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从中国长安到印度天竺,历时17年,他无导航咋去的?

老秀才109566801


唐僧取经从中国长安到印度天竺,历时17年,他无导航咋去的?


现代人当然是无法想象这种孤身一人的伟大旅程的,我们平时去区市里见个朋友,买个东西,去一个景点都要依靠地图软件,可是在一千三百年前,孤身一人上路的僧人仅仅凭靠自己向佛的信念就可以不在乎生命,行如此的伟大旅程。


这种信念和行为着实为人佩服。


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这是牛顿说的。其大致意思就是如果没有前人为他铺的路,他也不会有如此成就。


丝绸之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成就,包括佛教的第一次传播到古中国来,也是丝绸之路的功劳。现在的一带一路也是复刻古人的伟大成就。丝绸之路由西汉开始,(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不出意外,玄奘就是跟随前人的脚步,进行这一历程。


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也始于丝绸之路。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在帝都长安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从此佛教正式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 。1998年正因为如此,经过中央有关部门的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宗教学会举行了各种形式的“中国佛教两千年纪念活动”。


玄奘其本人身处的时代正是隋唐大一统的一个开端,在唐朝没有建立之前,三国到陈叔宝陈后主之间三百年间因为外族入侵,华夏几乎灭亡,汉中地区大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佛教正好在这样一个水生火热的环境中得势。


后世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如此繁华的佛文化,又带来了两个悲剧,一个是三武灭佛,还有一个就是各种教派的互相攻击。就像我们现在听说的大乘教派、小乘教派、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密宗教派等等。如此繁华的佛教就如同西方的东正教、天主教、新教一样,大家各说纷纭。


这就导致没有高僧大德对佛学,佛经有完美的解释,这中间几百年间原始佛教中佛陀的教诲已经渐渐湮灭,现在大多数异端令信仰原始佛教的佛弟子痛苦不堪,也让有心学习释迦牟尼本来智慧的汉人佛教徒一头雾水。


之后就生成了去西方取经和去东方传道的两种做法。


像是有名的有西方传道而来的有昙柯迦罗、僧伽跋澄、僧伽跋澄、 僧伽提婆 、僧伽罗叉、 昙摩耶舍 、弗若多罗、 拘那罗陀 、提黎耶舍,当然还有最为我们熟知的鸠摩罗什和少林寺武功第一人的达摩祖师了。

去天竺取经的更是数不胜数了,有昙无竭,法显等人,其中尤以法显最为著名,法显禅师的功德虽说比不了玄奘,可是仍是为后人开辟了一条道路的高僧大德。

说到这里扯一句,我们可以学习玄奘不远万里求取佛学的精神,可千万不能被宗教给洗了脑。尤其是现在世界三大宗教,毕竟你要是信了耶和华,那么是不是有点对不起佛陀呢?


自由史话


十七年,是玄奘大师从长安走到天竺,再从天竺返回长安的时间。去的过程,也就几年而已,而且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赶路,而是在学习和游览。

玄奘大师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启程,时年26岁。他经过了高昌、西突厥、吐火罗等地,绕着整个西域的外缘走了一圈,在631年左右抵达了克什米尔(迦湿弥罗国),算是进入了天竺的地界。这时候大约也就三年的时间,路程大约13800余里。

如果按照红军长征的速度,一万多里路用大半年也就到了。玄装大师走了好几年,主要是沿路一直在学习,同时也在和各地佛教寺院当地交流佛法,比如在高昌就停留了一年时间。

在唐朝时期,花费三年时间走完一万多里的这段路,根本不算快。因为这条路已经在几百年里被无数人走过,从汉朝时期就是中国与中东、印度等地的经济通道。所谓的导航,是根本不存在的。玄奘大师大部分路程都有向导和随从陪伴,只有渡过玉门关以西的那段沙漠最为危险,险些渴死在中途。

进入天竺地区后,玄奘大师也没有直奔那烂陀寺,而是一路修行学习一路巡礼佛教遗迹,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十多个天竺国家,最后才抵达那烂陀寺。这时是632年,距离玄装大师离开长安已六年了。(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玄奘大师花费的17年,是长安和天竺之间往返的时间。其中,玄奘大师从大唐到达天竺的实际时间,也就三年左右。而且这三年里,多数也不是在走路,而是在各地讲经说法以及拜访各地佛教古迹。

玄奘大师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启程,时年26岁。他出玉门关后,横穿了整个西域,可以说是穿过了整个西突厥的领地。他在630年左右抵达了迦湿弥罗国,也就是今天的克什米尔,大致进入了天竺的地理范围。

