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对我语言暴力,我该恨他们吗?

西瓜一个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代沟,尤其是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了。

现在的 社会进步速度和科技更新速度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适应速度,换句话讲就是一个不注意就跟不上节奏了。

以前的人们哪怕是隔了几代人都不会有认知上的巨大差异,因为以前的社会进步缓慢,相隔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人们都是读同样的书、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做同样的事、连喜欢的人和物都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 以前的人们在认知上的差异是很小的,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哪怕是有一些差异,也仅限于几代人喜欢的诗词不一样,但他们的爱好是一致的啊!

以前的人大家喜欢的都是诗词歌赋或者刀枪棍棒,即使是隔了几代人也跳不出这个范畴,他们不同年代的人在一起不但不会没话讲,相反他们还会有一种相谈胜欢的感觉,讨论起来可谓是不亦乐乎。

而现在的人,不要说几代人了,哪怕是同一代人都会存在认知上的巨大冲突,更遑论几代人。

举个例子,同样是80后,80年到85年的人喜欢的人或事物,和85年至89年出生的人喜欢的人或事物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都是80后,坐在一起却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

比如 同样是喜欢听歌,一个喜欢张学友,一个则喜欢周杰伦,这可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同样喜欢玩游戏,一个喜欢的街机,另一个喜欢的却是网游,这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那只能是互相嫌弃,最后不欢而散,甚至是大打出手,你能相信这两个人只相差了不到十岁吗?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社会进步太快,新事物更新太过频繁,只需短短几年,就会让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人,无论是认知还是喜好都产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越来越久,这就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的适婚年龄的直线升高。

现在的人到大学毕业就已经20多岁了,在等工作稳定,有一定的积蓄,心智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砺,成长到能够担得起责任、挡得住风雨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是30几岁了,在等到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已经逼近40岁甚至超过了40岁。

也就是说现在有很多人和孩子的年龄相差已经高达30至40年,天哪 这样的年龄差距,对现在这个同龄人都会有代沟的时代来讲,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了。

这就导致了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普遍都是矛盾重重,更有甚者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其实说到底,造成这种情况的更本原因就是沟通不畅,父母和孩子说话,就好像鸡同鸭讲一样,完全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根本就无法沟通。

所以提问者你不应该去恨你的父母,而是应该试着去理解你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骂你,只是因为他们和你沟通不了,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你,他们只是不懂你而已。

他们和你就像两个世界的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你作为他们的孩子,更要学会主动的去了解他们的世界,试着和他们成为朋友,和他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他们对你的爱。


其实很简单168888888


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

从我们年轻人一代来说,文化水平普遍比上一代高,其实在生活中我常常会发现我的父母有些事情做的是不对的,

我举几个我自己父母身上的例子:

1.最近疫情比较严重,国家、政府特别强调出门戴口罩这件事,在1月底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我家两位就不是非常重视,都是被我逼着才带的,当然现在全民戴口罩,他们也习惯了出门买菜自觉戴好口罩了。这个问题我就认为就是社会责任感不强,难道我就该去讨厌我的父母吗?

2.我女儿现在8岁了,平时上班主要还是我妈妈带孩子。老人带孩子有个比较普遍的特点就是,尽量把孩子照顾的妥妥帖帖。而我们这代人的观念可能是,尽量所有事情让孩子亲力亲为,这就是观念上的不同。我不能说老人这种做法是错的,哪怕我自己内心不认同妈妈的做法,我也只会是拐弯抹角的提点一下我的母亲大人。

最后引用一个血的教训:

3.2018年2月15日张KK杀人为母报仇的事相信大家都历历在目,结局也让人唏嘘。这个事件难道没有更加好的处理方式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所以对于你父母对你语言暴力这件事,还是建议你想想办法怎么去改变父母的这种做法,而不是去恨他们。

4.总结一下:“百善孝为先”,“以德报怨”,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当代人留下的大智慧。做人实事求是,与人为善,这是不变的真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和启发。


日日无常


特别讨厌暴力,我老公因为从小受到他妈妈的语言暴力,性格古怪,喜怒无常,他非常恨他妈妈。

而他现在对家里人也会使用语言暴力,我们一家人都怕他,我经常想跟他离婚。对孩子和家人的伤害是很大的。

正因为这些伤害我们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我们才要及时止损,停止这种伤害,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父母那个年代他们生活压力大,受教育程度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相对低一些。那时候的人教育孩子基本上都是非打即骂的,那是一个时代的伤。

我们要学会原谅,何况他们是你的父母呢!人总是向前看的,不要让过去的不愉快束缚了你获得快乐的能力。

原谅别人也放过了自己,还能给你的孩子做一个榜样,不然他们看到你对爷爷奶奶不好,还以为都是这样对老人的。以后他们就照样对你。中国有句老话叫“屋檐水滴现窝窝”你愿意看到这样的后果吗?

