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新大风歌


大家好!我是长江老农,也是一个60后,作为60后, 可能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了,什么事都干不动,也干不了了,也没有什么梦想了。 我们已经开始“知天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人到中年万事休”, 前几年,我还觉得没什么不舒服,可是近两年我觉得浑身都是毛病,整天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自在, 身体免疫力下降,每年都感冒,去年又量出了高血压。人不服老不行,真应了那句话“30年前人寻病,30年后病寻人”。哎!以前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现在啊,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子, 以前迎着困难上, 现在遇到事就躲, 以前是我教训孩子, 现在是孩子教训我啦!以前看什么事都顺眼,现在看什么事都不顺眼,无可奈何。以前从来不想过去的事情,也想不起来,现在天天都在回忆中度过,都是在“想当年……”中度过, 我发现60后,真的成“过去式”,以前性格内向的我不太爱发脾气,现在天天脾气暴躁,情绪波动。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还是想想接下来我农村生活怎么过吧。


现在农村平时也就剩下60后了,他们负责接送孙子上学、下学,打理一下小菜地,干点家务,因为上面还有父母长辈,不能言老,还要咬牙撑着,伺候老人。闲下来,串串门,到村口小店聚在一起与老哥老姐们谈天论地,海阔天空,聊聊共同话题。以前大家聚会谈论家长里短,现在谈论的都是生老病死。对农业60后不关心了,不再谈农业种植和养殖了,也不比产量和收入了,不比穷富了,不争强好胜了,60后现在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只希望少生病,多活几年,不给子女添麻烦。真想歇歇了,真想子女陪伴左右,真想睡个好觉,真不想操心了。可 60后,刚刚步入花甲之年,上还有老,下还有子女“任务”尚未完成啊!

60后接下来日子怎么过?心态是重要的,只求平安少求财,追求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掉不良嗜好。我们当地60后农民都戒烟戒酒了,吃过晚饭在乡村公路上散步,在户外跳广场舞,打打麻将、扑克,钓鱼、骑着电动车几十里兜一圈,充分享受生活,为自己活一回。忘记烦恼忧愁,不去多想不愉快的事,自我心理平衡,稳定情绪,不激动发脾气。但也不能狂吃滥喝,吃出病来,我们这边60后,大多都有“富贵病”,就是小时候挨过饿,现在条件好了,不懂节制,吃出“三高”了。对于60后,都说自己“黄土埋半截子”的人了,也没什么远大理想了,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


长江老农


大家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故事!

我爸妈都是60后,可以说,都是中老年人了,一直以来,爸妈都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着我们!转眼,他们也是快步入60了。因为我们家四周都是小土山,我老公想着,爸妈再过几年也出门上不了班了,回家种地不不太现实了,于是我们就商量着把我们屋后的小山都给开了,种点果树,现在我们种下去的是幼苗,等它们长大,可以结果的时候,爸妈就可以在家管理下果树,相比于种地来说还是轻松些,而且效益还会高一些!

说说是很简单,但是我们屋后的小山面积还是有两三亩的,而且上面长满了松树和竹子,我们一家人在家搞了十来天,后来又找挖机翻山,长满竹子的地是不容易把它弄干净的,必须得反复的除,把果树种下去还是很不容易的,有人就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还要在老家下这么大的功夫种果树,在外面上上班不是挺好的!可是我们想的是爸妈年老后可以稍微轻松一点,而且日子可以过得好一点!这也是对父母以后的生活的一个规划吧!

我们也会努力,为父母,为小孩,也为了自己有个美好的未来,加油!💪💪


田田小莉


六零后,在农村,未来的路,怎么走?

我1960年出生,今年60岁了。我觉得兄弟你想太多了!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你就认准一个理,干活吃饭!

在农村,你就立马把地瓜蔬菜种上,在把鸡鸭猪养上!你会上头条,到时就做做宣传,卖了换钱,说不定还要活几十年!

那一天如果要来了,洗洗澡,把新衣服换上,躺在床上等就是了!记得床头放几个红包给办理后事的人,别忘了写上谢谢两个字!完事!还用问怎么走吗?就这么潇洒地走!

如果第二天没啥事,就起床继续干活!