这个路线,实际上就是丝绸之路和中印文化交流路线的综合。一路之上,都是商旅往来频繁的经济文化重镇,千百年来无数人走过,有着成熟的道路和显著的路标。所谓用现代的“导航”这种词来解释,完全是一种附会。

玄奘大师仅有的几次危险,多数是断粮断水或者遇到强盗,迷路的情况极为少见。而且玄奘大师只有从玉门关到高昌国这一段路,是自己独行的,缺乏向导。其他路程,玄奘大师都有大批人马陪同(主要是高昌国王支援的汉人队伍),不管是向导还是仆从都不少,甚至还有几位僧侣作为玄奘的徒弟。因此,玄奘大师的这一路算的上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

另外,玄奘大师在天竺的十多年里,也是一路行进一路学习,在好几个地方都驻扎留学了一年以上,几乎走遍了天竺的各大佛教胜地。

从这个角度讲,玄奘大师可算是一个真正的旅行家,用心去观摩西域和天竺各地的风土人情,并且留下了大量宝贵记录。所以,有空读一读《大唐西域记》,还是很好的。(陶慕剑)


博物馆的狐狸


唐僧玄奘法师,历时十七年,取得真经,可以说是历尽艰险,在这一路上,有高山峻岭,有幽谷深涧,如果是我们去西天取经,手里还没有导航,估计连路都找不到,不到半路就要想尽办法回来,那么问题来了,唐僧到底是根据什么来确认道路的呢?

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已经有了丝绸之路,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商道。对唐僧而言,就跟我们走在普通的马路上一样,唯一会困扰我们的,只有在遇到分岔路口的时候。唐僧自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但即使没有导航,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容易解决的。最简单的方法,问路。看到分岔路口,问一问周围的人,肯定能够得到帮助,不过问路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指路指错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

那么除了问路之外,在唐代,已经有了非常多的驿站,类似我们现在高速路上的服务区,可以在驿站进行休息以及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想要知道具体的路线,找一个驿站问问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除了驿站之外,还可以求助一路人——商队。从大唐到西域,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商队,唐僧在迷路的时候,完全可以等一只商队,然后跟随商队前行,商队基本上都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基本上不存在迷路的可能,唐僧只要不停更换跟随的商队,就可以非常稳当前进。

最后啊,其实这个问题真的是没有什么必要,我们能想到的方法以及困难,古代人自然也能够想到,从而提前做好准备,而且唐僧当时并不是独自一人去取经的,身边还跟着不少的仆从,这些仆从,不可能只是拿拿东西,化个缘的作用吧,肯定每一个仆从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认路,肯定会有专门的随从对前进的道路了如指掌,只要不是处在深山老林,肯定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再其次,哪怕真的处在荒山老林,不清楚自己的具体位置,指不了路,也还是有办法的。我们都知道,唐僧是往西面去取经,也就是说大方向是西方,只要根据太阳,星辰等自然指示物,确定出下面,一直往西面走,总是会慢慢接近的不是吗?

所以说,唐僧那个时候虽然没有导航,但想要确定路线还是非常容易的,唐朝已经非常发达了,不至于一个皇家的团队连路都找不到。


风雨润桃李


唐僧取经是从长安到印度,唐僧为了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从长安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该书里面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已经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话题了,当然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不过唐僧西天取经这个事情还真不是虚拟的,历史上玄奘法师的的确确赶赴天竺求取真经。

唐玄奘本姓陈,自幼便舍身出家为僧,玄奘对佛理等经典非常有研究,但是因为当时南北佛理的差异和分歧让玄奘非常不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决心赶赴西域的天竺求取真经,玄奘西行并没有像小说中说得多么盛大,他的出发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允许等于是私自西行。


有关于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线路,他是从长安出发沿着西域的高昌等国在西北绕了一个大圈随后才到达天竺。我们从现在再来看唐僧这个西天取经的路线,其实通过路线测量从长安到玄奘的目的地烂陀寺整个的路线距离只有2400公里。


玄奘

可是唐僧西行的距离整体看来说是十万八千里也不为过,而且当他取得真经返回长安的时候依然是在西北走了一大圈,这个在后人来看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这一来一回绕的路也太远了,整个的距离生生就这样被拔高了,那么玄奘为何要舍近求远走出这个西行的线路呢?

