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的正宗一脈

黃元御的正宗一脈
黃元御的正宗一脈

有人問:黃元御的醫學理論那麼好,為什麼沒有廣泛流傳?問者意思是黃元御的理論肯定不怎麼地,沒有醫學價值,故無法流傳!

黃元御的書到底好不好?有沒有醫學價值?值得不值得宣傳?黃元御在《素問懸解自序》曰:“乾隆甲戌,客處北都成新書八部。授門人畢子武齡,字維新,金陵人。服習年餘,直與扁倉並駕。”黃元御的學生畢武齡學習黃氏的八部著作一年多,其醫術可“直與扁倉並駕。”你說黃元御的醫術水平有多高?當然這只是黃元御自己說的,是不是有吹牛之嫌?!

宣傳黃元御的首位大功臣是陽湖張琦,張琦得到黃元御的書純屬偶然,嘉慶中葉,張琦的好友張皋聞,“一日,皋聞於廠肆廢麓中得先生所著醫書一冊,以示翰風,曰:其文駕魏晉上。翰風素工醫,讀之曰:豈特其文,其於醫,直仲景後一人而已。即之廠肆,編索他冊,不可得”。張琦得到黃元御的書是:《素靈微蘊》!張琦為了尋找黃元御的其它著作花了二十年時間。張琦當時如何對朋友張皋聞說的:“翰風先生嘗曰:醫學盛於上古,衰於後世。蓋自劉朱之言盈天下,舉世惟知滋陰熄火,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誠咄咄怪事!先生所為,表闡四聖之旨,而於近代之邪說詖辭,拒之必力也”這裡說明一個真相即:“而於近代之邪說詖辭,拒之必力”什麼“邪說詖辭”? 就是 “蓋自劉朱之言盈天下,舉世惟知滋陰熄火,以此毒天下”。黃元御的醫學理論遭到了劉朱學派極力的抗拒!張琦說:“長沙而後,一火薪傳,非自遵也。”

清代名中醫歐陽兆熊在《四聖心源序》曰:“餘自束髮,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閱醫書。初師喻嘉言昌,又師陳修園念祖,十年無所得。道光戊申,江西陳廣敷溥以玉楸黃先生《醫書八種》抄本相餉。其源不盡出自醫家,而自唐以後,談醫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傳之絕學,至是始得其真。爰取《四聖心源》、《素靈微蘊》,鋟板行世,一時醫風,翕然丕變。”“吾之學,朱、張、劉、李之學也,吾之方,固出自景嶽《八陣》、葉氏《指南》之所傳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醫之咎也。”“讀此書曾不汗流浹背,一發其羞惡是非之良,不亦顛乎!”由此可見黃元御之書的魅力!歐陽兆熊讀了黃元御的書後,認為跟隨喻昌,陳修園學習十年,認為沒有學到東西,喻昌,陳修園是什麼人?都是傷寒大家,跟他們學習的學生無數,唯有歐陽兆熊“讀此 書曾不汗流浹背,一發其羞惡是非之良,不亦顛乎!”反思自己錯了!“吾之方,固出自景嶽《八陣》、葉氏《指南》之所傳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醫之咎也”。自己治病有治癒的,也有很多沒有治癒的,過去認為那是患者的命中該死,不是醫者的責任。歐陽兆熊深深懺悔。懺悔得“讀此書曾不汗流浹背,一發其羞惡是非之良,不亦顛乎!”歐陽兆熊曰:“宗黃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黃岐之法不立,不宗黃氏,仲景之法不明”。

歐陽兆熊希望:“吾願世之好學深思者,將後世一切非聖之書,視之如洪水猛獸,而一以仲景為歸,涵濡既久,漸漬而化焉。若涉迷津,臻彼岸,導歧途,騁康莊,有不自旋其面目,而捐其故伎,如菊農之勇者,無是人也”。

同治七年吳郡覆在《重刻黃氏遺書序》中曰:黃氏八種書“一掃積蒙,妙析玄解,自仲景以後,罕有倫比。其宗旨言:中皇轉運,衝氣布濩,水木宜升,金火宜降而已”。

同治七年江夏彭崧毓在《重刻黃氏醫書序》中曰:“此仲景氏《金匱》一書,能以生人為心,故遂獨有千古。而昌邑黃氏宗之,微言創義,暢發其旨,亦可謂獨得千古之秘者也”。

眾多的黃氏粉絲自己出資刻板印刷黃氏之書,寫序讚揚黃氏對中醫學理論的貢獻,古代出書不是賣的,而是送人,刻板印刷好的醫書廣為散發是為了濟世壽民,積德行善。而不是現在人出書,為了吸引讀者,提高賣點,花錢請名人作序,進行吹捧、抬轎子。

大量的史料證明黃元御的書“其於醫,直仲景後一人而已”、“二千年不傳之絕學,至是始得其真”、 “自仲景以後,罕有倫比” 、“長沙而後,一火薪傳,非自遵也。”清代名中醫歐陽兆熊雲:“宗黃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黃岐之法不立,不宗黃氏,仲景之法不明。”對於黃元御的醫學理論評價何等之高!

