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在距離成都80多公里的彭州市龍門山鎮,有一處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它橫跨在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和白水河國家自然保護區之中。這裡海拔2000米的左右,盛夏的氣溫最高不會超過24度,整體氣溫比大成都範圍內要低上好幾度,早晚的溫差也比較大。所以這裡也是成都人們,在工作之餘和節假日,特別喜歡來休閒納涼的一個好去處,這裡便是銀廠溝。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關於銀廠溝的來歷,還有一段悽美的傳說。在明朝崇禎年間奸臣當道,導致民不聊生國庫虧空,當時的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劉宇亮憂國憂民一籌莫展,他聽說龍門山中有銀礦,便親自上山查看,在查看過程中發現山中砂石在陽光下銀光閃閃,便急忙稟報了朝廷,因此皇帝便指派他到所報之地去開山採礦。可是當劉宇亮剛跨出門外,皇帝身邊的太監邊跑去給皇帝吹耳邊風,在聽了太監的耳邊風以後,皇帝也起了疑心,這挖多挖少沒人監督,到時候劉宇亮中飽私囊可就不好辦了,在經過許久的思考加上讒言不斷,皇帝把體弱多病的太子派了去監督劉宇亮。

聽說太子駕到,劉宇亮便急匆匆的下山迎接,還專門命人在挖礦的山上為太子修了一座城池,可是這裡天氣陰冷潮溼,加上太子嬌貴,身體也不太好有水土不服,到這礦山後不久就病死了。劉宇亮見太子死了,猜想肯定會有奸臣說是他害死太子的,於是把礦山安排妥當,親自回京奏明皇上。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有一天皇帝出遊,路遇刺客箭射皇上,由於侍衛護駕及時所以刺客沒有得手,侍衛從轎輦上拔下刺客射的箭,在箭桿上發現了劉宇亮的名諱,加上同時又有快馬稟報太子死了。皇帝頓時龍顏大怒,立馬下令誅殺劉宇亮以及所有開礦的工人,但是一些忠臣知道這不是劉宇亮所為而是構陷,所以暗中派人阻攔了正在回京途中的劉宇亮。劉宇亮原路返回礦山,對工人們說,礦山開不下去了,你們都盡忠職守,可我卻連累了你們,你們各自拿些銀礦逃命去吧。可是他話音剛落,便聽見禁軍的鐵騎由遠而近,劉宇亮自知走投無路,便投谷自盡了,與此同時山谷裡大霧瀰漫,礦工們以及城池都消失得無影無蹤。至今當地還有童謠傳唱:“人說太子城,遍地是白銀,遠看人影晃,走攏不見城。”而且在龍門山中有一座酷似城堡的飛來峰,當地人們都俗稱它太子城,它也是龍門山的最高峰,海拔有4800多米,而正因為劉宇亮在此開礦辦過銀廠,所以銀廠溝由此而得名。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銀廠溝,地震以前常去的休閒之地,何時才能重新開放

銀廠溝景區內有許多古冰川遺蹟和典型的地層剖面地質遺蹟,所以這裡被認定為地質博物公園,銀廠溝算是龍門山大峽谷中精華中的精華,峽谷兩邊的峰巒壁立千仞,其峽谷也是幽深而交錯,整個景區主要是以大小龍潭和百丈瀑布為主,行走在懸橋棧道之上感受瀑布飛流之下的氣勢,在有陽光的時候還能感受到飛瀑彩虹的美景。

只不過整個景區處於龍門山斷裂帶,所以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銀廠溝蓋坪處以及周圍的聚居點已經被震為平地了,小龍潭也被震垮的山石所掩埋,而大龍潭的樣貌完全不復存在,因為已經被泥石流所掩埋了。

雖然地震讓銀廠溝損失慘重,不過在震後這些年,經過當地政府以及民眾的努力,受地質災害損毀的植被也已經恢復了許多,而且據說九峰村的好幾個村組都堅持在原址上重建,加上龍門山鎮上好幾個村的酒店和農家樂也開始興建了。就算重建起來的銀廠溝樣貌和以前有所差別,不過我覺得那也是大家所期待的事,樣子雖然變了,可是那裡的人、那裡的氣息,依舊是大家所熟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