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縣政法委專職副書記的散文

今年,我們這樣過春節

張佃永


連日的和煦陽光,讓塞外壩上也暖融融的。街上採購年貨的人流和車流,顯示著臨近春節的繁榮和喜慶。生活中所有的好,都在春節現出高潮。

我在心裡盤算著,怎樣好好用這七天的假期,好好休整一番,消解一年的疲累。

兩個小外孫雖不知年為何物,卻在他們父母快遞回來的新衣新帽、花樣小吃中雀躍,在外面不斷響起的鞭炮聲和閃爍的煙花中急切地催促我們趕緊過年。受他們情緒的感染,我的心裡也喜悅起來。

突然傳來了武漢封城的消息,這是災難緊急制動的果斷措施。但塞北與江南的天遙地遠,使“封城”這樣嚴峻的問題,在我心裡依然只是一個概念,只是吃飯時談論的事。直到第二天除夕,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一家人吃飯的時候,一起舉杯為武漢祈福。夜裡,滿城的煙火與爆竹,傳遞著過節的喜慶,春晚的歌聲與歡笑,一點點地驅散著我心頭的陰霾。總是萬家團圓時,喜慶更比哀愁多。兩個小外孫的稚趣,更讓我感到了生命的爛漫、生活的美好。

年初二,突然接到開會通知。參加會議之後,我突然感到這個春節的凝重和急促。疫情雖然發源於武漢,卻已來到了我們身邊。新冠肺炎,不再是距離遙遠的傳言,而成為身臨其境的兇險——有人把病毒帶了回來,並且真真切切被感染。

二月春風,沒有裁出細葉,卻把病毒彌散。



排查。排查。阻斷疫情迫在眉睫。

單位成為抗擊疫情的戰鬥隊。當我通知機關工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的時候,心裡掠過一絲歉疚,畢竟是在春節。但更知道,與生命相比,節日便算不得什麼,生命在,美好的生活才會相伴。群眾的生命高於一切。

起碼的防護是口罩。但城裡所有的藥店、超市都買不到口罩。排查要入戶,而病毒不知在何處蟄伏,伺機侵入撞到它的軀體。在我們的工作中,口罩成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責任面前,卻不容遲疑。

同事們一個個深入居民區了。他們每個人都是家庭的棟樑。沒有一個人問過自身的防護問題,義無反顧。我的心裡充滿了焦慮和擔憂,卻也唯有暗暗祈福,願金鼠降蝙蝠,讓那些年輕和不再年輕的身體都不被病毒侵襲;願吉祥佑百姓,給節日團聚的人們以真正的吉祥。

好在買到了一點消毒液,細心的小趙便一次次把這些消毒液在單位噴灑,不放過每一個角落,讓大家在消毒液的味道中感受一絲防護的慰藉。

面對這些無暇顧及自身安危的人們,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解決一批口罩,為他們實現必需的點滴的防護。這成為一份奢侈的願望。

終於,後勤的老李好不容易託人從市裡買回10個口罩。同時,也終於領到了分配給我們單位的10個口罩。這20個口罩,成為這個春節最重要的奢侈品。參與疫情排查的工作人員,每人手裡開始有了一個珍貴的口罩,多了一份生命的保障。

疫情中,一個口罩,便是一份生命的呵護,也成為民眾珍惜生命最當緊的需求,一個口罩,甚至關乎到人性的溫暖。

同事小張的包聯排查戶中,有一位老人。老人的子女都沒在身邊。連日來,疫情形勢嚴峻,老人生怕自己感染。憋在家裡,身上到處不舒服,想出去走走,卻沒有用來防護的口罩。第二天一早,小張便拿了兩個口罩給老人,那是她從男朋友機關分配的防護品中“剋扣”出來的。


春節的吃,總是誘人的。習慣中,所有的闔家團圓和天倫之樂,都在飯菜的濃香中凝聚。

同事中,有的人把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留著,等孩子們回來過年享受,有的人尚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孩子,指望著在這節日期間享受父母的呵護。

疫情防控改變了人們春節的生活軌跡。排查、彙總、填報、值守,讓時間交叉得喘不過氣來。辦公室的同事不僅承擔著同樣的排查任務,同時負責情況的收集彙總和日報告工作,當每天的排查任務結束時,已經超過下班時間,彙總和填報,便只有加班繼續。辦公室主任小高和小劉、小郭、小張幾個,饒是年輕,清澈的眼神裡,也在每天連續的伏案工作中顯出疲憊。