当然首先一个是印度和中国的接触地带也是非常独特的,人们都知道这个青藏高原把中印两个板块给隔绝开了,否则从这里到印度无疑是最近的,不过以当时玄奘的条件翻过这个青藏高原基本是不可能的。

唐朝与天竺中间隔着一个吐蕃,吐蕃本身与唐朝的关系就比较微妙,虽然唐太宗和亲修复了二者之间的间隙,但是并不代表吐蕃对唐朝就真的友善了。要注意的是玄奘西天取经是他的个人行为,首先没有经过太宗的允许,其次他也不是代表唐朝官方的,因此他无法穿过吐蕃的境内直接前往天竺。


玄奘

但是唐朝还是与天竺有着一部分交界的,那就是西南地区,早在汉朝的时候开通了西域丝绸之路的张骞就发现了西南四川这边有一条路可以和印度接触,后来汉武帝派兵试图去打通这条道路,不过因为西南地区部族林立,而且对于汉朝来说这里的战略或者地位和丝绸之路是没法比较的,所以此事也就作罢了。

因此玄奘且说知不知道有这么个路,就是知道了要从这里走的话,西南地区各种小国林立,而且唐朝对这里的控制显然没有那么稳固,再说这些地区的路径险恶能不能到印度还是一回事,玄奘不太可能会走这里。


玄奘如果说走海路的话也是有可能很快到达的,但是他本身就是偷渡过去的,估计一路上到了海关人家都不会放他上去的,所以玄奘选择了绕路这么看来也是就这个选择,当时他走的丝绸之路经过长时间的开拓已经非常成熟了从长安沿着河西走廊到了中亚再南下穿过开伯尔山口这是历史上通往印度的必经之路,玄奘选择的这个路基本上也是当时唐朝和印度交流的唯一可行通道。

唐僧印度取经路线,汉朝已经打通。小编认为古人旅行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来是出门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担扛;二来路上万一遇到歹人劫匪,也好有个照应。

非常愿意为你解答,欢迎评论留言。


大鹏带你看古建


导航的历史非常短,也就是最近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之前有其他的探路方式。比如地图等等。

不过回到唐僧也就是唐玄奘个人的实际经历上面来看,这得益于他自身的一个神奇经历。

玄奘在离开唐王朝的边关以后,不久之后就来到了当时西域较大的一个国家高昌国。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也是一个汉人,同时又笃信佛教。他对于玄奘一见如故。因此,希望将玄奘留下来作为国师奉养。玄奘几经推辞以后,麴文泰不得不放玄奘西行。但是,他却以举国之力,为玄奘此后的取经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时的西域各国普遍实力较弱,因此大都依附于突厥。麴氏以仆人的口吻,为玄奘向当时的西突厥大汗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实际上也就是后来西游记小说以及电视剧当中通关文碟的真正历史原型。除此之外,麴氏还为玄奘剃度了数名僧人,以徒弟的身份照顾玄奘其后的旅途。还安排了一批侍卫保护玄奘。同时还为玄奘准备了不少礼物,用来打点沿途各国的国王。

于是,在高昌国举国之力的扶持之下,玄奘顺利的来到了西突厥大汗的王廷当中。西突厥当时的领土范围非常广袤,控制了现在的中亚大部分地区。在收到了高昌国王的丰厚礼物之后,大汗对于玄奘非常的热情。因此专门派遣侍卫,将他送到了西突厥南部边境,实际上也就是现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地区。再往南其实也就进入了当时所谓的天竺境内。其实当时这些地区就是佛教相对来说比较兴盛的地区。比如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曾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立佛。玄奘进入这一地区以后,实际上就开始了对印度佛教的考察和学习之旅。在这个过程当中,玄奘一路和当地的寺院僧人进行交流,从而也就了解到了印度当时最大的佛教文化中心那烂陀。于是玄奘在其后,最终到达该地,并成为了著名僧人戒贤的徒弟,开始了数年的学习生活。

从玄奘整个西行的历程来看,在高昌国以前就是个人单打独斗。不过由于中原地区和西域之间的联系建立的非常早,可以上溯到西汉,所以这一段路程本身并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当时的商人有非常成熟的路线。实际上除了玄奘以外,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有大量的僧人前往天竺球场,所以他们也有了较为成熟的线路,玄奘只要遵循当时的传统线路,就可以很容易的到达高昌国。

到了高昌国,玄奘就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有了向导的帮助。这样一种帮助一直持续到离开西突厥进入印度文化区域。在向导的帮助下,整个历程是比较顺利的。到了印度文化区以后,玄奘主要依靠以前通过文献对于印度的了解,再加上对当地僧人的寻访,确定自己的旅行路线。在印度文化区域范围内,这些路线也是比较成熟的,所以也不存在特别大的困难。

而玄奘本人的西行历程并没有长达17年这个时间其实包含了它在印度境内学习佛教文化的时间。至于回程,其实相对来说就简单了不少,因为有了之前的历史经验。再加上当时李世民已经将领土扩展到了西域以及现在的中亚部分地区,可以说,玄奘返程的时候所受到的阻碍要更少一些,所以速度也就更快。


