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奪位後李隆基沒起兵討伐是心灰意冷還是沒有本錢起兵討伐了?

用戶6502379185851


在安史之亂前,唐玄宗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對他的兒子們是非常冷酷無情的。不過,安史之亂髮生,尤其是叛軍攻陷洛陽和長安,唐玄宗從皇宮逃出來,往四川逃去的時候,他再也沒有對他兒子們有那麼大的生殺予奪的權力了。就算李亨在靈武自立為皇帝,把他遙尊為太上皇,他也只能聽之任之。為什麼呢?

第一,當馬嵬坡兵變發生的時候,已經宣告唐玄宗眾叛親離。馬嵬坡六軍不前,其實大家直接指向的就是唐玄宗,怨恨他貪圖享樂,怠政亂國。好在他找到了楊國忠和楊貴妃這兩個替罪羊,這兩個人的死,暫時平息了六軍的怒火。但是,還會有人聽他的嗎?所以說,就算沒有李亨自立為帝,他也變成了孤家寡人。此時的唐玄宗雖說還是一國之君,但經過這些年的享受,唐玄宗已經失去了那股銳氣。再加上跟著逃出來的隊伍裡,繼續支持唐玄宗的人不多。所以,當太子李亨登基之後,唐玄宗也只能默默接受。

第二,從百姓圍堵,不想讓唐玄宗繼續西行就可以看出,此時的唐朝百姓,已經對唐玄宗失去了信心。而當在圍堵李亨後,李亨願意留在此地,與安祿山進行鬥爭時,百姓們就已經將李亨作為了一個領袖來看待,再加上支持李亨留下來的大臣們,一個個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願意留下來支持李亨,看中的可是未來的前途,他們也知道唐玄宗已進入暮年,跟著唐玄宗幾乎毫無前途可言,可若跟著李亨,那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在多次給李亨上奏,要求李亨儘快登基之後,李亨終於“順應民心”,登基稱皇,到此唐朝歷史上終於出現兩個皇帝同時存在的局面: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

第三,唐玄宗需要李亨幫他穩住局勢,把江山奪回來。雖然也因此當不成皇帝了,但如果李亨能穩住,能奪回江山,別的不說,至少他的命是能保住的。就算他為了皇位,就算有軍隊聽他的,他率軍與李亨作戰,那不是幫了安祿山的大忙嗎?

因此,當唐玄宗接到李亨登基的消息後,第一件事則是安排人將傳國玉璽給李亨給送了過去。在這方面不得不說,唐玄宗李隆基雖說晚年沉迷於女色,朝政荒蕪,但心中對於唐朝的心還是沒變,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李隆基站的高度沒有變,還知道國家統一是首要的事兒。


劉文廣


李亨私自在靈武登基,李隆基不但沒有討伐,還給兒子補發了繼位的合法程序,自己則退居二線做了太上皇。李隆基這麼做到底是心灰意冷?還是缺少本錢?都沾點邊,但都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再出現內耗,大唐必亡!晚年的李隆基終於又英明瞭一回!

安祿山攻破長安後的大唐危局

安祿山的造反完全出乎李隆基的意料,可以說大唐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安祿山打了個偷襲,這就是安祿山起兵初期勢如破竹的原因。

潼關失守後,長安已經門戶大開。自知大勢已去的唐玄宗,帶領部分皇家子弟和後宮人員,倉皇出逃。

唐玄宗末年,大唐的中央軍本來就出於弱勢,在潼關之戰中僅有的一點兵力喪失殆盡。兩京失守,皇帝逃往,安祿山登基,按正常邏輯,大唐即使不算亡,也是個流亡政府了。如果安祿山不犯錯誤,我們今天看到的歷史,接下來可能就是大唐最後的殘陽。

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

我們對照一下南宋、大明的滅亡,就會發現,大唐此時比南宋、大明還要窘迫!南宋起碼還有民心,大明起碼還有重振人心的南明政府,大唐還有啥?

有人說,還有李光弼、郭子儀、僕固懷恩等忠臣和各大節度使。對,也不對!其實那時候從軍事實力上唯一可以抗衡安祿山的,只有各大節度使了。可問題是,山河破碎的情況下,朝廷對節度使還剩下多少號召力?肯定有不少人坐上牆頭兩邊看,與其吊死在李唐一棵樹上,何不拿手上的資本,取媚於新主子!

