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她为何惨遭“墨刑”之苦?

历史诗人


上官婉儿生活在唐高宗李治到唐中宗李显二次为帝这段时间。

上官婉儿如果不是因为遭遇墨刑而是直接被处死,相信今天对她的评价会很不错,可惜她活到了李显二次为帝。

墨刑通俗点讲就是在面部刻字,然后在伤口上涂墨汁,这样伤口愈合后会留下黑色印迹。墨刑其实是一种比较轻的刑罚,身体遭受的痛苦有限,这主要是用来羞辱一个人的刑罚,毕竟是刻在脸上的,而且需要携带一生。


上官婉儿可以说武则天就是她的伯乐,可武则天同时是他的杀父仇人。在上官婉儿出生还没多久其祖父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庭芝一同被杀,其母郑氏和上官婉儿虽没被同时诛杀,但被武则天充入皇宫为奴了。也不知道武则天当时咋想的,杀了别人爷爷跟爹,还把别人的后代放到皇宫为奴,就不怕孩子长大知道真相找你复仇?这还是发生在唐高宗在位期间。

说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伯乐,是武则天要上官婉儿登上唐王朝的政治舞台,进入权力中心的。

上官仪

上官婉儿究竟知不知道祖父、父亲怎么死的或者是知道但没复仇的打算,这在历史上没记载的。

上官婉儿天赋很高,再者生活在皇宫,肯定会受到耳濡目染的良好的教育,再者长得非常漂亮,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有13的记载,也有14的记载),上官婉儿在宫内已经小有名声。武则天于是召见了上官婉儿。或许是经过一番考察后,在上官婉儿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才器重上官婉儿,皇帝敕令多出于上官婉儿之手。在后来上官婉儿歪曲了武则天的意思,武则天大怒,本来可以杀了上官婉儿的,历史记载上只说武则天惜其才,由死刑改为只在面部刻字的墨刑。这其中真实原因估计只有武则天自己清楚。

我认为武则天这么做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武则天真的惜才,这么聪明的秘书很难找,杀了可惜;第二层就是武则天想借用这件事来“敲打”上官婉儿,告诉她老实本分点,自己可以杀掉你爷爷还有你爹一样可以杀掉你。聪明的上官婉儿一定意会出了这层意思,要不然这件事后上官婉儿不但不记恨武则天,反而对武则天更加忠诚,再也没有忤逆武则天的意思了,就这样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做事。

至于上官婉儿最初是否做了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发现的上官婉儿的墓志铭说“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上官婉儿13岁就做了才人(后妃的品级),那是谁的才人,上官婉儿13岁得到武则天器重的时候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时间,那只能是李治的才人。上官婉儿13岁的时候,唐高宗李治已经近50岁了,还有六七年的寿命就死了,再者李治晚年体弱多病,根本不可能临幸上官婉儿。这个才人的名号应该是武则天授意的,主要是要上官婉儿以后妃的名义方便工作而已(那个时候武则天权力再大,她也只是后妃)。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李氏,其实就是不逼武则天,如没意外皇位最终也会落到李氏头上,因为当时武则天已经把武三思、武承嗣等武氏子弟成为储君的路给堵死了,复立了自己儿子李显为太子。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武承嗣就是因为没争取到太子之位,做不了皇帝忧郁而终。再者张柬之等人正是看到武则天病重的时候才发动政变,也就是说神龙政变时武则天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活不了多久了。当然神龙政变也有必要性,那就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增加太多不确定性。毕竟武则天在位时大封武氏子弟,势力很大。他们是敢起来武力夺取皇位的。那样就免不了血流成河。

神龙政变只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等少数人和逼武则天退位,其他的人都没有诛杀。尤其是武氏子弟,别人劝说张柬之等人诛杀诸武。这种劝说是很必要的,武氏子弟基本没干什么好事,张柬之等神龙政变的功臣最后被武三思反杀就是明证。张柬之等人却拒绝了诛杀诸武的建议。

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跟不倒翁一样,依然得到李显的信任,还命她掌握皇帝诏命的起草,俄而被加封昭容(后妃名号)头衔。上官婉儿这样由武则天的秘书变成了李显的昭容了。

从这开始,上官婉儿开始了富有争议的一生;或者说是在在唐中宗李显朝变成了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 上官婉儿为了权势放弃了原则,选择同流合污;

