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后的權利有多大?

用戶1093458100007


清朝的皇后權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她大,那是因為她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一般,是眾妃之主,理論上皇宮中的妃嬪、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都歸她統領。《周禮·天宮內宰》曾言“王后帥六宮之人”。



說她小,那是因為清朝自古就有“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所以出了這後宮,皇后頂多就是地位尊貴無比,但其他幾乎沒啥權力,因為百官她根本沒有資格管,皇帝也不會允許她干預朝政。可以說只要皇帝在一天,皇后只是後宮的“皇”,在朝廷上她就只是皇帝的正妻而已,其他別無身份。



當然不管如何,作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她身份的尊貴性絕對是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可比擬的。而在清朝,皇后具有以下的權利:

  1. 中宮箋奏。這是清朝皇后特有的權力,相當於皇帝的詔書。在清朝逢萬壽、元旦、冬至或是特殊喜慶的日子的時候,皇后就可以將一些事情口述給女官,由女官負責筆錄,再蓋上皇后寶印後,就可直接向皇帝進箋表致賀或提出請求,而這個時候皇帝是絕對不能拒絕的。當然很多時候,“中宮箋奏”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基本上沒啥用。
  2. 主持皇族內部的祭祀。這個算不上啥權力,就是負責家族內部的祭祀,如親蠶禮等。
  3. 負責皇帝的臨幸。在清朝,皇帝挑選的每個綠頭牌都需要有皇后的鳳印,如果沒有這個皇帝就私自臨幸妃子就視為偷情,而這次臨幸就不會記錄在案,因此即使懷上龍種也不會被皇家所承認。
  4. 降升妃嬪。清朝妃嬪的降和升都需要加蓋到皇后的鳳印,如果沒有這個鳳印,皇家就不會承認這個妃子的地位。甚至如果皇帝違反祖制去晉升一個妃嬪,皇后都可以直接駁回。當然一般情況下,皇后是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的與皇帝對著幹的。畢竟說實在的皇后的位置是皇帝賦予的,如果這個皇后太過強勢,皇帝要廢她也是可以的。
  5. 獨得恩寵一日。清朝祖制規定在大年初一的時候,皇帝必須要和皇后在一起。
  6. 懲罰妃嬪。清朝祖制賦予了皇后禁足妃嬪、罰跪妃嬪、杖打妃嬪等責罰的權力。


可以說清朝的皇后在後宮中的權力極大,等同於皇帝。後宮中一切人等(除太皇太后)只要犯了錯,皇后都可隨意懲罰,即使是貴為貴妃,她一樣得老老實實的跪在皇后的面前請罪,沒有絲毫反駁的機會。而且在後宮中,甚至有時候皇后的權力都可以凌駕於皇帝之上,比如在侍寢上,皇帝不是想臨幸誰就可以臨幸誰的,必須經過皇后的同意,如果不同意就私自交合則會被視為偷情,皇家是不會承認的。



當然清朝祖制雖然賦予了皇后在後宮中如此大的權力。但是一般情況下,皇后是不會忤逆皇帝的意思的,更不會和皇帝對著幹的,畢竟皇后的人權力實際上是皇帝給的,如果把皇帝惹急了,皇后之位可能也就不保了。不過對於後宮的那些妃嬪、宮女、太監等,皇后那是有著絕對權威的,她在這些人裡就是絕對的天,誰敢忤逆她,那是會吃不了兜著走的。


澳古說歷史


受到如今清宮劇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清朝妃嬪只要有皇帝的寵愛就能夠在後宮橫著走,然而澹奕只想說三個字——不可能!

皇帝主宰天下,而紫禁城內的一方天地以皇后為尊,清朝寵妃想要欺凌皇后,難比登天。內廷之中,皇后能夠隨意處置妃嬪,而妃嬪們每個月的月例銀、侍寢等都由皇后說了算。只要皇后沒有被廢,即便失寵仍舊是後宮之主。

清朝在皇后之下,設立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四妃六嬪,以及若干沒有人數限制的貴人、常在與答應等。妃位之下還好說,一般貴妃都是出身相當高貴的寵妃才能夠晉封。而皇貴妃之位,大多數情況下用於追封妃嬪,只要皇后在位,並不輕易冊封,因為冊封位同副後的皇貴妃,對皇后來說是個巨大威脅。

紫禁城如同一個龐大家庭,而皇后就是女主人。對應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習慣,皇后在內宮可以算得上“說一不二”。清朝按照妃嬪等級的不同,每個月得到的月例也就是生活費都不相同,而這些都是由皇后說了算。

