,我们再来说刘邦。刘邦虽然文不能书,武不能战。但是他却利用秦末动乱提供的机遇,成为了历史中的弄潮儿和幸运儿;再来说李世民,李世民可以说是出自于高干家庭,后来李世民精心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最后我们来说朱元璋,朱元璋从底层出生,他完全是靠他的勇敢和智谋,才艰辛的坐上皇帝的位置的。

而我们分析一下,假如她们四人生活在同一个朝代,又会有怎样不同结局呢?我想需要将他们四个人分成两组,秦始皇和李世民一组;刘邦和朱元璋一组。为什么这么分呢?因为前二位都是出自高干家庭,成功相对于容易。反观后二位,他们都是普通人逆袭,成功的阻力非常大,所以最终能够称上皇帝的,我想就是秦始皇或者是李世民了!


五五195885070


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这五个人,都是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人,除了曹操生前没有做皇帝,李世民是二世外,其他三个人都是各自朝代的开创者,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朱元璋建立了大明,赵匡胤建立了大宋。五个人在各自所处的时代,也建立了丰功伟业,都可谓人中龙凤。



假如他们五个人同处一个时代,要说最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我觉得应该是曹操。对于我的答案也许很多朋友并不认可,而且可以用最直接的理由来驳斥我,因为曹操生前根本没有做过皇帝,而且当时还是三国鼎立局面,并没有统一。事实确是如此,曹操是没有建立大一统的政权,也没有称帝。但我认为曹操是这五个人中能力最强的一位,有他在,其他四个人根本没有机会。不信大家可以来看看我说的理由。



1、雄才大略

五个人之中,曹操是最有雄才大略的人,李世民次之,刘邦、朱元璋和赵匡胤三人就差远了。曹操能够只身一人刺杀董卓,未遂后,顺利逃脱。回到家乡后变卖家产,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武装,并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虽说当时曹操的势力比袁绍、袁术差很远,但他却可以脱颖而出,成为核心人物,足见其雄才。李世民虽说也很不错,可他毕竟还是依附父亲李渊的势力。刘邦创业之初,根本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后来在身边人的推动下,才登基称帝的。朱元璋是生活所逼,投靠郭子兴后,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郭子兴的青睐。赵匡胤是背叛了周世宗的信任,窃取了政权。他们四个人与曹操的奋斗历程相比,区别还是很大的。



2、知人善用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广揽人才,他能慧眼识关羽,他能同刘备论英雄,荀彧、郭嘉等谋士都尽为他用,手下武将也是数不胜数。刘邦在用人方面也还不错,且刘邦有哥们义气,以至于张良、萧何、韩信都为他所用,但他的痞性并没有得到‘’商山四皓‘’的认可,人家并不愿意出来辅佐他。李世民用人基本上是拿来主义,父亲和兄弟身边的人,在他夺得皇位后,也是尽力拉拢使用,并伪装成虚心纳谏的明君。朱元璋也想利用天下名士成就自己,如‘’浙西四贤‘’被他强征,可朱元璋疑心太重,对身边的人并不信任。赵匡胤身边除了忠心耿耿的赵普外,其他人他都不放心,那些把黄袍披在他身上的兄弟们,在他做了皇帝后,以‘’杯酒释兵权‘’的游戏给打发啦。曹操用人是用心,看看对降将关羽的态度,大家就明白,另外四个人无法相比。



3、驾驭能力

曹操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实际的统治者,而且能够把握复杂的时局,重创对手,管理和驾驭能力非常出色。反观李世民为了皇位,不惜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为不义,逼父退位为不孝之举,曹操实在比他高明很多。刘邦和朱元璋则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后,登上皇位,做了皇帝后,又怕自己江山不稳,大开杀戮,铲除功臣。赵匡胤则直接欺负小孩。对于大局的把控能力,曹操无疑最强。



4、才华

曹操虽说武功不咋的,但他文采飞扬,有气吞山河之势,文章写得也是气势滂沱,大有天下兴亡,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李世民也有才,但更多的才能是体现在武功方面。刘邦和朱元璋的才华同曹操相比,那更不在一个级别,这两个人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时势造就了他们。赵匡胤好像也是除了打仗,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华。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要是他们五个人处在同一时期,曹操绝对碾压他们四个,曹操也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他们能偏安一隅就相当不错啦,根本别谈做皇帝,所以说曹操才是他们五人中最优秀的领导者,是最有资格做皇帝的人。


