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萬步真的有益健康嗎?

xegWN


當下,健康話題在不斷地引起現代人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運動行列當中。那麼,被大眾所廣傳的 “日行萬步,健康常駐”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一、步行運動雖好,但要注意"度"

運動的推崇是為了人們更好地去達到健康的目的,但在信息化的今天以及科學數據的普及下,人們對於各種"健康數據"越來越敏感與偏執,不能科學地看待各類數據;再加上不少錯誤信息氾濫,導致很多人都掉進了"健康陷阱"當中,比如盲目追求一些運動APP上的步數排行,每日上萬步暴走打卡,追求更多更高的排名,卻忽略了當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1、骨關節損傷

在長時間暴走的過程中,有的人走的過快、步幅過大或用力過猛或姿勢不對,都有可能對下肢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尤其是髖關節和膝關節。剛開始,暴走磨損的是腿部的半月板和軟骨,進而逐漸地磨損骨組織,長期的暴走,還會造成髖和膝的骨關節炎。每天幾萬步的暴走,對足部蹠骨也會造成損傷,如果不注意調節和保護,甚至可能造成疲勞性骨折。

2、肌肉損傷

暴走過量,除了對關節的磨損之外,還會對膝、踝及腳後跟的肌肉韌帶和骨膜造成勞損。

所以如果走路的姿勢不太規範,即使步數不多,仍然有可能造成肌肉損傷,出現腳外側疼痛。

二、有效的步行運動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主動進行相當於步行6000步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權威的美國運動醫學會、美國疾控中心等,都提出推薦“日行萬步”;建議堅持日常活動,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單次運動10分鐘以上才有效果;可以6000步作為一個健康目標,再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逐漸增加到適宜量,並結合自身的健康保證有效運動量,其中運動心率是一個較簡單的判斷標準:

1、健康且體質較好的成年人,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每分鐘;

2、身體強健的中老年或緩和期的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 -年齡)~(180-年齡)。

可以簡單地通過摸一分鐘脈搏來測,也可以佩戴心率帶,使用心率表、手環等,當然,不要太過分依賴於數據,可將這些作為一個參考數據,具體還要根據個人感受及反應情況而定。自我感覺是掌握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包括輕度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周身微熱,面色微紅,稍微出汗,這表明運動適量。若有明顯的心慌、氣短、氣促、心口發熱、頭暈、大汗淋漓、疲憊不堪等現象,則表明運動量已經超限。

三、步行細節也很重要

1、改正“內/外八”;步行的時候,腳尖應朝向正前方,雙腳分開距離應儘量與骨盆的寬度相同。

2、自然邁步,前腳落地時不要用力過猛,向前亮出鞋底。

3、腳落地時是後腳跟先著地,再到前腳跟;腳掌落地時,重心應在後腳跟。

4、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幅不過太也要太小,手臂自然擺動。

5、選擇適合的運動鞋,可以緩衝走路時地面的衝擊力,進而保護膝關節。

6、步行時眼睛正視前方,收小腹,上半身微微前傾,用大腿帶動小腿。

7、儘量選擇較安全空曠的場地進行步行運動,最好可以在塑膠場地進行,對膝關節的衝擊最小。

四、溫馨提示:

運動前要做常規的熱身運動,運動後也要做好拉伸運動進行調整。沒有運動基礎以及體重過大的人群不要強迫自己一次達到運動目標量,應該循序漸進,先從自身適應的運動步數開始在逐步增加到目標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為了追求步數多而增加運動量,合理安排時間,也可以有效結合其它運動。除了合理地運動以外,也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日行萬步”不是萬能的,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進行運動。


參考公眾號:丁香醫生、BTV我是大醫生官徽。

參考文獻:吳志,羅金財.“日行萬步”不一定健康[J].就業與保障,2016(11):59.

文章圖片均來自網絡


省中醫郭醫生


每天日行一萬步,因人而異。

一、年輕人可以日行一萬步,早晨5000步,晚上5000步。“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這是適最運動的形象描述,說的是中國人總體追求每日10000步的目標。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一個合適的運動強度,使身體達到一個健康的平衡狀態。

二、中老年人,由於個人健康、體質、能力和其他條件的差異,從3000步的目標開始,而普通人則推薦維持在6000步以上的水平。

三、需要短期瘦身減肥的人。可以日行一萬步。 每天10000步的運動有助於身體多餘熱量消耗,也有保護健康的作用;而大於每天10000步的運動量,可以大大增加人的骨關節承載力度,短時間可以,時間長了會對骨關節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膝關節、腳踝容易疼痛與磨損。因此,選擇個人運動量的原則是 “動則有益,適度更好“。

四、可以在生活工作中通過以方面的運動,達到10000步所需要消耗的目標,包括: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動,如拖地板、搬東西;步行或騎自行車出行往來,包括上下樓梯; 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 日常活動、出行和體育鍛煉都消耗能量,強度大的運動時間可以短一點,強度小的運動時間應該長一點。慢跑12分鐘和快走28分鐘都相當於4000步的活動量。如果工作中活動機會少,上下班可以想辦法多走幾步;如果每天坐車上班趕時間,可以找業餘時間補充體育鍛煉。

