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到戶能讓糧食產量大量增加嗎?有何依據?

安慶王一江淮節度使


糧食增產的主要原因是科學技術帶來的,不是什麼分田到戶帶來的。如果糧食還保持過去每畝地400斤的產量,而農田不變,怎麼會提高糧食產量?


平凡262490271


毛主席倡導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對比才能識別真偽。小崗村搞分田單幹,各級政府無償投資不少錢,結果四十年來,除了面子工程,沒什麼發展。反觀南街村,四十年來堅定不移走集體化道路,各項各業興旺發達,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事實告訴人們,走毛主席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當然,從全國各地條件出發,邊遠山區和單家獨戶不適宜集體生產生活的農民,也是可以搞單幹的,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龔金堂書法家


看了許多人的回答,可見大家對分田到戶這件事很關心甚至有所反思。為什麼說反思呢?因為今天荒蕪的農田太多,而報道又說連年增產,大家都有些想不通。我作為七零後也想不通,比如我村裡共四百畝地,種水稻不足一百畝(其中有八十畝是專業戶在種),而且全部是一季稻,這麼大的荒蕪面積怎麼可能還增產呢?當然也可能增產,那就是袁隆平的功勞,現在不怎麼管理的情況下,一畝也能達一千二三百斤。我九六年結婚後種了十年的田,最高量剛達一千斤,八百斤是正常產量。再往前走回到八十年代初(特意問我父親),那時的產量最高不超過六百斤,四五百斤為正常,比集體時要高些。為什麼高呢?一是精耕細作,大家積極性高,光化肥就用得多些,還有家肥。二是水利條件大為改善,集體時修的歐陽海灌區提供了活水(丘陵地帶水利很重要)。三個同集體時一樣種雙季稻,早稻四五百斤,晚稻五六百斤。四個整個糧食增多,是因為每家都開了荒,田畝數增多了。

後來淘汰常規老種,引進雜交品種,產量更大輻度增加,這主要是袁老的功勞,我父親說袁老是最大的活菩薩。因為單幹後,解放了勞動力,從九十年代開始每家都有人出外打工,又增加了收入。因為人工大漲,現在種田不說倒貼也沒什麼利潤,所以年青人沒有種田了,六七十歲的又種不了,只有荒蕪了。而那些專業種田的大戶,一個套國家補助,二個多少有些利潤,但產量肯定比不上小戶種植,管理是主要的。

還忘了一點,七十年代我們那已有機械化了,如機滾船,電動打稻機,分田單幹了,都沒用了也用不上,一塊大田分成四五戶怎麼用?從這點上說,單幹是退步了。現在大戶都是請河南的師傅收稻子,又便宜又快,才一百一畝。

歡迎大家尤其是湖南的農鄉討論,交流各地區的情況。




耒水潮聲


分田到戶,根本就不能提高糧食產量。以前,我窯場附近的幾個村,村內有些人在窯上幹活,都反對分田到戶。分田到戶後,水利沒人管,山上樹沒人管,人心變壞,小偷增多,到處是閒人,打牌、賭博,社會風氣變壞。

大集體時,人民總會有活幹,開田造地,挖塘修水利、修水渠,開荒山栽樹。分了田地後,人們幹五個月的活,玩大半年,天天閒扯瞎聊,打牌賭博、打架鬧事。

不到五年的功夫,我這附近村莊的一些水塘就廢了,山上的樹被砍光,有的村五保沒人管,還有餓死的。一部分田地好點的,打的糧食還可以,更多家庭是半飢半飽,生活一年不如一年。

後來,有了雜交稻,有了化肥,糧食產量從幾百斤提高到上千斤後,人民的吃飯問題才算徹底解決。但農民想富裕,還是靠種田,不行。

現在,年輕人在外打工,老人,婦女留守照看田地,農民既有田地,又有工打,才算過得幸福。但有些人,還是不滿足溫飽有餘的生活,想過超豪華的日子,就根椐自已的理念,想以土地流轉這一道坎,吹捧下資本主義,我認為行不通。

