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即将到来,放鸭子真的管用吗?

Ms莎莎


蝗灾放鸭子当然管用,2000年新疆闹蝗灾,浙江派飞机运送了几万只鸭子,赶去新疆吃蝗虫。把几万只鸭子放到虫害严重的地里,收到了很好的治蝗效果!

鸭子是蝗虫的克星,鸭子食量大,消化快,捕食能力也不弱。如果蝗灾真的到来,放鸭子可以减少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风大迷人眼


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除采取化学药物外,由一群群牧鸡、牧鸭组成的“生物部队”也在新疆的“灭蝗大战”中大显身手。当时,经省农科院的牵线搭桥,浙江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养鸭大户杨大元所养的3万只“鸭兵”作为灭蝗“战士”分批登上飞机,空运至新疆灾区。

有浙江鸭参与的十万“鸭子大军”在新疆草原投入战斗后,效果明显。到当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万亩优质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鸭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灾”的英雄

新疆治蝗灭鼠指挥办公室当时指出:鸭子捕蝗能力强、捕食量大、“军”纪严明,出动鸭子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据当地牧民们介绍,鸭子吃蝗虫的场面是很有看头的。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来,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犹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夹苍蝇般弹无虚发。

“鸭子每天进食两次,早上四五点钟,天刚露明,鸭子们就自己出去吃蝗虫,几个小时后,就到附近的小河沟里喝水、休息,下午7点多鸭子再次出动,直到晚上9点多太阳落山时才回来。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第一次养鸭的牧民马永刚对鸭子的守纪律性深感惊奇,他说“鸭子太自觉了,我几乎不用费心,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几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只跟着一只,真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大号海苔


历史上,水灾、旱灾和蝗灾,并称为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三种灾害。传统农业讲究深耕细作,同时又不得不“靠天吃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营,其中便包括如何应对蝗灾。正因如此,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最早的治蝗知识起源于中国”。

古人如何战胜蝗灾?除了火烧、药杀,最聪明的法子竟是放鸭子!

  大家虽然对蝗虫都很熟悉,但却很难想象这种看似弱小的生物,竟是危害极大的世界性害虫。从生物学上来讲,蝗虫属于昆虫纲、蝗科,体长约在5~11厘米之间,身体多呈绿色或黄褐色,善于咀嚼,跳跃性强,且具备飞行能力。世界上的蝗虫种类很多,大概有一万多种,几乎遍布世界各个国家的角落,其中仅我国便有三百余种。

  蝗虫靠啃噬植物茎叶为生,繁殖能力超强,一旦环境适宜,蝗虫便会泛滥成灾,迅速吃光一切可以啃噬的庄稼和植物,然后继续向其他地方侵袭。蝗灾一旦爆发,便会给农生产带来巨大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于绝收!更为可怕的是,古代粮食产量原本就有限,一旦出现大范围的减产或绝收,将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因如此,古代一直重视防治蝗灾。

古人如何战胜蝗灾?除了火烧、药杀,最聪明的法子竟是放鸭子!

  查阅史书可知,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蝗灾,而蝗灾最为频繁的地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尤以今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最为多发。由于蝗灾严重影响历代的农业生产,会引发饥荒和瘟疫,因而如何及时有效地消灭蝗灾,一直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

  在应对蝗灾的方式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认知的人们,自然也是有区别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对蝗灾产生的原因曾长期费解。与面对其他灾害一样,缺乏相关知识的人们,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时,有时会跑去庙宇烧香祭拜,祈求神祇保佑。当然,这种做法显然是与救灾背道而驰的。

古人如何战胜蝗灾?除了火烧、药杀,最聪明的法子竟是放鸭子!


Da爱小袁


我觉得灾难来了我们应该拳打脚踢,采取综合手段才能一招致胜,单凭政府和某单位不行,需要全民参与,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在蝗虫到来之前,能够提供准确的入侵信息,当蝗虫来袭时有充足的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方法上,采取多种手段用,并组织全民参与与监督,最后做好善后


乡野黄先森


能解决一部分,但是想靠鸭子解决问题,恐怕有点太乐观了。一般情况下,蝗灾的蝗虫都是飞蝗,不光能在地上吃,它们的飞行能力也很强的,想想,密密麻麻的飞蝗,多么的可怕。所以治理蝗灾,还需要多方面考虑,生物治理,化学制剂治理多重考虑,综合解决,才能很好的治理的好。


海蛎子很新鲜


不管用、还是用药消灭要好些、因为蝗虫蚂蚱、这家伙到处飞、鸡、鸭、又不会飞、消灭不了、所以不管用、


康平85


少量的可以,像印度这次的量,需要太多鸭子了,没有农药见效快。


居家男生


鸭子不解决根本问题,蝗虫数量巨大,谁家有多少鸭子,能管多大的面积,显然,杯水解不了车薪。


理想无限延伸


我觉得,张网即可,过来一网打尽,放锅里炸,不要便宜了鸭子🦆。


戴香鹏


会吃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