一本夏


性格决定命运,五个人的性格各有千秋,但都具备了当帝王、成大事的因素。

从性格上看:

刘邦脸皮厚,被称为厚黑学的鼻祖,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好意思”几个字,而且能屈能伸,今天当爷,明天做孙子,他都能接受。刘邦相信,只要有命在,就有翻盘的一天。

曹操深谙用人之道,但是他用人的标准是重“才”,“德”是退而求其次的东西,如果在二者之间做个选择,曹操必选前者。曹操做事态度是务实,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朱元璋坚韧不拔,很自我,敏感而多疑,自卑而暴躁。但朱元璋很善于借鸡生蛋,借力打力,以四两之力去搏千斤重物。所以,朱元璋是个太极高手,既可以把人哄的团团转,为他出生入死、肝脑涂地,又能眨眼间将其打入地狱。

李世民是位为卓越的军事家,打仗有一套,还会笼络人心,但有时候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错觉。李世民心狠手辣,做事不留余地,心思缜密、步步为营。他凡事要求尽善尽美,达到极致,所以活的很累。

赵匡胤很会投机,善于捉摸人的心理,而是武功最棒的皇帝。战场上他自己可以冲锋陷阵,独挡一面。但缺乏远见、保守内敛。也正是他苟且将就的立国精神,致使整个宋王弥漫着一种男人填词,女人裹足的绵柔之气。

从待人接物方面看:

刘邦大气,尽管有时候是装出来的,但他明白“舍”与“得”的关系,还具有能把给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的自信,这样的人最容易获得成功。

曹操奸诈,他能得到一部分人,但同时为一部分人唾弃。如果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那么他最缺人和。所以他只能分得到三分之一的成功。

朱元璋勤奋,不放权,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他不相信任何人,而且只要觉得对方是个威胁,那么他一定想方设法除之而后快。这样的人能共苦,不能同甘,所以团队之间离心离德,难成大事。

李世民勤俭,能吃苦,而且号召所有人跟他一起吃苦。他以圣人、完人标榜自己,而且还要让别人学习自己。李世民克制了人性的许多欲望,但不明白人无完人,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他把所有人都搞的很疲惫,竞争自然处于劣势。

赵匡胤多疑,胆怯,小家子气。跟着他混,越颓废他越高兴放心,但是前景暗淡无光,没多大出息。所以,他们那帮人都在不知不觉废了武功,也就谈不上大的成功。

综上所述: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同处一个时代,能当皇帝的是刘邦。因为跟着他混,什么样的梦想都能实现,刘邦最大的优点是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会成就别人。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观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是挺佩服您的,是宅在家里太闲了还是有人给你托梦了?

那么我来一本正经地分析一下吧。

从这几人的发家史,我暂且分为三队。

白手起家队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汉高祖刘邦,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有网友爆料,说刘邦出身农家,却不事生产,但为人豁达大度,早年在沛县考了个公务员,在一次公干中犯了错误,怕被纪委调查,所以忘匿于芒砀山中,从新手小白一路大怪一路升级,面对最大的Boss项羽,他曾屡败屡战,但善用技能,历时四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

随后向我们走来的是明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据了解,他自幼家贫,曾为地主放牛,后入寺出家,25岁加入红巾军,因作战勇敢,机制灵活,又粗通文墨,得到老板郭子兴的赏识,担任首席秘书长,还娶了老板的养女,从此开挂,一路凯歌。

同样是白手起家的基础,刘邦曾遇到过强他数倍的对手项羽,苦战四年,要拼大量的人才、经济、人力和谋略,相比起来,刘邦比朱元璋牛逼。

有点基础队

曹操是有点儿基础的,他本就出生官宦世家,他老爸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可是伺候过四代皇帝的大太监,曹嵩还因此继承了侯爵,最牛逼时当到了太尉。