用户4325101516


玄奘当年取经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到达印度

历时17年,行程5万多公里,实现了他西行求法的目标。\r

真实的玄奘去天竺是按照早已成熟的丝绸之路商道走的,有驼队的时候就跟随,无驼队的时候,就按照所应经过的镇甸以及商队数百年来形成的路标来确定方向;在当时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的行为真的是很伟大的。



梁村


唐僧大致是沿着丝绸之路走的。有资料说他白天靠看太阳,夜晚看星星与月亮,过沙漠以人骨和兽骨当路标辨别方向。路途中,有些信奉佛教的国家还帮助过他。

隋唐时期,中国与南亚各国建立了联系,交往频繁。许多中国僧人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求经礼佛。

玄奘在贞观元年,从长安出发,抱着“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决心,战胜了沿途流沙雪山,严寒酷暑等种种障碍,经过现在我国的新疆,中亚地区和阿富汗,终于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皖北隐士


踏平坎坷成大道,一去就是几万里……《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相传为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本名陈祎(yī),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一生翻译出上千卷经书,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被后世俗称为“唐僧”。

小说中,唐僧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骑着白龙马,一路西行取经,化解了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史实是,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前后历经十七年,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真经。

没有导航,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历时17年,唐僧是怎么从长安走到天竺去的呢?

首先,靠意志,或者说是对佛法的信仰。

五岁丧母,十岁丧父,自幼出家的玄奘,一直勤于在寺院中学习佛教经典。长大一些,他走遍四方,在隋末的乱世中寻求人性的本源,探究不死不灭的道理。可走的愈久,心中的疑惑越多,于是,他决定,要去佛陀起源的地方,寻找真正的般若。

那一年是唐太宗继位的头一年,玄奘奉旨往印度求佛。西行之路遍布大漠、戈壁,风险重重,很快,仆从们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玄奘孤身一人。但他没有动摇过,“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其次,靠伟大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由西汉开始,(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佛教第一次传播到古中国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功劳。

玄奘去天竺,肯定是按照丝绸之路的商道走的,有时跟随驼队,有时按照所应经过的镇甸以及商队数百年来形成的路标来确定方向。有资料说他白天靠看太阳,夜晚看星星与月亮,过沙漠以人骨和兽骨当路标辨别方向。应当是属实的。

最后,靠的是大唐的赫赫威名和友邦。

看《西游记》时,我们不难发现,唐僧师徒每到一处,先要递上通关文牒。说一通“贫僧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天竺取经……”之类的自我介绍。然后,沿途的驿站、官员就会为他提供斋饭、住宿和其他方面的帮助。

这一方面是因为,唐朝初年,是一个盛行佛教的年代。唐僧西行路上,途经的很多国家都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对僧人本身推崇有加,愿意主动帮助大唐高僧,结个善缘。

另一方面,唐朝在当时是威风八面的大国上邦,享受着万国来朝的殊荣。唐僧拿出大唐的文书,唐太宗的签名,沿路国家自然会给他几分面子,为这个本身与世无争的和尚提供协助。

虽然天时、人和,但在当时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唐僧西行取经的行为真的非常伟大,他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不一定要学习唐僧献身佛教,但起码应该学习他为了信仰痴心不改,未达目的不怕千难万险的精神。


何处风萧萧


唐僧之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概是因为:佛祖认为唐僧需要得到磨练。俗话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世人皆知,唐僧乃是佛祖座下金蝉子的转世。这金蝉子本事佛祖的得意弟子,深受佛祖宠爱,结果,就是这么一个让佛祖看重的弟子,居然敢在上课的时候睡觉!难道是我上课的时候讲的不好么?佛祖不禁怒了!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金蝉子就被打下凡间受磨练去了。试想,背着这样的下凡背景,佛祖怎么能让他轻松闯关成功呢?

所以,佛祖给唐僧安排了九九八十一难,势必要将惩罚进行到底。但是又担心弟子在出行路上受到欺负,所以还安排了几个得力弟子相助,可是这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十万八千里,如果要是孙悟空背着唐僧去取经的话,那不就是一根烟的功夫就完事儿了么?所以,佛祖安排观世音下凡示意:你们几个只能老老实实的走到天竺,到了天竺之后,只有封赏。所以,这唐僧虽然没有导航,但是他有孙悟空啊!

当然,上面的都是神话故事。唐僧,原名玄奘。但是这里有两点需要解释一下:第一、玄奘出行历时17年,并不是意味着玄奘走了17年,而是因为玄奘要到各地学习、交流,所以花费了不少时间。第二、那时候虽然没有导航,但是玄奘有地图!况且,玄奘鼻子低下张了一张嘴,就不能边问边走么?再者来说,玄奘走的又不是什么荒无人烟的无人之境,所以自然可以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