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M3衝鋒槍是二戰美軍在戰爭中後期重要的衝鋒槍,總產量高,尺寸小巧,是盟軍重要的武器裝備。不過二戰結束後該槍就很少出境了,我國曾進行了仿製,讓人意外的是海灣戰爭中M3居然又出現在美軍中,這真是讓人意外。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M3衝鋒槍

美國也扛不住大戰,研製簡化版衝鋒槍

美軍參加二戰後,在武器裝備的型號上是很豐富的,衝鋒槍則有著名的湯姆遜。湯姆遜衝鋒槍的性能自然是讓人滿意的,不過該槍最大的問題就是生產耗時廢料,對於世界大戰這樣的消耗來說,奔赴前線的美軍以及盟友都在向後方伸手索要衝鋒槍。

這種時候美軍急需一種生產便捷,利於大規模量產的衝鋒槍,以滿足二戰猶如無底洞般的消耗。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湯姆遜衝鋒槍(下)

1942年10月,美國陸軍技術部門正式提出了開發新式衝鋒槍的計劃,項目由陸軍少校斯大特拉主持,研發部門是通用汽車公司,研發的第一條宗旨就是“具備最出色的生產性能”。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新式衝鋒槍參考了英軍的斯登衝鋒槍,大量運用衝壓部件和焊接工藝,對材料和工時的節約都發揮到了極致。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斯登衝鋒槍

小巧的M3衝鋒槍

新式衝鋒槍研發進度很快,1943年初就定型,被命名為M3,同時通用汽車公司整頓生產線,當年夏天就進入量產階段。

相對於歐美人種來說,M3可謂是小巧玲瓏,全槍長745毫米,槍管長203毫米,有可伸縮的簡易槍托,收起時槍長只有570毫米。採用11.43毫米口徑,子彈和湯普森衝鋒槍以及美軍的手槍通用,用30發直彈匣供彈,彈匣也可以充當前握把。射速350~45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100米左右,槍重3.67千克。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M3衝鋒槍

在彈匣插入口的上方,槍身上有一個可開合拋殼窗;槍口沒有消焰器等設備,但是可以單獨安裝消音器。

考慮到當時英軍等大量採用9毫米彈藥,M3還具備快速更換配件的能力,簡單更換部件就能直接使用斯登衝鋒槍的彈藥和彈匣。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M3衝鋒槍

因為醜曾被拒絕

M3衝鋒槍1943年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包括同繳獲自德軍的衝鋒槍,以及從盟友那得到的衝鋒槍,最終認為M3已經達到了實戰需求,就進入軍中服役,但是因為該槍實在是太簡陋,尺寸又小,握在高大的士兵手中簡直跟玩具槍一樣,而且它跟工人使用的注油槍外形很相似,因此得了個“黃油槍”的綽號。

在初期的實戰中,M3並不高的射速反而成為優勢,士兵們能夠更好地掌握槍支,有經驗的老兵射擊更加精準,這與其他衝鋒槍追求高射速背道而馳。小巧的尺寸讓它很適合近身戰,特別是太平洋熱帶島嶼的叢林戰,面對缺少衝鋒槍,手拿一人來高的三八大蓋的日軍反而很有優勢,很快士兵們就喜歡上了這款衝鋒槍。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斯登衝鋒槍

1944年M3進行了一些改裝,例如去掉裝填機柄,改成向後直拉的槍機,拋殼窗蓋子的尺寸加大等,整體結構上沒什麼變化;改進型被稱為M3A1(與某坦克重名)。

M3系列衝鋒槍的總產量約60萬支,許多被提供給盟軍使用。二戰結束後M3和斯登衝鋒槍一樣,因為是戰時產品使用逐漸減少,1947年我國某兵工廠曾仿製了M3,稱為37式;1955年阿根廷也曾進行仿製。

二戰美國M3衝鋒槍,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仍使用,因太醜曾被士兵拒絕

使用M3的裝甲兵

​不過在美軍中M3衝鋒槍並沒有完全退役,只是保存數量十分稀少,一直到90年代的海灣戰爭中,一些工兵駕駛員還配備了M3A1用於自衛,也算是服役半個世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