上官婉儿处于什么样的考虑不清楚,(毕竟是饱读诗书的人,又聪明)但她选择亲近权势正盛的韦后和安乐公主是事实,还时常劝韦后效法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新唐书》:

於是昭容以武氏事动后。

上官婉儿还劝说韦后首先要积累民望,采用施恩于民的办法来获得百姓的支持。《新唐书》:

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母、妻不繇夫、子封者,丧得用鼓吹。数改制度,阴储人望。

当时的武三思因为是李显的亲家(李显之女安乐公主最先嫁给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训),李显并没有疏远武三思。当神龙政变后获悉有人主张杀掉武三思,武三思赶快结交上官婉儿,这样武三思通过上官婉儿的途径,被上官婉儿引荐给了韦后,这样武三思重新获得权势。《新唐书》:

是时,上官昭容与政事,方敬晖等将尽诛诸武,武三思惧,乃因昭容入请,得幸於后。

这样韦后、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等人就此形成“邪恶同盟”。韦后掌握实权,上官婉儿掌握草拟政令的权力,武三思就是最好的枪手。武三思利用韦后等人的支持,先诬陷、杀驸马王同皎,后采用一步步陷害的手段,把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神龙政变中的功臣,先剥夺实权,再外放任职,再贬官,但这些都没把这些神龙政变中的功臣置于死地。所以武三思找韦后商议后,不经李显,直接由上官婉儿以皇帝的名义起草一个诏令杀掉这些功臣。这样一个个功臣全被扒拉干净。

  • 上官婉儿不恤民力,劝谏李显;反而是建议修建了豪华的吟诗作对的场所。

上官婉儿接近李显,却没有去劝谏李显,反而自己开始想着怎么花朝廷的钱;上官婉儿文学天赋挺高,找上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吟诗作对是没什么的,可上官婉儿建议李显这么做,就上升到国家工程的高度了,还用朝廷的名义召集文士,用国库的钱修建华丽的场所昭文馆,还用朝廷的声誉,这也没什么,可结果做出来的诗文空洞无物、全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这样的诗文根本流传不开。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靡靡之音数量不少,但没有一篇被世人传诵。这么做纯粹是花国库的钱来满足个人爱好,有点自私。《旧唐书》:

婉兒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 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兒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 绮丽,时人咸讽诵之。《新唐书》:婉儿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
  • 上官婉儿有强烈的求生愿望,为了活下去可以牺牲人品。


第一次:上官婉儿在事武则天的时候,因为忤逆圣意被处以墨刑以及有杀父之仇,上官婉儿非但不记恨武则天,反而对武则天更加恭顺。

第二次:李显的太子李重俊被韦后等人逼的起兵那会,李重俊矫诏调兵先诛杀掉了武三思和其子武崇训,然后要去诛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跑得快,跑到了李显和韦后面前,但李显并没有多生气,上官婉儿直接添了一把火说,看样子,杀完自己就会杀皇帝和皇后了。这其实是毫无根据的推断,其是为了求存“以激怒帝”,借皇帝的手对付李重俊。但这无疑触犯了李显的忌讳,李显调集军队诛杀李重俊并带韦后和上官婉儿到玄武门城楼躲避兵锋。后来李重俊兵败被杀。《旧唐书》:

节愍太子深恶之,及举兵,至肃章门,扣 阁索婉兒。婉兒大言曰:“观其此意,即当次索皇后以及大家。”帝与后遂激怒, 并将婉兒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俄而事定。

第三次:是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的先天政变中。李显不明不白的突然驾崩,韦后重用亲信,打算立一个傀儡自己临朝称制。上官婉儿根据韦后的意思草拟李显的遗诏,可唐隆政变发生,韦后及安乐公主被杀,上官婉儿被李隆基的人捕获,这时的上官婉儿不是宁死不屈,而是主动把草拟的遗诏交出来希望免自己一死。可李隆基不答应上官婉儿也就被诛杀了。

《新唐书》:及草遗制,即引相王辅政。临淄王兵起,被收。婉儿以诏草示刘幽求,幽求言之王,王不许,遂诛。

  • 上官婉儿无法洁身自爱,与人随便发生关系。上官婉儿被唐高宗封为才人,被唐中宗封为昭容,这已经很能挑战底线了,无论是否被皇帝临幸过,但上官婉儿是有那个名分的,做父子两代皇帝的妃子;可上官婉儿还是私生活不检点。先后与武三思、崔湜发生关系。