而更加重要的是清朝的侍寢制度。眾所周知,清朝皇帝如果要寵幸哪個妃嬪,就會在膳食以後翻那個妃嬪的綠頭牌。而妃嬪的綠頭牌主要加蓋皇后的鳳印,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就是“私會”,皇后有權阻止並且用祖訓來“教訓皇帝”。皇帝要寵幸哪個妃嬪,也要皇后首肯,所以清宮劇中那種妃嬪恃寵而驕,簡直做夢。

更何況,每逢元旦、千秋節(皇后生辰)等重要節慶之日,皇后有一種特殊權利,那就是使用中宮箋奏表明心願。中宮箋奏一旦明發,那麼連皇帝也不能夠輕易駁斥。所以清朝皇后的權力還是相當大的。


澹奕


皇后皇后,並不是皇帝后面的女人。

“後”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啟就稱作夏啟後,後引申指君主的妻子。

《說文解字》上載: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

因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發號施令者為女性的權威,所以“後”的意思為有權威的女性長輩。

在甲骨文的卜辭中,“後”還經常被用來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領。

在封建社會,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能穿明黃色的衣服,可以陪著皇帝去參加重大祭祀,再得寵的妃子也不能越過皇后。

皇后在禮儀上與皇帝平等,出同車、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賀。

皇后擁有自己的官署(如漢朝的皇后三卿),負責管理後宮,理論上皇帝的所有嬪御、後宮的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

清朝選定皇后以後,首先要行納采禮,之後還要舉行納采宴,大徵禮。


冊立當天,正副使節為前導,後為存放冊寶的龍亭及皇后全副鑾駕,再後面還有內大臣及侍衛等一行長長的迎親隊伍,由太和門至大清門各中門出,直奔皇后府第。

皇后梳雙髻,穿禮服出迎,皇后跪聽冊文和寶文後,向北行六肅三跪三叩禮,至此皇后名份已定,然後皇后乘坐八人明黃大轎入宮後進宮。

皇后進宮,稱迎娶,是經大清中門進宮的,示意皇后才是皇帝嫡妻。

而妃嬪只能坐關防車,從後門神武門進宮。 清宮劇中,有些受寵的妃嬪可以對皇后指手畫腳,甚至一些太監宮女都不把皇后放在眼裡,這些神劇誤導了很多人。


皇后是中宮之主,妃嬪們巴結都來不及,再得寵的妃子每天都要去向皇后請安。

封建帝國“外事五權,內事五枚”。“五權”指治國五事:地以權民、物以權官、鄙以權庶、刑以權常、食以權爵。

內事五枚是指監督之權。“五枚”是像梅花一樣的印章,分五瓣,用來監督五權,與五權相互制衡、監督。在重大事情的指令上,須由五個瓣同時落款,該指令才能得以執行。

五枚均由皇后執掌,取其“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的意思,協助皇帝對五權的管理、平衡。另外皇后有自己的鳳印,執掌後宮,有約束妃嬪、頒佈旨意的權力。


皇帝臨幸後宮都需要皇后要蓋鳳印,升、降妃嬪都是以皇后的名義來宣佈,皇后頒佈的中宮表箋,相當於聖旨,原則上皇帝都不可以反對。

皇帝想要哪個妃子侍寢,這事也歸皇后管。

清朝的皇帝寵幸后妃的時候,並不是像電視劇中一樣翻牌子,而是寫一個召諭,由皇后蓋章,被選中的妃子才能侍寢。

後與妃的區別:

如果沒有皇后的蓋章,就是皇帝私下偷情,皇后有權阻止,並對妃子進行“教育”,嚴重的可以治罪。

我們看了那麼多宮鬥劇,女主們的終極目標就是登上皇后寶座,為了這個目標,她們機關算盡,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難道還不能說明皇后之位有多麼大的吸引力嗎?