五、 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運動量選擇一個目標,並嘗試調整某些運動的活動時間,不拘形式地進行分配組合,跳廣場舞,跳健身操等等,打球類等等,使你的運動多姿多彩,可以鍛鍊身體的各個步位。動靜結合,吃動兩平衡。





紫羅蘭一一雲淡風輕


現在在我們忙碌的都市裡,走路鍛鍊對身體有很多的益處,走路能讓心情愉悅,因為走路的時候比較安靜,走路能把煩惱都拋掉,讓心情靜下來,讓人放鬆了很多。

走路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運動,但已有很多研究證實,規律健走能有效鍛鍊到身體的各部位,首先就是頭腦能促使腦部釋放內啡肽,使心情愉悅。其次就是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煙者對吸菸的渴望。接下來就是背部可以加強背肌力量,且對背部傷害較小。再就是腿腳對骨骼做力量訓練,能明顯增強腿腳骨骼與肌肉力量。

至於說日行萬步,這都是因人而異,每天的走路時間加起來最好不要少於1小時,晚飯後休息半小時再去走路比較適宜。如果剛吃完就去健走,此時血液主要停留在消化系統,如果馬上運動,對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不利。

步行運動不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最好是鍛鍊完微微全身出汗。





多吉笙


每日行萬步到底是有益健康還是有害健康?這個問題回答很簡單,身體健康的人可以仍然不選擇運動這種方式。而自覺身體健康狀況不好或較差的人,可以選擇健步的方式循序漸進,經過一兩年的實踐再看效果,答案就會清淅易見。打嘴仗是無益的,身體健康欠佳,鍛鍊鍛鍊會有改觀,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個過程很辛苦,週期長,一時半會也難顯效,最終是大有益處的。三高在身的朋友們,堅持走路吧,不要猶豫,堅信生命在於運動的真理。毛主席說過,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我是一個從兩年前開始日行2萬多步的老人,但散步走路已經堅持二十多年了,廿多年前一直體弱多病,動不動就依賴藥品維持常態。一度疑慮是不是行將就火了。因以前的行動只是象徵性的走走逛逛,也是覺得效果不明顯。二年以前,當我接觸到以前的朋友,看到他們老當益壯的體魄,發自內心地羨慕。經追問方知他們的健康秘密武器,日行2萬步,多動少靜養,一時興起也試用此法。剛開始也感覺累,隨著時間延伸,步履穩健,抵抗力增強,血壓水平不再忽高忽低。這就是我的親身經歷,僅供有同樣狀態需要改善健康狀態的朋友參考。好不好,堅持走,自我前後對比,一目瞭然,。


用戶110126690938


萬步走如果損壞了膝關節,那就適得其反了。作為老年人,要根據自身情況,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運動,如跑步,太極拳,游泳,書法繪畫,對弈,唱歌等等。散步一般主張每次四十分鐘最適合,不超過一小時,如果中間累了,可以臨時休息一會,以不疲勞為標準,每天步行以6000步為好。老人長壽,鍛鍊只是一方面,心情愉快,心理健康,飲食均衡,戒菸限酒,還有遺傳基因也很重要,有資料證明,祖輩有長壽的家族,後代長壽的偏多。


杏林曉雨


萬步走是自身情況而定,走一走要自信、堅持、長態、分享快和健康。


徐山林l


日行萬步有益健康,本人不以為然。許多炒作的東西,似是而非,不可信以為真。

比如,多吃水果蔬菜。本人去過青藏高原牧區,那裡的藏族牧民,祖祖代代以牛羊肉為主食,糧食都很少吃,難得吃一頓酥油拌炒麵,炒麵即青稞面,從來沒見過水果蔬菜什麼樣,就別說吃水果蔬菜了。

本人退休較早,快二十年了,從來沒有什麼萬步走。本人所居處不遠有個開放公園,馬路對面,加上等紅綠燈時間,步行不超過十分鐘。公園內有環形走道,許老年人有的走,有的跑,累的冒頭大汗。本人只是找個安靜地方坐下來,用隨身聽,聽聽音樂戲曲,偶爾站起來伸伸胳膊彎彎腰。這樣下來,遠的記不住,近十年沒生過病,感冒都沒有過。而那些萬步走的老人,有幾個熟悉的人,卻經常生病,生病了好幾天見不著面。


趙日金141


10000x0,66=6600米,一般人要走1,3小時,就不說累不累,這段路走下來也是精疲力盡。不知多少人能堅持?中老年人更是無望。


iwanxu88


不一定,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一天所走步數的多少即可。



雲淡風輕145661535


只要是鍛鍊,運動,不管是步行,或跑步,對身體健康是肯定有好處的,至於步行多少,因人各自的體能健康狀況,年齡而定,也不是說步行越多越好,要做到吃動兩平衡。吃得少,動得多,過於消耗體能,也是不行的,而動的少,吃得又多,那就更不行的,過多的食物,不通過運動來消耗,難勉不會在體內積累成疾。所以說,生命在於運動,這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