《旧唐书》:婉兒既与武三思淫乱。

这个崔湜(shi)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先是靠建议武三思杀死神龙政变的功臣上位;尔后跟上官婉儿勾搭上。

《旧唐书》:婉兒又通于吏部侍郎崔湜。网络配图
  • 上官婉儿还有收受贿赂、罗织朋党的情况。

有人说上官婉儿没有权力欲怎么感觉这话非常虚,怎么滴,只有做皇帝才有权力欲。
《旧唐书》:时上官昭容与其母郑氏及尚 宫柴氏、贺娄氏,树用亲党,广纳货赂,别降墨敕,斜封授官,或出臧获屠贩之类, 累居荣秩。

但上官婉儿又表现出不完全是韦后一党,也就是说跟韦后存在利益冲突。在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一事上。上官婉儿甚至以死相谏,坚决反对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

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中记载: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党为臣。昭容泣血极谏。

上官婉儿也非常喜欢藏书,至于有多少藏书保存下来不清楚。

上官婉儿的一生都处于政治漩涡中,而政治斗争往往会扭曲人性。

再加上唐中宗李显昏聩导致皇权旁落,忠良被害,奸佞当道。李显要对这个负主要责任。

上官婉儿的一生是黑白间杂的一生。或许有人说上官婉儿是身不由己,这点不可否认,但关键是她做了。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基本采取的是表扬的态度来展现上官婉儿的一生,可是墓志铭上还有许多事没有写,历史上确有记载。

看了一些网友的观点啼笑皆非:上官婉儿这么出名是因为她名字起的好听,一听就是小鸟依人的那种女子;或者是人长得漂亮,惊为天人;亦或者上官婉儿才华横溢,聪明,文学天赋高。可这些被她的扶不起来的人品给稀释了。《旧唐书》《新唐书》对上官婉儿的评价都不高。

这么看,给孩子起个好名多么重要。


过去即历史


历史上上官婉儿被武则天视为股肱之臣,相当于武周的女宰相,附作武则天治理天下,功不可没,但她为何会惨遭“墨刑”之苦,下面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何为墨刑

首先来解释一下何为墨刑,墨刑的操作方式是在人的脸上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先用铁器做上标记,等刻画出大体轮廓后涂上古代的墨水或者其他黑色的的颜料,从而让在身体上的标记形成永久性的标记,这个刑法往往会伤害带刑犯的皮肉或者筋骨,刻字时非常痛苦,并且在身体的众多部位中,脸最为频繁,所以无法遮盖,在给人肉体痛苦的同时,精神上的痛苦往往也会很致命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争帝

上官婉儿出身唐朝世家,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并加上本来就有上官家世代为官的家学熏陶,是名副其实的才女,这也为以后辅佐武则天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其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李治的谋臣,在李治与武则天夺位的期间站错了队,当时李治命上官仪为急先锋,起草废后(武则天)诏书,但是由于李治天性懦弱,在后面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因为败落,所以武则天称帝后,大肆贬落上官家,家中男丁悉数被杀,女眷则被充当入宫做婢女,上官婉儿亦在其中,进入宫中服侍武则天。

受武则天赏识,进入仕途

众所周知,武周时期,由于武则天身为女性,所以朝中女性重臣不在少数,再一次偶然机会中,武则天发现她身边的一个婢女,生的着实秀美轻盈,艳丽中又有些许威严,武则天本来就是爱美之人,因此此人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在随后的时间里,又发现此女文采过人,过目成诵,尤其是书法更为一绝,犹如其人一样妖冶艳丽,秀美又不乏庄严,因为上官婉儿由此进入仕途,最初为武则天掌笔宫女,武则天绝大多数圣旨诏书都处于上官婉儿,而后进一步得武则天赏识,入朝为官,慢慢的,许多宰相分内之事,也有上官婉儿负责,故此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侵犯武则天底线,被施以墨刑

上官婉儿自小生活在宫中,并且生的样貌艳丽秀美,正如现在的话说的,每个帅哥都渴望爱情的滋润,美女也是如此,到了已经谈婚论嫁的年纪,心中的情愫也早已盛开,但是此时,上官婉儿却依然在为武则天辛苦负责朝政,众所周知,武则天身边面首众多,而且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关系素来亲密,甚至在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颠倒鸾凤之时,也在上官婉儿面前毫不避讳,这显然极大的刺激了正处于躁动期的上官婉儿,久而久之,上官婉儿则与张昌宗混在了一起,而后宫之中,武则天耳目众多,不久武则天就知道了此事,对于张昌宗,武则天还在爱头上,不舍得处置,于是上官婉儿就成了她泄愤的工具,武则天你没有处死她,而是让他活着,受尽折磨,于是给上官婉儿处于墨刑,让其毁容,并且将上官婉儿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这就是深受武则天喜欢的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施以墨刑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防火防盗防闺蜜啊。