參考:《禮記》


剛日讀史


可能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清朝皇后是沒有實際權力的。

在宮廷事務方面,清朝有特殊的機構——內務府。內務府是直接受皇帝管理,皇后主要負責的是一些務虛的禮儀事務。

傳統的中原王朝,宮內都有女官系統,這些全部由皇后管理。

然而,清朝卻打破了這個慣例,設置了內務府。


大到皇室成員的衣食住行、冊封禮儀、喪葬儀規,小到太監和宮女的調動安排,這些事情都內務府所統轄。

內務府的負責人,一般都是滿洲的王公或大臣,都是皇帝的親信,他們直接向皇帝彙報。

這也就表明:所有宮廷事務,皇后無權干涉。

清朝皇后的唯一職能,就是禮儀。

除此以外,哪怕就是宮女的事,也輪不到皇后去管。

舉個例子:

  • 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寧壽宮洛貴人的宮女五妞到太監趙國寶的屋子裡,用小到自殺。

就這麼一件發生在後宮的小事,當時有皇太后鈕鈷祿氏、繼皇后那拉氏在,都輪不到這些人去過問。

乾隆皇帝專門讓內務府總管去審問相關人員,所有的審訊記錄都呈報給皇帝,而不是太后和皇后。

總而言之,清朝皇后沒有實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HuiNanHistory


清朝皇后,在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下,是後宮之主,掌握著眾多妃子和奴婢的生殺大權,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黃金位置。

在冊封皇后的人選和形式尚都比較隆重,而且還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在裡面。


一個賢德的皇后,不但可以分擔皇帝的憂愁,而且能母儀天下,把後宮處理得井井有條,為國家,為社稷考慮,傳為千古佳話。而一個品行不端,心術不正的皇后則是皇室的悲哀,會加速朝代的滅亡。這樣的例子不少,大家可以想想,有幾個?


根據分封的時間不同,有兩種情形:

1、冊封皇后,生前被封:


2、追尊皇后,死後被封:



清朝的皇后的人選來自哪裡?有的是皇太后看著長大,親上加親的,且人品信得過的。

比如,隆裕皇后,滿洲鑲黃旗人,是光緒帝的皇后。她人長得醜,性格也不好。但是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那種。因為她的媽媽是慈禧的姐妹。


慈禧之所以選中她,這位隆裕皇后,因為她性格柔軟,又聽話,完全容易被慈禧操控,幫助其管理光緒皇帝。



溥儀皇后婉容是達斡爾族,滿洲正白旗,父親郭布羅·榮源,時任內務府大臣。

16歲的婉容容貌端莊秀美、清新脫俗,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但由於種種原因,二人感情一般,一直無子。而後來婉容對鴉片成癮,私通侍衛,再後來更是燙髮,穿旗袍,被人稱為摩登女郎。最後,被俘虜,病死於監獄。


清12帝中,共有29為皇后:

皇太極有皇后二,順治帝有皇后四,康熙帝有皇后四,雍正帝有皇后二、乾隆帝有皇后三,嘉慶帝有皇后二,道光帝有皇后四,咸豐帝有皇后三,同治、光緒等。

重點來看看在清代,皇后的權利:

一,皇后執掌後宮,約束妃嬪。

皇后穿明黃服飾,其他嬪妃不可以。皇后有管理後宮的權利。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給皇后請安,伺候其梳洗,是嬪妃的功課。當嬪妃犯錯誤的時候,皇后可責罰嬪妃,比如杖責。當然,也有皇后對嬪妃打擊報復的時候,也是有的。


二,皇后是眾後宮女子的頭,有鳳印。

每月有數天,或者重要的日子,比如年三十到年初二,皇帝只屬於皇后。

皇后陪皇上,可以待一整晚。而一般嬪妃與皇上待時間長了,太監就在外面大聲吆喝,到時間了,到時間了。



皇后獨特的地方,是有一個鳳印,其作用可是非常大的。皇上要臨幸後宮,嬪妃級別的上升,下降等,都要蓋上風印,皇后來宣佈。你看都能管皇上了,你說大不大?也就是說,後宮嬪妃的事情大大小小。


三,皇宮的祭祀都有皇后主祭

“家有萬事,主持一人”,主持如親蠶禮等祭祀活動,都是皇后率領妃子等眾人一起參與。


四、行使中宮表箋,頒佈旨意。

皇后的“中宮表箋”的這項權利是最重要的,其作用非常巨大。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者獨特的日子,皇后可以把自己的心願寫成奏章,這就是中宮表箋。皇后的這項權利,皇上一般不會反駁。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歷史漫談君


大家好,我是愛歷史的小少年,今天讓我們一起打開那段塵封的記憶

皇后,母儀天下,天下婦女之楷模。那麼皇后的權利到底有多大?真的如影視劇中的宛如怨婦一般嗎?