南洋教父


我是城里的六零后

两千年开始我的两个老人轮番有病,严重的接近瘫痪,请保姆根本干不下来。为照顾老人我只好放弃作事。

为还看病欠的钱卖了住房,之后房价暴涨,我连累带急患上了甲亢型心脏病,失去了窦性心律。

我的病需要作手术,为凑手术费拼死打工作保洁,累的我低血压晕厥无奈只好放弃工作。

社区查出我打工挣钱取消了我的廉租房和低保,之后再也不给办了。

照顾我的两个老人用了十九年,如今二老都已去世我已54岁,无妻无子心脏病丧失劳动力,眼下靠之前凑的手术费生活,这点钱一但用完我将沦为乞丐。

我想去海南三亚,那里的冬天不冷,可以睡马路。


用户三个优


农村六零后已迈入老年,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六零后这代人,是唯一经过去生产队的集体生活、到分田单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路艰辛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这代人现在正逐步迈入老年生活,对未来的路,甚表堪忧。

六零后这代人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年青时代,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洒大农村大地。他们为国家南征北战,修海堤、修水库、兴修水利工等。土地分到户后,又积极为国家交征购粮,三提五统,及农业费税等,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上了岁数,又要为儿女操碎了心,他们供孩子上大学,在城里为子女买卖,娶媳妇等。可以说,为子女几乎花尽了一辈子积瓒的积蓄。

现在,六零后已近六十岁了,接近迈入老年生活了。由于儿女基本都进城安家,不在回农村。这代人在农村基本都是过着独居生活,生活无依无靠。

六零后毕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应为六零后以上农村老人,在养老金给予倾斜,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总之,六零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路只有一条,还得种那一亩三分地,或出去打点零工,来养家糊口。同时,六零后多数没有社保,平时只能靠省吃俭用,多攒点养老钱好防老。我想,这就是六零后的未来路吧。大家怎么看呢?


沙尘暴5478


农村出生六零后人群,开始陆续踏入60岁这个坎,将要迎来老年生活。

虽说六零后人群经过人民公社大集体时代,参加了战天斗地的激情农村生活,又经历土地承包下户,公社改成乡镇,生产队解散,自由耕种,外出打工不用交小队、大队、公社三级管理费,自己挣钱自己花。

农村六零后都成了爷爷奶奶辈人群,好大一部分晋升为老爷老奶辈,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农村六零后人群 ,生活居住在农村的,女的看孙或重孙辈,去地干活种庄稼和蔬菜,男的外出打工挣钱,除了顾自己俩口,还要补贴儿孙辈。生活居住在城市里的,看孙做法打理家务,近处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现在生活条件好,吃得好、喝得足,医疗水平又高,70岁以上的人劲头嗷嗷的,70岁以下的不去干活,压不下心头躁动。

农村户口六零后人群,今后的路应该这么走:70岁以前好好干,补贴儿孙时,预留点养老钱,一月存50元,12个月600元,过年过节儿女们孝敬的钱也存起来,不要求多,500元足矣,一年加起来就存1100元,十年存钱不说利息一万一千元。70岁以后自己种粮又种菜,粮油菜不用掏钱买,靠国家发给的养老金,过年过节儿女、孙子孙女、重孙重孙女各给几百孝敬钱,美美滋滋过晚年。

如果70岁以后生活居住在城市里,由小辈买粮买菜带买油,各种费用小辈交,安心平静住着就行了。

如果儿孙辈不是善良孝顺辈,现在挣到的钱就攒起来,70岁以后去养老院。

路在自己走,生活在自己过,怎么走怎么过,那是咱自己的事。


施工616


我是66年的,标准六零后的农民。种了几十年的地,都是以地里的收入来维持生计。未来的路怎么走?我选择继续做农民。什么呢?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这几年种地虽然不赚钱,但我这个岁数出去打工,到哪都不愿要,都嫌岁数大了,就是找着工作,都是些零工活,赚不了多少钱的。

二、我都已经坚持做了几十年的农民,余生也就再坚持坚持,继续作农民吧!毕竟农民对种地还是内行。近六十的人放弃自己内行的农业,重新选择新的行业有点不太现实。古人说的,五十学艺而不晚,没有几个人做得到?

三、虽然农民赚的少。钱这东西你得想开,有多多花,有少少花。对于赚钱没有不感兴趣,没有不努力,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赚到大钱呢?能赚大钱毕竟是少数人。就是所谓的阿Q精神吧!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找个借口呗!