丫丫说史


昨天恰好看到个野史,答一个。



话说太平公主把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晚上共度良宵,歇罢,上官婉儿进来汇报工作,武则天出去起夜,上官婉儿心痒难耐,掀开帘子近距离观察张宗昌,结果被武则天进来看见,大怒,随手拿起床上的剪刀,一剪刀扔到上官婉儿头上,上官婉儿头破血流,留下一个伤疤。于是就用花黄纸把额头贴住,没想到成为流行装饰。



正史的说法是上官婉儿在上朝时偷看群臣,结果被武则天看见,以为她要觊觎神器,就把她扎了一剪刀。



不管那个版本,都是她偷看男人被武则天扎了一剪刀。


唐风宋月


上官婉儿被处以墨刑,是因为她触怒了武则天。墨刑也被称为黔刑,黔刑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秦末汉初的著名将领英布就曾经受过墨刑,被人们称之为黔布。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犯人发配边疆的时候,都会在脸上加盖一个金印,这也是一种墨刑。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在武则天做皇后期间,上官仪对于武则天专政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上书请求废除武则天皇后的地位。唐高宗也不满武则天的专权,让上官仪起草了废后的诏书。

然而在当时的唐王朝,武则天已经树大根深,就连唐高宗李治也无法扳倒,废后的事情遭到了武则天党羽的普遍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上官仪在之后遭到了武则天的报复,家庭中的男性都被杀死,女性都被收入皇宫里面做奴隶。上官仪被杀害的时候,上官婉儿才刚刚出生,她随同母亲一起入宫为奴。上官婉儿从小聪明伶俐,精通琴棋书画,13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宫里面是出了名的才女。

李治统治晚期,唐朝的朝政全部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在公元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13岁的上官婉儿,在第一次见到武则天的时候,上官婉儿用自己出色的文采打动了女皇,武则天废除了上官婉奴隶的身份,将她提拔成了才人,留在身边做侍女。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跟随在武则天的身边,为她起草诏书颁发命令。当时的上官婉儿相当于武则天的女秘书,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之一。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上官婉儿因为犯错,被武则天除以墨刑。

关于上官婉儿得罪武则天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可能是上官婉儿和宫廷里面的美男子有私情,最终招来了武则天的妒忌,武则天才会用墨刑使她毁容。一些民间传闻称上官婉儿在受了墨刑后,将自己的受刑部位改成了一朵花,看起来更加的抚媚了。


上官婉儿成为女丞相是在唐中宗李显时期,武则天退位之后,善变的上官婉儿立刻投奔了韦皇后,成为了韦皇后的心腹。韦皇后一直将武则天当做自己的榜样,上官婉儿又是武则天的宠臣,因此韦皇后逐渐拉拢上官婉儿,希望她能够辅佐自己称帝。

在韦皇后的提拔下,上官婉儿控制了大部分朝臣的任用,成为了一个女权臣,被后人称之为女宰相。上官婉儿文采很好,却十分的淫荡,大臣们为了升迁很多人都和上官婉儿有私情。后来韦皇后密谋称帝,上官婉儿则积极为她策划。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的阴谋遭到了李氏皇族的不满,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

在政变发生后,上官婉儿带着宫人迎接李隆基,表示自己对唐朝皇室的忠诚。但是由于上官婉儿跟着武则天和韦皇后做了很多坏事,李隆基对上官婉儿十分的不信任,最终将她杀死祭旗。就这样在唐朝政坛纵横30多年的上官婉儿,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站错队被杀。


