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被传为神一样的人物,他到底有什么非凡的政绩功劳?

谁怜劫后赤子心


如西汉开国名臣张子房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样,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

烧饼歌神化刘伯温

民间传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应答朱元璋的“烧饼歌”,就是一个神话故事。这故事说,一日朱元璋正在大殿上吃烧饼,忽报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心血来潮,便将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回碗中,将碗盖上,待刘伯温进来后,便问道:我听说你有通神的本事,那么你知不知道我碗中是些什么东西呢?刘伯温也想在皇帝面前露一手,于是掐指一算,答道:一半像太阳,一半像月亮,被金龙咬了一口,所以缺了。朱元璋一听,吃惊之下,佩服得不得了,就向他请教自己百年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刘伯温说天机不可泄露。朱元璋不答应,非听不可。刘伯温无奈,只得说如果一定要讲,我将犯万死之罪。朱元璋马上赐予他一块免死金牌,让他讲,于是就有了神乎其神的烧饼歌。这歌词很晦涩,恐怕也只有目睹了历史的后人方才明白,其大意就是说朱棣将会夺权,京城将会北迁之类。

当然,刘伯温是人不是神,这“烧饼歌”也许是后人为了神化刘伯温的附会之作。那么,真实的刘伯温是何等样人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走近他吧。

出身官宦之家

刘伯温,名基,伯温是其字,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他的曾祖叫刘濠,在南宋朝廷当过官员。刘濠就是个很有头脑、处事果断、机敏过人的人。南宋祥兴二年(1278),南宋被元灭国。南宋初亡时,有刘濠的老乡林融起兵反元,事败,元朝派了使者来登记参与过林融起兵的人。参与的人还不少,这份名册若报上去,后果不堪设想。正好,这位使者事毕借住在刘濠家。为了保护名册上的人,当晚,趁使者睡熟后,刘濠一把火将自家的房子烧了,使者只身逃出,名册却葬身火海。使者无可奈何,只得在刘濠的帮助下,重新编造了一份名册,那些参与了林融起事的人因此得免。

刘伯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家教自然非一般人家可比。除有良好的家教外,刘伯温年幼时就表现得聪明机敏。我们的先人们有“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之说。刘伯温的老师叫郑复初,很看重他,在他小时就曾对他的父亲刘煸说:你祖上积的德大,所以你有这么个好儿子,他将来必然会光耀你家门庭。刘伯温聪明机敏,先天条件好,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后天非常努力。他从小酷爱读书。只要能到手的书,无所不读。他既通经史,又好象纬之学。这象纬之学就是古代的天文学。不仅神秘化了,而且禁止私学。刘伯温何以能学到这门禁学,不得而知。及至成年,他已是经纶满腹的学问家了。

出仕元朝与第一次归隐

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小试牛刀,高中进士,分配到江西高安县当了个县丞,官职虽小,但他在任期间就获得了廉政的好名声。省里听说了他的政绩,要将他调上去,他谢辞了。后来,任命他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时各处行省皆设儒学提举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吧,提举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副提举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副处级。正副提举掌管所在地学校的祭祀、教育诸事。刘伯温偏不因自己位卑,要去议论御史失职之事,结果开罪了权臣,只得辞官回家。当时的人们议论到江南一带的人物时,都会提到刘伯温,而四川的名士赵天泽则将刘伯温排为江南第一号人才。认为他相当于三国时的诸葛亮。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将刘伯温召出。刘伯温同事黄伯生在其《诚意伯刘公基行状》一文里说,省里将刘伯温召出后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而元帅府即宣慰司,是省里的一个派出机构。刘伯温到任后,献计筑城抵御,果然使方国珍受阻。

这时,左丞相招安方国珍,刘伯温认为招安不妥,因方国珍是第一个起兵反元之人,应乘胜一举将方国珍剿灭,否则后患无穷。从起义反元这一面来看,刘伯温这一计确实很毒,若得逞,元王朝将再苟延残喘一阵也说不定。方国珍听说后,忙用重金贿赂刘伯温,希望刘伯温改变观点。为他接受招安说点好话,但刘伯温不受。方国珍便派人从海上带重金到京城,贿赂当权者们,终于打通了门路,朝廷决定招安方国珍,一面授方国珍官职,一面反而斥责刘伯温霸道。方国珍受招安不久,等到喘过气来后,再次起兵反元,而此时的刘伯温,虽又被省里重新任用负责剿捕之事,却又见疑,不给兵权。至此,刘伯温对元王朝心灰意冷,干脆辞官回家了。刘伯温回到老家青田后,专心著书,写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追随朱元璋,逐鹿中原中屡次献计

