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風花雪月放縱過,此後平淡在煙火人間

黃磊,1971年12月6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國大陸男演員、導演、教師等。


喜歡黃磊,不是因為他的哪個角色,而是他無論哪個階段都會讓人很真實,很舒服。

時間在他身上是順理成章的表露,他可以年少純淨,可以中年無謂,處處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1)文藝青年


黃磊:風花雪月放縱過,此後平淡在煙火人間


黃磊的歌如一個文藝青年告白,緩緩道來。帶著青春裡淡淡的哀傷和文藝的惆悵,思思沉入。他的歌適合在沒有人打擾的雨後,慢慢聽。

從1997年開始,黃磊一共發行了四張唱片,雖然是演而優則唱,也得到了不少聽眾的喜歡。

其中《邊走邊唱》和《似水年華》就像對影視作品的補充,他把在劇中的情感都表達在歌聲裡,儘管他的唱功不是像歌手那麼專業,或許只是情感上的寄託,用詩人的細膩表達狂放和柔情。

黃磊的歌聲裡蘊含他獨特的魅力,和他所受到的文化薰陶有很大關係,他以樂壇中難得的“故事感”來演繹歌曲,低沉而磁性的質感,使他的歌有很大的辨識度。

如同打開電臺聽主持人娓娓道來的情感故事,不緊不慢,從容不慌張。

後來,黃磊在摯友陳志遠離世後就很少唱歌,於是我們也聽不到“多少歲月百轉千回/莫忘那天你我之間”的歌聲。

華語樂壇從來不缺會唱歌的人,但如詩人般吟唱的並不多,人生得意還是落寞潦倒,聽聽一個熟悉的故人暢談人生,也未嘗不是安慰。黃磊就是這樣的存在。

(2)嚴師嚴父


黃磊199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是一個嚴格的老師。

黃磊:風花雪月放縱過,此後平淡在煙火人間


《嚮往的生活》海清帶著同學來看黃磊,一個女同學說自己在大學時候都沒有談戀愛,可見黃磊對自己的學生非常的嚴厲。

作為教師和演員,他把角色分的非常清楚,給學生積極正面的引導是黃磊對三尺講臺的詮釋,得到很多人的尊重。

人正,才不怕影斜。

浮沉的圈子,他的堅持應該是給學生最好的幫助,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一種職業的品性,對於他來說,教師這個“角色”是不能被替代的存在。

2004年,黃磊的人生髮生了變化。他從一個羞澀的詩人成為一個溫暖的好丈夫,隨著女兒多多的出生,他超級好爸爸的形象在大眾心中根深蒂固。

黃磊:風花雪月放縱過,此後平淡在煙火人間


黃磊和孫莉在接受魯豫採訪時,談到女兒多多,當黃磊喊自己女兒大名的時候,不知情況的多多反射一樣的靠近媽媽一邊。黃磊連忙解釋,自己只是舉例子,不是因為犯了錯誤而叫名字。

原來黃磊每次在女兒犯錯時,都會叫她的大名進行說教,想來黃磊肯定不是一般的嚴肅,讓小小年紀的多多有那麼大的反應。

黃磊在平時生活中對女兒及其嚴格,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把正確的教養植入到孩子日常的生活習慣中。當多多長大後很多選擇遭到非議時,黃磊都沒有正式出面解釋,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立下的規矩是根深蒂固的,不會出大差錯。

我們大多數父母都做不到這一點,不能容下孩子一點的偏離,其實就像黃磊那樣,設定了一個大框架,只要不越界,都會支持女兒的選擇。

黃磊的態度就是學會發現孩子的不同,“尊重、善於發現優點、幫助別人但不失去自我”,是我在黃磊教育中的感受。

就像《小歡喜》中黃磊扮演的爸爸一樣,平時不停幫愛闖禍的兒子解圍,面對不斷髮飆的老婆,他會用幽默的語言化解,幫兒子周旋。當兒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爸爸會一改往日的模樣,變得嚴肅而嚴厲。

(3)藝術人生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戲劇節可以像烏鎮戲劇節一樣,結合自身獨一無二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不遺餘力的推動中西文化的交流。——美國戲劇教育家麗莎·泰勒·勒諾


黃磊:風花雪月放縱過,此後平淡在煙火人間


黃磊作為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他在圈中的地位由此可見。戲劇節給了藝術家一個演繹自我的平臺。當演員把這份工作做到了極致,獲得了事業上的肯定,更多的追求是,“哪一份是自己最想要的成就”。於是烏鎮戲劇節成為一個個心中有夢想人的盛典,在那裡可以演繹最真實的自己,無關金錢與名利。

這些和黃磊的人生態度很像,金錢和理想怎麼樣去平衡,在黃磊身上表現的恰當好處。誰說人到中年油膩,曾經一臉清淨的文藝青年,明明時間改變了容顏,卻改變不了他清澈的眼神。

由黃磊、何炅等演員出演的話劇《暗戀桃花源》,2006年開始在北京首都劇場首演,從此開啟這部戲劇經久不衰的新篇章。

黃磊對藝術的追求最終單純的集合於一點,電視劇是他貼近地氣的煙火故事,而《暗戀桃花源》就是他文藝的底色。

話劇是黃磊生命中必不可缺的藝術追求,200多場的演出中,在舞臺上開懷的演繹,再多的煩惱都會煙消雲散。黃磊對舞臺的沉浸,是別人無法理解的感受。

相比年輕時候的黃磊,眼中不僅有堅持和理想還有理性和情感,人生的感悟。

有評論說,黃磊從演員到歌手到現在各種社會的角色戲路的轉變,看到了一個人年輕到中年的沉澱。我想沒有人會像黃磊那樣,對自己角色的定位那麼準確。

(4)煙火大叔


夢中的廚房......我會擁有許多許多廚房,在心中,或是在現實中,亦或是在旅途中。有一個人獨有的,有大家共有的,有兩個人的,在我人生旅途所有的站點,一定到處都會存在。——吉本芭娜娜《廚房》


《廚房》這本小說中寫到“仔細擦乾淨碗,每次用完都蓋好調味盒的蓋子”這就是瑣碎的幸福。

從黃磊的幸福生活中感受到了他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對廚房的熱愛會毫不吝嗇的展現在公眾面前。做美食,成為傳遞情感的紐帶。

我喜歡各個劇中廚房忙碌的黃磊,他的煙火氣息在他的每一部片子裡。每個角色都好像普通人生活的寫照,有人會說他的戲路窄,但我認為也無需改變,因為每個人戲路都有特定的觀眾喜歡。

黃磊:風花雪月放縱過,此後平淡在煙火人間


後來我非常迷戀看黃磊的公眾號黃小廚,隨心所欲的擺拍,把廚房小當家的稱號做實。黃小廚就好像大學時餐廳裡的掌勺師傅,每天看到他都心情愉悅,猜猜又做了什麼還吃的。

其實我對一個人的喜好完全取決於對方的為人,因為看到了他的簡簡單單,感受到了他傳遞的生活狀態,寫下如上。

希望黃磊老師在藝術和廚房之間,更加快樂!

“我想在多年以後,我們相逢,我會問你還記得否,那一顆屬於我們晶瑩的石頭,還有懵懂年少編織的純情、灑脫的性情、飛揚翻騰熱情如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