历史总探长


上官婉儿是唐代有名的才女,她的精明才干被武则天赏识,于是将她留在宫内,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得力助手,也是闻名天下的巾帼宰相。本来已经无家可归的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武则天越来越信任她,然而正在她的人生巅峰,却遭遇了武则天发明的“墨刑”,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宠臣张昌宗的关系过于密切,让武则天恼羞成怒,于是用“墨刑”来惩罚她。武则天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来往频繁,此时的武则天已经陷入了爱河,就像其他朝代的皇帝宠妃子一样,武则天与张昌宗兄弟缠缠绵绵,甚至在上官婉儿面前也毫不避讳。而上官婉儿这时也已经情窦初开,况且她的条件并不差,不仅容貌姣好,还颇有才华,自然会吸引不少男人,不久后上官婉儿与张昌宗便缠在了一起,本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怪只怪上官婉儿选错了对象,张昌宗正是武则天的心头之爱,上官婉儿自然斗不过武则天,毕竟两人是君臣的关系,上官婉儿也因此触碰了武则天的底线,被武则天用自己发明的“墨刑”狠狠的教训了她一番。上官婉儿之所以被武则天用墨刑惩罚,完全是因为她沾染了武则天的宠臣,也是她的新欢张昌宗。

从那以后上官婉儿的人生便开始走下坡路,经历过墨刑之后,上官婉儿还被贬到三千里之外的地方,让她永远不能回到朝廷,最后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杀死。纵然曾经得到过武则天的万般宠爱,最后只因抢了武则天喜欢的男人,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变幻莫测,感情永远在利益之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唯一值得信任的,只有自己。

才高八斗的上官婉儿成了那个混乱时代的牺牲品,但是关于上官婉儿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墨刑对于其他人来说是酷刑,对于上官婉儿来说却更像是一次整容手术,遭遇过墨刑之后的她更加妩媚动人,让更多人为之倾倒。原来她在伤疤上面画了一朵梅花,这样看上去完全不像经历过酷刑的人。其实墨刑本身并不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刑罚,它更强调的是对精神的摧残,在很多人看来,墨刑是纹身的起源之一。

上官婉儿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从家破人亡,沦为武则天的奴隶,到成功逆袭,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历史闻名的女宰相,再到后来因为与张昌宗关系过于密切被武则天惩罚,泯然众人最后被杀,人生的大起大落就在一转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过去的也已经无法挽回,唯一能够把握住的,就是现在。活在当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即便不够成功,至少足够充实。


尚武菌


是金子总会放光!上官婉儿把这句名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唐高宗时期有一个丞相叫上官仪,起草诏书要废除武则天。

武则天将上官家族的男人全部处死;

将上官仪的儿媳妇郑氏及其刚出生的女儿上官婉儿罚做女奴,分配到掖廷使唤差遣。

郑氏真是伟大,女儿上官婉儿刚会讲话,便教她识字读书、背诵诗文。

上官婉儿确实聪明,6岁时不仅能够熟背诗歌200多首,还能写诗著文;

更令人称奇的是,10岁的时候,上官婉儿能够明明白白说出官场上的规定,并且富有文采和修饰,还能理解一些法律和命令。

上官婉儿的聪慧睿智传到武则天耳中。

13岁那年,武则天特地召见小女奴上官婉儿,并当场出了一道题考考她。

武则天亲眼见证,上官婉儿思考片刻,提笔一挥而就,很快写成一篇美文,好像早就构思好了一样。

看完文章,武则天十分高兴,将小女孩拉进怀中,如获至宝。

武则天当场下令免除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并且让她负责朝廷诏书、命令的拟定。

上官婉儿掌管解释、起草皇宫诏令很多年,被人们称为“巾帼宰相”。

受到武则天的重用,上官婉儿尽心尽力回报恩情。

骆宾王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文章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上官婉儿看过文章后,赏其文采、爱不释手,还把文章推荐给武则天。

武则天看了开头就被震慑;

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武则天问道:“这是谁写的?”

上官婉儿回答:“骆宾王写的。”

武则天抬头望向前方,长长叹口气说:“宰相怎么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啊!”

武则天觉得一定要爱惜身边的人才,于是更加重用上官婉儿。

这么受重用的“女宰相”为什么惨遭“墨刑”之苦呢?

