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赵国风采


诗词格律是做律诗必须尊守的。其中要求每行字数相等,相应位置字性相同,声调相反等,不然不能称为律诗。不懂格律可以学习,也可以做自由体诗。就是律诗达到高峰的唐朝,写自由体诗的人也不在少数。诗言志,也可以陶冶我们的情超,增加我们的生活情趣,让我们拿起笔来记述自已,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


笨老头711


看了这个问题,我想到一事,老百姓不懂大米的化学成分,那么老百姓可不可以吃饭呢!如果人非得要弄清大米的化学营养成分才能吃饭,那很多人就该饿死了。同理,不懂诗词格律就不能写诗,那诗词就走进了真正的象牙塔,成了小部分人的专利,那我泱泱大国,还有什么文化可言?

大家知道,我国诗歌起自《诗经》,然后经历了楚辞汉赋,乐府,这些都是没有格律要求的,想写就写,直抒胸臆,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到了唐朝,才慢慢形成了诗词格律。李白时代,格律还不成熟。所以李白的词,只有一首菩萨蛮。杜甫时才形成了格律诗。格律诗的形成,对于规范化写诗,有促于诗词的精细深化,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百姓写诗的积极性,实际上是诗词向贵族化发展的弊病。综观唐宋以后,老百姓可不买格律诗词的账,也是想写就写,信口拈来,其中也有很多好诗,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五四以来,提倡白话诗,古诗词受到一定冷落。在当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时代,你说不懂诗词格律的人不要写诗,真有点不合时宜。现在懂格律的人可以写格律诗,不懂格律的人可以写自由诗,各随其便,只要具有诗味就行。正象吃饭一样,懂大米营养成分的人可以吃,不懂大米成分的人也要吃,道理是一样的。


夏冷


不懂诗歌格律不要写诗,你同意这观点吗?

在头条我以娱乐为主,不懂格律但喜欢写,多写才能进步,边写边学没错。

文体本身无高底,别让公式化自缚手脚

捕捉刹那间灵感,是遇见美丽,是情感激烈碰撞出意境……。

破题意境绝笔何为律,赋在兴起自娱随意呤。 诗以端正为宜言志, 诗以秀丽清瘦言雅。 诗以魂深意境言情。 诗以仄平格律言韵。 诗在意境为先,格律为次。

别以公式自缚手脚。破世俗,有人欣赏有人喜欢就好,便是精品,瑕不俺瑜。


o风一样的男人


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这句话自古至今,才有奇人在头条里发表这低级与错误的谬论,你这不是弘扬中华古诗文化,你这是对想学写诗的新人一种严厉的打击,有意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问你一句,你自娘胎里问世就会说话走路吗,你是天生的会写诗作对吗,你认为你就很懂写得好的天才吗?我觉得你书读多了神经有问题才说出这样低级的问题,你这不是提倡接纳鼓励新学员,是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一个沉重的打击,头条开通这么多年,开始人员少广纳吸收人们参加,头条开始壮大起来,各行各业的精英能人高手,都在头条里献艺献奇招,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对广大爱好者无私的奉献,把最好的献给大众,从不自夸从不排挤别人,好的对的对人们有益的,大家喝彩点赞学习,人的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只要热爱这个公众频台都可以参加,为独只有这个诗词写作今常出现这些奇怪的人奇怪的问题,会写诗的高人懂平仄韵律对状,就多发一些好的诗词对联来帮帮助启发爱好者,把好的经验去传授给爱好者,这才是真正的为诗词文化抛砖引玉作出了贡献,我相信不懂的同师也是认真学习,接受诗友的指导,多写多练才能丰富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样才会让热爱诗词的人更多,中华文化的传承就会发扬光大!