上述這麼多的人讚美,黃元御的書沒有廣泛流傳不是黃元御書醫學價值不高,恰恰相反是因為寫的太好了,遭到掌管衛生醫療大權的太醫們妒嫉,怕砸碎他們的飯碗,這些掌管衛生醫療大權的太醫們夥同劉、朱、葉及其追隨者對黃元御的書進行封鎖、屏蔽、打擊迫害、禁止發行所致。說這個話是有歷史根據的。

1 黃元御著《素靈微蘊》時代正是葉天士全盛時代。葉天士長黃元御38歲,黃元御著《素靈微蘊》時,葉天士73歲,據書載葉天士“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凡夫豎子,遠至鄰省外服,無不知有葉天士先生,由其實至而名歸也”。葉天士與黃元御的理論不同,必然遭到葉天士學派的反對。

2 1742年,《醫宗金鑑》纂修完成,乾隆帝賜名為《醫宗金鑑》,並御賜編纂者每人一部書、一具小型針灸銅人作為獎品。自1749年起,清太醫院將《醫宗金鑑》定為醫學生教科書,吳謙此時正是春風得意!黃元御1750年四月乾隆皇帝親自欽點入太醫院,對於《醫宗金鑑》這樣一部大型的乾隆皇帝充分肯定的醫學著作,按照黃元御的學術觀點,統統要燒燬。這無疑對太醫院的太醫們是當頭一棒!剛剛因編寫完成《醫宗金鑑》受到乾隆皇帝表彰的太醫院院長吳謙、陳止的臉面往那裡擺?他們能容忍黃元御在太醫院待嗎?這為黃元御日後被排擠,陷害,流放的命運埋下禍根。

黃元御逝世80年後,黃元御的書仍然遭到太醫們的封殺與屏蔽!據同治十一年【注:1872年】秋八月陽湖趙曾向在《書新刻黃氏遺書後》雲:“先生嫉近代諸醫家離經畔道,多逞私說,反覆辨難,闢其乖謬,緣是為世詬病,故其書屏不傳。”黃元御的書批評當代諸醫離經叛道,遭到了世醫的詬病與屏蔽!道光戊戌江右楊希閔鐵傭在《四聖心源》《黃先生醫書八種後跋》雲:“黃氏醫書,向止刻四種,見常州張氏《宛鄰叢書》中,近聞版亦毀”古代印刷需要刻板,刻板很不容易,只要有版可以隨時印刷。刻板是不會隨便毀的,張琦家住京城,張琦逝世後,其子繼承父志遺願繼續印刷宣傳黃元御,同治十一年秋八月陽湖趙曾向在《書新刻黃氏遺書後》曰:“世所稱《黃氏遺書八種》,皆轉輾從仲遠錄出者也”。仲遠是張琦的兒子,父親死後繼承父志繼續印刷散發黃氏八種書,而且印刷廠就在京城,肯定會有人向太醫舉報張琦兒子的非法印刷散發黃元御的醫書!遭到太醫們的抄查毀版是必然的結果!可見當時視黃元御的書為洪水猛獸!清代的太醫院進行的清剿長達80年之久!

以上述說的歷史都是民間刻板印刷作序中提到的,也許會有人問有沒有清朝政府的官方文件?有!鐵證如山!大家都知道清代編寫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主持編寫的,《四庫全書》黃元御的書只有目錄,沒有內容,這肯定是釆取了矇蔽乾隆皇帝,目錄上有,內容抽掉!乾隆皇帝以為黃元御的書收入了《四庫全書》。後面內容抽掉,手段何等卑鄙無恥!

