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疫情過後醫療人員子女高考應照顧加分,你支持嗎?你怎麼看?

於無聲處34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自2019年底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附近開始陸續發現不明原因肺炎開始,這場疫情就已悄然拉開序幕,截止到今日,時間已經過去接近2個月了,全國人民都希望這場疫情早日過去,因為不論是對經濟、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截止目前,從各省調配去湖北地區的醫護人員已達數萬之多,需要這麼多醫護人員,後面的疫情形勢想必大家心裡也有一杆秤,作為一名醫生,對於各地政府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中高考加分照顧,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醫護人員想要的是什麼?

①我覺得先弄懂這個出發點,送溫暖,要送到別人心裡才是真正的實惠,相信不論你是不是醫護人員,國內的醫患關係大家應該都清楚,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醫生被割喉;北京朝陽醫院陶勇教授被砍,疫情期間武漢某市民因岳父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而不滿撕壞醫護防護服;某市民因沒有口罩把護士防護服扯下吐口水,相信這幾件大家還有點印象吧?這還只是媒體報道出來的,還有很多沒有報道出來的傷醫、辱醫事件呢?

②我覺得還所有醫護人員一個安全、和諧的執業、工作環境真的比高考、中考加分來的實在的多,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醫護人員所想要的,在以前醫患事件報道出來,總是兩極分化的態度,我想如果醫護人員都心涼了,受苦受難的還是那些生病需要醫治的老百姓。


我是怎麼看待給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中、高考加分?

①有些說法說醫護人員很辛苦,抗擊疫情很危險,應該把社會最稀缺的資源獎勵給他們,我覺得出發點是好的,但我是這麼看待,如果因抗擊疫情而犧牲的醫護人員,他們的子女是烈士子女,中高考給予加分我覺得完全合情合理,因為他們為了人民的健康,已經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②中考、高考是這個社會上比較公平的選拔方式,能者上,庸者下,寒門子弟鯉魚躍龍門最好的途徑,對於後代來講,要想上好學校,以後有出息,就應該自力更生,靠自己,不要靠父母的光環,榮耀為自己帶來便捷的途徑,就像現在很多年輕人一樣,大學畢業一兩年就結婚生子,房子都是父母用一輩子積蓄買來,彩禮也是,作為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我覺得父母不能這麼慣著,這樣的人如果不懂靠自己奮鬥去獲取財富,而是向父母索取,我認為生存能力是比較差的,不論是婚後還是以後的事業上,抗負面能力是比較差的,都說中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溺愛下成長的年輕人,談何成才呢?


綜合總結

①這個問答也沒有專門整理什麼思路,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作為一名醫生,也是談談我自己對這件事情的一種看法,我認為一切的一切都應該圍繞醫護執業環境去改善,真正的落到實處,有些夫妻雙方都是醫院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子女,所以如果真的為他子女找想,那醫護的勞動時間請制定詳細的條條框框來約束各個用人單位,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骨科醫生做完手術回家連摔幾跤,最後把門牙都磕掉了,醫生做手術由於太過勞累,直接暈倒在手術檯上,看的真是令人心痛,這些才是正真應該去解決的,也讓他們有時間留出來陪陪家人,兒女。

②職稱晉升、工資待遇落到實處,很多人都以為醫生、護士工資高的不得了,其實除了沿海城市以及部分經濟發達的一二三線城市,工資福利待遇不錯,很多其它地區醫護人員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由於醫生培養週期長(本科5年+碩士,或者博士,有的算上規培3年),我可以這麼說,30歲之前有的還要問父母拿錢,想想看,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如果拿同等學歷比較,如IT,金融,收入比較起來懸殊是很大的。

③我的最終看法就是對於抗疫一線的醫護以及其它的防疫人員,因此犧牲的,中高考應該給予照顧,如果沒有,應該拿出更多的措施、優惠政策來緩解醫患矛盾,提高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福利等,給出更多的休息時間,少一點條條框框,讓醫生沒有後顧之憂的給病人看病,治療才是正解。

淚目,最後向哪些犧牲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他們是偉大的,他們為了人民的健康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作者寄語:疫情來臨,很多普通人由於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不瞭解這種病毒,也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所以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為大家進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會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內容為主,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果有幫助,就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張壘醫生


不支持。許許多多醫護人員,付出了巨大犧牲,有人累倒在樓道里,有人永遠定格在災難中……他們本不必如此,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父母親友,他們本也可以安心守望家中,是這場災難,推著普通的他們,為社會以命相搏。無論多麼強烈的敬意,都不足以匹配他們的付出。我想應該給予他們獎勵,加工資也好,獎金也罷,甚至購房補貼等,給予表現突出的個人,可以授予模範、英雄等稱號,優先提拔。這是他們辛苦付出應得的超常補償,我也相信,被他們守護的我們,會雙手點贊這樣的嘉獎。

但原諒我不是很贊同:而全情戰疫的並不只是醫護人員,還有基層公務人員、民警、志願者…這從殉職的公職人員名單中可以看出來。所有這樣的戰士,孩子們要不要加分?

