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小孩来问WiFi密码,告诉后邻居家竟然几部手机电视全用上,该怎么办?

大雨海棠梨花木


我住在二楼,最近被蹭网的逼疯了,不管白天黑夜的,刷短视频,看电影,大声议论,严重影响到我休息,实在惹人烦!

因为疫情不能上班,有两个返乡回来的人,无所事事,就来蹭网了,可能用的是万能钥匙之类的。不知道怎么样,反正是密码泄露了。

我开始是拔路由器电源,后来嫌麻烦就重新设置Wifi名称和密码了,同时关闭无线广播功能,就没看到来蹭网了。

当然,我们这种是在外面打工的,得罪就得罪了。你在家里最好用下面这种方法。避免尴尬又不失礼貌,还不得罪人。

第一种方法,进入路由器设置主页,进入设备管理页面,查看连接其他邻居设备,直接给他限速,上传下载给个卡20-100Kb左右,这个数值随便。他能浏览文字,就是不能看视频。就是可以上网,但是卡得很。他自然就不常用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上网。所以不能一一限速。

第二方法,重新设置Wifi名称和密码,同时关闭无线广播功能。(你自家上网,直接搜索网络,输密码就可以。)开启访客模式,将访客网络名称和密码设置为,你现在透漏给邻居的名称和密码。重点来了,给访客网速限速,一样设置20-100kb。邻居来问了,就说连接设备多了,网速就忙了。你还能正常上网。

记住,邻居,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的好。






一朵云甜


我家移动宽带200兆应该快如飞剑,可事实是用起来既卡且慢,特别是晚上更让人头疼,查了一下起码有10台机器在蹭我家的网,換了几次密码,门一打开仍能看到墙根下有年青男女拿着手机,平板玩的不亦乐乎,现在的科技太发达了,隔着七八堵墙,百十米的距离,宽带信号畅通无阻,任你更改什么千怪陆离的宽带密码,噌网者们仍畅通无阻,我行我素,他们根本不问你密码,科技手段让他们一技在手走遍天下不用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后来我也想通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让他们来蹭网吧,都是生活上不如意捉襟见肘之人,而无奈之下我又申请了40G套餐,宽带和套餐轮换使用,削削的呵护这些蹭网者吧。



杨建曦


遇到这种奇葩邻居,真的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宿舍的校园网不好用,我们几个人商量着去装一个外网,速度更快也更便宜,费用均摊。

一个室友,就叫小红吧,不同意,说她平时在宿舍比较少,也很少用网,不想出这个钱。

人家说的也没错,我们不能强求。所以我们另外几个人摊了钱,装了无线WiFi。

密码就写在路由器上,我们女生不太懂这些技术,也懒得改密码,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发现小红也连上了WiFi。完全不像她之前说的,很少用网的样子呀。

另一个室友小黄是个暴脾气,直接问小红:“你不是说不用网吗?现在我们装了无线,你怎么又用上了?”

小红说:“你们都装好了,多我一个人有什么关系。”

小黄就说,你用可以,把钱跟我们分摊了,结果被小红骂小气,这点小钱都要跟她计较。

小黄上网查了一下,把密码改了,单独告诉我们几个摊钱的室友,断了小红的念想。

后来听到小红跟其他同学抱怨,说我们宿舍排挤她,孤立她。我们懒得解释,随她去吧。

所以说,对于这种腆着脸蹭网的人,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改密码就好了。

邻居脸皮再厚,难道还能第二次、第三次上门要密码么。

我们常说现代社会人情淡漠,以前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美好情感没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大部分有礼貌的邻居,我们都会以礼相待,互帮互助。

可是这种明显贪小便宜的邻居,真的没必要惯着,你帮他再多,他只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把你当冤大头,事事都想坑你一把。

这种人,绝交没什么可惜的。


麦芽和麦芒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了,我住在2楼,1楼是一个残疾人拿着生活低保,走路不是很方便的。平常都很客气,有一天问我要了WiFi密码,他就不太出门儿了,享用着,尽管他没有很多电器,我也愿意让他用。

但我在长时间出差或探亲的时候,要关掉家中所有电器。每次关掉WiFi插线板的时候,我心里都感觉不安。但又担心家中没人不够安全,于是只有忍痛关掉。

后来我跟他打招呼说凡是没有信号的时候,就代表我这段时间不在家。

心存愧疚。


我以我血溅轩辕


我遇上一位,是今春刚换的房客,她是刚走出校门的小女孩。租房时各种哭穷要求便宜租给她,(从她穿衣打扮上浓装艳抹一点看不出穷)。我坚持没少因本来就是实价,而且让她看了以前合同,她虽有诸多不滿意,但还是租下来。

我看刚出校门小女孩,又刚工作薪水也不高,动了恻隐之心告诉她密码噌我们家网,物业费也我们代交。可是换来不是感谢,是各种不满意,时常半夜三更询问为什么网速这么慢,每每都是质问口吻,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我气的回怼她一次,告诉她:“嫌慢你可以不用呀!”她回话说:"。。。"无语的意思。