唐高宗和武则天每次上朝,接受大臣朝拜、禀报,武则天都会安排上官婉儿钻到自己的桌案肚下,记录大臣们所奏事宜。

有一天,武则天没有上朝,唐高宗一个人接受宰相禀报上奏。

上官婉儿像平时一样,钻进武则天的那张桌案肚下,记录唐高宗与宰相的言论。

唐高宗发觉了上官婉儿,非常愤怒。

退朝时,唐高宗将一块指甲盖大的刀片扎到上官婉儿的额头,并且不许拔下。

上官婉儿爱美心切,请求唐高宗准许拔下刀片,便写下一首诗《乞拔刀子诗》。

诗的全文是:

丽日煦皇庭,清风拂龙台。

分明眼前事,依稀梦飘来。

忽焉思散起,精移何神骇。

罪奴当万死,还乞龙颜开。

最后两句打动了皇上,唐高宗准许她将刀子拔下。

刀子拔下了,额头留下一条刀疤。后来,武则天又在她的额头加上一条刀疤。

武则天非常喜欢上官婉儿,将她作为心腹。

武则天也是过份放纵自己了,她与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20多岁的女孩,看见这样的场面,免不了会心如鹿撞、芳心荡漾。

张氏兄弟身姿俊美、容颜亮丽。

长期身居宫中,上官婉儿经不住诱惑,有时候与张易之调情骂俏。

情欲之惑能够使人越发放肆,甚至无所顾忌。

武则天与张氏兄弟、上官婉儿一起吃早饭。武则天一抬头,看见张易之与上官婉儿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武则天当时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呵斥道:大胆放肆,你敢偷我禁脔!罪该处死!

命人将上官婉儿关押起来,但是,武则天心情矛盾。

自从任用上官婉儿,制诰发令总是很满意,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但是,与自己情人偷偷摸摸,也是实在可恶,这口恶气难以下咽。

武则天犹豫不决之时,张易之兄弟吹起了耳边风,请求武则天念在上官婉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份上,饶过这一回。

为了让上官婉儿记住教训,武则天免除她的死刑,决定对上官婉儿实施墨刑。

上官婉儿嫩如凝脂的脸面上,眉心右上侧有一小块疤痕,那是唐高宗留下的。

武则天下令与旧疤对称,再刺上一块疤痕。上官婉儿眉心上方有了两块对称的疤记。

上官婉儿受到惩罚后,更加用心服侍武则天,讨好武则天;

渐渐地,武则天不再计较她以前的过失。

毕竟年轻,当然爱美。

上官婉儿最初用头发将额上的墨刑遮住;

后来,心生灵感,在伤疤之处精心刺了一朵梅花,并且涂上红色,用来掩盖墨刑之羞。

没想到,经过这样打扮,上官婉儿越发妩媚动人。

皇宫中的女人们纷纷效仿,很多人都用胭脂在前额点上淡红色的梅花,演变成红梅妆。

一枚掩盖缺陷的花朵,逐渐发展成一个朝代的时尚。


数学张教员


上官婉儿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事,故而也被称为“巾帼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一位奇女子,她是初唐大诗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不过,由于上官仪反对武则天专权,被网罗罪名,以“谋反”最被诛杀,当时一并被杀的还有上官婉儿的父亲,而上官婉儿和母亲则被收为官奴。

由于上官婉儿自幼聪颖,又有家学的熏陶,使得她在相对开放的唐朝逐渐崭露头角,成长为了一代才女。据说,武则天遇到上官婉儿后,也对其大加称赞,这才又改变了上官家族的命运。武则天虽然打压上官仪,却重用上官婉儿,命其做婕妤,负责草拟诏书。

唐朝时女子地位相对较高,可以在内朝为官。由于上官婉儿才华出众,而且相貌出众,又被封为了唐中宗昭容,故又被称作上官昭容。及至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一心辅佐女皇帝,很受器重,成了武周政权的股肱之臣。当时,许多原本属于宰相分内之事,也交由上官婉儿来负责,故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不过,历史上的上官婉儿私生活相对混乱,她曾与太子李贤有过私情,后为唐中宗李显昭仪,还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有过绯闻。当然,真正导致上官婉儿悲惨结局的,却是在权政治斗争中的挫败。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二次登基。在唐中宗再次掌权后,上官婉儿的地位一落千丈。不甘落寞的上官婉儿,看出韦后有篡权的野心,因而开始依附韦后。

后来,韦后与安乐公主母女合谋毒杀了唐中宗,阴谋夺取。关键时刻,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率军击诛杀韦后,迎立唐睿宗李旦。在这场政变中,上官婉儿也遭到牵连,被李隆基所杀。就这样,卷入党争的上官婉儿,就此香消玉殒,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相传,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曾遭受“墨刑”,但却因此显得更加妩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刑罚,即在犯人的面部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然后再染墨,使之成为犯人的标志。这种刑罚相对于凌迟、枭首、腰斩、车裂而言,无疑要轻得多。不过,这样的刺青会使得受刑人失去尊严,属于一种“耻辱之刑”。

