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的人,什么东西都认为是自己应得的,该不该提醒一下?

娜曦君


当您遇到自以为是的人后,若想提醒他们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一:如果自以为是的人是您家人,请务必提醒,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成长和提高自我认识。因为是家人,敌对情绪较少,他们会理解你的。

二:如果是亲朋,在提醒他们时需委婉一点。因为亲疏关系不同,不能太直接,以防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本是好意提醒,若能理解的,到没什么。若有不理解的恐怕还会怪你的不是了。

三:若是陌生人就更需慎重了,因自以为是的人大多自负和傲慢。很难听取别人的建议的,稍有不慎可能结果就会事与愿违了。


三角看世界


我现在就正在遭遇这样的事情。我哥家小孩21岁了,这个有疫情的春节我们全家人因为他都很头疼。各种不开心的环节太多,小一个月我没听他管我叫我姑,我总想让小哥俩亲近亲近,但从来没成功过,人家不理咱。床上吃差点没床上拉。我哥说他邋遢,他说那你别看。。。哇靠,气死了。

因为我家小朋友不到四岁,总是很调皮,但绝对没敢近过他身,就是偶尔爱叫唤,高兴了就大声说话,笑什么的!于是我哥家小孩连吼我儿子三回,第一次因为我儿子有点吵,影响他打游戏,摔门走掉;第二次问我家小孩,你是不是有病,当然我儿子不会明白他哥哥说话意思的。第三次冲我儿子喊能不能别几把叫唤!这次我实在忍不了了,我说孩子小不懂事,但是他此时吵闹是因为你爸逗他把孩子裤子拽掉了!

于是我很郁闷,就去大街上静静。我有很多顾虑,我觉得他父母在跟前我不应该出言教育,我说多说少都不好。

十分钟之后回来,我哥和他儿子已经打完仗,他儿子又离家出走了。我哥这样跟他沟通,孩子不懂事,吵闹很正常,你别这样态度,你姑姑对你多好你都忘了?(小时候我待我侄子跟亲儿子似的)他儿子说,我就是烦他!责怪我哥的立场不对,应该跟他一伙教训我儿子!我哥很伤心,气的发抖!当然这不是主要内容只是一个导火索,重点在于,我哥生病(肺ai)住院的时候,这孩子从来没去过医院看望过他。我哥生气的说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他非常痛快地的答应,行!临走的时候说了一句,谁也别找我,指着我哥说让我哥好好想想,想好了给他打电话。我很着急,想让我哥跟他好好沟通,但我哥说没用。

我在想这无疑是一个失败的教育例子。分享的经验就是,每一个来到人间的小宝贝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张白纸,家长怎么言传身教,要在白纸上绘出怎么样的色彩和图案,都跟家长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十多岁的孩子家长怎么可以放手听孩子的意见?这是大错特错!虽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你一定得给孩子引导!大方向如论如何也得替他把握!另外沟通太重要了!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说和做!你沟通不好,彼此扭曲彼此的意思,亲人也会变成仇人!有的妈宝男三十岁了还什么都不会,这就是管的太多,而我哥那就是放手的太早!

说的有点多,但横亘在心中,不吐不快。年轻人把对孩子的教育当成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吧,切不要忽视,因为我们活的就是孩子!他们是我们的希望!


小改小宝


自以为是的人,就算你提醒ta,也不一定会接受你的意见。他们做事都是比较霸道,缺少教养。我就遇到有一位这样的,我家上二楼都换鞋才能进,她进我家都不换,直接踩进去。到哪吃饭人多时,喝汤有共用汤匙,她不用,还用筷子去夹去捞,客人盯着她看,也不闲害羞。来我家吃饭,有时两手空空,还要连吃加带。我都不爱理她,也不想说她。没办法,忍了。


无怨无悔xmm


自以为是的人,什么东西认为都是自已应得的,该不该提醒一下?