這種潛在的危機如果不清除,大唐最後的一點抵抗力量,恐怕就是安祿山的捧腳漢!

李隆基已經不是重整山河的最佳人選

不大樂觀的是,節度使們缺少繼續效忠李唐的充足理由,滿天下都知道,國家弄到這個程度,坐在金鑾殿上的老皇帝,才是罪魁禍首,是他親手毀了大好山河,是他把百萬生靈推入死地。此時的唐玄宗,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子,他的神話已然破碎!

在馬嵬坡,有個叫郭從謹的當地老人,直言不諱地當面批評李隆基遠賢臣、近小人,聽信讒言,導致國破家亡。

一個鄉間村夫,竟然都用這樣的語氣指責皇帝,此時的李隆基不再是龍,而是一條蚯蚓,他不再是萬人敬仰的神!

帝制時代,皇權的神聖是政權穩定的一部分,打碎神像的李隆基,他的統治基礎其實已經沒了!那些政治中心的節度使們不比郭從謹更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何說,此時的大唐,比南明和南宋還要難的原因——人心散了,唯一法人代表遭人唾棄了!

實際上,李隆基也已經頹廢到只剩下逃命的念頭,這時候,即便他發出征討安祿山的指令,一定不會有任何效果,甚至淪為笑話!

李亨靈武登基是大唐還魂的轉折點

對眼下的形勢,我覺得除了李隆基本人,大多數人都心知肚明。

馬嵬驛政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事變絕不是針對一個女流楊貴妃,其目標直指唐玄宗。如果不是陳玄禮堅持不傷害唐玄宗的利益,恐怕馬嵬驛就是李亨的登基地點,甚至有可能楊貴妃不是一個人孤單單地躺在那裡!

陳玄禮雖然堅持維護李隆基最後的尊嚴,在政治立場上,他選擇了與李亨站在一起。連陳玄禮和高力士都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可見人心對李隆基失望到什麼程度!

雖然經歷了一個小波折,李亨還是順利地在靈武登基。可以說,李亨登基,是大唐逆轉安史之亂的開端,大唐從這一刻起,才恢復了真正的精神核心的存在,各路節度使有了主心骨,全民對抗安祿山的統一戰線終於重新建立起來。

從後來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我們發現,李亨也談不上明君聖主,包括後來的唐代宗李俶,能力都不咋地,他們的昏招,導致安史之亂平定的時間節點一拖再拖。這個事實告訴我們,李亨靈武登基,最大的作用不在於其個人能力,而是對全民的精神動員,這一點恰恰是李隆基喪失的東西。

沉重的打擊讓李隆基終於有所醒悟

李隆基為何不反抗兒子的擅自登基?

心灰意冷嗎?有一點,李隆基在長安出逃前,就曾經打算禪位給李亨。一個曾經一手打造了盛唐的帝王,又親手毀掉了自己一輩子締造的輝煌,垂暮之年的李隆基,心中的悔恨和無力迴天的悲痛,讓他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

沒有反抗的資本嗎?跟這個有一定關係。假如李隆基宣佈李亨非法,正式發出討伐詔書,我覺得肯定會有人響應,但是人數不會太多,至少說李隆基的本錢太薄,取勝基本無望,反而自取其辱。

不過,我更願意相信,李隆基從安史之亂爆發後就有所反思,到馬嵬坡事變發生後,他就已經明白了天下人心所向,他也知道自己已然成了眾矢之的,所以,在付出楊貴妃性命為代價後,他只能眼睜睜地看李亨放單飛,那一刻他心知肚明,李亨已經不在他的掌控之下。

假如李隆基選擇父子同室操戈,不光沒有取勝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大唐凝聚在一起的唯一契機將徹底喪失。四分五裂,人心渙散的結果,得利的肯定是安祿山,那樣的話,大唐真的沒救了。

李隆基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既然自己沒機會了,也沒有心力了,與其被安祿山侮辱,莫不如做得大器一點,即便受辱於兒子,至少兒子還有機會替他把安祿山之辱的仇恨報了。