有人说墨刑始于武则天时期,这显然是不合史实的。其实,早在西周时便有墨刑,如《尚书·吕刑》中便有“墨罚之属千”的说法。在《周礼·掌戮》中还曾提到,一些贵族会差遣受墨刑者守门。

上官婉儿之受墨刑,流传着多种版本。不过,相对可信的一种说法,应该是在上官仪蒙难时,上官婉儿被收为官奴,便被处以了墨刑。在《酉阳杂俎》一书中,曾提到: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酉阳杂俎》

此说指出,唐朝女子面部饰花的风俗,是因上官婉儿才流行起来的。由于上官婉儿面部有墨刑痕迹,影响美观,所以便在被刺青的部位进行了遮掩。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她看起来更为妩媚。不过,此说的可信度或许尚待考证。

前文提及,自西周时便有墨刑,而在漫长的时间里,自然有人会想办法对面部刺青进行遮掩,倒也不至于等到唐朝时由上官婉儿首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上官婉儿面容姣好,又富有才情,即便是有墨刑痕迹,如适当掩盖,倒也不失为绝代美人。否则,唐中宗倒也不至于将其作为昭容。


夕阳下的晚枫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唐朝是历史上一个以女人为尊的朝代。不论是武则天还是她的女儿太平公主,都是十分厉害的女性。


除了她们,最出名的想必就是上官婉儿。她深受武则天喜爱,不过却因为和武则天的面首厮混被发现后遭到了墨刑,她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可惜她的一切都是武则天给的,面对她上官婉儿根本没有反击能力,怎么谈得上自保呢?

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唐朝初年的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了,她是初唐大诗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自幼聪颖,又经过了家里面的熏陶,使得她在相对开放的唐朝逐渐崭露头角,成长为了一代才女,后因家庭巨变被打入宫中为奴。


在上官婉儿十四岁的时候,武则天发现了她不寻常人的才华,对上官婉儿十分满意,当即免除了她的奴婢身份,并让其负责草拟诏书。

武则天十分赏识上官婉儿,许多宰相分内之事也让上官婉儿负责,故此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关于上官婉儿的死有两种说法

其一:当武则天和宰相们在朝堂议事的时候,上官婉儿忍不住偷偷朝里面看了一眼被发现了,这让武则天感到非常的丢脸,所以重罚了上官婉儿。

其二:有说上官婉儿沾染上了女皇武则天的宠臣导致遭受“墨刑”之苦。武则天知道后感到相当的恼怒,但是武则天舍不得处罚自己的男宠,就重罚了上官婉儿。本来武则天是要处死上官婉儿,但是又因为十分的爱惜上官婉儿的才能,所以就对她进行了墨刑。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掩盖伤疤,就在上面画了一个梅花图,后来这种妆还流行起来,被称为梅花妆。

这个时代女权主义色彩很重,上官婉儿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从她之后的很多行为都看得出来,她并不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甚至因为权势地位参与了太平公主等人的权势之争,所以说她遭受的墨刑真的是武则天所为,想必就是给她个警告让她不要踩过界。


江水趣谈


上官婉儿,年轻貌美,而且才华惊人,是武则开的得力助手。

所谓“墨刑”,就是用锐利的铁器,在人的身体上刺以伤口,再用墨汁涂抹,以使颜色永久保存,这是一种耻辱性的惩罚。

上官婉儿所受的墨刑,是在脸上。这对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来说,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惩罚。所幸上官婉儿所受的墨刑,只是在额头上,上官婉儿天性比较聪明,她采用了在额头化妆的方式来遮挡,结果,反而使她更加美颜动人了。后宫中的人,尽皆模仿。

关于上官婉儿为什么受这种刑罚,主要有两种传言。

一是,武则天在和六部的宰相们阅议国家大事的时候,上官婉儿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结果被一个宰相发现。武则天为了顾全自己的威严,便下令施上官婉儿以墨刑。

二是,武则天晚年喜欢男宠,其中一个男宠十分俊美。不过,他发现了上官婉儿生得貌美惊艳,竟然对她动了心,趁武则天不在时,就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久在宫中,没有经历过男女之事,只是目睹过武则天与男宠们私混,她又是青春美貌的年轻女子,也有些生理上的需求。于是他们苟合在一起。结果,这件事让武则天发现了。武则天忌妒上官婉儿,本想处以死刑,但是,她在生活上与政治上离不开上官婉儿,就处她以墨刑。