皇后特權的標誌其中之一就是皇后之寶璽。在舉行過皇后的冊封典禮之後,皇后之寶璽就被放在皇后宮中,作為皇后統領後宮的憑證。而依據這個憑證做出的決定,即便是皇帝,那也無權干涉。

像皇后在行使權力的時候,他擁有的一方皇帝之寶璽,是蓋在她的《中宮箋表》上的,最能體現她的權利了。《中宮箋表》是皇后特權表現最明顯的,像是她對哪一件事情,對後宮的某個人要發表一些看法或者是把她的一些劣跡或者是不滿意的地方寫出來,《中宮箋表》上這些東西就是給皇帝看的。如果皇帝看了以後要是有個偏袒或者有什麼其他想法呢,皇帝是無權讓她更改的。

這也就是慈安在管教慈禧的時候,咸豐不敢露面的原因之一了。所以千萬不要被影視劇給誤導了,即便是囂張跋扈的慈禧在面對慈安的時候也絕對不敢造次。


愛歷史的小少年


清朝皇后在清初待遇還是很高的。君權達到最頂峰不僅諸王百官受到打壓,作為中宮皇后也受到打壓。

哲哲是清朝第一位皇后,而她的待遇與皇太極相比,相當不錯了,很有與夫齊體的意味。根據我掌握的資料,皇后待遇第一次降低是在順治朝,因為順治想立董鄂妃而不得,停了皇后箋文以及各種禮制待遇,甚至管理後宮的權力。康熙朝恢復了皇后千秋節諸王進筵宴牲酒的規定,元旦進筵宴牲酒則沒有恢復。

雍正朝怎麼執行的不清楚,但增加了皇后生日大臣們穿蟒袍補服一日的規定。乾隆朝又取消了內務府官員進皇后宴桌的舊例,考慮到內務府官員與皇室的關係更親密,內務府都不進宴桌,諸王更不可能進皇后筵宴了,這算第二次降低。不過乾隆朝增加了皇后親蠶禮,十四年又增加了皇太后、皇后至嬪的儀仗,則是禮制方面的提升。

孝淑當皇后時,乾隆免除了立後頒詔和皇后箋文,後來嘉慶親政只恢復了立後頒詔,這算第三次降低。所以最終皇后的三大節待遇只剩下偶爾的福晉命婦行禮,顯得不夠隆重。



到最後清朝皇后就是,率眾請安,主持一些禮儀性的往來,後宮大事由內務府管,孝全皇后就是因為管了一個官女子讓道光帝全宮通報批評, 一點都不給皇后面子, 道光帝認為孝全皇后僭越 後宮都是由內務府和皇帝管的,清宮宮禁森嚴,皇帝認為家無二主,根本不會放權給各級后妃,皇后更多是禮儀上的象徵性意義,后妃們的等級難以轉化成實際性的職權


皇后也沒有處置權,道光年間孝全皇后因為劉官女子一事上奏道光遲到,道光當面申飭皇后之後,又發上諭給妃嬪等、圓明園、宮內、昇平署等各處總管,通報批評皇后。宮裡的用度不是皇后分配,都是內務府按照位份供應。皇后也沒權利處置妃嬪,大小事都得上報皇帝裁決。


史說清宮


清朝皇后,在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下,是後宮之主,掌握著眾多妃子和奴婢的生殺大權,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黃金位置。

在冊封皇后的人選和形式尚都比較隆重,而且還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在裡面。

一個賢德的皇后,不但可以分擔皇帝的憂愁,而且能母儀天下,把後宮處理得井井有條,為國家,為社稷考慮,傳為千古佳話。而一個品行不端,心術不正的皇后則是皇室的悲哀,會加速朝代的滅亡。這樣的例子不少,大家可以想想,有幾個?

根據分封的時間不同,有兩種情形:

1、冊封皇后,生前被封:

2、追尊皇后,死後被封:

清朝的皇后的人選來自哪裡?有的是皇太后看著長大,親上加親的,且人品信得過的。

比如,隆裕皇后,滿洲鑲黃旗人,是光緒帝的皇后。她人長得醜,性格也不好。但是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那種。因為她的媽媽是慈禧的姐妹。

慈禧之所以選中她,這位隆裕皇后,因為她性格柔軟,又聽話,完全容易被慈禧操控,幫助其管理光緒皇帝。

溥儀皇后婉容是達斡爾族,滿洲正白旗,父親郭布羅·榮源,時任內務府大臣。

16歲的婉容容貌端莊秀美、清新脫俗,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但由於種種原因,二人感情一般,一直無子。再後來更是燙髮,穿旗袍,被人稱為摩登女郎。最後,被俘虜,病死於監獄。

清12帝中,共有29為皇后:

皇太極有皇后兩個,順治帝有皇后四個,康熙帝有皇后四個,雍正帝有皇后兩個、乾隆帝有皇后三個,嘉慶帝有皇后兩個,道光帝有皇后四個,咸豐帝有皇后三個。

重點來看看在清代,皇后的權利:

一,皇后執掌後宮,約束妃嬪。

皇后穿明黃服飾,其他嬪妃不可以。皇后有管理後宮的權利。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給皇后請安,伺候其梳洗,是嬪妃的功課。當嬪妃犯錯誤的時候,皇后可責罰嬪妃,比如杖責。當然,也有皇后對嬪妃打擊報復的時候,也是有的。

二,皇后是眾後宮女子的頭,有鳳印

每月有數天,或者重要的日子,比如年三十到年初二,皇帝只屬於皇后。

皇后陪皇上,可以待一整晚。而一般嬪妃與皇上待時間長了,太監就在外面大聲吆喝,到時間了,到時間了。

皇后獨特的地方,是有一個鳳印,其作用可是非常大的。嬪妃級別的上升,下降等,都要蓋上風印,皇后來宣佈。你看都能管皇上了,你說大不大?也就是說,後宮嬪妃的事情大大小小。

三,皇宮的祭祀都有皇后主祭

“家有萬事,主持一人”,主持如親蠶禮等祭祀活動,都是皇后率領妃子等眾人一起參與。

四、行使中宮表箋,頒佈旨意。

皇后的“中宮表箋”的這項權利是最重要的,其作用非常巨大。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者獨特的日子,皇后可以把自己的心願寫成奏章,這就是中宮表箋。皇后的這項權利,皇上一般不會反駁。


烏拉雜談


最近古裝劇非常火熱,尤其是清宮劇,前幾天出來的幾部片子都很不錯,所以也帶火了清宮劇,基本上所有的清朝影視劇,裡面都有一個普遍的場景,就是那些得寵的妃子,總是會挑釁皇后的權威,人人都想當正宮,可歷史上並不是這樣。

清朝幾乎是沒有皇后下臺的,而且皇后的地位,可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差,甚至有些時候,皇帝都沒權力插手皇后做主的事情,在古代的皇宮,是真正的男主外女主內,在後宮權力最大的,那可是皇后。

皇后是皇帝的正宮妻子,古代是等級分明的社會,尤其是在皇家,更加註重嫡庶分明,皇后可是原配妻子,人家能穿正紅色的衣服,那些后妃是不能的,重大祭祀的時候,也是皇后陪著皇帝去的,再得寵的妃子也不能越過皇后。

在古代的時候,明黃色是皇帝的專屬顏色,但是在過年的時候,皇后也可以穿這樣的衣服,就算是皇帝再不喜歡這個皇后,也一定會給她應有的尊重,畢竟這是自己的原配妻子,她沒面子皇帝自己就沒有,皇帝不是傻子。

皇后在後宮有著很大的權力,那些妃子們要是搞什麼事情,皇后是可以家法伺候的,並且沒什麼狀況,皇帝是不可以插手的,當然皇后的權力不僅如此,她還可以幫助皇帝出謀劃策,這些也是被允許的。

其實皇后是一國之母,是女主人,所以她的權力大到你想不到,當然作為后妃,自然是不可以插手朝廷的,比如在朝廷上培養親信之類的,要是皇后野心太大,觸碰到了皇帝的底線,那麼這個皇后也就做到頭了。

當然一般的情況,皇帝還是會給皇后面子,皇后做了什麼大的錯事,也不會直接宣佈廢后,而是收回賜予她的皇后寶印,只有個皇后的名號沒有實際的權力,這也是皇帝給髮妻的一個面子。

還有一點最重要,大家都被影視劇給誤導了,皇帝想要寵幸哪個妃子,皇后是要先過目的,大家都知道,清朝的皇帝晚上吃飯的時候,會有太監拿著妃子的綠頭牌,皇帝想要哪個妃子侍寢,就翻哪個妃子的牌子。

其實這些牌子,太監還會給皇后看,這其中就有很大操作性,而且皇帝寵幸后妃的時候,要先寫一個召諭,皇后還要蓋章,要是偷偷的侍寢,就觸犯了皇后的權威,所以皇后的權力,要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


小龍教育平面設計交流


就是管理後宮佳麗的,當然孝莊太后和慈安,慈禧太后除外,孝莊太后是讓清朝更加強大,慈安與慈禧有垂簾聽政行為,不過後來慈安沒擰過慈禧,被害死了,慈禧太后是無乎斷送了大清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