所以,當李亨登基的消息傳來,李隆基一點沒感到意外,他甚至一直都沒跟兩位親信,陳玄禮、高力士溝通過馬嵬坡事變的事,直接一紙詔書,宣佈禪位於太子李亨,自己退位為太上皇,給李亨補全了登基的合法手續。

可以說,李隆基的這個決定非常重要,他的這個舉動,讓李亨的政變合法了,這種祥和的氣氛,讓全國上下的凝聚力再次得到強化,對安祿山集團起到了沉重的打擊效果。

李隆基年輕的時候,表現出一代聖主的蓬勃朝氣,年老之後的頹廢,又讓自己變成了昏君。安史之亂的打擊,讓李隆基在痛苦中醒悟,宣佈禪位李亨,支持李亨成為抗擊安祿山的精神領袖,給他的一生,總算畫上了一個比較滿意的句號。


尋根拜祖


兩樣兼有!

安史之亂爆發時,李隆基已七十歲高齡,整整坐了43年的皇帝。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李隆基還對皇位很有興趣,那時候的太子李亨也不敢有覬覦之心,否則玄宗皇帝絕不會手下留情。而安史之亂對李隆基的打擊很大,一夜之間義子(安祿山)反叛,愛妃(楊貴妃)被迫殺,都城長安失守,山河支離破碎。所以,不得已之下,玄宗皇帝才在楊國忠的蠱惑下逃往四川,可反過來講,舉國之下也就是蜀地算是最好的棲身之所了。因為,最壞的結果,玄宗皇帝還能做一個如劉阿斗一樣的皇帝,終老蜀地,安度餘生。

但是,就在玄宗到達四川不久,便傳來了兒子在靈武的消息,而且李亨也沒有事先請示,索性直接給了父親李隆基一個“太上皇”的封號。如此一來,李隆基的失落和沮喪可想而知,所以現實由不得他不“心灰意冷”。再說一把歲數了,真沒有再和兒子爭的必要了,否則就成了繼搶佔兒媳婦之後,人生的又一個笑話了。所以,說唐玄宗心灰意冷也不為過。

那麼,當時玄宗皇帝還有沒有討伐兒子的實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儘管當時玄宗入蜀時所帶的隨從衛隊有一千餘人,而李亨趕赴靈武的時候只帶有二百餘人,但李隆基的全部家當僅此而已,反觀李亨,不久便得到了老岳父郭子儀率5萬人馬的支持。李隆基當時還能讓郭子儀聽命於自己嗎?顯然不可能。拋開女兒的那層關係不說,一個是垂垂老矣的落迫皇帝,一個是年富力強的新皇帝,站隊在那邊,不言而喻。不光是郭子儀,其餘將領無一不選擇李亨。

也許還有人存有另一個疑問,即唐朝的軍隊呢?它們為什麼不為玄宗皇帝號令?實際上,當時唐朝已經沒有了可調度的軍隊了。首先,從唐高祖李淵起,專門設立了守衛宮城的禁衛軍,人數為3萬,被稱為“元從禁軍”,因為他們都隨李淵太原起兵的那幫人及其後代組成。此後,歷代皇帝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充禁軍數量,到了玄宗皇帝時已經發展成為“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合稱的“天子北門四軍”,每軍轄軍士一萬五千名。如果光看數目確實很唬人,但他們全是由達官顯貴之後的紈絝子弟組成,所以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之時,他們逃的比玄宗皇帝還快。

其次是正規軍方面。唐朝於749年正式停止招募府兵,原因是豪強兼併土地,百姓無地可耕,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失去作用。因此,唐朝才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在內地招募“彍騎”,二者數量共五十七萬,而十大節度使共佔四十九萬,其餘八萬負責京城“番上”,也就是輪班守衛京城。而就是這些稱作為“彍騎”兵,又是一群良莠不齊的“市人”彙總,他們“富者販繒彩做生意,壯者拔河、翹木為遊戲,不堪作戰”。所以,面對叛軍不戰自潰。

