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陈海寅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请战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这支战“疫”大军中,还有一支群体,他们是我市评出或推荐评出的“中国好人”“河南好人”“鹤壁好人”以及“文明家庭”成员等。

曾经,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和睦乡里的凡人善举温暖社会、传递正能量;而今,在疫情来袭的关键时刻,他们无所畏惧、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筑牢了一道道疫情防线,用榜样的力量树起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旗帜。近日,记者对参与疫情防控的部分人员进行了采访。

徐光:疫情中逆行,从郑州赶回参与战“疫”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徐光(中)到村民家中走访。

徐光,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被评为“河南好人”,2019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要戴好口罩,千万不能大意。”“最近没有外出吧?家里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这是近期徐光到村民家中走访时说得最多的话。

腊月廿九,徐光才离开大石岩村到郑州陪家人过年。自去年正月初二回到大石岩村,他已经一年没有回过郑州的家。然而刚到家他就得知了武汉封城的消息,也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

虽然人在郑州,但他时刻关注着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大年初三,他一个人开车回到了鹤壁。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鹤壁南下站时,他被工作人员拦下。工作人员中有人很快认出了他。得知他是专程回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深为感动。

回村后,徐光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大石岩村与相邻的赵庄村、凉水泉村在进山的入口处共同设立了一个卡点,徐光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且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但也坚持加入到卡点轮流执勤的队伍,和其他基层干部并肩战“疫”。即使不用执勤的时候,他也不肯闲着,便到村里随机走访,了解村民的身体情况、生活状况等。

看到一些卡点缺少疫情防控物资,徐光奔走了好几个超市,购买了水果、牛奶、饼干等价值4000多元的食品。他坚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疫情一定会过去。

侯海峰、吕志强:主动捐款支持疫情防控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侯海峰(右)、吕志强(左)到山城区山城路街道捐款。

侯海峰,家住山城区枫岭公园旁,被评为第六届鹤壁市道德模范、2018年度“鹤壁好人”;吕志强,山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014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疫情发生后,侯海峰就从积蓄中拿出1万元捐给了山城区山城路街道用于疫情防控工作。随后,他又购买了方便面、口罩等物资,赠送给山城区鹿楼乡寺湾村等3个基层疫情防控卡点。

“我开了家装修公司,平时接装修工程,想在特殊时期为国家、为社会尽点力。”侯海峰说,他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支持、参与疫情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侯海峰幼年时家境贫寒,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早早外出打工挣钱。这些年,他一直资助贫困大学生、留守儿童,先后花费12万余元。

吕志强也在第一时间向山城区山城路街道捐赠了2020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天,他一直坚守在山城区春雷路北段老军分区家属院门前的疫情防控卡点,这是山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山城区科协共同负责的卡点。

“我在部队时接受过疫情防控方面的教育。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一公布,我就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号召同事做好防护。从春节到现在,我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我们都坚信,这场战争一定能赢。”吕志强说。

付雪琴:用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誓言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付雪琴(右一)在淇滨区湘江四季苑小区指导物业公司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付雪琴,淇滨区公安分局湘江警务室民警,扎根警务一线23年,2011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付雪琴对辖区人员聚集场所进行了全面认真细致地清查,确保辖区内宾馆、网吧、棋牌室、饭店等公共场所不发生人员聚集现象。她每天都主动和辖区各社区的干部对接,共同查找疫情防控中的安全隐患,找到不配合防控工作的人员进行谈话,并多次通过大数据第一时间快速核查返乡人员等相关信息,以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为排查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撑。

要得到广大居民的支持,就要让他们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相关政策等信息。付雪琴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政策、安全知识,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车辆停放、限行、进出小区等政策信息。她还主动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部门结合,发动辖区内的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小组,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配合社区网格力量共同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付雪琴80岁的母亲因脑出血昏迷在床,而她却因疫情防控工作险重不能在母亲床前尽孝,更无法照顾因疫情不能上学独自在家的女儿。她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誓言。

黄红敏:一碗泡面一餐饭,每天吃住在门岗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黄红敏(左二)在鹤山区二矿小区门岗核查进出人员信息。

黄红敏,鹤山区中山北路街道东巷社区党支部书记,被评为2019年第三季度“鹤壁好人”。

腊月廿八,黄红敏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始排查外来返乡人员的情况。经过周密排查,共排查出外来返乡人员58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4人。

为安抚外来返乡人员的情绪,黄红敏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中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对大家进行心理疏导,重点对武汉返乡的4名人员进行监测,叮嘱他们与家人做好隔离,每天早、中、晚记录测量体温情况。为保障武汉返乡人员的日常生活,她还为他们购买蔬菜、食盐、挂面等生活用品。

东巷社区是鹤山区中山北路街道最大的居民社区,辖区的二矿小区住的几乎都是矿工及家属。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黄红敏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封堵了小区的其他出口,只留一个出口进行24小时看守,禁止外来人员及社区人员随意出入小区。因特殊情况需要出入的人员,要查看工作证明、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后才准许出入。她还在小区门口张贴了一副对联:我愿意今天听到你的骂声,不愿意明天听到你的哭声。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黄红敏吃住在二矿小区的门岗,常常一碗泡面就是一餐饭,凌晨两点前从没睡过觉。她还让儿子把私家车停在小区门口,免费接送有急事外出的居民。

