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會喜歡說猴年馬月,誰發明的?

淺墨姑姑


猴年馬月作為一個成語、常用語是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來的結果無法預料,泛指未來的某個不確定時間。比如,我們常聽人說:“這是猴年馬月的事啊?”“你要讓我等到猴年馬月啊?”


按照傳統的十二生肖,猴排名第第九,馬排名第七。每十二年的確實有猴年,一年正好十二個月,馬月就是七月。所以有專家說猴年馬月就是猴年的七月,也有說是五月的。但這種說法並不能解釋此成語一直都是人們作為疑問的語氣而使用的現狀。


“何”和“嗎”作為疑問用字,表示不知道、不明白的意思。比如,“何事啊?”、“你幹嗎呢?”等。我們想表達不知是什麼時候,自然就可以說成“哪一年哪一月”,即為
“何年嗎月”。中國人聽到年和月,很容易就會想到十二生肖,再加上方言諧音的原因,就變成現在流行的“猴年馬月”


漢語的呼喚


“猴年馬月”常聽人說,我也常說,是誰發明的,卻無查考,也難查考,吃雞蛋不會總問蛋是哪個雞生的吧。

猴年馬月是表時間的,在我國過去喜用干支紀年月日時,有干支歷。且十二地支還有固定的屬相搭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午馬居七,申猴排九。依地支紀年月,及屬相匹配,猴年馬月就是申年午月。猴有五猴: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馬有五馬: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以陰曆計,正月為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已,五月午,六月未。馬月就是指陰曆五月。猴年馬月,解開來,具體的就是申年的五月。

但人常引用說的“猴年馬月”並非是用其本意本義,而是用其引伸義,比喻意的。猴年馬月引伸開來是指未來一個不太確定,不便預知的某個時間,比喻事情前景還不可知,也無法可以預知及準確把握。如:那是猴年馬月的事,管不了那麼多,還是先做好眼前現在吧!





樹德漢碩


對“猴年馬月”這個詞的來歷無從考據,復旦大學中文系著名古漢語專家駱玉明教授在查閱相關典籍後表示,這個詞多半是來自民間的諺語,其實每年都有一個月是馬月,每年農曆正月到臘月大致對應的屬相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一種說法是,這個詞語中的“猴”,本應為“驢”,“驢年馬月”用來指不可知的年月,即事情遙遙無期,不能實現,十二生肖中沒有驢,遂也稱“猴年馬月”;也有專家認為,這個詞義多半源於方言的以訛傳訛,是“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