而十大節度使兵力,安祿山獨佔其三,其餘的只有朔方的郭子儀可以調動,因為西北邊境的回紇與唐朝關係還算和睦,唐朝可以暫時不設防。而西南的吐蕃一直有趨虎吞狼之心,所以隴右、劍南不能輕舉妄動。因此,當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急忙臨時招募士兵抵抗叛軍。結果,數十萬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新兵在洛陽與長安之間淪為叛軍的炮灰。所以,即便唐玄宗想討伐李亨,但真沒有起兵的本錢,更何況當務之急是平叛亂,而不是內鬥,孰輕孰重,玄宗還是分的清的。

感謝朋友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我是歷史愛好者滌塵索金,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大家更多的交流。

《資治通鑑·唐紀》記載——“靈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兒應天順人,吾復何憂!’”

根據上述資治通鑑的記載,雖然太子李亨擅自在靈武登基,但是唐玄宗李隆基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對李亨這樣的行為持支持的態度。李隆基之所有選擇妥協,是由於個人情況、權力分配和動盪時局這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個人情況

  • 身體方面

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李隆基已經是70歲的高齡。“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代能夠活到這樣的年紀實屬罕見。

雖然李隆基身體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平定叛亂這項工作需要投入的精力超乎想象,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做支撐,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 心理方面

唐玄宗李隆基一手締造了開元盛世,原本他的內心是極度自信的,即便是安祿山、史思明起兵作亂,他也根本沒有放在眼裡,仍是一副穩操勝券的做派。

但是隨著洛陽和長安的相繼告破,李隆基不得不出逃以自保,馬嵬驛的兵變更是不得不賜死寵妃楊玉環以換取生存,李隆基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擊破,徹底失去了再造江山的雄心壯志。

李隆基年輕時就是一個傑出的陰謀家,他一路依靠政變攫取權力,因此他對於馬嵬驛背後的陰謀洞若觀火,對於太子李亨導演的百姓挽留的戲碼更是心知肚明。

對於這一切,李隆基之所以都選擇順水推舟,歸根結底是他覺得厭倦了政治鬥爭,現在的他只是想避開戰火,安度晚年。

二是權力分配

古往今來,皇權的保障依賴於誓死效忠的軍隊和不離不棄的百姓,而此時的唐玄宗兩者都沒有。

  • 軍隊方面

李隆基的嫡系兵馬在潼關一戰中已經損失殆盡,各地藩鎮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沒有辦法依靠。

至於追隨李隆基從長安出逃的親衛軍,人數非常有限,馬嵬驛兵變讓李隆基對他們的忠心打了一個大大得問號,不敢依託。

  • 百姓方面

執行初期的李隆基勵精圖治,天下歌舞昇平,老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對他自然是沒有二話。

但是隨著盛世的延續,李隆基逐步迷失自我,朝堂上寵幸李林甫、楊國忠等大臣,生活上與楊玉環揮霍無度,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失去安樂生活的百姓對與李隆基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而失去敬畏之心的權力,走向消亡是必然的結局。

三是動盪時局

安史之亂爆發後,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展現出一股席捲天下之勢,唐玄宗不得不逃亡蜀地避難。

到達蜀地後的唐玄宗李隆基尚未得知太子李亨已經擅自在靈武繼位,他下詔冊封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領平叛事宜。冊封永王李璘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領江陵大都督,鎮守江陵。

通過李隆基入蜀後舉措可以看出,一方面他在平叛的關鍵時刻選擇信任自己的兒子;另一方面,未免太子李亨的權柄過重,他選擇扶植永王李璘以確保萬無一失。

然而形勢的變化超過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預期,獲得天下強軍朔方軍的支持的太子李亨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登基,李隆基在毫不知情得情況下成了太上皇。

換句話說,在李隆基得到消息之前,大唐帝國同時出現了兩個李姓皇帝。藩鎮叛亂尚未平定,如果此時李家父子再發生權力爭鬥,那麼大唐帝國就真的沒有翻盤的可能了,迫於時局的無奈,李隆基只能選擇認可。

最後做一個總結,此時得知太子李亨稱帝的李隆基相比於被韓信要挾封王的劉邦的境遇更加惡劣,此時的李隆基已經步入晚年,失去了年輕時的雄心壯志,手中沒有值得信賴的兵馬,為了能夠大唐江山的延續,不至於淪為史書上的亡國之君,李隆基再次展現了其高超的政治素養,選擇毫不猶豫得支持太子李亨僭越的行為。


滌塵索金


從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李隆基的種種表現來看,對於太子李亨即位之事,李隆基可能會有點心灰意冷,但更多的是無奈,還有對李亨的期許!