刘伯温已经看出元王朝末日迫近,天下势将大乱,便在老家青田读书,著作,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不久,群雄四起。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后,得知刘伯温、宋濂是江南名士,即以重金礼聘,刘伯温卖关子,没有答应。朱元璋手下总制孙炎又亲自写信邀请刘伯温,刘伯温才同意出山。刘伯温和朱元璋见面后,即向朱元璋陈述了时务十八策。十八策的主要内容是灭陈(友谅)去张(士诚)、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度扰民、严肃军纪、招纳贤士等等。朱元璋读后非常高兴,即将刘伯温视作心腹。朱元璋初起兵时,奉红巾军头领韩林儿为首。

至正十五年(1355),韩林儿在毫州(今属安徽)称帝,国号大宋,朱元璋得到消息,即表祝贺,到了新年,还令中书省为韩林儿专设御座并叩头礼拜。群臣皆拜,独刘伯温不拜。问他为什么不拜,他说: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孩子而已。我拜他干什么!显然,刘伯温是以这种方式表明他只忠于朱元璋。朱元璋心知肚明,便召见刘伯温,请教平定天下大计,于是有了一次著名谈话,后人称之为朱刘之间的。“隆中对”。刘伯温向朱元璋分析了群雄形势,陈述了征讨天下大计。刘伯温说:张士诚目前不过自保而已,不足为虑。陈友谅篡夺了红巾军领导权,名号不正,但他占据了上流之地,又时刻想消灭我们,是我们的大敌,因此应当首先消灭他。一旦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自然势单力薄,就可以一举将其灭掉了,然后挥师北上,占据天下!朱元璋听后大喜,对刘伯温说:先生有了什么好的计策,都一定要告诉我啊!

在元末群雄中,陈友谅确实是朱元璋最大的威胁。陈军攻陷太平后,准备挥师东下,一时形势非常紧张。朱元璋手下将士惊恐万状,有主张投降的,有主张逃到钟山去的,只有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见状,即将刘伯温召入内室请教。刘伯温愤愤地说:凡主张投降的主张逃跑的,都应杀。朱元璋问:先生有什么好计呢?刘伯温答道:陈军小胜就已经产生了骄傲情绪,骄兵必败,我们设下伏兵待其深入,就能很容易打败他们。要成就帝王之业就在此一举了。

朱元璋采用了他的计策,果然大破陈友谅军。论功行赏时,朱元璋要重奖刘伯温,但刘伯温坚决谢绝了。后来,陈友谅军攻破安庆,朱元璋率军亲征,在刘伯温的帮助下,又将陈友谅打得大败而逃。此时,镇守龙兴的陈友谅部将胡美见陈友谅大势已去,便派了自己的儿子到朱元璋军前请降,但条件是不要遣散他的队伍。正当朱元璋面现难色,不知是否该同意这一条件时,刘伯温在后面踢了一下朱元璋的座位,朱元璋一下子醒悟过来,答应了胡美的条件。胡美一降,江西各地都跟着投降。刘伯温在关键时刻为朱元璋平定江西立下大功。

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刘伯温更是居功至伟。朱、陈两军相战于鄱阳湖,第一天便激战数十仗。朱元璋坐在船上为他专设的胡床上督战,刘伯温则侍立一旁当参谋。激战正酣,刘伯温突然大叫一声,一把拉起朱元璋跳到了另外一只船上,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发炮弹飞来,将他原来乘坐的船炸得粉碎。而陈友谅及其部下只见炮弹击中了朱元璋的座船,却不知朱元璋已经被刘伯温救出,因而大喜,不料换了船的朱元璋又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个大惊失色。两军大战了三天三夜,一时难分胜负。刘伯温请求分兵拒守湖口,并与陈友谅军相约于金木相克的那一天决战,结果,陈友谅败死。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张士诚,北取中原,终于成就帝业。而这一成就帝业的过程,全如刘伯温与朱元璋“隆中对”所献的策略。

