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位于德阳市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是四川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三国蜀汉遗迹,不仅是三国蜀汉政权兴亡的见证地,而且也是唯一纪念庞统的专祠。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人。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建安十九年 (214年) ,随刘备进攻雒县时阵亡,“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刘备痛惜,将庞统厚葬在白马关古驿道旁。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单谥“靖”,故称靖侯,并在庞统墓前建祠祭祀。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为前祠后墓,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祠墓原为刘备所建,随历史的变迁而饱经沧桑,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复。主体结构分为门厅、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冢四大部份。

门厅为正八字仪墙、悬山式屋面、三道半圆石拱门, 匾额上书“汉靖候庞统祠”。

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其一云:“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很有意思。大约是说庞统如果不死,凭其才能建大功,后来蜀汉首辅的位子,就不一定是诸葛亮了。当然这只是后人的凭吊之意,诸葛亮在蜀汉政权还是独一无二的人才。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正前方便是二师殿,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柏,传说是张飞为悼念庞统所植,故名张飞柏,其树冠左呈龙形,右似凤状,又称龙凤柏。一般来说是凡蜀中古迹中的千年古柏几乎都传说和张飞有关,这个略显牵强了点。张将军主要还是带兵打仗嘛。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诸葛亮和庞统的泥塑彩绘像

二师殿中,供奉着诸葛亮和庞统的泥塑彩绘像。诸葛亮羽扇纶巾,正面示人,庞统则侧面斜坐望向诸葛亮。一幅地图展示在面前,仿佛正在商议军国大计。二人齐名,生前共同辅佐刘备,死后同殿奉祀。正所谓“寻访当年龙凤姿,两公伯仲合同祠”。

两侧的楹联书:“天意定三分故教国士身先死,将星沉七夕长使英雄泪满襟”。很有史学家的盖棺定论评之意。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栖凤殿

第二重殿为栖凤殿,是祭祀庞统的专殿,原为栖凤亭,清代嘉庆元年改亭建殿。著名才子顾复初为此殿撰联:“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主;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竟三分”。对庞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以看出庞统之死给刘备集团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后三国的历史已证实了这一名言。

殿内两侧的石墙上嵌有王渔洋、江国霖、张香海的古诗词碑,均属珍品之作。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庞统侧身正面立像

栖凤殿中供奉的庞统坐像为侧身正面立像,再现了庞土元多谋善断,坚毅果敢的军师风度。

看上去庞大军师的形象上也确实不怎样,《三国演义》中说庞统“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大约如此。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栖凤殿的两边是庞统祠陈列室,里面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庞统生平事迹展”由36幅图画和两幅木简组成,系统的介绍了庞统短暂的一生,他象一颗划向天际的流星,把那灿烂的光芒,永远留在了浩瀚的历史天空。

除了陈列室,还有庞统祠碑廊,碑廊的诗词楹联,大都是对庞统忠义的惋惜,还有对天下不助刘备的惋惜,不给庞统建大功的机会。

但是最有名,写的最好的还是陆游。

陆游过白马关时留有《鹿头山过庞士元墓》:

“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舍,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步出栖凤殿后墙的两侧耳门,就是庞统的墓冢。其墓顶为石雕镂空宝顶,下压八角凤尾,墓体为石箍圆柱实体,周长33米。墓碑书云“汉靖侯庞士元之墓”,字体刚劲匀称。碑是康熙年间重建的,碑顶盖据说是当年诸葛亮主持修建的祠墓遗物。墓前燕窝墙上嵌有《庞靖侯传》碑文。

庞统祠墓以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灵秀而称著,誉响千古。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来此凭吊庞统,触景生情,写下了《鹿头山》一诗:“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游跪揖祠前,信笔写下“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的诗篇。

明代天启壬戌(公元1622年)秋,冯劳谦谒二师殿时曾留有“卧龙机妙真难俪,雏凤神奇无比偶”之佳句。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果清王在二师殿瞻仰先贤并感慨到“尽瘁两朝堪报主,未成三计竞与尸。”

公元1954年,新中国的朱德总司令路过庞统祠,庄重的写下了“忠魂千秋”四字。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马亭

在庞统墓冢前的两侧有两座亭子,竟然是马亭。

这是根据“刘庞易马、庞统尽忠”的故事分别建有“的卢”马亭和“胭脂”马亭。

换马的故事来自于《三国演义》,为庞统的生平更增加了传奇色彩。

其实庞统墓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庞统墓比较特殊。

除了正墓之外还有血坟。

而血坟所在地也有个出名的地方,那就是落凤坡。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落凤坡

庞统血坟位于庞统祠墓北约3公里的古驿道边。庞统在进围雒城途中,在此坡受伏中箭身亡,后人将此改称落凤坡,庞统穿戴的血衣就地收葬,建“血坟”一座,并于驿道旁立碑刻“落凤坡”三字,以示标志。

落凤坡古驿道全部由石板砌成,车辙斑斑,苔藓密布,是古代自秦入蜀的大道,在罗江县境内约4.7公里。

现有石碑两块,一块是地名碑,上书“落凤坡”三字;另一块是清同治年间的说明碑,上书“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和一段叙文。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叙文大概可辨内容为:“此地古之落凤坡也。山上有一土堆,父老相传为汉庞靖侯 难权瘗之所。”

这是遗留在落凤坡区域内唯一的,直接记载落凤坡的实物资料。

顺便一提,根据《三国演义》情节,射杀庞统的是刘璋麾下的从事张任。张任本是蜀中名将,只是担了这个罪名之后便无人再提及了。

另外在广汉也有张任墓。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庞统血坟

这就是庞统血坟。据说庞统祠中的庞统墓只是后人为纪念庞统而建,其真墓则在落凤坡旁,就是这里。血坟直径10米、高3米。据说,原来土堆周围有7株古柏,后相继枯亡。

我判断实际上这仅仅是衣冠冢。刘备既然要厚葬庞统,又有遗体。就不会立两座墓。只不过这里是最初阵亡后的掩埋之处。

庞统祠墓的游览面积其实很大,在祠墓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葱葱、自成方阵,更有车辙深邃、长满苔藓的古驿道。

从正在修复的古建筑中可以看出一种年代的沧桑。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白马关

这是庞统祠墓外面的白马关。

白马关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汉代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剑南蜀道上五关之最后一关,地处交通要塞,是三国蜀汉政权五十年兴亡佐证地,自古为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景点游—四川德阳罗江县庞统祠墓

“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

这里还有残存有昔日辉煌的点将台、换马沟、八卦古战场、五丁谷等三国遗踪,是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但核心地只有一个,就是庞统祠墓,“凤雏”先生庞士元的长眠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