张彦光:与妻子一起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张彦光在辖区张贴疫情防控公告。

张彦光,山城区公安分局彦光警务室民警。2019年,他和妻子董嘉荟一起被评为“中国好人”。

“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忙碌了一年,除夕下午才回到老家,准备与我们好好聚聚,再跟年迈的奶奶唠唠心里话。谁料,新冠病毒疫情暴发,爸爸接到电话,扔下碗筷,立即向他的单位进发……”张彦光的儿子张育豪写的这首《疫情中逆行的爸爸》,真切诠释了张彦光这段时间的工作状态。

大年三十下午,张彦光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了浚县小河镇老家过年。大年初一中午,他接到返岗通知。吃过饭,他立即带着妻子和儿女赶回了山城区。

这些天,张彦光始终都是忙碌的状态。他是一名社区民警,要协助社区人员做好设卡检查、入户走访、宣传发动等工作,还要参与疫情防控卡点值班、警务值班。

张彦光每天都到山城区前进路银河幼儿园门前的疫情防控卡点值班。遇到警情,他就和同事一起出警,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的妻子董嘉荟在山城区前进路助剂一厂家属院门口值班。夫妻俩都顾不上家里的两个孩子,年仅两岁的女儿只能交给12岁的儿子照顾。

这些天,张彦光一直没有回过家,晚上都是住在长风派出所或彦光警务室。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抓获逃犯2人,治安拘留5人,调解矛盾16起,接待求助80余起。

邢二朋:积极参与村庄疫情防控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邢二朋(左一)在村口的疫情防控卡点执勤。

邢二朋,浚县浚州街道于林村人,2013年被评为“中国好人”。

疫情在武汉发生后,邢二朋就一直关注着疫情态势。武汉封城后,他意识到这次情况会比预想中严重。

大年三十,邢二朋所在的于林村封村,村“两委”干部号召党员、群众一起加入抗击疫情的行列。邢二朋毫不犹豫报名参加。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彰显党员本色。”邢二朋说,因为7年前的黄河中救人事件,他获得了很多荣誉,2013年还被评为“中国好人”。“好人”是一个群体,更是一股正能量、一个方向标。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冲锋在前。

村里的疫情防控卡点缺少物资,他和母亲先后捐款800元。这些天,他一直配合村、街道的干部驻守在村,参与疫情防控卡点执勤、返乡人员排查、村内消毒消杀等工作。

封村之初,个别村民不理解,觉得他们小题大做。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邢二朋便向他们讲解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引导他们做好隔离与防护。曾有位村民喝醉酒到卡点闹事,邢二朋和其他值守的党员干部一直耐心劝解。这位村民酒醒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专门捐出1000元用于疫情防控。

“这次疫情也带给我很多反思。今后我会以身作则,不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病毒与疾病。”邢二朋说。

夏培德:一家三代率先捐款支持防疫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夏培德(左一)给返乡人员的行李箱消毒。

夏培德,淇县桥盟街道郭庄村党支部书记,被评为2019年度“河南好人”。

“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淇县桥盟街道郭庄村党支部书记夏培德在疫情防控一线执勤时常说的一句话。

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传来后,夏培德带领村“两委”干部于腊月廿九就开始行动。郭庄村有3个自然村,有6个出入口,夏培德先带人封了3个出入口。大年初一,他又带人封了2个出入口,只留一个出入口。

郭庄村有530户2560口人。为严防疫情发生,夏培德带领村“两委”干部在村里开展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2名返乡时从武汉转车的人员、2名返乡时从武汉经过的人员。夏培德叮嘱这些人员及他们的家人做好隔离。

封村时,为避免村民不理解,夏培德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成立了防疫队、巡逻队,在村里通过大喇叭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情况,悬挂横幅营造宣传氛围。在疫情防控期间,该村没有人员随意外出,一些村民还自觉地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夏培德今年已经64岁,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他丝毫不顾年迈的身体,和年轻干部一样坚守在村里的疫情防控卡点。

看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卡点缺少物资,夏培德便带领儿子、孙子率先捐款11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的党员、群众纷纷解囊,一天内就捐款近万元。

李士留:捐出万元工资用于疫情防控

以身作则 示范引领 汇聚力量 抗击疫情——我市先进典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李士留(右)为村民测量体温。

李士留,浚县浚州街道甘草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家庭被评为2019年全国“最美家庭”、2019年河南省“文明家庭”。

大年三十上午,李士留接到街道下发的通知,立即在微信群中通知了其他村“两委”干部及党员。当天中午12时,甘草庄村封了2个进出的路口,只留一个应急出入口。

考虑到要日夜值守在疫情防控卡点,李士留马上联系了出租临时板房的商家,先垫付了6000元租金。不到两个小时,供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人员临时休息的板房就搭建完毕。

李士留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成立了7个疫情防控小组,在村里开展外出返乡人员排查、消毒消杀、疫情防控卡点值班等工作。他还组织成立了2个便民服务队,村民有生活上的需求可以和便民服务队联系。他的儿子李林,也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初期,村里的卡点缺少防护和保障物资。李士留便率先捐出1000元钱,用于购买方便面、火腿肠、消毒液等物资。在他的带领下,其他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纷纷捐款,形成了全村上下众志成城、积极抗疫的良好局面,如今全村已捐款5万多元。李士留还从工资中取出1万元,捐给了浚州街道。“在这个关键时候我就得为抗击疫情多出一份力。”李士留说。

(本版照片由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陈海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