張琦為收集黃氏著作張氏雲:“積二十年不可得”,黃氏著作對於張氏是何等的珍貴!張琦於1833年逝世,死後才5年,張氏辛辛苦苦黃氏的刻版“近聞版亦毀”。是不是清代的太醫院進行的清剿長達80年!看來打擊圍剿民間中醫不是現在才有,早在清代乾隆時期就開始了!只要民間中醫威脅到太醫院的太醫,一定會遭受到國家衛生部門封殺與圍剿!

黃元御書沒有得到廣泛流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黃元御沒有帶出一個忠心耿耿的學生。黃元御可能重學生的才,沒有注意學生的人品。黃元御帶了一個自認為得意的門生,叫畢子武齡。據黃元御在《素問懸解自序》曰:“乾隆甲戌,客處北都成新書八部。授門人畢子武齡,字維新,金陵人。服習年餘,直與扁倉並駕。”黃元御的學生畢武齡學習黃氏的八部著作一年多,其醫術可“直與扁倉並駕。”這個門人畢子武齡的悟性夠高的。但是這個門人心術非常不正,一心只想從黃元御那挖東西,毫不考慮師傅的健康。“畢子既得先聖心傳,復以箋註《素》、《靈》為請。其時精力衰乏,自維老矣,時年五十。謝曰不能。”黃元御的身體虛弱畢武齡應該很清楚,他已經是一個醫術“直與扁倉並駕”中醫,黃元御身體虛弱難道不知道? “乙亥【注:1755年】春初,畢子又以前言請。且謂醫尊四聖,自今日始,仲景二注已成,岐黃扁鵲之書,迄無解者,三聖之靈,未無遺恨!過此以往,來者誦法新書,心開目明,而不解先聖古義,又將恨無終窮也。”黃元御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培養出一個忠心於他的接班人,而收了一個沒有良心的門人畢子武齡,要壓榨乾師傅最後一滴血!畢子武齡的醫術黃元御評價:“直與扁倉並駕”,但是歷史上沒有任何他從醫的記載,後來消聲滅跡了,歷史上也沒有留下半個字宣傳黃元御文章!他是否後來被太醫們收買?還是被太醫們害死,這是個迷?

在這點上李東垣做的非常成功,公元1244年李東垣回到家鄉,對友人周都運德父曰:“吾老,欲遺傳後世,艱其人奈何?”德父曰:“廉臺羅天益謙甫,性行敦樸,嘗恨所業未精,有志於學,君欲傳道,斯人其可也”。李東垣要羅天益來拜見他。見了羅天益李東垣第一句話問:“汝來學覓錢醫人乎?學傳道醫人乎?”謙甫曰:“亦傳道耳”。於是招收羅天益為徒。李東垣臨死前將羅天益叫做面前說:“此書付汝,非為李明之、羅謙甫,蓋為天下後世,慎勿湮沒,推而行之”。李東垣死後十七年,羅天益官位做到太醫,羅沒有忘記師傅的重託,全集出版了李東的書。看看其它的醫家,劉河間、朱丹溪、葉天士僅管醫學理論不怎麼地,他的徒弟都是不遺餘力宣傳師傅!同治七年完顏崇實在《黃氏遺書序》中曰:“吳江徐靈胎、錢塘張隱庵、吳門葉天士、閩中陳修圓諸人,皆有廓清推陷之功,羽翼闡揚之力”,而黃元御死後沒有一個學生宣傳他!

黃元御的書沒有廣泛流傳主要是掌管衛生醫療的太醫們的長時期排擠、打擊、封殺、屛蔽,再加之其門人沒有一個人去繼承宣傳,黃氏之學如何能得到傳播?古代出書不是賣,都是送人,自己出錢請人刻板印刷,送人,其目的是濟世壽民,做善事,積德留名。黃元御的書只所沒有被湮沒,張琦是首功!加之後來眾多的黃元御的忠實粉絲如閩學使徐受衡當別人介紹黃元御的書時“濟世壽民之念隨在湧溢,不能自己,盡付剞劂,以廣流傳”。 徐受衡“ 濟世壽民之念隨在湧溢,不能自己”心情多麼激動!自1832年張琦首次刻板印刷黃氏之書,以後的36年間據不完全統計,共翻刻板十次。而且都是在遠離京城南方與四川,山高皇帝遠,太醫們管不到!

史料證明黃元御的書沒有能夠廣泛流傳原因不是學術理論不精,而是學術理論太精闢,引起了掌管衛生醫療的太醫們的妒嫉,長時期對其實行排擠、打擊、屛蔽、封鎖,再加之其門人沒有一個人去繼承宣傳!

轉載 長沙老中醫陳勇先生《四聖心源》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