忙碌中便把母親的惦記放在腦後,沒有時間好好吃飯,也沒有心情好好吃飯。他們一頭扎進排查彙總的時候,便不願停下來,這樣的工作,往往會錯過食堂的飯點,大家只好以辦公桌為餐桌,把方便麵當作節日大餐。

吃飯可以省略,責任卻不能含糊。同事小張在抗擊疫情開始,便及時在機關的電子屏幕製作了抗擊疫情的內容,提醒大家時刻不能忘記肩上的責任。這種責任,使平時看上去有些嬌氣講究的小史,在排查和值守工作中,也顯示出高效的乾淨利落。

負責包聯的小區中,有一名從武漢回來的學生,對他居家隔離期間的聯絡、疏導和服務,成為小李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他用耐心、細緻和熱情,幫助那個學生度過了苦悶艱難的半個多月。

我大約是幾十年的慣性形成了思維定勢,習慣每天早去單位,在食堂吃早餐。最近是不該在食堂吃飯的。那天,想著要做的事,起來洗漱後便又習慣性地到了單位,該吃早飯的時候,才驀然想起,自己竟忘了在家吃飯。於是只好作罷,權當減肥。好在忙碌很快便開始,吃飯不再成為困擾的問題。

中午回家,妻子嘮叨說我比武漢那邊還忙。這話讓我想到,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黨員幹部群眾,一定更是不捨晝夜,他們的吃飯問題,又是怎樣的艱苦與簡陋!

畢竟,妻子嘮叨著,卻總會端上香噴噴的飯菜。能夠在家裡好好吃一頓飯,實在是一種安然,尤其,是在這個春節。


整個冬天都有和煦暖陽,人們想象著,在這樣的溫暖中舉家團圓,該是一個美好的春節。但這場疫情,讓所有人把闔家團圓拆解成了心中期盼。

同事小高的母親是多年的糖尿病和肺栓塞患者,春節前剛剛出院,虛弱的身體需要護理。疫情防控,讓她只能委屈母親,為更多人的安全奔走。放不下的親情和責任,讓她唯有不斷累自己,每天當她帶著紅紅的眼圈上班時,我便知道,她沒能休息好——母親需要陪護,排查情況需要彙總,這些白天做不完的活兒,只有放在晚上和夜裡。另一個同事小高,孩子原來由母親看護,節前,母親不幸腿骨骨折,孩子送到了外地的岳母家裡。愛人也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防控,讓他無暇顧及家裡的老人,也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從開始防控到現在,他和所有的同志一起,把節日當成戰日。

疫情帶給人們的,不僅只是團圓期不能團圓。春節過後便是立春,萬物萌生的季節,塞外的春寒卻更甚,在居民區值守,成為對工作人員的重大考驗。單位負責的居民區很大,也很亂,居民情況複雜,出入口四通八達,防控管理的難度很大。工作人員人均負責近60戶人家的情況排查和信息彙總,每走一輪,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室內外溫度的差異和幾乎沒有防護的困窘,讓每一次排查都顯得艱難。

更艱難的,是居民區的值守。物業公司沒有門房,工作人員的值守工作,只能在露天的寒冷中進行。儘管我們協調了一部工作用車,能夠給凍得發抖的同志提供一個避寒之所,但更多的時候,值守在戶外。儘管穿著厚厚的棉衣,寒氣依然藉著樓宇間的勁風,凜冽地灌進值守人員的衣領和袖口,一天下來,整個身子都是僵硬的。

居民區物業公司的老常,以年近六旬的羸弱之軀,陪著我們的工作人員一起值守。為了讓我們的工作人員能夠回家吃口飯,他常常一整天都顧不上回家吃飯。縱是如此,因為單位人手緊張,每個同志能做的,就是在寒風中堅持。

值班的第四天,避寒的車子便“罷工”了,因為夜裡停放的原因,車子的排氣筒裡結滿了冰,無論怎樣發動,就是不肯點火。五十多歲的老李和年輕單薄的小張,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冷中,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一直站立了十二小時。

這些人,何嘗不想待在家裡,但他們不能享受家裡的安然,哪怕是憋悶、寂寥。

春節已經過去,防控還在繼續。前面的不遠處,便是花開時節。我們沒有到武漢前線抗疫,卻把守土防控的工作與全國相連。這樣的忠誠和責任,讓所有的付出都有意義。


張佃永,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於《中國冶金文學》《當代人》《北京精短文學》《長城文藝》《燕趙都市報》等。著有詩集《愛在路上》,散文集《擁抱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