赵匡胤也有基础,他爸是后周互圣都指挥使。

李世民基础就更雄厚了,他爸李渊在隋朝可谓位列三公。

铁木真是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的儿子,只不过在他9岁的时候,老爸被毒死,铁木真母子被抛弃,跌入苦难的深渊,但毕竟还有名望等基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队同比起来,铁木真更牛逼。

皇帝二代队

嬴政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多说。

从私有制产生以来,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阶级固化的藩篱,如果不是乱世,想要升级,真的很难,特别是最底层的平头老百姓,所以按这样比,曹操连刘备都不如,当然是白手起家队更胜一筹了,而白手起家队中,刘邦又最牛逼,所以这七个人生在同一个时代,刘邦能当皇帝。

当然了,我纯粹是瞎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个都难,我们没有考虑时代背景等等因素,没法考虑,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我想的一样,毛主席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最后,顺着您提问的思路,我问问您,关公战秦琼,您觉得谁赢?


小白读资治通鉴


最近有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刘邦、曹操、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这些皇帝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谁能一统天下?

说实话这些人可都是人中龙凤,都是自己那个时期的佼佼者,但要说谁能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在我个人的想法当中可能就是李世民。

首先在知人善用方面李世民可以说是众多君主当中最出色的一个。

虽说刘邦的脸皮最厚,但当自己的机缘来到的时候,也就是韩信投奔自己的时候,却因为自己的高傲,或者说根本就看不起韩信,所以错过了韩信。

如果韩信依然还在刘邦的时代,或许因为天下英雄就刘邦与项羽,他没得选,只能再次被萧何给追了回来。

可如果韩信知道整个天下还有李世民、曹操、朱元璋、赵匡胤这样雄才伟略的君主之后,也许刘邦就不是唯一的效忠者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刘邦能创立大汉王朝,跟韩信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如果刘邦没了韩信,就相当于老虎没有了牙齿一样,也就是说刘邦在自己的时代可以犯错,但是在天下雄主并起的时代,几乎没有犯错的机会,因为错一次就会掉入万丈深渊。

曹操很有能力,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但是他的名声不好听,说白了就是屠城事件。

对于一个有可能成为天下君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也许很多人表示曹操这是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报仇。

但是报仇没有错,可跟屠城挂上了钩,自己这辈子算是直接掉进了泥潭之中,再也没有机会爬出来了。

不管当时的曹操是因为生气,还是说之后的发展趋势已经严重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反正恶名是出来了。

不论任何人,在听到曹操当自己的君主时,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会不会不开心的时候,再把自己治下的百姓给屠掉呢?

虽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大家的性命可是只有一次,为何数十万的百姓会跟着刘备一起亡命天涯,就是害怕自己成为了第二个徐州。

可以说就这么一个缺点,曹操就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民心。

朱元璋虽说是赤手空拳打拼出了自己的大明王朝,但是在自己成功的道路上,却是接手了别人的势力,也就是郭子兴的势力之后,才有了自己的地盘。

也就是说朱元璋的起点不太好,别人都是自己当家作主,而他却是为别人卖命,虽说运气好得到了遗产的继承,但只能说朱元璋的运气好而已。

并且我们可以在朱元璋的多次战役中都可以看到,他能打胜仗的几乎都跟运气有关,但凡其中有一次出现意外,所谓的大明王朝也就不存在了。

相对于说这些君主都是真命天子,谁的运气会差呢,只是单纯的赌运气不一定可以走到最后,所以朱元璋也算是出局了。

最后就是我们的接盘侠赵匡胤,可以说整个大宋王朝就是赵匡胤接手了柴荣的地盘。

虽说赵匡胤能文能武,可他的江山却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也就是说根基不稳

可以说大宋正是因为从赵匡胤的手中成立,所以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一直都属于放弃的状态当中。

说白了就是赵匡胤的基础没打好,但是却又因为柴荣的去世,直接让赵匡胤继承了一大批的遗产,直接跳过了初期与中期的过程,直接上手就是天子之位。

所以说赵匡胤的大宋从某个方面来讲,他是不成熟的,因为赵匡胤不像李世民、朱元璋、刘邦等人,是从头打到尾的,相当于直接花钱买了一个成品大号。

对于赵匡胤来说,他只会关注高层次的东西,而一些基础的东西全部扔掉了,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注重基础,因为对他来说基础是别人给的,不是自己辛辛苦苦修炼出来的,所以说赵匡胤在这几个人当中可能是最失败的一个吧。