大明王朝建立后的刘伯温

刘伯温不仅是个谋略过人的军师,也是个铁面无私的执法官。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与左丞相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朱元璋巡幸汴梁(今河南开封),就让刘伯温和李善长留守京都。刘伯温对李善长说:宋、元二朝,就因为法纪松弛而失天下,因此,我们应整肃法纪。于是,令御史纠劾不要有什么避讳,该查谁就查谁。宿卫宦官有了过错,就上报太子然后按法处置。如此一来,无人再敢藐视法纪。有个叫李彬的人,任中书省都事,犯下了贪赃枉法之罪。此人一直追随李善长,和李善长很好,李善长就要包庇他,便与刘伯温商量,希望看在他的面子上,放李彬一马。要是放在今天,第一丞相亲自出马,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知能有几个清官敢于不给面子的?刘伯温虽与李善长为朝夕相处的同事,但就是不给李善长这位第一丞相的面子。他将李彬罪行上报朱元璋,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

当时,京城久旱,正在筑坛祈雨,刘伯温一拿到朱元璋的批准文书,就在祭坛下将李彬斩了。这一来,刘伯温和李善长也就结下了冤家。而这个第一丞相李善长偏又是个外表谦和,内心却忌恨刻薄之人,刘伯温不给他面子,他也就处心积虑要报复刘伯温。朱元璋一回到京城,李善长就告了刘伯温一状,说刘伯温在祈雨的祭坛下杀人,是对老天爷的大不敬,加之那些因刘伯温铁面执法而损失了利益的人,也帮着李善长敲边鼓,尽说刘伯温的坏话,而求了十多天的雨,也一滴未下。朱元璋原本就是个三花脸,便对刘伯温由高度宠信转而产生了不满。

刘伯温自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正好自己老婆身体欠佳,便以此为由请假回家了。刘伯温请假回家之时,正是朱元璋商议定都之时。朱元璋以一介平民而成帝王之业,毕竟没有多少文化,只为光宗耀祖,竟然想将其老家凤阳定为都城。刘伯温不想自己帮助朱元璋好不容易才打得的天下轻易失去,临走时,还是诚恳地劝告朱元璋,说:凤阳虽然是您的老家,但那里却不是建立都城的地方。王保保(汉人,元朝将领)还活着,不可轻视啊!果然,朱元璋平定西边的战事进展得不顺利,便又将刘伯温召回京城。这次,朱元璋要给刘伯温重赏,准备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提高刘伯温的爵位,但刘伯温都坚决地谢绝了。由此可见,刘伯温和那些利欲熏心之辈毕竟不同,他始终保持了头脑的高度清醒。第一丞相李善长就缺乏这种清醒的头脑,结果不仅自己不得善终,还害了自己一家70余口人。

刘伯温性格刚正,处事公允。朱元璋曾因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伯温并不落井下石,相反,他客观地向朱元璋劝道:李善长是您有功的老部下,他很能调和将领间的矛盾,是应该重用的。朱元璋听后叹道:他曾多次陷害你,你却如此帮他说话!后来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准备用杨宪为相,征求刘伯温意见时,刘伯温坚决反对。刘伯温说:杨宪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之器量。当丞相的,应持心如水,以义理为判辨是非的标准,杨宪是做不到这些的。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可否为相。刘伯温说此人比之杨宪更差。又问胡惟庸可否为相。刘伯温说:这好比让胡惟庸驾车,我担心车辕会被损坏。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朱元璋大约不高兴了,说道:如此说来,我的丞相就只有你才能担任吗?刘伯温答道:我疾恶如仇太过,而且也承受不了繁重的工作,若我为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这么大,哪里会没人才呢?希望您仔细查访。但目前这些人,确实都不适于当丞相。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伯温的评论将这些人都得罪了。

