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毫米高射機槍


國產56式14.5毫米四聯高射機槍、58式14.5毫米雙聯高射機槍分別 仿自蘇聯ZPU-4式14.5毫米四輪四管高射機槍、ZPU-2式14.5毫米兩輪雙管高射機 槍。兩種高射機槍槍身相同,只是安裝的高射槍架不同。本文為您展示這兩種機 槍的研製背景、結構性能及戰場經歷。

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毫米高射機槍


原型武器研製始末
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對蘇聯前線野戰機場的突擊在戰爭史上是一個奇蹟,蘇聯部署在前線機場上的戰機大部分被摧毀在地面上,德國空軍在第一時間取得絕對的戰場制空權。其利用航空兵對蘇軍進行全縱深突擊,騷擾其預備隊,打亂蘇軍的變更部署,破壞後方的勤務工作。在這樣的攻勢下,大量的蘇軍部隊還沒有開上戰場就被削弱了20%~30%,後勤補給系統更是損失慘重。這些情況是蘇軍始料未及的,為了抵禦德軍的空襲,蘇聯陸軍利用一切武器對空射擊,從 85毫米高炮到7.62毫米的各種輕武器,甚至連傑格佳廖夫PTRD反坦克槍和西蒙諾夫PTRS反坦克槍都拿來防空。雖然蘇聯軍隊最終戰勝了德軍,但德軍強大的空中力量給蘇軍留下了深刻印記。
二戰結束後,一道冷戰的鐵幕在整個歐洲大陸徐徐降下。蘇聯及東歐盟友們發現,美、英空軍擁有比德國空軍更強的作戰能力。鑑於戰前、戰後對峙一方的空中強勢,蘇聯軍工部門開始著力研製新一代防空武器,其中高射機槍要求使用14.5×114毫米槍彈,以取得比12.7毫米高射機槍更強的殺傷力。1949 年,蘇聯武器設計師維拉迪米諾夫(Vladimirov)在傑格佳廖夫PTRD反坦克槍和西蒙諾夫PTRS反坦克槍的基礎上設計了一款新槍,命名為KPV 14.5毫米重機槍。其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原理,可以選擇左右供彈,槍管可快速更換,全槍結構簡單,製造方便。該槍配用粒 32(穿甲燃燒彈)、 3遙ù┘× 燃燒曳光彈)14.5×114毫米槍彈,採用不可散彈鏈供彈,連發發射。


這種機槍通常安裝在3種類型的牽引式高射槍架上:ZPU-1式兩輪單管高射槍架、ZPU-2式兩輪雙管高射槍架和ZPU-4式四輪四管高射槍架,相應地形成ZPU-1、ZPU-2 、ZPU-4高射機槍。ZPU-1式使用率-4瞄具,ZPU-2式使用蔍 -頤榫擼琙PU-4式使用À 銜-14.5自動高射瞄具(對空射擊)及嫌瞄具(對地面目標射擊)。以上3種槍架由汽車牽引機動,其在高等級公路上的運動速度可達50km/h。如果用以行軍部隊的警戒,ZPU-1式兩輪單管高射機槍的高射裝置可以直接放置於卡車車廂內呈戰鬥狀態,ZPU-2式兩輪雙管高射機槍也可將高射裝置放置在卡車車廂內呈戰鬥狀態,而ZPU-4式四輪四管高射機槍在牽引狀態下仍可射擊。
這種高射機槍由一個機槍班來操作,ZPU-1由5人操縱,ZPU-4由6人操縱。訓練有素的機槍班由行軍狀態轉換成戰鬥狀態的時間:ZPU-1需12~13秒, ZPU-2需15~20秒,ZPU-4需25~30秒。

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毫米高射機槍


上世紀五十年代引入我國
我國自1953年開始仿製蘇聯輕武器。 1955年1月11日,中蘇兩國換文,中國開始從蘇聯引進二戰後蘇聯發展的第一代輕武器,其中就包括ZPU-2式兩輪雙管高射機槍和ZPU-4式四輪四管高射機槍。經過軍工部門的努力,1956年,仿製出ZPU-4式四輪四管高射機槍,命名為 56式14.5毫米四聯高射機槍(簡稱56式四聯高機)。1958年仿製出ZPU-2 式兩輪雙管高射機槍,命名為58式14.5毫米雙聯高射機槍(簡稱58式兩聯高機)。經試用證明,這兩種高射機槍與54式12.7毫米高射機槍(系仿蘇德什卡 M38/46高射機槍)相比,彈頭質量增加33%,初速提高21%,有效射程增大 25%,戰鬥射速分別提高4倍和2倍,可用以射擊斜距離2 000m內飛行速度低於300m/s的空中目標,1 000m內的地面輕裝甲目標、步騎兵集群、水面輕型艦艇、火力點,甚至可以殺傷遮蔽物後的有生目標。兩種武器設計定型後不久便開始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在日後的一些戰爭中得以使用。