从以上这些理由当中,我个人认为李世民可能属于从头到尾都是自己打拼,不论是名声还是实力都属于上上之选,所以我选择李世民。


虎头山小妖


刘邦虽也是一代开国名君开创西汉二百多年基业是中国历史第一布衣天子。心胸豁达,知人善用,。可成就霸业后就自身腐败听信谗言,错杀和废止不少好官。和李世民相比有点逊色。

曹操史上大才,文武兼备,

纵横疆场,权倾朝野,可也只能三国鼎立。.并且为人过于?奸诈。疑心太重。为君者缺少豁达。

朱元璋则能与人共患难,不能同福贵火焚庆功楼是其标准的独龙

行为。和世民比不足为君。

那么是后一位赵匡胤: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宋朝,和前四位史称五帝,可大宋一直没能统一,不是没国力,也不乏杰出良将。可宋主无雄心壮志,缺少世民之霸气。

各帝王都..是当时环境和时代造就的,放在一齐起比较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严肃的。至此,

:拙一议论,浅识只当闲聊。÷


丰泽种植


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几位也不例外。他们最终都当了皇帝。如果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时期,要看谁能当皇帝的话。实际上就是比拼他们在成为九五至尊的过程中,个人能力所占比重。我们就看谁的能力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被唐太祖,李渊封为秦王。李渊母亲就是独孤皇后的姐姐。李渊承袭封号唐国公。那李世民呢,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被李渊封为秦王,秦王府猛将如云。

赵匡胤在当皇帝之前呢。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相当于国防部长。能够统率全国的兵马。

这三位典型的官二代。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平台很重要,没有平台,个人算不了什么。所以他们做皇帝难度不大。很难说他们能力多强。优先排除。

刘邦当亭长的时候,已经是壮年了,大小也是一个官。

朱元璋家境贫寒。他的童年历经天灾人祸,最终家破人亡。孤身一人不得已在外颠沛流离,饥寒交迫。跟刘邦相比它缺乏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性格是有缺陷的。他最终荣登大位自己付出的艰辛要大得多得多。他的性格最坚毅,能力最强。

综上所述,朱元璋最有可能做皇帝。


雷哥讲古今


刘邦军事能力稍微差一些,与强者对战赢得少,项羽和匈奴之战就体现军事竞争力不足。

曹操属于军事天才,也善于用人,但是容易骄纵,宛城赤壁就体现他的缺点

朱元璋也是位传奇人物,军事上更注重实力,谋略稍显不足。

赵匡胤综合能力都很优秀,但是遇到强者稍弱些,北宋疆域也不是很大。

李世民是军事奇才,也善用人才,性格也很沉稳。

这五人在同一个时代,李世民更有可能做皇帝


富元制作


哈哈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权且当作一个小说来讨论吧。

这五位仁兄在各自的时代都属于当世豪杰,且都击败了绝大部分同时代和自己竞争的人,坐上了属于王的座位。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当世唯操与某几人耳。当然他们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努力,也有下面一大批为他所效命的谋士和武将。我们今天权且先把外部条件均衡,以个人能力进行可能性评判。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们各自登王位时的环境,宋太祖赵匡胤起于青萍之间,从小参军,依靠聪慧以及战功成为了郭威的亲信,后跟随郭威发动兵变逼迫前朝皇帝让位郭威建里后周政权,获封大将。没几年后,他弟弟再次效仿郭威当年做过的事情,助力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成功登上王位。但他因为担心自己时武将夺权天下人不符,所有重重启用文臣,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导致整个宋朝文弱不堪,差点断送华夏文明。从这点看,我认为赵匡胤最不可能站到最后,首先他自己没有那么强烈欲望和胸怀,想到的永远是自己的三分地,所以不具备枭雄之质,换成他弟弟赵光义还有那么几分可能。