谨小慎微却又结下仇敌

刘伯温真能预知未来,那就不会说这些话,或者,会换个说法。刘伯温被后人神化,除了他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神机妙算被过分渲染以外。显然还和他超凡脱俗的性格有关。他料事准确,性格刚正,疾恶如仇。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刘伯温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刘伯温被封了这么高的官,却不贪恋富贵,洪武四年,便告老还乡了。刘伯温回到老家后,除了下棋喝酒之外,从不提起自己建功立业之事。当地知县几次求见,刘伯温都不答应,这位知县无奈,只得化妆成老百姓去拜见他。刘伯温正在洗脚,便叫自己的儿子将化了装的县令领了进来,并准备设便饭招待。到此,县令才说明我就是某某人,刘伯温一听是知县,马上惊恐失色地站起身来自称草民,并礼送知县出门,不复再见。

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对胡惟庸等人的评价,还是给他招来了麻烦。早些时,刘伯温曾告诫道:瓯(今浙江永嘉一带)括(今浙江台州一带)之间有块空地名日谈洋,往南直达福建地界,是盐盗出没之地,方国珍就是凭据这里复杂的环境起事的,因此,应设巡检司守护。一旦设巡检司守护,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就不方便了。后来茗洋逃军反叛,这样的大事当地官员竟敢隐匿不报,刘伯温就叫他的大儿子刘琏报告了此事,可是又没有通过中书省,而中书省就掌握在他认为会损坏车辕的胡惟庸手中。胡惟庸正恨找不到机会出气,一看刘琏居然绕过了中书省奏事,这不是公开瞧不起我胡惟庸吗?新仇加旧恨,胡惟庸便指使手下官吏诬告刘伯温,说刘伯温精通阴阳学,看出谈洋这块地方有王气,因此想占为已有,以便将来作为自己的墓地,但当地百姓不愿给他,所以他才请求设巡检司驱逐老百姓。

胡惟庸这一着真是暗藏杀机,你刘伯温想死后葬在有王气的地方,不是想让子孙当皇帝吗?朱元璋得到报告,虽然没有就降罪刘伯温,但心里还是起了疙瘩,毕竟,刘伯温是知天文地理的,说不定谈洋真有王气呢!于是,朱元璋便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是知道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的,害怕了,赶紧到京城去请罪,而且就留在京城,不敢再回老家。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吃惊之余长叹道:我真希望我说的话得不到应验,那就是老百姓的福分了!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得病了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终于派人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即病重而亡,时年65岁。刘伯温去世得如此之快,据说中了胡惟庸下的毒。

料事如神不是神

我国古代,天文这门学问因有“观星象而知未来”之类的内容,因而严禁私学,主要原因,当然是统治者害怕老百姓一旦懂得天文就便于造反了。刘伯温是天文学大家,他之被诬和被夺去俸禄,也就是因他通晓天文之故。他曾著有《天文书》,临辞世前,他将《天文书》授予长子刘琏,并嘱咐道:你赶快把它交上去,后人千万不可学习。他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之道,宽猛相济,互为循环,而目前则应减省刑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全国各险要之地,应与京城联络起来。我准备了一份奏章,但现在是胡惟庸当权,送上去没有什么用处。胡惟庸肯定是要败的,他败后,皇上一定会想起我来,你再将它密奏上去。刘伯温对胡惟庸的预言果然应验,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

刘伯温长得修长,满脸胡须,一表人材。朱元璋一般只呼他“老先生”而不叫其名,又常对人说:刘伯温就是我的张子房(刘邦高参张良)啊!他要问计于刘伯温时,爱在密室之中,而刘伯温又懂得那个时代极少有人懂得的天文学,于是,被神化了的刘伯温以精于象纬之学名世,其满腹经纶反而被掩盖了。


大黄扯点历史


大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被民间传的如神一般,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预测能力通贯古今。他不仅颇为精通兵法战术,谋略更是堪比诸葛孔明,朱元璋在打天下时,刘伯温为军师,辅佐他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明朝开国后,刘伯温成了大明朝第一个宰相,其后把大明朝治理的国富民强。

刘伯温的高超能力让民间百姓把其当作神一样的存在,把刘伯温比作天上的神仙下凡,甚至在刘伯温死后,民间普遍都认为他终于羽化登仙了,那么刘伯温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或强大功绩,让民间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一、在大明江山的建立过程中,刘伯温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元1360年,朱元璋请刘伯温出任谋士,刘伯温深入分析天下局势,以敏锐的目光向朱元璋建议避免两线作战,采取逐个击破的方法,后来朱元璋采用了他的方法,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再逐步脱离小明王韩林儿,并以大明的国号来招揽人心。