四、虽然农民苦,赚的少,也没有退休之说。但是农民有一项好处,能够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不用看老板的脸色,不用去处理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很费心思的。

以上就是我选择继续做农民的原因。为了让自己晚年不孤单,我选择来头条玩一玩,打发一下无聊的农闲时间,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充实一下。


石统军


路就在自己的脚下,看你咋走?是抱怨没城镇居民的命好,还是叹自己没退休金?我觉的我们农民现在比城市人更好,首先我们有土地,我们可选的比他们多,种地国家还有补贴。城市没有。另外我们可以整合土地干我们所想干的事。我本人就承包了二百亩地,贷款搞了个实体。一五年到现在还请了4百多万的贷款,还买了一百多万元的车。我觉的做为六十年代农民的我很知足,我想对那些六十后,七十后的农民们说,只要拼搏路就在脚下,不要羡慕城市人那点退休金。只要肯干农民照样活的有滋有味。[微笑][微笑][微笑]


雪花7759


农村60后,今年已经60岁了,时间过得可真快,真的是不敢算啊!80后也40岁了。

60后已迈入老年,应该说60后才开始迈入老年,现在的60后相当于中年,80岁才算老人吧!因此这个时候感觉到已经步入老年真的有些言时过早,更何况是农村人,即使到60岁了,也没有退休金,只有那么一点点农村养老保险,因此,作为农村人,作为60后,还是不要说自己老了吧!还是要想办法打工挣钱。

当然,60后打工挣钱也没人要了,已经到达了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但是人要吃饭,人要挣钱,虽然说自古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是由自己的儿孙来解决,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主要由自己来解决,自己只要能动能挣钱,绝不向孩子要。

那么问题来了,60后慢慢的步入退休的年龄,又没有收入来源,又不想向孩子要,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享受退休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再为自己增加些收入,比如很多人选择继续回家种地,或许钱挣得不多,但是挣一个是一个,我们这里有一个70岁的老太太,每天早上都会推着自行车到菜市场去卖菜,一天挣个十块20块就很知足了,油盐酱醋有了,而且也锻炼了身体,到外面卖菜心情也很好,老年人有钱了才能有尊严。

我老爸老妈也是60多岁的人了,因为从小受了很多苦,操劳了一辈子,即使现在也一直劳动,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病,吃药花了钱比吃饭要多得多,没钱真的很难,也想让父母少干些,回家享清福,但无奈自己的实力不允许,像我父母这一代人,只要能动的都不会闲着,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特别勤快,真的是吃过苦的一代人!

至于未来还是不要想太多了,别说60后了,就是我这个80后也不敢想自己老了该怎么办?只能是走哪算哪吧!每个人都会老,希望年轻人能善待老人,善待老人也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乡村小二哥


农村六零后算不上已经迈入老年,即使六零年出生的人,也不过只是半只脚踏入老年的门槛。现在讨论农村六零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其实是未雨绸缪。

就农村六零后们今天的总体身体状况来说,虽然体力精力有所下降,但绝大多数都还是可以独挡一面的,暂时还不需要把养老问题提上日程。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农村的六零后们,规划好自己从现在开始,到失去劳动能力之前的这段路应该怎么走。

一般来说,农村的老人,不到实在干不动的那一天,都是不会歇下来的。所以,六十岁至七十岁之间,还是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这个年龄段,重体力活已经不能胜任,但是像正常的农活,工地上做工,做保安大叔,做保洁大妈,还是不在话下的。到了七十岁以后,是真正的步入了老年,外出打工也很难被录。这时候的农村老人,还是会在农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根本不会吃“闲饭”。

虽然六十岁以后的农村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但是我要以一个五零后农村老人的身份,对六零后们说几句真心话:就是大家已经或即将成为老年人,甚至成为需要儿女掏钱养活的老人。在我们还能劳动挣钱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钱全部掏给孩子。你给孩子的时候的确是皆大欢喜,当你需要用钱,孩子们往回拿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我身边有很多无私的老人,把挣到的钱都给了孩子,甚至把自己四十五平米的拆迁安置房,都早早安排在小孩们的名下。到了自己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花钱必须向小孩们伸手讨要时,会感觉真的没有钱在自己口袋里方便。这样的老人若是生病住院,小孩们一开始还可以慷慨解囊,到了经常病恹恹的时候,孩子们掏钱真的没有装钱那么利索。所以,即使没有到六十岁的老人,在自己可以挣钱的时候,必须给自己存下失去劳动能力时的养老钱,这才是六十岁以后需要走的路。

我是老牛爱遛弯,是一位庄稼老把式,资深农民工。在此祝愿农村的老人们晚年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