安祿山叛變前後李隆基的表現

天寶十四年四月,即安史之亂前夕,玄宗曾派朝廷給事中裴士淹去宣慰河北,一來是安撫蠢蠢欲動的安祿山,二是探聽安祿山反叛的虛實。結果裴士淹先是在安祿山那裡吃了閉門羹,而後安祿山又在中央代表面前耀武揚威了一番。裴士淹認定安祿山反叛之心昭然若揭,而玄宗卻認為裴士淹是誇大其詞、危言聳聽。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裴士淹宣慰河北半年之後,安祿山在范陽正式起兵反叛。此時,玄宗正和他心愛的楊貴妃在華清池泡溫泉。面對前線的戰報,玄宗對此卻依舊置若罔聞。《資治通鑑》記載玄宗“猶以為惡祿山者詐為之,未之信也”。

面對安祿山反叛的事實,玄宗竟然不相信,不作為。其實也不難理解,玄宗此刻是在逃避,不敢相信自己寵信的人反叛自己,不相信自己親手締造的大唐盛世就要這麼毀了。

玄宗與李亨分道揚鑣時的表現

玄宗和大唐朝廷一連串的決策失誤,使得強大的叛軍很快兵臨長安,玄宗無奈地開始了他的巴蜀避難之路。馬嵬兵變,奸相楊國忠被禁軍殺掉,玄宗心愛的楊貴妃也被處死。馬嵬兵變是禁軍自發行為,但禁軍首領陳玄禮事先也請示過太子李亨,李亨沒有表態,而李亨心腹宦官李輔國參與其中。對於兵變,不知玄宗是否考慮過是由太子主使的?

在兵變後繼續西行的路上,玄宗一行被一群老百姓堵了路。百姓們希望玄宗不要丟下長安、不要丟下祖宗陵寢,玄宗對此沉默不語,交由太子與百姓交涉。之後,李亨與玄宗分道揚鑣,玄宗繼續南下去巴蜀,李亨北上去了靈武。

玄宗對於李亨北上之事,只說了“天意”二字,並撥付兩千禁軍給太子,告訴禁軍將士“太子仁孝,足以擔當社稷。”同時表達了傳位給李亨的意思。

玄宗聽聞李亨即位時的表現

在玄宗南下途中還發布詔令,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總攬平叛事宜。而此時李亨已在靈武即位稱帝,尊玄宗為太上皇。到成都後,玄宗調整朝廷官員,頗有大幹一場的想法。

可是幾天以後,玄宗就見到了新皇帝李亨派來的使者。對於太子即位,玄宗頗為意外和震驚,但作為老練的政治家他還是面帶微笑的說了句“吾兒應天順人,吾復何憂!”玄宗雖然有再多的不滿,但他知道盛年的太子李亨比七十多歲的自己更適合領導這場平叛戰爭,他這是為了大唐、為了百姓!

安史之亂後,玄宗經歷了太多,從巔峰到谷底,有慌亂、有驚恐、有背叛、有無奈。對於李亨自立稱帝,他更多應該是無奈,就像是開元盛世一樣,無可奈何花落去。他沒有必要再與李亨去爭,他只是希望還能安度餘生,百姓們不因自己而受太多罪。


時光山人


李隆基本質上就是個高級政客。

最初,他玩政治連續幹掉兩波女人(韋后一黨、太平公主)上位;

後來,同樣由於政治玩的溜帶出了開元盛世;