祝你家庭幸福,尊老爱幼,母慈子孝。


讲述身边人的真实故事


楼主 我和你一样 而且我不光光是语言暴力 被打被骂都是家常便饭 虽然长大以后父母不打我了。只有骂 但是你知道他们骂我多难听的话么?我怕说出来我的评论就被禁了 。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再打我了 我爸爸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我骂我 我感觉最丢脸的时候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骂我打我了。 特别是在班上 开了家长会的时候 我成绩不好 于是打我头 开始骂我 之后班主任和我妈妈说再也别让我爸来开家长会了,我妈妈和爸爸的感情不幸福 于是我妈妈从小对我控制欲特别强 自己想扎什么样的辫子 穿什么样的衣服她都要管,小学时我不想扎双马尾,我妈非要我扎,为这件事情还告了班主任,班主任严厉的批评我,我小时候不喜欢剪头发,我爸爸就在夜里给我一剪刀剪了。我觉得自己活的很痛苦,从小时候开始就这么觉得了。我妈妈虽然不经常打我骂我,但是生起气来拿电饭煲插头打我,对我非常强的控制欲,到现在都是这样,而且随意的动我的东西,我家里条件也不好,妈妈从小告诉我社会黑暗。不要追寻梦想,要现实,高中听了她的话放弃我爱的表演播音,天天画我不想画的东西,当了美术生,于是浪费了我六年时光,对我现在工作都是很大影响。并且从小开始我就处处节约,因为知道自己家里穷,也很自卑。我活的非常痛苦真的。但是我告诉你.我依然爱他们。恨是有。但爱大于恨。这是我现在的真实感受 并且我希望你 不要恨他们。因为他们很爱你。


爱火锅的铃音樱酱


我父母生活的那个时代,家里兄弟姐妹多,缺吃少穿,包括住的土瓦房晚上都能看到天上的星星闪烁。他们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一技之长,生活压力大,所以说话总是冷言冷语,况且我上面有一个姐姐,到我时又是个女孩,他们遭到别人的说三道四和耻笑,更是觉得脸上无光。我上学后,天吹风下雨,从没见我父母给我送过一次伞或衣服呢!

父母的作法,让耳濡目染的我多少受了些影响!但我不恨他们,我的命是父母给的。做为女儿,我尽自己的力量孝敬他们!


花字眉


你能发提问那就代表最起码你是成年人了,但是肯定不是当父母的人,我是刚当父亲没几年,说实话有时候被孩子气的我也是有点语言暴力,不过我是真说完就后悔,讲真的没有哪个父母是真生自己孩子的气,也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好的,只不过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不一样而已。理解天下父母心❤️


迷路与否


我家3个孩子,我从小被寄养在姥姥家,9岁才来到父母身边,在之前,只有过年能见上父母一面!小的时候,不懂恨,只知道,爸爸妈妈好像不要我了,后来,回到父母身边才发现,在他们身边,还不如在姥姥身边!在老家很少吃到肉,到父母身边后,他们看我吃肉不顺眼,说没家教,总是大口吃,为这,没少挨打,妈妈打的多些!妈妈不是很喜欢我,我记忆中,每天都在数落我,没有看好妹妹,没有给妹妹洗衣服,没有给妹妹收拾屋子……,从小,妈妈就说我傻实在,傻老大!用她的话说,从小不是她养的,看着好多习惯都不顺眼!现在,我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妈妈也知道,我是最懂事的,周末总带老公和孩子回去看她们!我对她有过恨,可是,亲生母亲,谁又真恨的起来!


生活家乐事


您好网友:现在你应该是成年人了,我感觉你应该用逆反思维,来看待父母对你认为的,语言暴力是对你爱的表达方式。

这样来讲,可能因为父母文化水平或者性格,说话方式可能就是这样,但是反过来想,他们为什么不去对别的孩子,你认为的语言暴力呢?还有那就是你学习或者做事都有逆反态度。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可能你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用语言刺激出你得爆发力。

再说父母给了你生命,从小培养成人,也不应该恨他们,弟子规讲的,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就教导我们,大庭广众都要爱护更要亲近自己的亲人,再就是有多余的时间还是要多学习,我是这么理解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飞波扬帆


在毁掉孩子这件事上,父母有绝对的语言天赋。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与身体上的暴力相比较,语言的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加巨大!

而语言暴力,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伤痛。

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

王朔在自传中也谈到自己从小到大就是在恐吓于暴力中度过的。

后来王朔的母亲在自传中表达了对儿子的爱“妈妈永远爱你”,也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

或许,不是所有的伤害,最终的收尾都是原谅与放下。

但是父母给予养育之恩,父母给了你生命,这就是对你最大的馈赠。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父母的立场想想: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条件,能把你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吗?父母为生计而奔波,哪有时间去按照你的想法去满足你的需求?

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儿女被视为掌上明珠,子女成了小祖宗。这样的温室环境下成长的人,不一定就能挑大梁、成大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2473bc3ecda4882b33559a5c66e9093\

镜头里的童年


对于现代的年轻来说都希望父母对待自己不要太严厉,给自己更多的自由,想做什么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甚至有的年轻人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在很多年轻的成长过程中,也面对同样的问题:父母都是为你好,父母是爱你才会这样的……但我不认可这些答案,一般这样对待子女的父母内心完全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且一旦认定,很难扭转念。你可以试着理解他们,避免与你的父母正面冲突,随便他说出何等恶劣的语言,坚决不动气,拿他当“病人”看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你再开诚布公地跟你父母谈谈,说一下你的感受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和鼓励。天下没有不疼子女的父母,只是他们认为你还小需要保护。我的意见是如果改变不了你的父母,那就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往好的方面去想,让自己好过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