老龙潭酒坊陈健强


不同意,谁不是在学习、交流中才懂的,在这平台里,真正懂的有几个(我也不懂),如果都不写,这平台也不存在了。


静147739267


这个话题,我也来说几句,凑凑热闹。

本来闲时我就爱翻翻文史类的书籍,看多了就有一种心理上的冲动,开始模仿、试探着写一点喜闻乐见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都是我偷偷写的,除了我老师之外,从未给别人看过,有点孤芳自赏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最好别要,有本事就在外面抖抖(脸红了)。

写过的东西,有短文,也有诗词,现代诗也写过,写的乱七八糟的,我自己都看不去。在网上和书本里曾看到过一句话“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当初我就是奔着这个方法去写的诗词,不知道啥是格律。去年我从苏州回来秋收,没事时躺床上翻看“头条”号,偶然间看到了老街老师发表在头条上的一篇有关诗词方面的文章,是讲诗词理论的文章,文中讲到了“四声八病”,当时看的我迷迷糊糊的,因为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诗词方面的理论知识,接着我就关注了老街老师。关注老街老师后,他写的文章我连续看了多篇,从他的文章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写格律诗必备的、也是最基本的知识——平水韵;看过之后,我就想:“啥是平水韵呢?”再后来,我又知道了格律的基本格式,知道了啥是平仄,知道了古风与律诗的不同之处,知道了孤平拗救……

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真的感谢老街老师!

今年收麦前,我又关注了梧桐树边雨老师;我也关注了读书狗子老师,他对诗词分析的很到位,我认为;但他又不同于老街老师对诗词的分析,他们两个,一个重意境,一个重理论,是两个很有才华的老师。

有人问,你说了这么多,学了这么多,到底诗词写的如何。实话告诉你们,现在我不敢写了。什么原因呢?因为我对诗词知识掌握的还不够。


微笑8543861695582


不同意,那乾隆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78片,都成诗了,大家为什么不可以,我也有,一个两个三四个,五个六个78个,9个十个11个,跳入水中都没了。绝对顺口,押韵,还带猜迷的,阿拉伯数字和大写数字的混搭,也显示了我的才华超群,


杰克他老师


我不懂什么诗呀词呀,也不知道那些个规矩,也不想知道!只用较少的文字,表达较为丰富的情感足矣,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头条是大众平台,你是专家可以找康震老师,蒙曼老师,郦波老师,王立群老师去探讨切磋,干嘛非要在一帮初学者中间显摆!


岱宗之子


不赞同此观点,现在是文艺复兴的时代,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因此,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如果一味守旧,就不是新时代特色的文化了,这是固步自封的思想在作怪。古诗词有古诗词的韵律,新体诗有新体诗的自然豪放,体裁不一样,欣赏观点也不一样,大可不必千篇一律,步调一致。


大别山鹰


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更不要发表诗歌,这句话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错的。但诗词格律,韵律都是人为规定的,既然是人为规定的就没有不准、不能改变的道理,遇事都要与时俱进!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差不多快失传了。年轻人多半喜欢现代诗,不喜欢古典风格的古诗词。原因是古典诗词讲究多,难以掌握,不怎么好写,也就不那么喜欢了!实际上写诗也不是那么难,哪个人都不是天生就是写诗词的料。所谓:文从胡说起,诗由放屁來。就是说开始都是瞎说瞎写,象小孩学说话是一个道理。也不要认为诗一定要五言或七言,一定要写成七绝或七律。你写成五言或七言,符合平仄格律,韵律,这种雅一点,含蓄一点的叫古典律诗。写得俗一点,直白一点的叫做打油。再通俗一点的可以称为顺囗溜,我认为这些东西也是属于诗的范畴。写诗鄙人认为,以意象,意境为主,平仄次之,韵律合规。意境格律韵律完美统一为上乘之作!从古到今,流传千古,流芳百世的杰作又有多少呢?我们现在人不能与唐宋八大家去比,业余爱好,自愚自乐足矣!我是临近退休,才学写古典诗词的,完全受恩师的影响!总有:桑榆深处景融融,春光饱蘸未嫌迟。之感觉!网上有老前辈,指出我的诗不合格律,这我也知道,所以,我不敢冠之:七绝或七律,这点我也有自知之明!我不爱受平仄格律约束,先写出来再说,再去修改调和格律平仄。万一无法调和的话,意境第一,平仄次之。有的人自侍自己很懂格律,韵味,韵律,喜欢说三道四,评头论足,我也能虚心接受。但懂与写是两码事,你懂,但你的头条首页,怎么一篇拿得出手的锦章大作都没有?这样怎么让人信服你是真懂?所以,无知者无畏,正是由于本人不懂格律,才敢在头条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将一些俗不可赖的打油诗见诸头条,万望诸位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