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小孩吃了鱼尾巴挑水会洒,是真的吗,有什么道理?

棒奔霸


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中主要以面食为主,面条或者馒头,记得小时候生活条件非常不好,缺吃短穿!

每到吃饭的时候就背着父母偷偷把馒头上烧成焦炭的皮揭下来扔掉,小动作做多了,难免被父母发现,然后就告诉我说,这个烧焦的地方不能扔,吃了之后,在走路的时候会捡到钱,我竟然相信了,每当蒸好馒头,我就看有那一个烧焦了,赶忙吃掉,扭头跑出院子去压马路”了!

还有每当过节杀鸡改善伙食的时候,父母总把鸡爪抢先拿到自己碗里,然后又告诉我说,这个东西小孩子不能吃,吃了手会抖,写出来的字不好看,把肉多年少无知的我又相信了!

题主所说的吃鱼我们那边没有这种说法,我想大概也是父母为我们编制的一个善意的谎言,无非就是鱼尾巴肉少,


村去村又来


这肯定是大人骗小孩的。以前农村里大人,想不让小孩子吃什么东西,或者想要小孩子,吃什么东西时,都是用骗的方法来的。所以农村里经常说的大人骗小孩就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的时候,爷爷最爱吃鸡肝和鸡卵巢了。大人们为了把鸡肝等好吃的留给老人,就会骗我们说,吃鸡肝会蛀牙,吃鸡卵巢读书会不识字的。然后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就当真了,一直都不会吃鸡肝和鸡卵巢。

小时候大人们杀鸡时,为了能让我们多吃肉,就会骗我们说,多吃鸡腿肉才会跑得快,才容易长得高。


我们就是这样在大人们善意的欺骗下长大,等到后来长大些,才明白,其实鸡肝和鸡卵巢不是吃了会蛀牙和不识字,而是因为老人爱吃。以前农村比较穷,一年到头也杀不了几头鸡,老人们岁月不多,吃一次少一次。而小孩子们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吃。

农村老人说,小孩子吃鱼尾巴,挑水会摇晃。这个说法肯定也是假的。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是用来保护小孩们的。

小孩子年纪小,吃鱼时,没有大人这么小心,会用舌头试探鱼肉,把鱼肉里的骨头探出来,然后吐掉。小孩子嘴馋,性子比较急,吃鱼肉时,很容易会被鱼骨头卡喉咙的。


我们知道,鱼骨头卡喉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是很难取出来的。

吃鱼时,鱼头的骨头比较多比较大,一般小孩子也不喜欢吃,吃的话也容易注意到鱼骨头。鱼腩的骨头都是一排一排的,比较大很整齐,吃鱼时舌头很容易探出鱼骨。

而鱼背和鱼尾巴部分,鱼骨头比较细小,也比较多,长头发那么细小。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们吃这些地方的鱼肉时,都要小心翼翼。否则很容易就会中招,被那些细小的鱼骨头给卡喉咙。

农村老人们这样骗小孩子,主要还是怕小孩子们吃鱼时,不小心中招,鱼骨头卡喉咙了。


而挑水是一种技术活,会不会洒水,就看挑水的人会不会控制走路的节奏和控制水桶的摇晃了。这是一种孰能生巧的事情,多练习掌握技巧就可以了,根本和吃不吃鱼尾巴没有关系。

温馨提示,如果吃鱼时,鱼骨头卡喉咙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扣喉咙,使自己呕吐,才鱼骨头给带出来。如果卡得比较深的话,就要去医院救治了。

像平时大家用的方法,如团饭团和青菜,这样的方法不是说不行,风险比较大,可能会让鱼骨头卡得更加深。

而有些人说的含醋,慢慢喝下,让鱼骨头软化。这样的方法,我觉得是没用的,大家觉得呢?