相比较之下,第二种说法更为靠谱。女人在美貌上,更妒忌女人。


枕史润智


上官婉儿那张完美无瑕的脸,的确有过损伤,其受损原因主要三种说法,后两种都和武则天的男宠有关。不过美人毕竟底子好,上官婉儿顺势在脸上贴了花钿遮掩伤痕,反而更增风韵,还带动了“红梅妆”的潮流。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比较受唐高宗李治信任,有一次武则天把道士召进宫做法事,诅咒她在后宫的敌人们,唐高宗知道后十分不爽,再加上这些年没少受武则天的欺负,于是私下找到上官仪研究废后,上官仪还替唐高宗写了废后诏书。武则天听到消息后,马上找唐高宗申辩,并且追问事情的原委。唐高宗是个窝囊废兼妻管严,直接把上官仪抖搂出来。

武则天本来就心狠手辣睚眦必报,怎么能放过上官仪呢?于是上官仪和他的儿子全被杀了,儿媳妇郑氏连同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全都成了皇宫里的奴婢。郑氏家破人亡之下,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上官婉儿身上,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天资聪颖的上官婉儿很小就成为饱学之人,并在十三岁时通过武则天的考核,被任命为“内舍人”,相当于武则天的私人秘书。

上官婉儿能在武则天身边混得风生水起,才华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从小就生长在皇宫之中,看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对于各种斗争套路门儿清,所以才能保存自己的同时,获得武则天的赏识。

但即便如上官婉儿般伶俐剔透,也难免有疏忽之时,结果让自己的绝世容颜有了白璧微瑕。

咱们先说“高宗扎面说”。 在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中说她“年十三为才人”,这时候唐高宗李治仍然在位。也就是说,武则天把上官婉儿辟为“私人秘书”的同时,还让她进入了唐高宗李治的后宫序列。封为“才人”这件事,这相当于于间接帮她摘掉了“奴婢”的帽子。

作为武则天的私人秘书,自然要负责文字工作,所以武则天在上朝时,也带着上官婉儿。但不管从任何角度讲,上官婉儿也不合适出现在朝堂上,于是武则天便让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有一天在宰相汇报工作的时候,躲在桌子底下奋笔疾书的上官秘书,是在忍不住好奇心,居然偷偷伸出头观望朝臣,坐在旁边的李治发现后,十分愤怒,退朝后就用甲刀扎上官婉儿的脸,并且不许她拔刀。

上官婉儿后来只能做了一首拔刀子诗,才平息了李治的怒火,不过从此脸上留下了伤疤。

其次是比较香艳的“禁脔说”。话说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十分信任,即便是和男宠张昌宗在床上激烈运动时,也不避讳上官婉儿。这样的情景,让上官婉儿脸红心跳春情勃发,再加上张昌宗风姿诱人翩翩少年,上官婉儿情难自已之下,和张昌宗大搞暧昧,武则天一看自己的白菜居然让上官婉儿给拱了(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大怒之下用用金刀划伤了上官婉儿的额头,留下了伤疤。

最后是“黥面说”,也和武则天的男宠有关,这次出场的是薛怀义。据说薛怀义经常出入宫闱,看到上官婉儿容貌秀美,就时不时地调戏美女。上官婉儿不堪其烦,最后只能关闭甬道隔绝对方的性骚扰。薛怀义大怒之下发了疯,居然烧掉了象征皇权的明堂。武则天追查之下,上官婉儿被牵连进案件当中,最后处以“黥刑”,在脸上刻上了“忤旨” 二字。

这三种说法中,我比较倾向与第一种说法。李治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我猜测应该是把对武则天的怒火发泄到了上官婉儿身上,毕竟她是武则天的私人秘书,李治得罪不起大的,就干脆借机给小的一些颜色,坏了她最在意的容颜。后两种说法应该不太可靠谱,以上官婉儿的聪明剔透,肯定会对武则天和男宠之事避而远之,不可能做出这样无脑的事!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私生活糜烂,情夫众多,武三思等人都是她的入幕之宾,也有人说她热衷于权力,是个宫斗高手,还有人说她性情贤淑深明大义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的就是:上官婉儿的确是风姿绝代文采斐然的奇女子!

红颜已逝,零落成泥碾作尘,却有香如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