父母的優秀,堪作孩子的榜樣,這本身是一種感召力,激勵孩子做一個大寫的“人”;但不希望,父母的優秀,成為孩子獲得“好處”的窗口,這不是對孩子的獎勵,反倒是對孩子成長的戕害。而對那些並不具備條件和機會上陣殺敵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又情何以堪?究竟是因為什麼,讓他們因為“父母的差異”,落後在了起跑線上?他們的內心,就沒有任何感受嗎?

還是父母歸父母,孩子歸孩子吧。我注意到,湖北文件中,在加10分之前,用了一個限定“可”,這意味著,這種獎掖不是必需,還有討論的空間。在此請湖北方面重審這個決定,想一想10分背後同等可貴可愛的無數張稚嫩的臉。

當我們始終尊重光環中的英雄,也不忘尊重光環外的個體;我們的社會獎勵或批判,不是建立在“一榮俱榮”或“一損俱損”的邏輯上,我們每個人才能得到真正庇護,不再畏懼任何大災大難。


我是貝禾刂嘴


我覺得這是兩碼事,我不支持。

先別噴我,聽我把話說完。

首先一點,我們國家會對英雄家庭給允生活經濟照顧的。也會在精神上安慰他們,如果在子女考試方面去加分給他們,感覺這種性質變味了。

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

幸福的生活是要靠子女自己去努力,去創造。是要讓他們在艱難困苦中實踐人生價值,而不是給予。

就像在這次疫情中,一問三不知的主任一樣,光有一個頭銜,而自己並沒有能力勝任,也是徒勞的。

因為她所在職位的不作為,讓病人變得更多,沒有提早做出正確決定,事情變得無法收拾。

應該說給他們的子女一些關愛,鼓勵他們去學習長輩們的大無謂的精神,用真正學到的知識走出社會。

他們不懼怕困難,在國家危難時刻勇往直前,勇於擔當,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偉大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只有自己真正辛苦得來的東西,才會懂得珍惜。才會品出其中的酸甜苦辣,才會在逆境中生成。不然,你給他再多的東西,已是徒勞的。

歡迎你的建議,評論[微笑]


知足常樂8496


支持,院長都殉職了,這就是烈士,其他醫護人員就是戰士,最好把清潔工,護士,殯葬人員.......警察各種都算上,要不不好算就烈士子女加分,其他的用實質性東西補助


名字叫什麼尼


我個人是支持的。

凡是說不公平的,看看我下面的問題,憑良心回答,沒良心的就算了。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最好的學校,因為你是支援武漢的醫生,讓你的孩子免試直接入學,你是讓你孩子直接去呢?還是說不要,要讓自己的孩子參加考試,考不上就去普通學校?

你們覺得憤怒,不是因為你們覺得不公平,而是因為你們覺得自己處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你們憤怒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這種不公平,而是想方設法讓自己處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


火蜘蛛閣下


這種提法是對醫務人員的不尊重和侮辱,我們堅決反對。


用戶2793611888066


我談下我的觀點,我看了很多持反對意見的人好像不少,那麼我問一下你們,醫護人員冒死上疫情第一線的時候,你們怎麼不去?你們那個時候跑哪裡去了?醫護人員不顧自己的安危衝進疫情第一線,有好多優秀的醫護人員進去了,卻再也沒有回來了,你們怎麼不想想這些,你們的良心都到哪裡去了?國家不管給他們什麼待遇和關照,我都支持!特別是那些已經犧牲了的醫護人員或者警察,請多關照一下他們的家人和孩子!


CQ獨舞


不應該搞特殊化,救死扶傷是每個醫務人員的責職與責任,搞不公平進爭是不正確的,學子成績應是公平爭取的。


燕子李三163445344


不贊成!因為,抗援疫情與高考是兩碼事!不應該把職業操守的責任義務,以及公民應盡的責任義務與(優先條件)捆綁並用。高考是每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青少年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而爭取到的榮耀與成績,不應該與優先或加分等非(考取)的形式而被啟用。


LJY244975686


我提出來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些家長用生命做賭注給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樣,加十分我覺得都不夠。在這樣愛國奉獻,挺身而出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品質也不會低,他們定會為自己的父母而驕傲,會學習他們無私無畏的精神,他們也許想像父母一樣想要為國家效力,如果大學裡刻苦學習,成績優異,那麼十幾年後學業有成,中國可能會出現非常多像鍾南山李蘭娟這樣的國寶級人物。如果學不好社會自然會淘汰他們。父母在一線沒日沒夜的救人,一條條性命難道不值這十分嗎?有的人心裡不平衡,說教育要起點公平,大概怕以後這上萬個學子把他的孩子擠下去吧,你說公平可能嗎?有錢人花一筆錢想上什麼學校都可以。14億人原本都處於同一起點,災難來臨,人家衝在前頭為你們防災擋難,你們坐在家裡吃吃喝喝還嫌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