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提起大唐盛世,就不得不提一提杨贵妃。“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杨贵妃可以说是大唐历史上非常浓艳亮丽的一抹色彩,许多人眼中,她是导致“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祸国殃民的祸水;她是为了满足一己口腹之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骄奢淫侈的妖女;

玄宗自从把天下操纵于自己手中以来,在他统治的开元年间,可以比拟唐朝的全盛时代。然而,至高无上的权利抵御不了他无尽的寂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病逝后。后宫佳丽三千,却都不得他的心;子孙济济一堂,却无天伦可诉。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杨玉环就是在这开元之治的太平盛世的末尾,出现在了玄宗的眼里。杨玉环是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武惠妃薨于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她若是再多活一段时间,寿王估计就是太子了。父亲向有骨肉之情的儿子要求他的妻子,绝非轻易之事,玄宗无疑也是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面庞极似乃母武惠妃的年轻皇子,对父王的无理要求,丝毫不能有所抵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杨玉环在得知玄宗召见的一瞬间,一直任凭着莫名其妙的兴奋袭击着自己。她的丈夫寿王在母亲武惠妃过世后,寿王就陷入了及其微妙的境地,玄宗对他的感情,随着他母妃的过世而减退。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王族的小小成员,玄宗却是大唐帝国的绝对掌权者,两人无可比拟。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当然,她也曾不知所措,茫然若失。但是,在绝对的皇权下,不管她是否喜欢,为了活下去,不入玄宗的后宫是不行的。

杨玉环不知自己以后的命运是什么,是走向幸福,还是走向不幸?她不得而知。她只知道一个有着任何人都不能比肩的极大权力、究竟是恶魔还是神都还不知道的人,在等着她。
玄宗问:“玉环,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杨玉环:“但凡皇上所喜欢的,无论什么我都喜欢。”
玄宗:“如今朕最喜欢的,是寿王的妃子。”
与此同时,这个最高的掌权者把杨玉环拽到了怀里……世上最大的掌权者给了她无数的甜言蜜语和无限的温柔。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杨玉环不知道是被他那权势给挫败了,还是被他那体贴给打动了,杨玉环只知道,这一刻,她爱上了这个最高掌权者,爱的超出了一切。后来,杨玉环作了女道士改名杨太真,进了长安的宫中。玄宗想以此按世俗的办法来修补,纳自己的儿子的妃子为妃子的风言风语。

被封闭在太真宫当女道士,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到世人的眼目从这一事件移开的时候……天宝四载(公元七四五年)七月,事隔五年之后,杨玉环才被正式册立为妃。玄宗利用了五年的时间,把自己夺取亲生儿子的妻子的丑事,表面上算是遮掩过去了。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杨玉环直率纯真,亦不乏蕙质兰心;她任性而霸道,不许他宠幸其他嫔妃,她亦不乏温柔体贴,静静地为他添一件衣服,轻轻地劝他多休息。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在她面前,他不再是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君王,他只是玉环的“三郎”,他称她为“娘子”,他只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跳舞,他击鼓相和;他吹箫,她抚琴相随。“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所谓的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吧。

相传有言,七月七日乞巧节,唐玄宗和杨贵妃对着牛郎织女星虔诚跪拜,在华清宫长生殿,立下誓言:“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妻。”“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浪漫的爱情,别说是生活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帝王后妃,就是红尘世俗中也是及其少见。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然而,天不遂人愿。玄宗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受到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宠信的臣子的反叛,他从没有想过安禄山有一天会率大军,向京城进犯。他看错了安禄山。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入川,途经马崽坡,军队哗变,恳请皇帝:“贼根仍在馆中,愿陛下舍弃情欲,以正法纪。”贼根指的是谁,玄宗心里非常明白,此时,杨氏一门,除杨贵妃外,皆被斩杀。

“天姿惹出安史乱,至今西风哭白绫”。倾国倾城变成了“倾国倾城”,总是有些人喜欢把罪过推到女人的身上,杨贵妃也不例外。“红颜误国”、“红颜祸水”。把国误了的明明是皇帝,为什么非要把祸端嫁给女人?一个女人能有多大的能耐,可以毁灭一个国家?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如今,必须要做的事是镇定将士之心,将士心安,即国之安。能镇住士兵怒气的,只有一个办法。六神无主的玄宗,眼看大势已去,为了自己的安危,不得已,赐了杨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佛堂横头的枣树上,了结了她三十八年的一生。

玉环第一次谒见玄宗的时候是二十二岁,终年三十八岁,这场长达十六年之久“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杨贵妃成为自身难保的唐玄宗的替罪羊之后,烟消云散了。玄宗回到京城以后,曾想为她祭祀,因有人反对,也只能作罢。但是也有玄宗把杨贵妃的遗骸悄悄移到别处的说法……

一时浮华梦,一世长恨歌,道尽杨贵妃的短暂人生

杨贵妃死后,玄宗很是伤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终日郁郁寡欢,“太液芙蓉确如贵妃之面,未央之柳确如贵妃之眉。”在怀着对贵妃的绵绵情意与悔意中,抑郁而逝。正如《长恨歌》结尾所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只是,不知道曾经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走向佛堂的那一刻,她的心中可有不舍?可有怨恨?可曾后悔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