中國農民的幸福,是打工加田地,你叫他光打工,他幸福不了,你叫他光種地,也不行。何不就叫農民根椐自願,又打工、又種地呢。

地,是社會主義的地,就是讓你承包,好好的種,我們何不如大地主讓長工種地哪樣,給個鋤頭、銑呢...支持機械化生產、培訓機械化生產專業技能隊伍。全中國人一個大家庭,城市打拼、田地重活讓年輕人幹,監管、看管農田的活,交給中老年人。

城市,讓他高度發達並順帶農業上的科研,機械活,農村,就讓老人監管著農村田地並得田地收入。

假如,我們規劃新時代社區,我們先把生態環境保護好,再把路都修好,各處適合機械化的保留,不適合的栽樹。所有的村幹部,都必須會開機械,人人參與最忙時的機械作業。各家管理的收入自家老人得。逐步的,以家庭為單位,在一個地方建養老小鎮,號召城內老人也去到農村,跳舞、唱歌、吟詩、作畫,農村大力發揚老年文化,把監管、看管土地,自已落收入,也叫他形成一種文化。看誰家田產量高,看誰對田地最有感情,看誰能發現年輕人耕地問題。

聽說,美國人能一個人養活上千人,我們一個村,四個幹部有不,只要有機械,機械響,幹不了一個村幾千畝地的活嗎?

讓農村幹部多幹活,多領報酬,讓農村老人,對他們多監督。

只要城市農村分開,年輕人、老年人分開,只要土地抓在農民手內,只要國家為農民提供了機械化。我們的國家,終將領導世界。因為我們城市有活力,農村更充滿樂趣!

年輕在城市好好努力,老了還是到農村跳廣場舞,別去打擾年輕人拼搏、休息,讓秧苗多聽聽音樂,才會更成長,多打糧。


紅花綠葉青青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分田到戶確實讓我國的糧食產量有了大量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勿容置疑


在此之前,農民吃不飽是常事,黑窩窩就是農民的主食。我們生產隊人少地多,但土壤貧瘠,產量很低。記得有一年每人僅分得90斤小麥,這就是每家一年的白麵,那時的生活狀況可見一斑。所產生的陰影是那個時代的人揮之不去,終生難忘。而現在我們家存的小麥,兩年不種莊稼都吃不完。紅薯、玉米過去的當家糧現在都成了嚐鮮品。

從國家公佈的數據看1979年我國的糧食產量為33212萬噸,到了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5789萬噸,幾乎翻了一番。


分田到戶,家庭承包,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使我國的糧食生產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向國際市場提供了大量的中國糧食。當然,這一巨大成就不完全是分田到戶的功勞,其中有科技的創新,化肥的廣泛使用,農民的不辭勞苦等等。但是,正是分田到戶政策的落實,才為這一切創造了可能。


雖然這一政策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在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的步伐。能使國人飽起來,卻不能讓農民富起來,農村強起來。小崗村的使命就將完成,南街村、華西村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經驗將會是我國農村發展的方向。


河洛夢話


一、分田到戶和糧食增產沒有因果關係。糧食增產的主要得益於科技進步,優良品種、化肥、農藥、水利等,這些條件離不開原始積累。

二、分田到戶充分解放了生產力,使農民更加自由靈活,多種經營,增加了收益。

三、農民手中餘糧增加是體制改變的結果,於國家政策、分配製度有關,於分田到戶經營無關。

四、中國幾千年歷史,土地私有化,每家每戶都在單幹,每畝產量如何?不用和古代相比,分田到戶之時,農村每個生產小隊基本達到半機械化程度,於解放前單幹相比較,每畝產量孰高孰低?一目瞭然。只要眼不瞎,心不瞎,自有公斷。

歸納總結:科技、水利、技術、良種、化肥、農藥、體制是農民增收,糧食增產的根本所在。


雲開日出322


如果當年大集體時,不交徵購,不賣三超,不交派購,不繳農業稅、特產稅。不無償支援國家建設,國防三線建設,(那時每年約有四分之一,有時達到三分之一的勞動力,要常年在外無償的修公路,修水電站,搞三線建設)如果沒有當年的這些如果,全國70%的地方,機械化甚至自動化都已實現。如果沒有這些如果,當年集體的糧食產量,單產量不會比現在低,總產量甚至比現在要高許多,我們農民也就不會餓肚子。別看每年公佈的糧食產量在增加,現在專家的統計準確度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有人說現在我們把肚子吃飽了,這是鐵定的事實。但大家不想想,當年我國的糧食不向外國購買一斤一兩,而且還要向很多友好國家無償支援(如越南,朝鮮,阿爾巴里亞,緬甸,柬埔寨等),所以,那時候餓肚子也就不足為怪。如果國家現在把所有進口的糧食,動物肉類全都停下來,我敢保證,你明天就有可能買的是天價米、天價肉,餓不餓肚子,還真難說。