父母的财产

对于父母的财产,大部份子女都认为就是自已的,尤其是儿子。有此种想法的子女真该提醒一下,我们该明白财产所有权就是指占有,使用和处分权,父母亲任何合法财产只能是父母亲共同共有,有些东西真与子女无关,如父母名下的房产,汽车,存款等等,基于儿女关系父母帮子女买房买车,父母的这种行为应该是一种自愿赠予行为,无论是附条件或无条件,千万不要错误认为这是义务与责任,理直气壮,不如所愿就埋怨父母,甚至作为是否该赡养老人的条件,这就大错特错了。

分家析产

儿女长大以后分家析产是每位家长头疼的问题,如今社会有的家财万贯资产过亿,面对父母财产自以为是必须有我一份,有的父母心怀善心,钟爱慈善事业,捐款捐物,为此有的儿女心怀不满,意见纷纷,还有的认为父母不公,心生恨意,父母处分财产是实现所有权的表现,不管怎样分配这是父母合法行使处分权,理应得到子女们支特与理解。


蒙湘牛




想交朋友731


自以为是的人,目光短浅,最好的办法不予理睬,但是这种办法对他,她也没用。

自以为是的人目中无人,说话口无遮拦。

自以为是的人心胸狭窄,各种算计,时时刻刻在怀疑别人。

自以为是的人,还觉得自己聪明绝顶,狂妄自大,还总认为别人与他一样。

对于这样的人,应该提醒,必要的时候给他个教训。

如果自以为是的人不接受,总会有人来解决他。

祝好。



束雨竹


养不教父之过,养不教母之责。这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溺爱是惹的祸。还没长大,如此这般。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你惯着他小,等你老了他不惯着你,让你死不起活不起。从严教育,让他知道钱是怎样辛苦挣来的,什么对什么不对,懂得怎样爱父母和家人。怎样尊敬老爱护同学。做一个好孩子,关大才能立足社会。


笑口常开6585866613263


子不教父之过!养虎为患!我看就得狠狠打让他们长点教训,这样的父母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严重失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结果理所当然!这样的孩子也是社会渣子和毒瘤,在社会上会害别人的,会作死的!


俺65


这样的孩子,错过了为人的品德的早期教育,没有特别的变故,很难纠正了,养成了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言不合,就寻思觅活,大打出手,别说什么心理疏导,根本没有用,家长管不了,社会管不了,老师更管不了,有95%的可能性,将来长大就是一危害社会的人渣,,,,原因是:不管条件怎么样,孩子都要富养造成的


风行千里6


管不管一件事,要看自己是否有能力管。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不关己,莫闲管,这个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和自己无关的事不要管,而是要有能力管才能管。

没有能力,人微言轻,往往会自取其辱。所以当自己能力不足时候,努力约束好自己,给别人做榜样。

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

  从前,舜在山东雷泽湖的旁边,看到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深水的地方捕鱼,年老体弱的人被排挤在外,只能在急流浅滩当中捉鱼。(水流急的地方,鱼停不住,浅水中,鱼也很少;水深的地方,鱼多很好捉。所以,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占深水地带。)

  舜看到人们以自私心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油然生起悲悯之心。舜走进捕渔的人群中,和他们一起捕鱼。

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

  舜是这样做的,看到喜欢争抢的人,没有当面指责,先隐藏他们的过失不说;见到有人肯谦让,舜就称赞、表扬他,而且拿他作榜样,向他学习。

  这样用了一年时间,情况完全转变了。

  以前大家互相争抢,以强凌弱。以我执驱使,人和人争斗,都不知道要爱别人。一年之后,没有人争抢地方,都把深水地方让给别人。

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以舜这样的大智慧,深明义理,哪里不能说一句中肯的话教导大家呢?他不以言教而以身作则,用身教来转变人心,这是良工的苦心!

  “良工”,就是技术精良的工匠。优良的制作都是由苦心经营而完成的。这里的良工,是指塑造人类心灵的良工。教化人,要有很高的智慧。用心善巧,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舜用的是“隐恶扬善”,这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中,已经成为众所奉行的成规。

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

  这是讲隐恶。

  见别人有过失,暂且包容、替他掩盖,一是让他可以改正,二是让他有所顾忌,不敢放肆。

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

  这是讲扬善。

  见别人有一点可取的长处、可记的善行,都应当翻过来,舍弃自己、随顺他,并对他的善行赞叹,替他广为传扬。

  古人当中,宋朝的韩琦听到别人有一样小善,必定说:“韩琦不如。”杜正献听到别人有善,欢喜得好像出于自身。刘集贤听人有善,总是称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