但到了晚年,仍舊是醉心玩政治,但這次玩脫了,把大唐整了個半殘廢,而且還是跟女人有關係。

起家和倒黴都是因為女人,李隆基不愧為風流皇帝。

至於說他安史之亂平定會為啥甘於當太上皇?他不接受也不成啊,他的時代已經被他自己終結了。

老爹捅婁子,兒子收拾攤子,李隆基沒膽子、沒底氣、沒能力奪權

在位前半期英明無比的李隆基,為了避免手下專權,每隔幾年就換宰相,政治平衡玩得堪稱一流;而且他還願意聽進不同意見,甚至甘願“吾雖瘦而天下肥”,堪稱一代明主。

而在開創開元盛世、把大唐帶上頂峰後,可能認為自己有資格享受了,他在後期彷彿完全變了個人(也是人的本性):貪圖享樂,失去進取心;專信李林甫,大唐政壇日漸失去活力;沉迷女色,極度驕奢淫逸。最要命的是,他聽信李林甫“胡人聽話而且在朝中沒靠山、易控制”的說法,大量啟用所謂“忠厚”的少數民族將領做節度使。

當然了,像哥舒翰、高仙芝這種出身少數民族的名將,雖然有些毛病,但人家有能力、對朝廷忠心,在心裡把自己視為唐人;然而安祿山這種打仗戰五渣、拍馬屁一流、心懷不軌的投機派,竟然由於對李隆基的胃口而身兼三大節度使之重任。最誇張的是,安史之亂數年前,張九齡、王忠嗣甚至太子早就斷言安祿山必反,李隆基卻迷之自信,甚至認為他們是在結黨;後來有誰再說這句話的,他乾脆直接把人家殺了。

而安祿山真的造反後,李隆基的一舉一動,儼然像叛軍的幫兇:

在西域呼風喚雨的兩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封常清,帶領一群烏合之眾前去迎戰叛軍,輸了幾場後,因為李隆基派出去的太監汙衊,就被不分青紅皂白的被陣前處死;

當叛軍被擋在潼關外,郭子儀、李光弼在安祿山的背後打的叛軍焦頭爛額時,李隆基卻相信大舅子楊國忠的說辭,認為潼關統帥哥舒翰是故意不出兵、想養寇自重搞小動作,他不顧所有將領的反對,逼迫哥舒翰出關。最終人心渙散的唐軍大敗,安祿山進潼關直奔長安。

後世普遍認為,如果李隆基不瞎指揮,安史之亂很可能在兩年內就被平定,所以說他是安祿山的隊友,還真不是冤枉。

而潼關被破後,李隆基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而且是跑到天險的蜀地,希望這樣能躲過安祿山,內地洪水滔天的慘相他是沒興趣管了,手下的衛兵弄死楊玉環算客氣的了,估計心裡都恨的牙癢癢想幹掉李隆基本人吧。

而他的太子反而充滿了血性,在殺掉楊國忠、楊玉環等人後,李亨北上,依靠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最終搞定了安史之亂。而在這時,在四川繼續過了幾年好日子的李隆基才得以被接回長安。

這個時候,李亨早已稱帝多年,並且這是也是自己同意的,如今兒子又收拾了這麼大的爛攤子,李隆基哪裡敢替奪權?即使他想奪,那些武將誰還會鳥他?

可以這麼理解:經過安史之亂後,李隆基早已失去了參與政治的心氣、實力。而且變亂因他而起,更因他而憑空增添了很多波折,他早已在軍民中失去了威信,壓根不被人當回事了,何來奪權之說?能活著繼續享受榮華富貴,這個結局已經算不錯的了。


正史漫談


這個問題,壹零壹肆來回答。

安史之亂打破了唐朝的穩定繁盛。潼關失守,眼看長安就要落入叛軍手中。唐玄宗李隆基帶著寵妃和大臣們落荒而逃。然而在馬嵬坡發生了兵變,楊貴妃、楊國忠等人被殺。兵變平息之後,唐玄宗一路西行,太子李亨與唐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在亂戰中,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當時唐玄宗尚未退位,唐玄宗李隆基就從皇帝變成的太上皇。那為什麼唐玄宗李隆基不起兵討伐奪位的的李亨呢?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唐玄宗沒有能力。唐玄宗當初開創開元盛世,確實是一代聖主。但是在安史之亂這場浩劫爆發的時候,唐玄宗已沒有能力,只能選擇屈辱的落荒而逃。這個時候,要怎麼去討伐李亨呢?即使他有討伐的心,也沒有討伐的能力了。