搞笑吧,她无语,还是我无语。


陈一222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店里装了无线路由器之后,

隔壁做生意的邻居没有装 ,就问了我无线的密码。

这之后好了,不仅仅是手机,她玩手机,她儿子玩电脑游戏,

甚至后来,她还在店里装了一个小电视,她老公看电视,‘

好家伙,这是全家上阵的节奏。


本身网速就不好,如果他们同时在店里的话,那就更糟糕了,

害得我看电视剧都不流畅了。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就把无线密码给改了。

好吧,谁知道她们一家人的脸皮也真的是有点厚了,

居然不知道什么意思,还跑来问我,网络怎么回事 ,

我们的电脑能不能上网。

好吧,被她看到我家的电脑可以上网,也觉得是邻居不好意思在欺骗,

就告诉她这段时间网速慢,我怀疑被人蹭网,就改了密码。


她呢,一点点没想到自己的原因,居然又问我要了新的无线密码。

好吧,我也是彻底的被她折服了,

以至于到现在,她们全家都还在用我们的无线。

而我,今年的宽带到期之后,就不打算在装了,

本身我的手机流量够用,以后就用手机流量好了,

即便是用电脑,也把我的笔记本带去,用手机流量,开热点好了,

总比这样的网速快一点吧。


你这种情况,建议也把无线密码给改一下,

就看你邻居脸皮有多厚了,如果一般人的话,肯定不会再问密码了,

当然,如果遇到像我邻居这样的,那只有停掉无线了,或者是不告诉他们密码,

因为被蹭网,导致自己家网速慢的要死,时间长的话的确是很崩溃的。


老徐说事999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若想阻止,可把家里的路由器设置隐藏功能,更改Wifi密码就行了。具体怎么办看具体情况~~


讲讲我的经历吧:

一种是在孩子高中时期陪读的那两年,我是敞开让人蹭网。

那时,一条线上两栋楼房的一楼差不多住了十六七户陪读家长。说是一楼,实际上是楼下车库改装后形成的30一50平的简单出租屋。我刚装了100M的移动宽带那会儿,隔壁家长问了Wifi密码后直接绑了2部手机1台电脑。我手机每月40G的流量是足够自己上网的,装宽带主要是使用移动和TV,不影响电视流畅度,我也就没去想这件事了。后来,我发现,茶余饭后,总有陪读的家长们搬着小凳坐在我家出租屋附近的树下把玩手机、平板,周六高中生放一个晚自习的假,也会有一些个孩子拿着手机在附近边走边看,应该也都是蹭网的。掌握这个规律,周六晚上,我基本都把电视关掉,让"流量多往外流一会儿",确实家长陪读的日子时间难打发,孩子们平日学习压力太大,周六短暂的休息时间上下网也会减减压吧。

一种是看到自以为蹭网理所应当的嘴脸后,我毫不犹豫地给家里的路由器设置隐藏,更改了Wifi密码。

记得那会儿我楼下的邻居孩子上四年级,没装网络,一次让他家孩子上来问了我们Wifi密码后,绑了2部手机、1台电脑,两年相安无事⋯⋯居然有一次碰到我们后还问我近期网速怎么慢了好多,看得好卡,是不是我们动路由器了⋯⋯太让人无语了!"估计设备出问题了!"我冷冷地答后回到家果断地把家里的路由器设置隐藏,更改了Wifi密码。

对这种人,只有断然拒绝蹭网!


温情驿站


最好的方法是在路由器里面设置限流操作,这个需要稍微懂一点路由器的操作,其实国产家用的路由器也就那些功能~按照说明书稍微进去后台摸索一下就搞懂了。

我之前在一个台企工作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那个时候是几个人合住一个宿舍,我那个时候喜欢玩网络游戏,所以牵了一条电信光纤,其他三个同事看到我牵网线了就不可避免的提出蹭网的要求~大家平时经常出去吃饭,上班也是同一个部门的,也不好意思不给~我当然也担心啊,你也知道每个人的素质不一样,他用你的网也就算了,肯定也是不会考虑到你的游戏体验,在那大大咧咧的看视频,占用你的流量,玩游戏延迟超高~这个时候我就在路由器里面摸索到了这个功能,可以把你之外的设备(注意看里面的MAC地址,或者有些路由器会显示是移动端或者电脑登陆,平时没人连的时候记住你自己是哪几个设备)单个单个的进行限流设置,一般建议限制在下载速度1M就行,不要太低,不然人家下载速度只有几十K的时候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当然也不要给的太高,太高了人家以后就赖着你了,你自己也被人家蹭网搞的心情很差。


以上建议真实体会,可以参考。


一条匿名的咸鱼


这个问题的确让人有点郁闷。

有的人不知道感恩,还用得理直气壮。

帝都联通宽带200兆一年1480元。邻居用了两年,手机电脑平板五六个。

我写公众号说帮转发一下,跟没看见一样,也不回复。

夏天我外出一段时间,把家里的电闸关了。这才给我发微信问为什么断网了。

我说我外出了为了安全把电闸关了。

等我回来,我家灯火通明。


默梅轩


我家对门的儿子从南方回家看妈妈,知道我家有电脑,第二次回家把笔记本带了回来,然后到我家没有要密码直接让我给他的电脑连上网,我给他连上后他非常感谢,过了一个多月后,对门家有个亲戚领着孩子来他家窜门,对门大姐便带着那个孩子拿着大姐自己的手来我家,说孩子呆不住哭闹,让我给手机连上网,我也是毫不犹豫的给连上网了,我觉着对门住着没啥的,只要不像他泄露密码,就不会有争网、网速迟钝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