时陈友谅攻占了太平之后,气焰一度极为嚣张,想直接灭了当时实力还不强大的朱元璋,朱元璋手下见状颇为担心,有人提议向陈友谅投降,有人提议暂时离开避其锋芒,朱元璋此时心里犹豫不决,而此时的刘伯温沉默寡言,朱元璋见此知其心中有数,于是刘伯温和他说:"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此时的陈友谅气焰嚣张,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我们应该利用他的这种听不进任何意见的心理,率军攻打他,他一定会认为我们鸡蛋碰石头进而放松警惕,我们再集结重兵一路歼灭他",刘伯温的短短几句话让大家茅塞顿开,同时也稳定了己方军心。

后来刘伯温一路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每每出言必解困局,朱元璋很是依赖他。

二、为官之后对百姓有仁慈之心

刘伯温任太史令的时候,荧惑心出现在正中位,预示着将有灾难发生,刘伯温请求朱元璋下罪己诏,请求上天的原谅。朱元璋处决犯人时,刘伯温劝其不要做过多杀孽,刘伯温有一颗仁爱之心,所以才能够在民间获得那么高的威望。

结论

刘伯温在民间有极高的威望,除了他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起的作用和为官后为百姓做的事,还和他的后人为他著书立传宣传他的事迹是分不开的,所以刘伯温才能越传越神,最后在民间就如神一般的存在了。


绝尘的时光


《明史》载,“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意思就是说,刘基博通经史,无书不读,见多识广,尤其精于天文,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西蜀的赵天泽把刘基比作诸葛孔明,朱元璋更是称其“吾子房也”。从此看来,刘基确实是个有才干之人,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认可和称赞他。

可是,刘基的存在并没有像神一样,而且民间传说过分夸大!比如,一首“烧饼歌”说尽明朝两百年历史,从靖难之役一直到崇祯守国门,预知未来,这自然

是不可能的,后也证实是后人所作。



爱生活爱挖趣事


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

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

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

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当初确定处州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唯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这么说道:“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太祖巡幸汴梁时,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太祖返京后,李善长便向太祖告状,说刘基在坛土遗下杀人,是不敬之举。那些平时怨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诬陷刘基。

当时正逢天旱,太祖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上奏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军将吏都编入军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十天过后仍不见雨,故而发怒。此时恰好刘基的妻子死了,所以刘基请求告辞还乡。太祖正在营造中都,又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从那时起一直成为边患。

这年冬天,太祖亲自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进爵,刘基都固辞不受。

【我是慧眼寻历史】以上是我个人对刘伯温一生的政绩所了解到的,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关注!


慧眼寻历史


《明史》载,“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意思就是说,刘基博通经史,无书不读,见多识广,尤其精于天文,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西蜀的赵天泽把刘基比作诸葛孔明,朱元璋更是称其“吾子房也”。从此看来,刘基确实是个有才干之人,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认可和称赞他。

可是,刘基的存在并没有像神一样,而且民间传说过分夸大!比如,一首“烧饼歌”说尽明朝两百年历史,从靖难之役一直到崇祯守国门,预知未来,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后也证实是后人所作。

这是后人神化刘基,但之所以神化刘基,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刘基在诗文、军事、政治上的很有威望,一首《郁离子》名扬千里。

二是刘基得民心,受百姓爱戴。比如说,在未归顺朱元璋之时,刘基就在家乡青田助百姓抗敌;在归顺朱元璋后,又多次劝谏朱元璋不可乱杀人,应实行仁政,而且朱元璋还因刘基之功劳,免了青田的赋税,无疑增加了老百姓对刘基的好感。

帝尝手书问天象。基条答甚悉而焚其草。大要言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

在知道刘基被神化后,我们来看看刘基到底有什么非凡的功绩!