村哥小凡


感谢您提的问答:说不能吃,是没有根据的。这是农村老一辈哄小孩的童谣,这话又从何说起呢!我就来说说经历在我身上的童年: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出生的孩子,我的童年全是很我爷爷度过的,父母要下地干活,一天都没时间带我,爷爷奶奶在家就管我,记得有一次,爷爷的朋友来家坐客,平时爷爷又爱喝酒,奶奶负责做菜招待,90年代中期,家里有晒干的鱼都是招待客人的,平常都不舍得吃,都是过节才能吃上,因此那年代有肉有风干的鱼,算是非常奢侈的了。我那时候馋得很,心想着要是天天有客来家多好。这样就能吃上了,到了午饭的时候,爷爷朋友们都进座吃饭,奶奶做了一条清蒸咸鱼,和小鸡炖野菜,我可是到年才能吃上的,平时都吃不上,爷爷们一边喝酒一边吃菜聊天,我就拼了命地吃。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鱼尾,鱼翅,当我要动那鱼尾的时候,爷爷就叨叨地说:小孩子吃鱼尾巴,会成绩落后排名倒数,很倒霉的,我听了,心慌慌,不敢吃。吃到小鸡的时候,走平时喜欢吃鸡爪,爷爷也叨叨说:小孩子吃鸡爪,以后写字会写不好!我也信了。到长大了,才知道爷爷骗我哄我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爷爷喝酒爱拿鸡爪和鱼头鱼尾,动物内脏当下酒菜,到现在还记忆尤新呢!所以说老一辈的老人家说小孩不能吃鱼尾巴是哄孩子的。肉无论吃那个位置都是有营养的。没有说不能吃,也没有那种迷信之类的故事寓意之类的说话。喜欢我的创作,请点击关注我。谢谢







杰克趣生活


小孩子吃了鱼尾巴挑水会洒?现在连山区农村基本都是自来水了,估计年轻人们已经不懂什么叫挑水了,对吧?!先看图,这就是挑水,“一根扁担两只桶,摇摇晃晃步行中,要问农家是何因?挑回井水是本领”!

这挑水可是个技术活儿,不单需要有力气,更要有技巧呢。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爸爸是工人阶级常常不在家,也干不了农活儿,挑水总是妈妈的事儿,爸爸在家的时候想帮一下忙,可就是摇摇晃晃挑不到家,水就洒掉一半儿了!

农村老人说小孩子吃了鱼尾巴,挑水的时候会洒,这个在小时候真的听说过呢!

我们就会问爸爸小时候是不是吃多了鱼尾巴?奶奶讲爸爸小时候吃鱼是经常的事,但都是些水池里的小鱼,抓回来洗洗在锅里干炒一下就好了,整条的吃,不会像现在对鱼破膛开肚清洗了以后再吃!那鱼尾巴不知道吃过有多少条呢!

可是我们又问妈妈,是不是小时候就没吃过鱼尾巴,所以才会挑水不洒的?妈妈说她小时候也是随手抓鱼吃,不放盐不放油,在锅里炒熟了就吃,都是只有手指头长的小鱼儿,农村的沟渠里可多呢!也是整条整条的吃,哪里还能剩下鱼尾巴?!



这个时候,奶奶就会对我们笑笑说,这种小孩子吃了鱼尾巴挑水会洒其实就是都小孩子们玩呢!哪里是真的?!鱼主要靠尾巴的摆动来游动和前行的,所以鱼尾巴运动量最大,肉也最鲜美。所有人用这样的玩笑逗小孩子,其实就是因为小孩子们吃鱼馋嘴,想让他们抢的慢一点儿,以免小孩子们别因为抢鱼吃打起架来。

现在,几乎所有的农村,大人小孩子都不需要再挑水了。这句话可能听说过的人也就不多了。

但是,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发出了许多种整鱼和鱼尾的新吃法,我们今天中午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过母亲节,正好就吃了一道“蝶鱼尾”的菜,这可是姐姐我的最爱。

所以说呢,农村老人有关小孩子吃了鱼尾尾挑水会洒起源就是鱼尾巴摆动多,联想人们挑水扁担摇摇晃晃的样子,农村人便有了这种玩笑似的谎语,充分反应出了农村人生活的乐观开朗和豁达有趣!

这种说法你也听说过吗?你在农村也挑过水吗?欢迎留言分享。


村姑说村事


哈哈,小孩吃了鱼尾巴挑水会洒,这你信吗?还别说,这说法在陌上花老家也有,小时候就没少听奶奶跟我念叨过。

那时候,陌上花也曾问过奶奶,为什么小孩吃了鱼尾巴挑水会洒呀?奶奶说:你看鱼尾巴多灵活呀!你每次抓鱼的时候,是不是鱼尾巴左右摆动的最厉害呀!鱼的尾巴就是鱼在水中用来推动自己往前游和控制方向的。你如果吃了鱼尾巴呀,就会变得和鱼一样左摆右摆了,挑水就不稳了。小时候听了奶奶的这番解释,似乎觉得有点儿道理,但稍大点之后就清楚了:鱼尾巴活跃,并不代表吃它的人也就具有了鱼尾巴的特性呀!估计老人们说这话,其实要传达的意思是:挑水要稳,不能像鱼尾巴那样来回摆动,否则很容易就把水给洒了。