56式14.5毫米四聯高射機槍槍身銘文

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毫米高射機槍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陳列的56式14.5毫米四聯高射機槍
56式四聯14.5毫米高射機槍全槍結構比較複雜
配用槍彈
1956年式14.5毫米燃燒彈
全彈長156毫米,全彈質量191~200g,初速990~ 1005m/s,膛壓325MPa。彈頭內部裝有燃燒劑、著發裝置和曳光管。著發裝置中的襯筒由被甲上的環槽固定,內裝火帽、擊針、保險筒及緩衝鉛墊。保險筒與擊針座點鉚成一體,在發射前擊針不能移動,保險筒底部將擊針與火帽隔開,構成保險。射擊時,保險筒因慣性而後坐(仍和擊針聯為一體),筒底被擊針刺穿,點鉚錯位。出槍口後,由於保險筒與襯筒之間的摩擦力,保險筒不能向前移動。擊中目標時,擊針和保險筒因慣性一起前衝,擊發火帽,點燃燃燒劑,同時被甲破裂,火焰引燃易燃物。其對100m處5毫米厚的鋼板後放置的汽油盒引燃率為80%。

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毫米高射機槍


56式14.5毫米高射機槍燃燒彈、穿甲燃燒彈彈頭、穿甲燃燒曳光彈彈頭、瞬間爆炸燃燒彈彈頭剖視圖
1956年式14.5毫米穿甲燃燒彈
全彈長156毫米,全彈質量180~193g,彈頭質量63.2g,裝藥質量30g,初速980~995m/s,膛壓325MPa。彈頭被甲內裝有淬火過的高碳鋼鋼心,鋼心前部和被甲之間裝有燃燒劑,擊中目標時靠彈心衝擊使燃燒劑發火。燃燒劑使用鎂鋁合金粉作為可燃物,硝酸鋇作為氧化物,在衝擊發火後燃燒溫度可達1000℃以上。對300m處20毫米厚的鋼板穿透率為80%;對100m處20毫米厚的鋼板後放置的汽油盒引燃率為90%。
1956年式14.5毫米穿甲燃燒曳光彈
全彈長156毫米,全彈質量194~200g,彈頭質量61g,裝藥質量30g,初速1005~1025m/s,膛壓325MPa。彈頭裝有燃燒劑,鋼心後有曳光管。其穿透率、燃燒率與56式14.5毫米穿甲燃燒彈相同。
1956年式14.5毫米瞬間爆炸燃燒彈
全彈長156毫米,全彈質量175~185g,初速 1000~1015m/s,膛壓325MPa。彈頭內裝炸藥,以增大彈頭的殺傷效能。彈頭由被甲、藥殼、炸藥、碰炸裝置和曳光管等組成。藥殼為鋼質的,強度較大,用以承受被甲擠入膛線時的壓力,其內裝有高爆炸藥和黑火藥,前端與碰炸裝置相連。碰炸裝置包括雷管、侵徹管和彈帽等。藥殼底部有傳火孔與曳光劑相連。發射時,曳光管的引燃劑被點燃,出槍口一段距離後開始曳光,顯示彈道。擊中目標時,彈帽被碰壞,壓縮侵徹管內的空氣,產生高溫,點燃雷管,加上彈帽和侵徹管的破片對雷管的衝擊,使雷管爆炸,最後引起彈頭爆炸。如果曳光管已經燃燒到最後,而彈頭還未擊中目標或物體,曳光劑的火焰就會點燃黑火藥引爆高爆炸藥,使彈頭在空中自爆,這時彈頭距離槍口約2000m左右。


紅色天空“布彈網”——56式四聯、58式雙聯14.5毫米高射機槍



56式四聯和58式雙聯高射機槍在新中國建國之初保衛領空的作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我們要說的不是防空,而是其平射能力。我們之前說過,這種武器最早是在一種反坦克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所以,使用它平射是沒有問題的!這一戰術自這種武器一誕生就出現了,在平射狀態下該槍具有1000米左右的射擊距離,可以有效地打擊輕裝甲和敵有生目標。



說到平射就不得不說說對越自衛反擊戰,58式曾一度成為解放軍營一級的主要平射支援武器,由於當時越南在輕武器方面由於解放軍,再加上有著地形優勢,所以往往打的解放軍措手不及,解放軍前線部隊重火力武器很是缺乏,所以只能依靠65式無後坐力炮和58式高射機槍拔除埋伏點。因此這種武器被解放軍戰士稱為“鐵掃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