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研究所,一个给我15w、没编,一个给我10w、有事业编,怎么选?

昌于森


研究所要区分是什么地区的,什么类型的。

比如中科院系统的,要编制就没啥用途,而且有些所是定岗不定人,给了你编制也是随时可以取消。而且没有编制评职称也不受影响。普遍来说,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编制意义不是很大。而且随时面临全员取消编制。

如果是落后地区的研究所,比如中西部地区的农科院之类的,目前看是有大部分人仍认可编制。但是现状是按岗位同工同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有些地区仍然是非编不能评职称。

我个人眼光有限,看不清未来发展。


黔鼠83949428


两个研究所,一个15万没有编制,一个10万有编制,怎么选?

我的观点是:必须选有编制的啊!

那些回答说不要看编制的小伙伴,实在是没有认识到编制的力量!

首先,进步空间不一样。

没有编制,就是所谓的“临时工”,最好的待遇,也就是同工同酬,至于想往上走,评级评优晋升,那是完全没有你的事。

也就是说,没有编制,你在研究所工作一辈子,也就是一个一线的研究员,由于编制上的桎梏,永远没有进步空间。等你年龄大一点,到了中年,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了有一官半职,甚至你的晚辈,都在职位上超越了你,你的心态会失衡,到时候再想有什么变化,可就机会渺茫了。

其次,地位不一样。

有编制的人,在没有编制的人面前,在资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就是一个“隐性”的领导。即便没有领导职务,有编制的人在没有编制的人面前,也可以如同领导一般,下达某些指令。甚至可以将他的活,安排给没有编制的人,没有编制的人很多时候无力拒绝,只能接受。这样一来,没有编制的人,工作任务就显得很重,而有编制的人,就显得比较轻松了。

再次,项目成果的认定不一样。

因为你没有编制,所以任何研究成果,你都不可能直挂自己的名字,甚至你倾注了心血的研究项目,顶多获得领导口头表扬,落在纸面上的研究者,可能根本就不是你。

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郁闷的事情,但是没有办法,没有编制,就没有话语权。你如果有异议,没问题,以后就没有项目可做了,作为一个临时工,没有了项目,就等于给人提供了一个让你离职的好理由啊。

最后,隐形待遇不一样。

这个隐形待遇可不是说的什么灰色收入,现在根本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这里说的隐形待遇是对个人的保障,比如,医疗、退休后的养老等等。有编制的可以获得国家或者单位的终身保障,没有编制,就只能指望社保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隐形待遇是:选择权大不一样。有了编制,你可以再选没有编制的工作,但你没有编制,你以后还能选有编的吗?

总结来说,一定要选有编制的。有编制的优势,可不是一年五万块钱就能换来的,而且随着职位的晋升,项目的成绩积累,有编的人收入也会逐步提高的。

所以一定要选有编制的。

我是爬山虎虎读书,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欢迎关注我。如果您有职场上的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将尽自己所能替您做解答,谢谢。

公门爬山虎


这个社会,如果事业编制50万能买的话,多少家长愿意出这个钱给子女买一个。


自媒体太乱


一个月十万跟一个月十五万,生活质量其实差不多,当然选事业编制的啦。


热心的隔壁老王007


如果单纯比较工作,肯定是选择有编制的那个单位。

15万年薪和10万年薪的研究所,没编制的反而比有编制的收入更高,说明两个研究所肯定不是同一个城市。

因此,题主不能单纯以收入来衡量两个单位,因为一个在一线城市拿着15万年薪的研究所和一个在三四线城市拿10万年薪的研究所,两者的生活压力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一线城市每天6点爬起来挤地铁,晚上回到家就10点了,房子、车子都是不敢想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节奏比较快。而三四线城市每天骑单车上下班,晚上下班后吃完饭和家人逛逛公园,三五好友聚聚餐,日子过得比较舒服,车子、房子咬咬牙还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性价比上正常肯定是有编制的单位更好。但在考虑两个单位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

如果确定希望在体制内过安逸稳定的生活,那么首选肯定是有编制的那个单位。体制内,编制代表着一切,没编制和有编制,事业编和行政编,它们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没编制,意味着不能提拔,不能评聘职称,随时可能失去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和你所追求的安逸稳定是完全沾不上边的。

如果希望未来发展机会更多的话,那么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没有编制的研究所。但是这个考虑主要是基于它所在的城市,而不是这份工作会更好。小城市的工作选择和发展机会上,肯定是不如大城市的。所以,这份工作只能是一个跳板,未来在找到机会的情况下,还是要尽早离开这份工作。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有没有编是一回事,是不是正式职工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是研究所的话,现在编制意义没有那么大,但是是不是正式员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就比如说像我们单位我们单位也分为院聘和所聘,如果是院聘的话,就是我们说的正式员工,那么你的福利待遇和有编制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如果你是锁聘的话,你就是临时工,那么你随时有可能被炒掉,你的福利待遇和正式工还是有实质性的区别的。


我就随口一说


如果刚大学毕业,我建议还是从工作岗位入手去选择,和用人单位聊聊最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还有晋升空间,再听听业内人士的建议(主要是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建议),如果年龄超过40,经济压力也不大,那就首选有编制。编制这个东西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年轻人就业应该放弃编制这个紧箍咒,个人的经历和身边朋友的经验告诉我,年轻人过早带上编制的紧箍咒对自己的事业和发展真的没有太大好处!

我的上一辈老人经常说一句话:单位还是要有编制,不能去私人企业,这样老了以后怎么办?社会在发展,很多地方公务员都开始缴纳社保了,以后的养老不是国家统一拨款,养老都走社保基金了,好的私人企业钱多给一点,可以提早十年或者十五年退休,享受天伦之乐不好吗?一定要熬到六十,六十五退休吗?四十不惑的我在编制这个问题上走过弯路,现在回头想想已经相当懊悔。世上没有后悔药,看到你的话题和我近两三年反思的一致,我只是把我看到的经历的转换成感悟和建议,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悬悬维维


选择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能吃几碗饭。

现在研究所一般都要研究生毕业,意味着正常25-26岁左右。

男孩还是女孩,最关键。

如果是女孩,建议选编制内的,主要不是考虑个人发展,而是考虑稳定。女孩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单位刚培养完,就要生孩子,带孩子,怀孕,生育,哺乳。现在又是二孩。一般需要5-6年。30多岁了,才能利手利脚,工作及发展机会也没了。所以不要考虑挣多少钱。

如果是男孩,要看情商如何?导师有什么资源?都很重要。这些不强,建议选有编制的,稳定。如果很强,无所谓,个人建议选钱多的,单位给钱多,一定是要干更多的活,包括杂活,搞课题,搞研究,拿项目。有悟性的人边干边学,很快就会有机会。编制反道是束缚。

工作后多用心,多虚心,多动脑,别怕累,热心肠,都有机会。


zxl107


自己能力强选无编,凭自己能力到哪里也有饭吃。能力一般去有编的,可以混日子


刘涛287246019


个人感觉编制很重要,要不然心总悬着!大家都挤破头的想拿高校的编制,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非升即走,编制是一颗定心丸,人是有惰性的,二三十你依然努力,四五十岁的时候你还能坚持的住吗?毕竟大多数人读书的目的是就业,而不是科研兴趣。

在我国这种体制模式下,编制只能是换种模式继续存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取消。这就像你考研,首选的肯定是全日制学硕,然后才是专硕,再然后才是非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