其余四位所处的时代均是乱世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汉高祖刘邦为人老赖,不愿踏踏实实工作,整天做白日梦,哪成想居然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奋起反抗暴秦,成为一方诸侯,最终与绝世霸王项羽逐鹿中原。史上对他的定位是善于用人,敢于放权且把权谋之术发阳光大之人。开创飞鸟尽石弓藏之先河。他擅长之处在于权谋与用人,自己本身在统筹以及领导力方面是有所不及其他四位的,所以如果同台竞技应该也不会是最后赢家

剩下的三位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个人能力以及魅力展现都最大的标杆。先说唐太宗李世民,隋末时期,各地分封称雄,有点三国重演战国时代重临的背景。李世民辅助唐高祖扫平大半江山,可以说大唐江山确实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统筹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奈何太过优秀的人招人嫉妒。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嗜弟逼迫高祖退位尽展枭雄之资也。杀伐果断,毫不拖泥带水!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位候选人,但是他的这些成就是在高祖的基础之上才达成的,如果让他白手起家开始,不一定能这么顺利。

最后两位都是典型的白手起家,曹操虽然算是世袭小官,但到他那一辈已经家道中落,一贫如洗了,和他一起读书的那一辈人,他永远属于被欺负的对象。所以才会形成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性格。前期和奸臣董卓周旋,组十八路诸侯讨伐,成功后立马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一个消灭对手。可惜因为太过自信乃至自负,终是难逃一败,赤壁之败后便一蹶不振,无法再战天下了。他实乃卓越的战略家军事家,他始终更多依靠个人的智慧在于各路诸侯战斗,依靠个人魅力笼络下属,智慧的双眼识人(比如吕布/关羽等)。真正的靠个人力量玩弄十八路诸侯,个人实力强大至极!但因为太过自信变成有可乘之机,如果同台较劲,他会是站到最后的枭雄之一,但很难成为最终赢家

草根英雄朱元璋,没有比他一穷二白起家还取得更大成就的了。最牛的白手起家奋斗者。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从最底层满满往上爬,而且还注重自己口碑。在自己义父败落之时愿意把自己的身家全部让给义父,赢得了所以将士的心,赢得了美名。从此良臣闲仕来投,虚心接受谋士建议广积粮缓称王,为自己赢得了难得发育时间。要知道同时和他竞争的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另外两个的名气比他大,实力比他强。陈友谅可以算是当时一位曹操类似的枭雄,他的成长轨迹和曹操十分相似,抗元前期是属于他的舞台,合纵连横成为实力最强的霸主。可惜遇上了以隐忍勤奋顽强著称的朱老大,我有你没有过的经历,我更懂底层人物的心酸,我更得民心,你拿什么和我比,落败只是时间问题。最终不负众望横扫天下,驱逐夷族,建立强明。而且成为皇帝之后,依然勤于事务,一天处理政务十五六个小时,精力吓人,如此勤奋,而且善于御下,拥有出色军事指挥和统筹能力。以至于他的二儿子也继承强大军事能力,在几十年后再次上映夺权之事。

所以在其他方便不论的情况下,朱元璋和李世民是最有可能站到最后之人,这也说明了一句话就是:人生还有什么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更让人绝望的呢?


轮回人间


生在同一个时代,班底、出生和机遇是否还是一样呢。

其他不说李世民是妥妥的权二代,衣食无忧;嬴政更了不起,世袭的秦王,也是世袭的野心。如果抛却这两个光环,此二人力量会下降很多。

曹操和赵匡胤也是官二代出身,家大业大,境遇也相似。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起于草莽,区别在于刘邦多少还是有官位的。

如果几人完全是依照自己的机遇发展的话,铁木真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嬴政、曹操宁肯放弃内斗,也会把他淘汰出局的。

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能否成事完全看嬴政、曹操、李世民对小势力的关注,犁庭扫穴之下三人根本不能成就大事,如果是放任的话,刘、朱可能会有成事之机。

最终的争夺之战应该是嬴政、李世民之争,或者是嬴政、李世民、朱元璋和刘邦四人之争。

如果都从底层做起的话,最终的应该是嬴政和刘邦的争夺。

不过我更看好刘邦能够称帝。

不过乱世百姓不如猪,希望不会有这样的时代让群雄征伐。英雄的璀璨时代也是普通人的悲苦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