再者,陌上花在想,也有可能是鱼尾巴上细刺特多,小孩子吃的话,一不留神就会鱼刺卡喉,所以大人是不太建议小孩吃鱼尾的。不知道其他父母是不是这样,陌上花的父母就是这么担心的。其实,在民间这种类似于“以形补形”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说:吃鱼眼能明目,吃猪脑能补脑,吃猪腰能补肾,吃鸡爪能抓钱等等。但据科学研究,这些说法大多站不住脚,无非是老百姓们的一种美好期望而已!

而且,即使是同一种东西,不同的地区赋予它的寓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就是那个有些地方的老百姓所说的“吃了鸡爪能抓钱”的说法,在陌上花这儿的说法则是“吃了鸡爪,写字就会像鸡爪一样歪歪扭扭了。”

而且陌上花小时候在吃饭时,还老会被教训:如果不把碗里的饭吃干净,长大了自己就会变成麻子脸。剩多少粒饭,脸上就会长多少颗麻子。陌上花小时候其实没少剩饭,但现在脸上可是一颗麻子都没哦!这其实无非就是大人希望小孩能够节约粮食的一种说辞而已。

所以呀,对于民间流传的一些说法,我们可以揭开它的表层,看清它的实际意义。好的方面,我们当然要接受并实行。而一些毫无意义的,我们一笑了之即可。


陌上花开且缓归




就是骗小孩子的鬼话,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吃饭的时候妈妈说小孩子不能坐着吃饭,说是小孩子坐着吃饭以后长不高,会变成矮子。还有一个说法,小孩子不能在家里打伞,也长不高。我妈妈用这一套吓唬我好几年,非常管用,大人们都有一套管理熊孩子的手段,屡试不爽。

老人们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家里来客人时,担心孩子不懂礼貌,让客人笑话,就说一些孩子们理解不了的话,反正孩子小,不懂事,连哄带骗。



荣哥我老家贵州,两三岁的小孩哭闹时,大人们会说,再哭,再哭就叫背娃老者把你背走,胆小的孩子一般都会停止哭闹。还有晚上小孩哭闹,对他说野猫来了,也管用。

老家还有一个说法,小孩子不能吃鸡爪,如果吃了鸡爪,读书时写的字像鸡刨地一样,乱七八糟。

这些民间说法没有科学道理,有的是用来吓唬熊孩子,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说小孩吃了鱼尾巴挑水会洒,吃了鸡爪写字不好看等等。不傻的人都知道,这肯定是骗小孩子把戏,我都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是浪费时间,既然回答了,尽量说完整点吧,闲着也是闲着,当个娱乐八卦。


山里优果


这个当然不是真的了,像以前老人告诉小孩,吃鸡爪不会写字是一个道理的。

以前的老人其实说的这些都是善意的谎言。他们这样说在我理解只是希望把好吃的部位给小孩吃,像你说的的这个鱼尾肉少就是一层皮剩下就没有肉了,要是让小孩子吃他是坑不下来的,上面还有刺,扎到就不好了,才有老人跟小孩这么说的。

其实这样的善意的谎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过得。这也是可以看出来父母对我们的爱。

现在可就没有这么多的说头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是小孩坑不下来的浪费了。






乡村淇译


当然不是真的,每个地方说法不一样,我们说法是吃鱼尾巴做什么事情都在后面,要吃鱼头,做事跑前面!还有不给小孩吃猪脚,说讨不到老婆!太多太多了~~~


侗乡扬子


小时候我挑三家的水,爷爷家,叔叔家,自己家。吃鱼的时侯不准吃鱼尾。说吃鱼尾挑水会洒😂。也不吃鸡爪。鸡爪是留大人吃的,吃了抓钱。螃蟹也不能吃,吃了写字像螃蟹一样横着的。😂😂😂长大了才知道,其实这些都是迷信


野鸡养殖侯哥


当然不是真的,农村老人还是小孩子不能吃鸡头,吃泥鳅会写字弯,吃鸡脚手会抓了,不礼貌骂老人打雷会被天收了。

还告诉你,你是田边捡来的,田里挖的呢,这些都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也让我们一度的不解,直到初中的第一堂生物课才有一点点了解,但是老师也是点到为止,匆匆而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