第二,唐玄宗已經失去了大臣的信任。從唐玄宗寵信奸臣開始,朝廷之中的忠貞之士,對唐玄宗漸漸的開始失望。大臣們已意識到,落荒而逃的唐玄宗,早已不是原來那個人人景仰的英明神武的唐玄宗了。在太子李亨和唐玄宗之間,他們更願意相信李亨。至少,李亨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主動擔當大任,拯救唐朝。

第三,李亨有能力。安史之亂能夠得到平息,李亨功不可沒。尤其是登基稱帝之後,李亨完全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實施自己的作戰計劃。

以上就是李亨奪位後李隆基不起兵討伐的原因。


壹零壹肆


這個要看當時的歷史局勢。

安祿山造反,奪取了長安,唐玄宗往四川逃命,一路上可謂是受盡磨難,沒吃沒穿,在馬嵬坡,士兵要造反,殺了楊國忠,楊貴妃受連累被賜死,唐玄宗當時已經快70歲,丟了江山也丟了美人,這樣的雙重打擊,也是他挺過來了,到了蜀地,唐玄宗意欲重整軍馬,本想下詔書讓他的幾個兒子起兵勤王,李亨為了平定安史之亂,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封玄宗做太上皇,聽到這個消息,玄宗痛快得答應了這個封號,退居幕後,過了幾年,隨楊貴妃而去。

他為什麼會痛快答應讓位呢?歷史上也是有爭論,個人覺得,當時的處境下,玄宗是心力交瘁,前途渺茫,對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來說,哪有心力去爭皇位,另外玄宗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開創了開元盛世,對國家有利的,他當然會去做,何況當時李亨有40多歲了,讓他接著幹,自己也放心。





米爸Derek


安史之亂,唐玄宗及太子李亨逃離京城。經馬嵬坡事變、楊玉環被賜死、父子二人才分道揚鑣,玄宗去了蜀地,太子李亨北進到了靈武。

一路西去的玄宗,想起失掉的兩京和最寵愛的楊玉環,可想象到是多麼的心灰意冷。不過其情其境卻給中國詞壇上留下了著名的詞牌《雨淋鈴》。

屋漏偏遇連陰雨。玄宗剛安頓下來不久,太子李亨的湊表就傳了過來。玄宗己被遙尊太上皇,史稱唐肅宗的李亨在二十五位朝臣擁戴下已經在靈武登基即位。

這自然不是玄宗的本意。但形勢比人強,玄宗身邊既無兵可用,李亨早已是儲君,傳位是遲早的事,更無兵戎相見的道理。況且木己成舟,玄宗也只好承認了這一事實。派人向肅宗宣讀了傳位詔書。

歷史證明這是一個雙贏的正確決定!唐朝的平叛軍隊很快在李亨身邊聚集。對安史叛軍開始大反擊。八年的要史之亂終於得以平息。

但從此唐朝開始衰落。所以有人把大唐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定在唐玄宗後期!確實存在一定道理!


晚亭與落霞同暉


其實,我想當時李隆基應該是正想找一個人去幫他收拾自己一手造成的爛攤子。“安史之亂”爆發,中原大約一百年沒有經歷戰亂,官府都不知道該怎麼打仗了,安史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在潼關失守後李隆基逃奔蜀中避禍,大唐王朝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危機,他就要成亡國之君了,自己的兒子出面為李唐王朝做貢獻,他也不好說什麼,總不能在這個時候起內訌吧!

不過李亨也並非是奪位,皇帝跑了,而且年事已高,自己繼位更有利於號召官軍,不得不說,李亨還是很有領導力的。他從河西、安西征調了萬餘名精兵,又調回了河北前線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河北節度使李光弼所部五萬軍隊,靈武一時軍威強盛。接著又任命了朝官與將帥,建立了一套新的軍事系統,對抗擊叛軍也作了全面部署。應肅宗李亨之請,回紇也派來精銳騎兵助戰。這時又適遇叛軍內訌,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部下不服,戰鬥力也隨之削弱,形勢急轉直下。至德二年(757年),隨著安祿山被殺,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南內),稱太上皇。

沒有李亨,李隆基很難再回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