  • 军事

说到刘基的功绩,首当其冲的是“平定江南之策”。当时,刘基归顺朱元璋,立即就陈时务十八策,得到赞赏,在营中当了个军师。一次,刘基与朱元璋在讨论天下大势,刘基提出了他的观点:

“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

最终,朱元璋就根据刘基之策,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统一了江南地区。而且,在整个战争进行时,朱家军处于劣势时,将领无心再战之时,刘基总能站出来稳定大局。

  • 政治

在政治上,以耿直著称,更是不畏权贵,一个与淮西勋贵集团较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朝廷的稳定,没有让某一方独揽大权。而在刘基去逝后,再也没有人制衡淮西勋贵,以至于淮西勋贵集团势焰熏天,危及皇权!

其次,刘基在担任御史中丞一职时,不徇私情,坚决以法治国的思想,让明朝的官场风气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比如,当时李善长所宠爱的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乱作为,被刘基所抓。李善长一再求情,请从轻发落,而刘基不顾私情,直接杀了李彬。这也得罪了淮西勋贵集团,后期的命运也悲惨不已。

第三,施仁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朱元璋也认同刘基的思想,对官吏虽然是严刑峻法,但对老百姓却是仁政,实行教化。

  • 诗文

刘基亦以文名,《明史》本传称其“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刘基在文章方面强调的讽谏作用,所作《郁离子》,就是“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

刘基的诗文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既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弊端,同时也抒发了愤世嫉俗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救世济民的大志向。比如,《卖柑者言》假借卖柑者之口讽刺了官场上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小皮】


十点乌托邦


1、初入仕途:

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2、助明开国: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当时称南京为钟山)。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3、劝君买善: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

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4、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书生系


主要有四个

1、初入仕途:

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2、助明开国: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当时称南京为钟山)。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3、劝君买善: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

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4、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扩展资料:

刘基被神化的原因:

因为朱元璋起兵时,为掩盖出身卑微,大量编造个人神话,自称外祖父是宋朝皇帝的随扈,通巫术,以凸显自己才是反元的正宗。为了称帝,他自称此前一年曾受道教天神指点,受赠“绛衣、冠履、宝剑”等神物,理当得天下。

为了让这些神话变得更丰满,朱元璋进一步将“刘邦与张良”的故事也搬了过来,而刘基曾仕元,在江浙名声甚大,当时流行谶纬之学(一种迷信),刘基恰好是此中高手,种种因素,使他最接近张良的角色,恰好能衬托朱元璋真命天子的形象,而刘基也善于就坡下驴,经常编造一些天象的吉言给朱元璋打气

。在朱元璋发布的诏书中,经常引用相关语言,并刻意突出刘基的“先见之明”,说他是当代的诸葛亮,表面看,二人已是如胶似漆。

但事实上,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基,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

打天下时被大树典型,坐天下时却靠边站,因为朱元璋对刘基的威望颇有忌惮,唯恐对皇权构成威胁。朱元璋为政过苛,群臣敢怒不敢言,往往转而赞颂那些已经逝去、尚未被污名化的名臣,如徐达、常遇春等,刘基因此得利,加上刘基后代又是编文集,又是找名手立传,使刘基身后的名声越来越大。

朱棣篡位后,对朱元璋时期的政策多有否定,后来明孝宗赐给“诚意伯刘公庙”一块“翊运祀碑”,让刘基神话从此有了皇权的加持。

明清是中国小说、戏剧特别发达的时期,既然皇帝都同意宣传刘基,民间艺人们自然会把平时不太敢说的内容统统附加到刘基的身上,刘基的故事越传越神,变成了全能型的人物,甚至还位列仙班。


牧之文化


世上常说"诸葛亮刘伯温在世"这句话,那他的谋略肯定是非比寻常的,除了谋略其他还有什么呢?今天我将从几方面去分析:施政,法制,学术,文学。

主要成就

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治思想

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建国谋略

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基一直来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刘基对《大明律》的制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

在依法治国方面刘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基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学术思想

刘基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

文学成就

刘基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






逆旅行人NL


刘伯温是神一样的人物,历史上有"第二孔明"之称。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的功绩主要是因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

刘伯温自幼聪明过人,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响。1360年,红巾军统帅朱元璋两次向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山辅佐朱元璋的决定。



刘伯温出山之后一心一意的给朱元璋出谋划策。他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

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后如虎添翼,先后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消灭。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明朝初期,又为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


sddz以书润心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施德政、得民心是刘伯温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伯温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建国谋略

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伯温一直来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刘伯温对《大明律》的制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

在依法治国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刘伯温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伯温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