因為現在的農村,良田大面積荒蕪,單產量也在下滑(除了部分集約化,合作化生產單位以外),原來那些能吃苦耐勞的一代農民,正在悄然地老去,真正熱愛農業的農民,正在出現青黃不接,加上農民的貯藏能力下降,一旦全部停止外買,不出現糧荒,那才叫怪呢(尤其是城裡),所以,我們的農村,我們的農業,要想全面提高糧食單產量,要想增加全國糧食的總產量,要想做到糧食自給自足,要想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就只有走合作化,集約化,集體化的道路,別無選擇。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的點評。


莫姥爺6


至少從歷史角度來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行,家家戶戶能夠吃上白麵饅頭,不再為食物而發愁,並持續為新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出了穩健的糧食供應基礎,在人口越來越多,農業資源越來越緊張的背景下,國民經濟的發展從來未因糧食問題而受到影響。

所以,在那個時代,分田到戶是不需要質疑的問題。

此外,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們以稻穀為例,目前全球稻穀單產較高的國家為澳大利亞、美國、阿根廷等國,我國位列第八,說明分田到戶在單產方面並不比大多數的規模化種植地區的單產低。

另外,我們的小麥單產也是排名全球第八,遠遠高於大農場的美國,玉米單產也排在全球前15位,反而是在東北地區以農村、租地種植為主的大豆,單產居於全球20名開外。

我們現在提倡規模化經營,並不是否定分田到戶而產生的產量問題,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小農經濟在社會分配中處於劣勢地位,一家一戶五畝田,很難獲得較好的種植收益,從而從整體上制約糧食生產。

相反,在規模化種植的前提下,糧食價格即使漲一分,如果種植超過1000畝的土地,也能多賺1萬元——而這才是現代經濟下,規模化種植對分田到戶小農經濟的優勢所在。


每日糧油


說一點親身體會,分田單幹後糧食產量有所提高。這取決於化肥和良種的使用。生產隊時幾乎不用化肥,一色農家肥。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有機農業。種子也是,生產隊用的種子都是自己選的,不是雜交品種,所以產量低。做為農民你知道良種是非常重要的,有時起決定性作用。至於田間管理,集體和單幹差不多。有人說生產隊時吃不飽其實也是個別地方。主要原因還是化肥種子的問題。還有建國初我們的工業幾乎為零。為了發展工業,農民把很大一部份糧食都送了公糧,養豬交給國家,國家用它換回了外匯,支援了國家建設。沒有那時的艱若奮鬥打下的基礎,哪有以後的改革開放。我說的都是大實話。當然集體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們要探討既能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又能做到相對公平。只有形成這樣的機制,農業才能良性可持續發展。


昕昕姥姥901


如果說分田到戶,就能大幅度增產,是不符合邏輯的。如果沒有改開前的近三十年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如果沒有雜交種子,沒有化肥,沒有播種機,沒有鋤草劑你單幹又能增產幾合。各別人用一些各別現象去否定改開前的生產模式,但是我們必須實事求是的對待改開前前後後的一些事情。現在的糧食增產主要動力是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發揮了主要的作用。如果說單幹對於農業發展不但沒有推動作用,而且影響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速度。有的人說,大集體養懶人,那麼南街村,涯口村為什麼就沒有懶人呢?如果說單幹,糧食就增產了,那麼你在大集體時是用什麼樣心態對待這個集體的?有人說單幹前去討飯,那麼你為什麼不去參加集體勞動呢?單幹的模式不新鮮,在中國乃至世界基本上都是這種模式。然而,各國的單幹給那裡的人們帶來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了嗎?我們要實事求是的看待改開前前後後的一些具體事情,不能片面的看待一些事情。對於改開前後的發展要正確看待′,要尊重事實。我們必須理智對待一些具體事情,要公正對待改開前後的成績與不足,把我們國家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僅代表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